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布鲁氏菌病无疫小区建设

2023-04-22 12:46费中华黄晓兵周彩琴刘爱军
浙江畜牧兽医 2023年6期
关键词:布病疫病消毒

费中华,黄晓兵,周彩琴,王 晶,徐 辉,刘爱军

(1.长兴县畜牧兽医站,浙江 长兴 313199;2.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湖州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布鲁氏菌病(以下称,布病)是世界普遍公认的人兽共患病之一,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可以通过感染牛、羊、猪,造成牲畜流产、死胎等,严重影响牛羊产业发展。人感染布病虽然病死率比较低,但由于确诊不及时或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该病将转为长期慢性病,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近年来,全国畜间布病数高位运行,人间病例数持续攀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数据,2021年全国布病病例6.98万人,较2016年增长48%。为遏制布病的传播流行,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牛羊布病等动物疫病无疫小区和无疫区建设与评估工作的通知》《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明确了布病净化、无疫小区建设任务指标,着力加强布病区域化管理工作。

2022年8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浙江省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明确要求以种畜场、奶畜场和规模牛羊场为重点,坚持“全面实施、分批推进、成熟一个、评估一个”的原则,每年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布病无疫小区、净化场。本文以天下牧业(长兴)公司非免疫布病无疫小区建设为例,从湖羊场布病无疫小区的创建难点、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官方区域化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布病无疫小区建设推广提供借鉴。

1 无疫小区理念介绍

无疫小区是指处于同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下的养殖场区,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一种或几种规定动物疫病的若干动物养殖和其他辅助生产单元所构成的特定小型区域。其理念是通过建立统一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对特定动物疫病实施监测、控制和生物安全管理,防范动物疫病发生及传播风险,实现并持续维持养殖场区包括其他辅助生产单元特定动物疫病无疫状况。建设无疫小区,有利于提高动物生产企业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控制或净化动物疫病,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

2 羊场布病无疫小区的创建难点

目前,规模湖羊场相对于规模猪场而言,生物安全管理能力普遍较低,无疫小区建设仍存在以下难点:一是人员队伍能力不够强。羊场畜牧兽医专业人员普遍缺少,年轻的专业人才更是招录难、培养难、留下难。二是防疫设施不齐全。普遍缺少外来人员和车辆消毒设施,缺少兽医检测室。三是防疫制度不够健全。大多数羊场未建立风险评估、突发疫情应急预案、生物安全管理内审、外来生物媒介管理。布病监测方案不够科学,未对流产、死胎的母羊及流产物开展检测。四是制度执行不到位。羊场普遍存在对外来人员、车辆管理不够到位的情况,卫生消毒流于形式,部分羊场购羊人员、无害化处理厂人员和车辆能够直接进入生产区。同时,也普遍存在疫病检测记录、卫生消毒记录、疫病诊疗记录、外来车辆和人员登记等档案不健全。

3 企业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天下牧业(长兴)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羊舍面积 7.1 万m2,配套饲料加工中心 0.8 万m2、有机肥加工中心 1.2 万m2,现有湖羊存栏4万余只。

3.1成立生物安全组织体系 企业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专门负责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施,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制定生物安全计划,开展生物安全管理的内部审核和评估。生物安全小组以企业负责人为组长,防疫、生产、综合管理负责人为副组长,生物安全职责落实落细,到岗到人。编制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统一作为防疫纲领性文件,并进行制度宣贯、操作培训和考核。

3.2设立防疫屏障体系

3.2.1设立物理屏障 采用实体围墙与外界隔离,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隔离区、病死动物收集区、粪污处理区等均分区隔离。高标准建设防疫设施,建设外来车辆洗消中心、人员消毒通道和淋浴设施。

3.2.2完善消毒制度 制订人流、车流、物流管理方案和洗消程序。制定人员管理规定,实行人员分类管理,购羊人员、屠宰场人员等高风险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经评估风险较低的人员可授权进入,外来考察、调研、购羊等人员可通过全封闭参观通道和数字大屏了解企业情况。建立车辆洗消制度,外来车辆登记入册,统一停放企业办公区停车场。需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在离场区500 m处用高压水枪进行消毒。生产区入口设车辆消毒通道,再次对进入的车辆进行消毒。生产区设人脸识别门禁,本场工作人员及授权人员需经人员消毒通道进行消毒,入生产区洗澡、更换工作服、鞋子。不同羊舍人员严禁随意窜舍,避免不同栋舍交叉,舍内配备自动喷雾消毒系统。

