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3-04-18 23:25赵玉龙
科学咨询 2023年24期
关键词:单亲单亲家庭心理健康

赵玉龙

(甘肃省玉门市中国石油铁人希望小学,甘肃玉门 735207)

伴随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品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也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单亲孩子日渐增多,家庭分裂容易给青少年带来各种负面影响,导致他们所受的情感与教育是不完整的,最终使得他们比较敏感、脆弱或是叛逆,进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若是无法及时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进行疏导,则会影响他们身心成长和智力发育,无法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小学教师需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在实践工作中探寻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从而能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为其后续接受课程教学奠定基础。如何优化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小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议题展开深入探究,以期对教师有所裨益。

一、单亲家庭教育所存问题

结合单亲家庭结构所存在的各种因素,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教育方法简单,一些单亲家庭的家长并未接受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并且也并未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意识、教育素质。因此,家长会选择采用简单的教学方法开展家庭教育,并且并未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基于这种家庭环境,即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多数家长很难对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最终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恶化。

其二,教育方式严格,部分教育专家结合教育经验发现严厉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多单亲家庭对学生有着过高期望和严格要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忽视,进而导致学生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比较抵触家长的严格教育。

其三,过分溺爱学生,部分单亲家庭会选择溺爱的教育方式弥补学生,但是这种过分的溺爱容易让学生变得任性和自私,不懂得感恩和珍惜。

二、单亲家庭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

多数单亲家庭学生长期生活在不完整和不健全的家庭中,很难得到完整的关爱和全面的教育,加之外界存在各种负面声音,容易导致学生遭遇心理创伤,进而表现出各种消极或是极端的心理问题:

第一,心理自卑。很多离异的家庭会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可能之前学生生活在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中,但是如今变为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可能会出现较大落差。在此过程中,家长若是无法及时疏导学生,则会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自己与其他家庭有所不同,甚至还会导致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严重缺乏自信,久而久之,会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

第二,内心自闭。在一般情况下,家庭的分离不仅会对父母双方带来影响,更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父亲和母亲的守护和关怀。在学生接受的关爱发生变化之后,学生会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再关爱和重视自己,更是需要面对世俗眼光,容易被孤立或排挤,进而形成自闭心理。

第三,暴躁焦虑。多数情况下,父母双方会因为各种矛盾而产生争执或是吵架,学生长期看到这种情况难免会有情绪爆发的时候。另外,部分父母会在相互指责和责怪的时候将怒气发到孩子身上,进而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心理或是内心敏感多疑。

第四,情绪抑郁。多数家庭在选择离异之前往往会经过各种争吵,这种吵闹的环境还容易让学生关闭自己,甚至是长期经受折磨之后变得抑郁,沉浸在负面或是悲伤的情绪里。久而久之,孩子便很难与班级学生或是周围伙伴建立亲密的关系,无法敞开心扉地接纳他人,从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甚至还会形成抑郁心理。

第五,逆反心理。部分家庭父母在离异之后,孩子在与其他朋友相处时难免会从他人口中听到关于自己父母的言论,甚至遭遇其他朋友的欺负和排挤。但是,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加期望得到周围朋友、长辈以及教师的认可和关注,因此,容易做出一些极端或是叛逆的行为获得关注,从而会出现忤逆父母或是顶撞教师的行为举止。

第六,妒忌心理。很多离异家庭的学生会感觉在精神和物质上存在较大落差,特别是无法得到父母双方的亲密陪伴,此时,若是家长无法正确引导他们,则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嫉妒的心理。

三、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

(一)搭建沟通桥梁

部分单亲家庭学生在生活中无法得到完整的家庭关爱,并且会因为父母争吵或是矛盾,导致自己出现心理创伤或是肩负精神压力,进而表现出过度自卑并且过分自尊的心理,对负面语言或是消极情绪比较敏感和在意。单亲家庭学生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杜绝议论他们的家庭情况以及父母的行为举止,进而能够以公平或是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们,并不断激励和鼓励他们,使其能够振奋精神,面对现实。

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班级内的小雅在父母离异之后与爸爸居住在一起,从而容易缺乏母爱。另外,小雅的父亲长期奔波于工作,很难顾及她,导致小雅比较散漫和任性,甚至欺负同学、顶撞教师。笔者发现这一问题之后,找到合适机会与小雅进行谈心和交流,发现需要从她的日常生活着手让她扫除心理障碍,并打开心扉。伴随谈心次数的增加,教师与小雅能够讨论的内容更加丰富,谈论的范围也更加广泛,使其能够感知教师的关爱和包容。久而久之,教师发现小雅正不断规范自己和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惯逐渐消失了。综合来讲,教师需在尊重单亲家庭学生的基础上,搭建沟通桥梁,最终能够使其在关怀和关爱中树立自信。

