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口理论与新时代我国人口工作

2023-04-23 22:27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口马克思政策

郑 琪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人口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持续受到全球关注的问题,它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问题密不可分。马克思在人口理论上的贡献为科学研究人口问题和做好我国人口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视角和重要指导。马克思不仅深入探讨了人口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还从社会发展角度阐明了前瞻性的观点。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问题也在发生变化,对马克思的人口理论需要在当前的背景下更加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人口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新时代人口问题的指南。中国人口问题既复杂又重要。基于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和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国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新时代人口政策,采取科学的策略,确定人口工作的主要方向极其重要。

一、科学认识马克思的人口理论

(一)马克思人口理论的生成与演化

马克思的人口理论,源于经济学理论,深入探索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人口数量、质量、分布及其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互动。马克思认为,人口的问题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受生产方式决定的,有其社会历史规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增长不直接导致贫困;反之,贫困是人口过剩的主因。这意味着,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结果。马克思在人口问题上的理论是一种创新性的突破,强调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政治的交织。随着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他的人口理论逐渐展现出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独特视角。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为现代人口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帮助我们从更深的角度理解和解决当代的人口问题。

(二)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当代理解

马克思的人口理论,虽然产生于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强大的理论伟力使得它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解答人口问题时,依然能够为我们提供科学有力的视角。现代人口学家对马克思的人口理论进行了深入挖掘,他们指出,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不仅仅是对人口数量的增长和控制的讨论,而更多的是对人口质量、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变化、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人口问题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仅与数量相关的问题,而是一个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紧密相连的复杂问题。此外,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也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的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他强调,人口问题的根本在于社会生产关系,即财富的分配方式。在这个视角下,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并不是因为人口的过多,而是因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资本家剥削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种观点,使我们能够从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同时这一理论, 也使我们认识到,解决人口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手段,或者简单地控制人口数量,而必须对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等进行深刻的变革。只有通过改革社会制度,调整生产关系,优化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对马克思的人口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运用,人口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数量问题,而是多元因素紧密相连的复杂问题。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的人口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代社会中的人口问题。

(三)马克思人口理论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对于现实社会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他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人口的增长是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强调了人口问题其实是社会经济结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根源都在于社会经济制度。第一,马克思的人口理论揭示了社会经济制度对人口变动的决定作用。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过剩人口问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决定的。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正处于人口膨胀期,这种状况与建国初期我们对人口增长的放任、鼓励有直接关系。因此,要解决人口问题,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深化改革。第二,马克思的人口理论突出了教育在人口质量提高中的核心地位。他主张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来间接控制人口增长,这对于当前推动我国人口素质提高具有指导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如何提高人口质量和数量,提升全社会劳动效率已成为关键。第三,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反对简单的数量控制,而主张从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开始解决人口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人口数量的增减,而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调整人口政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为我国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马克思人口理论对我国人口工作的启示

(一)正确处理人口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口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的人口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人口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1]。马克思人口理论认为,人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基础。人口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人口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2]。比如,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口结构适宜,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反之,则会制约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优化人口结构,使人口质量、数量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相得益彰。在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我国正努力调整人口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们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实施教育扶贫、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3]。另一方面,我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人口结构优化提供助力,并通过优化人口结构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正确处理人口政策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口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的人口政策制定与社会稳定工作。人口问题不能脱离社会经济条件而独立存在,也不能独立解决。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汲取了马克思的人口理论精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口问题,认识到人口政策对社会稳定的深远影响。要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4]。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强调,人口政策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反对人口压力论的简单化处理[5]。应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以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实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调整人口分布、稳定总量的人口政策。人口政策的调整对于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因此,应高度重视生育政策、教育政策、就业政策、退休政策等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使之更具有时代性、前瞻性,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相协调[6]。

(三)正确处理人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促进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口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的人口科技发展工作。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当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7]。一方面,人口的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科技发展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为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例如,科技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强调,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8]。在人口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注重调整和优化人口政策,包括生育政策、教育政策、就业政策、退休政策等。通过这些政策的调整,可以有效调整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稳定人口总量,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现阶段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

(一)优化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

遵循马克思的人口理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以及对我国人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待,针对我国人口结构不够合理和人口素质亟待提高的状况,必须把优化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作为现阶段乃至新时代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优化人口结构,涵盖了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等多个方面。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调节人口结构、平衡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为重要任务[9]。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明确指出,将通过完善人口政策,引导适度生育,防止人口的过度增长和过度减少;落实长效机制,稳定并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在城乡、区域间的均衡分布,优化地域结构等,实现人口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提升技能水平、改善健康状况等方式来实现[10]。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础作用,其目的是在于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口强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健康,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涉及到教育、卫生、职业培训等多个不同领域,要求我们把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口群体中去。

(二)建立人口发展的长效机制

遵循马克思的人口理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鉴于人口发展长效机制在解决人口问题中的重要性,必须把建立人口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我国现阶段乃至新时代人口工作的重点。这是因为人口问题不仅和每个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发展长效机制就像人体的生命线,是调控人口发展、解决人口问题、保障人口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人口发展的长效机制,首先,要认清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如,我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以及青年人生育意识不强、未来可能人口减少、人口素质下降等风险,明确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其次,建立人口发展的长效机制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人口政策,引导人口发展方向。对待人口问题,一方面,要引导适度生育,防止人口过度增长或过度减少;另一方面,也要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对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应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安排,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再次,建立人口发展的长效机制还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开展人口教育,推广人口知识,以推动人口政策的实施。科学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人口教育和知识的推广则可以提高公众的认识水平,形成社会共识,为人口政策的实施提供良好社会环境。马克思人口理论和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指导我们要在继续做好传统的人口工作的同时,更应看到建立人口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破解人口问题,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推进人口普查和数据统计工作

遵循马克思的人口理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的重要论述,从人口数据对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出发,必须把人口普查和数据统计工作作为现阶段乃至新时代人口工作的重点。人口普查是获取全局人口数据,了解人口数量、结构、分布、流动等基本状况的重要手段。在推进普查过程中,我们要精确统计,详实登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普查工作也不能仅局限于数字统计,还要关注人口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多元信息,以便为制定针对性强的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实行定期统计、公开透明,使人口数据长期可追溯、可比较、可分析。人口数据统计也要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揭示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评价标准和决策依据。加强人口普查和数据统计工作,不仅有助于我们及时、准确地把握人口发展的规律,找准解决人口问题的切入点,也有助于我们有效预测和引领未来人口发展的方向,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马克思人口理论和习近平关于人口问题重要论述的指引下,让我们共同为推进人口普查和数据统计工作,发展人口事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人口马克思政策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政策
马克思像
《世界人口日》
政策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助企政策
政策
人口最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