3.2.3强化意识屏障 强化人员布病防控培训及考核,要求掌握布病的危害、临床症状、传播途径等,充分认识布病防控措施,督促饲养员和兽医员做好健康巡查。

3.3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3.3.1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的出发点是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生物安全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为确保风险评估全面科学,企业设立风险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将防疫负责人、生产负责人、采购负责人等纳入。同时,为充分科学评估疫病风险,邀请官方兽医监管机构专家参与评估。评估小组人员通过专题培训,掌握布病病原特征和传播途径、疫病流行情况和风险评估方法。

3.3.2风险评估要点 对照无疫小区管理技术规范中《规模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风险评估表》,风险评估小组每年至少开展1次评估,围绕养殖场周边环境、选址布局、设施设备、防疫管理、人员管理、投入品管理、运输管理等各种潜在风险因素进行系统性评估。咨询县农业农村局了解企业周边养殖、屠宰及布病疫情等情况。通过查看档案记录,分类统计车流、物流、人流等,根据车辆、人员和物资种类和频次。查看车辆、人员清洗消毒等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措施是否有效执行。针对引种等高风险事件,开展专项传入风险评估,通过引种前资质评估、引种前检测、隔离观察、再检测等生物安全措施,降低布病传入风险。

3.4制定监测方案 企业建立了独立的兽医自检室,购置生物安全柜、密闭离心机、高压灭菌器等设备,以满足企业布病自检要求。外部引入羊群和流产母羊全部开展布病检测。每半年开展抽检,以证明无疫的方法进行抽样,按照3%预估流行率、95%的置信度、90%的试验敏感性确定抽检数量,抽取成年羊并覆盖不同栋舍。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样品送县农业农村局经试管凝集试验复核。建设期间,按《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版)》要求对成年羊开展一次普查监测。

3.5应急预案 建立每日健康巡查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制定布病疫情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和试剂。为及时掌握阳性病例群间、空间、时间分布情况,制作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处置工作衔接,构建“早发现、早检测、早流调、早处置”应急机制。

3.6内审与改进 每半年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组织开展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对照企业生物安全管理手册要求,核查现场操作及档案记录,与岗位人员充分交流,对难以执行且经风险评估影响不大的措施予以调整,对确需执行到位的督促整改完善。

4 县级区域化监督管理

4.1布病监测预警 长兴县农业农村局每年制定布病监测方案,规定对辖区内所有规模羊场开展布病监测,对所有从省外调入活羊的养殖场每年至少开展 2 次抽样监测,对所有出售用于饲养的羊进行布病检测。每年开展布病风险评估,对布病监测结果、养殖情况、调运情况和人间布病进行汇总分析,对疫情风险进行预警。督促企业自检,规定 7 家存栏 5000只以上规模湖羊场每年至少对种母羊和种公羊开展一次普查监测。布病确诊阳性的,一律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

4.2 指导与监管 长兴县农业农村局每月对建设无疫小区的企业开展巡查,派专家现场指导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制定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和撰写布病无疫小区评估申请书等工作。督促其落实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引种管理,强化进场人员、车辆等卫生消毒,并规范检测、消毒、诊疗等记录填写。将无疫小区纳入定点监测场点,每季度开展监督抽检,对出售用于饲养的羊进行布病检测。

4.3流通监管 长兴县农业农村局明确禁止从高风险区域(免疫区)调入用于养殖的活牛羊,除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低风险区域(非免疫区)、布病无疫区、无疫小区、净化场以及用于种用乳用外。允许从高风险区域(免疫区)非免疫养殖场“点对点”以及低风险区域(非免疫区)调入用于屠宰的活牛羊。牛羊屠宰要落实省外入场活牛羊布病批批检制度,养殖场要落实省外入场活牛羊布病头头检制度,并做好档案记录备查。

4.4病死动物监管 为构建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长兴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按照“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保险联动”方式严格执行。对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或交送处置等记录进行动态检查,对死亡动物运输车辆、交接过程、处置过程实施视频监控,病死动物收集车辆、病死动物收集点严格实施消毒。

4.5加强联防联控 长兴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每年对全县湖羊养殖、屠宰、加工、检疫等人员进行布病筛查,将布病筛查纳入湖羊相关企业入职体检目录。对人布病感染及时开展溯源调查,对有流行病学相关的场点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处置疫情隐患。

4.6数字化监管 在布病防控方面,动态更新养殖场存出栏、调运备案、落地报告、布病自检、病死动物等数据,通过“红黄绿”三色赋码预警,助力防疫隐患早发现、早检测、早处置。

猜你喜欢
布病疫病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布病防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