(二)发现学生优点

关心爱护学生是身为一名小学教师所要具备的师风师德,而多数学生会期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保护。因此,教师需以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爱心善待每位学生,其中包括单亲家庭学生,在日常管理和课程教学中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和开发他们的潜能。基于此,教师需在实际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并观察和了解单亲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内心需求,从而能够观察他们的进步和优势,并不断表扬和鼓励他们,以此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可知,教师善意的微笑、激励的延伸、鼓励的语言都能够使其感知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从而能够驱散因为家庭离异而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阴影,使其在找回自尊的同时能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教师需结合单亲家庭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后反馈发现他们的细微变化,并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和成就,使其能够被包裹在教师的关怀和学生的关爱中。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鼓励他们时需要放大他们的闪光点,从而能够增强他们的存在感,最终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调整情绪、树立自信。教师需充分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表现的形式和领域有所不同,但正是因为如此,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此,教师需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精力照顾单亲家庭学生,并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营造和谐环境

第一,教师需密切关注单亲学生,并及时安慰和关心。单亲家庭的学生比较敏感和多思,对于普通的事情比较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师需关注单亲学生的言行举止,若是出现异样,应及时提供疏导和帮助。具体来讲,教师需在学生孤独时进行倾心交谈,在他们迷惘时提供引导帮助,在他们生病时及时关怀照顾,在他们失败时提供安慰安抚,从而能够让学生感知到教师的关爱。

第二,教师需平等尊重单亲学生。很多单亲家庭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同学的关心以及父母的关爱。为此,教师需采取有效措施来为他们营造和谐且融洽的班级氛围,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集体活动。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可知,部分单亲学生会因为家庭成员的残缺而变得自卑和敏感,且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教师需选择合适的方式维护学生自尊、满足学生需求,帮助他们与其他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第三,教师还需教授单亲学生技能。部分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时会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并且需要自己独自面对。为此,教师可以探寻合适契机教授他们生活常识和自理技能,使其能够照顾自己并料理家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谁是生活小能手”“生活常识竞赛活动”等活动,旨在教授学生掌握做饭技巧,掌握洗衣机操作技术,从而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家务,能够在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抗压能力。

第四,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很多单亲家庭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式上存在问题,这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需与单亲家庭的家长频繁联系和沟通,针对学生身上所存问题深入分析和探寻对策。另外,教师还应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从而减少学生在家庭中承担的压力。

(四)组织校园活动

单亲家庭学生往往都心思较深、负担较重,担心教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为此,教师需帮助单亲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理解。特别是对喜欢独自活动的单亲家庭学生,教师需围绕某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在他们获得进步和成就之后,教师需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关照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勇敢回答问题,并在他们失误或是犯错时,维护他们的自尊和个性。对极具组织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开展集体活动的任务交给他们,使其能够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发挥潜能,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可知,班级内的小翟性格孤僻,但是在唱歌时情感比较充沛,技术比较娴熟。为此,教师可以鼓励他参与学校的歌唱大赛;班级内的盼盼成绩虽然不佳,但是她却在写作上有着过人的天赋。此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她参与板报宣传小组。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招聘会等,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和展现自我,从而能够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使其能够在参加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球类比赛、短视频制作比赛等活动中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排解他们的负面情绪,最终能够使其积极生活和学习。

(五)建立心理档案

单亲家庭学生在面对家庭离异时会有一段艰难的心理路程,为此,小学教师可以专门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记录他们的心理变化,从而能够把握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动态,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他们潜在的心理问题。教师每学期至少需要组织开展两次心理教育活动和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班会,并进行定期追踪和回访,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他们的心理档案。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教师需特别关注和完善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在发现他们出现认知偏差和心理问题时,需要针对他们的个性特征、家庭环境、成长历程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心理辅导游戏,引导他们探寻合适的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最终取得显著成效。教师还可以在班级角落设置“意见箱”“心语聊天室”等专门与学生互动的平台,从而能够鼓励和引导单亲家庭学生勇敢面对挫折,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生活,并且在受到伤害或委屈时能够及时与教师沟通和交流,最终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缓解压力,排解障碍。[1-5]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素质教育改革背景,小学教师需特别关注单亲家庭学生,并联合家长来为他们提供关心、关怀以及关爱,为他们创设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和家庭环境,最终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他们后续参与课程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单亲单亲家庭心理健康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单亲妈妈以爱的名义把女儿拉下水
单亲妈妈张柏芝
“隐性单亲”对儿童的危害及其解决途径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