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优良家风家训助推乡村治理的价值与路径

2023-04-22 23:09李雅娴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乡风家训家风

李雅娴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注重家风家训建设,讲求通过家风家训来对个人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进行约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加强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家风家训在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价值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地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也是首次将家风家训建设写入党代会报告中。足以表明,立足于新时代,家风家训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优良的家风家训中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德育元素,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优良家风家训这个优秀传统文化载体,以优良家风家训来推动乡村振兴,助力丰富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内涵和方式举措,同时也有利于更深层次地拓展优良家风家训的价值深度和应用广度。

一、优良家风家训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

(一)乡风文明建设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支点

正所谓,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推动乡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报告点明了乡风文明建设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村民作为乡村振兴体系的主体,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村民的道德素养,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增强乡村振兴的实效性,另一方面通过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可以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提升村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和转化,更好地为乡村发展提供发展动力。

乡村文明建设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支点,乡风文明的内容和推动乡村振兴的要求高度契合。乡风文明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就是村民自身的道德素养,村民是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最小基本点,提升村民自身道德修养,加强村民“自治”素养,对于推动“三治结合”的乡村振兴具有深刻意义。其次,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是乡村文明的重要一环。村民之间的关系既包含了家庭内部关系,也包含了村舍间的邻里关系。推进乡村文明建设讲求家庭关系和睦,家庭成员相亲相爱,尊老爱幼、邻里关系和谐,邻居之间互帮互助,相处融洽。这一点对于形成农村社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家风带民风,以家训带村规民约,更好凝聚乡风文明共识具有至关重要影响。第三个方面就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乡村振兴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转变村民陈旧观念,加强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助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时代农业良好发展格局。

(二)优良家风家训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要素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家风家训格外重视,所谓家风家训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是被家族成员所认可的并接续传承的信念结晶,包含了家族成员的思想准则、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而优良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家族、家庭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所形成的道德理念,反映了一个家族、家庭的整体气质。优良家风家训来自于家庭,家庭作为乡村构成中的最小单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因此家风家训是构成乡村文明建设的最直接的文化载体,优良家风家训是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要素。

优良的家风家训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沉淀,蕴含着深刻的为人之道、为世之道、为国之道,是构建乡村文明建设的文化载体。中华传统优良家风家训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立德修身。中华传统家风家训中强调了个人要在为人、修身、处世等方面严格要求自身,以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为行为处世的基础和前提,这样的行为规范而这也正符合乡村振兴的村民“自治”要求。第二,和睦相处。中华传统家风家训中的道德准则要求人们要关爱亲人,孝敬长辈、相邻和睦,与人交好,强调要构建一种和谐的、有爱的人际交往关系,要礼貌待人,与人为善。这与推动构建乡村文明建设的关键要求不谋而合。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家风家训中都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强调山川河流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这对当今社会加强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优良家风家训中所包含的道德理念和精神追求与构建乡村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价值引导不谋而合。

二、优良家风家训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价值意蕴

从家风家训的功能价值来看,优良家风家训中包含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德育意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优良家风家训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育人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治理约束作用。

(一)优良家风家训在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中具有深刻的文化育人价值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道德约束作用,一个家族会通过树立凝结着家族价值观的家规家训来加强对族人和后代的道德约束,从而达到更好地教育后代的效果。而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家规家训中所体现的浓厚的家族价值观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族人及其后代,并对家族外的人们也形成一定的教育和影响。这种家规家训的形成本身就带有十分浓重的人文色彩、文化底蕴、价值判断、为人道理,自然就彰显出深刻的文化育人价值和禀赋。

立足于乡村振兴的角度,发挥好优良家风家训的文化育人作用,一方面要把牢牢握住中华传统优秀家风家训这个文化宝库,充分利用其所蕴含的丰沛的德育资源。如西汉刘向的《戒子歆书》、魏晋南北朝时期颜氏家族的《颜氏家训》等优秀家风家训都具有丰富的育人思想,对新时代构建道德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另一方面要重点挖掘乡村内各家族所具有的独特的优良家风家训,只有深入调研、广泛搜集、提炼升华,才能洞悉家风家训本质,才能把握家风家训脉动,才能领悟家风家训内涵,才能使家风家训在新时代焕发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如云南的白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人民形成了丰富的家风家规家训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人与自然和谐的规范三个方面,在白族家风家训中反映出浓厚的白族色彩,对于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大理白族独特的照壁文化中,周姓的“爱莲世第、濂溪世第、军推细柳”,以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的言行风骨作为周氏世代相袭的家训,这就是在乡村振兴中主动融入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的家风家训的生动实践。不同的地区、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要求,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优良家风家训更容易被接纳吸收,可以更好地在当地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例如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写在照壁上的家训家风家教”为切入点,与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等部门协调联动,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家规家训,开展“大理照壁上的家风家训”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白族照壁中廉洁家风、勤政为民的优秀文化,充分挖掘白族家风中的育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大理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优良家风家训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具有构建和谐乡风的作用

乡风是乡里的习俗,象征着整个乡村的精神面貌。在2018 年3 月8 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讲话:“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强调了家风对建设和谐乡风、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作用。家风是乡村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优良家风家训为引导,加强家风建设,更好助推乡村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进程。

经过历朝历代的积累沉淀,中华传统优秀家风家训内容十分丰富,但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中最突出的共性就是讲求“孝悌”,要求后人要孝亲敬长,尊老爱幼,提倡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和睦共处。正如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所提到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要求族人及后代要孝敬长辈,感恩父母。朱子家训中也提到,“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这是在强调,要处理好个人在社会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要孝顺父母,关爱子女,尊敬兄长,爱护弟弟。中华传统优秀家风家训中的孝道文化、仁爱原则包含了处理家庭内部关系、处理乡村邻里关系的准则,这些都对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和谐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善用优良家风家训有利于提高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效性

一方面,作为凝结了家族内部价值观的家风家训,在本质上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作用和强烈的规则意识。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传统家风家训通过具体的问题给族人和后代立规矩、讲规则来使其达到所设想的理想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和“国法”一样具有相当的约束力。家风家训就是道德的外延,是道德在家庭的外显,也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善用优良家风家训所具有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有利于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乡村振兴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从优良家风家训的内容特点来看,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强调提高个人修养的同时要处理好个人在伦理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村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善用优良家风家训引导村民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有利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展开。优良家风家训中包含着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这在乡村振兴中起到构建和谐乡村、化解邻里矛盾等重要作用。运用好优良家风家训中的德育资源,以此提升村民的道德素养、构建和谐乡风,从而上提高乡村振兴的实效性。

三、新时代弘扬优良传统家风家训的困境探析

(一)经济社会发展冲击乡村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乡村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重大冲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带来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生产水平的极大提升,但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多元价值体系的重构,形成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家风家训中的德育价值是依托于传统生产方式应运而生,这无疑会导致在现代社会经历文化思想上的阵痛,对于优良家风家训的继承发扬来说,就是要在传统价值观、道德观与现代生产体系下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碰撞、磨合、交融,守正创新中实现优良家风家训的落地生根。

(二)城市化加速演进虚化乡村“传统”的社会基础

随着城市化加速演进,带来的是城市的勃兴和乡村的失落。传统的以农村哺育城市发展的模式正在逐步式微,而城市反哺农村的模式方兴未艾,这种断层式发展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虚化“传统”的社会基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大规模迁徙,不断接纳新文化的输出,形成新文化的接纳,这也就不可避免地淡化和虚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现实中人际关系、现实交往功能不断弱化和嬗变,随之而来的是对以往以姓氏、血缘、宗族亲缘联系、亲情关系造成冲击,以土地等资源附着性的外在因素所形成的影响正逐渐瓦解,这些都形成了对于以家风家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它们所根植的文化土壤正在松动和沙漠化。当今社会,由于对优良家风家训的保护力度不够,导致优良家风家训这一宝贵文化资源面临着被边缘化、断代甚至失传等诸多危机。首先。当前乡村家庭对于传承、发扬优良家风家训的意识不强烈,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其对优良家风家训的保护力度不足。其次,当前对于家风家教的传承更多的是体现在长辈对晚辈言传身教以及家庭成员之间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中,而以书面或其他可以客观保存的形式却不被重视,但口述传承过程中会出现失误、偏差的状况,从而导致家风家训在传承过程中会出现失真的情况。

(三)国家社会治理弱化乡村文化建设功能

我们国家经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深刻转变,形成更加内涵丰富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蕴含着理念、方法、手段和制度等多层面的深刻变革。无论在治理时间、空间和技术上,都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框架中进行观察和思考。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社会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由于一度轻视了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建设功能一定程度弱化,这在治理资源配置中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社会治理中补齐和加强的乡村文化建设短板势在必行。优良家风家训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具有深刻意义,但当前乡村发展中对优良家风家训所具备的重要价值运用不足,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闲置,导致当前乡村振兴进程缺少优质传统文化的支撑,一方面,优良家风家训中所蕴含的家庭榜样示范作用、构建乡风文明居住环境作用等没有被充分挖掘发挥。另一方面,当前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振兴模式出现治理模式、治理方式“趋同化”,但不同地区、民族的特征又各不相同,因此乡村振兴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四、优良家风家训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

优良家风家训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因此要从保护优良传统家风家训出发,优化优良家风家训助力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构筑系统的优良家风家训推动乡村振兴体系。

(一)守护乡村精神家园,坚持传统优良家风家训的守正与创新

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家风家训是乡村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要立足于文化保护,对优良家风家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汲取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元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价值,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这就要求要对优良家风家训进行系统保护,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充分保护、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家风家训,另一方面要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善于挖掘、探索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家风家训的路径与方法。

所谓守正,首先要通过对优良家风家训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德育价值进行广泛宣传,以提升村民对优良家风家训的关注度,提高村民自觉保护和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的意识。其次,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家风家训过程中推进以书面、录音、视频等形式记录,提倡村民通过将口述性的家风家训以便于传承的形式记录、将优良家风家训装订成册、更新修订家谱族谱、录制相关视频记录传统家风家训等方式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优良家风家训。所谓创新,家风家训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相关部门要深入挖掘优良家风家训中所蕴含的价值,从多个角度更好地发挥优良家风家训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具备的价值。

(二)善用新兴传媒手段,弘扬传统优良家风家训中的德育作用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族内部的价值观结晶,通常仅被家族内部成员所熟知,受到各种条件制约,许多优良家风家训无法为外人所知,其中所蕴含的各种价值也无法实现。现今,正处于新传媒蓬勃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盛行的时代,优良传统家风家训应借助其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优良家风家训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让其中所蕴含的文学底蕴、历史文化和道德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如在2017年中央电视台4套的《文明之旅》栏目中通过对“张氏家谱”进行详尽的介绍,促进了家谱文化的发展,并联动掀起了各地加强关于家谱文化研究的活动热潮。这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为了更好地促进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播,相关部门要善于发挥新兴传媒手段的积极作用,将优良家风家训与新兴传媒手段相结合。一方面,要利用好互联网和自媒体手段,通过电视节目、短视频、公众号等形式对优良家风家训进行宣传,从而使优良家风家训走出家门,“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到优秀家风家训,使其中所蕴含的多重价值得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将科技与家风传承以及家风建设相结合,为家风传承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例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村史馆中引入“VR”技术,以3D 和VR 虚拟现实技术为载体重现家风家训起源经过,让观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观者可以更直观地接触优良家风家训,给其以精神的滋养和启迪,从而更好地助力新时代优良家风家训建设。

(三)立足传统优良家风家训,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活动

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包含家庭美德建设以及社区公德建设这两个方面。立足于优良家风家训,开展以“乡规民约”为基础的乡风文明建设活动,有助于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正如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所强调的“要开展好家风建设、传承传播优良家训”。云南省腾冲市五合乡帕连艺术村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以党建引领为基础,结合当地独特的人文风貌,立足于当地优良家风家训,团结带领村民制定并落实《帕连组规寨约》。这一村规寨约的制定更好地处理了村寨中法律法规无法制约的道德问题,解决了村寨中曾经出现的乡风不正、民风不淳的情况,更有效地推动了这个傣族村寨的乡风文明建设,实现傣族村寨中村民和谐相处,共同致力于实现乡村振兴。云南腾冲帕连艺术村在新时代推动乡村道德治理过程中是一个极具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例子。加强乡村治理,可以立足优良家风家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范围内广泛开展系列活动,用好优秀家风家训,以推进乡村振兴。如,开展好家风评比、家族故事评比活动,发挥优良家风家训中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举办五好家庭、榜样孝子、榜样公婆、友爱邻居等活动,鼓励村民通过实际行动将优良家风家训的具体内容融入到现实的实际生活当中。

五、结语

优良家风家训是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道德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乡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和文化支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以优良家风家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融入新时代的道德要求,充分传承好、挖掘好、利用好优良家风家训中的多重价值,使优良家风家训更好地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乡风家训家风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乡风
勤劳节俭传家风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文明乡风聚人心
家训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朱子家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