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必须坚持”视域中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研究

2023-04-28 12:42李朝阳姚恒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李朝阳 姚恒伟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为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提供了科学指引。“六个必须坚持”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根本立场、立足基点、理论品格、基本方法、思想方法和世界眼光。从“六个必须坚持”的视域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有助于深入把握其理论内涵和实践,并有助于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六个必须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6.002

中图分类号:D61;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6-0008-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六个必须坚持”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根本立场、立足基点、理论品格、基本方法、思想方法和世界眼光。从“六个必须坚持”视域下科学理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有助于加深对解决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难题、丰富该理论内涵的认识,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根本立场人民至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直接表达,体现了人民历史主体性和价值主体性的辩证统一,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人民与至上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民”是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至上”是最高、居于首位。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發挥人民的实践性,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突出关注人民所盼、急人民所需的价值观,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发展观。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人民的理论,特别注重反贫困依靠人民,解决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不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着重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实现人民价值性,形成了其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原理。

1.尊重人民历史主体性,发挥贫困群众与“先富”群体的两个积极性

脱贫攻坚需要尊重人民主体性,注重发挥贫困群众积极性,解决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不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2]。脱贫攻坚作为繁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仅依靠党和政府的帮扶,会助长他们的惰性思想。基于此,在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党和政府注重解决贫困群众惰性思想,把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提升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培育他们基本技能,使其掌握就业本领,增添防止返贫、实现富裕的动能。同时,着力引导贫困群众因地制宜,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融合产业发展,有效增加贫困群众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先富”群体同样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能够推动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解决,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出现了一批先富起来的个人、先富起来的组织和地区。从整体上看,“先富”群体在主动意识、脱贫能力、资源禀赋等方面,拥有相对亟待脱贫者更多优势。在1978年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后,邓小平在1985年又强调:“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3],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党践行了共同富裕“大政策”,注重发挥“先富”群体的主体作用,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一是充分调动个人扶贫能力。实施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二是鼓励各类企业和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实施“万企帮万家”扶贫行动,通过优惠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开展就业扶贫和公益扶贫。三是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东部地区优势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例如,启动经济强县与扶贫开发重点县携手行动,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6期李朝阳等:“六个必须坚持”视域中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2.把握人民价值主体性,深入认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实践

人民价值主体性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脱贫实践中得以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追求,反映了人民价值主体性。这在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比中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2018年5月,联合国菲利普·奥尔斯顿的报告表明,“约4 000万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中”[5],美国成为贫富差距最严重的西方国家。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美国政府缺乏政治意愿来应对灾难,导致美国社会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同资本主义制度不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是要将更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注重解决贫困群众基本的民生需求,进一步突出了人民价值主体性。在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使得“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同时,脱贫攻坚的成就也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一方面,国际社会高度赞扬中国脱贫攻坚的举措。联合国巴尔塞纳表示,“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针对特定贫困人口找到致贫原因”[7],认为这些举措对拉美国家摆脱贫困富有启发。另一方面,国际社会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巴西教授埃利亚斯·雅布尔表示,“中国减贫事业取得的成就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8]。并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中国将逐步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立足基点自信自立是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内外因辩证原理的现实表达,表现为自力更生的自觉实践,要求既汲取国外经验,又不食洋不化。“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对自己能力的积极肯定,“自立”是依靠自身力量独立实现目标。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中国人民自主探索的成果,党的领导解决了扶贫开发责任未落实的问题,构建了五级书记责任制,增添了理论自信自立的底气;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解决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难题,增强了理论自信自立的主体力量,这些实践丰富了其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及“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原理。

1.坚持党的领导,增添理论自信自立的底气

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政治保障,解决了扶贫开发责任未落实的问题,是理论自信自立最大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9]党拥有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是带领人民取得脱贫攻坚胜利最可靠的政治力量。在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针对扶贫开发责任未落到实处的问题,党通过构建立体化的责任体系,从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到五级书记抓扶贫,再到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组织保障,确保了扶贫的真实性和扶贫政策的稳定性。同时,党注重自身建设,针对扶贫领域的消极腐败和弄虚作假等现象,勇于刀刃向内,使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些认识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坚持党的领导提供了理论支撑。

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脱贫成就,进一步增添了理论自信自立的底气。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党始终将摆脱贫困作为不懈追求,取得了诸多历史性成就。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为脱贫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脱贫积累了坚实物质基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党带领人民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体系,走出了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10],这一个个历史性成就,不仅使中国人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依靠自身力量会取得更多的胜利,而且也打破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脱贫的质疑,有效鼓舞了中国人民。

2.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理论自信自立的主体力量

贫困群众作为理论自信自立的主体力量,通过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能够克服其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丰富了对“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认识。一方面,扶志是增强理论自信自立主体力量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11]扶志重点是增强贫困群众的信心,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驱力。在脱贫实践中,党通过开展扶贫扶志行动,推广脱贫典型,表彰自力更生脱贫的先进事迹,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身摆脱贫困,激发了他们脱贫的主动意愿。

另一方面,扶智进一步增强了理论自信自立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12],增强贫困群众的主体力量,不仅要激发贫困群众的主动意识,还要培育他们的脱贫技能,使贫困群众既有脱贫内驱力,又具备脱贫能力。为此,党将教育扶贫作为扶智的重要手段,倾斜教育资金投入,发展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并健全覆盖各類教育的资助体系,全方位保障贫困人口教育。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理论品格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时代升华,揭示了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辩证关系。“守正”就是实事求是,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坚持真理性认识。“创新”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符的旧思想,发现事物的新联系和新规律。守正创新是要在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尊重历史和开创未来之间实现有机联系。在脱贫攻坚、推进共同富裕中,党既坚守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了全社会扶危济困氛围不足的难点,丰富了其关于“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的内容;又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和对西方“涓滴理论”的超越,克服了发展能力不足、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不健全的痛点,形成了其关于“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的原理。

1.坚守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脱贫攻坚正确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核心要义,引领脱贫攻坚正确方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得生产资料和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随着资本不断积累,造成了工人的贫困。因此,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认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是消除贫困的正确路径。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产生贫困的制度根源。改革开放以来,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新时代以来,党与时俱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发挥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和行动,脱贫攻坚得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13]。

坚守脱贫攻坚正确方向,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来解决全社会扶危济困氛围不足的难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传承了“民为邦本”的重民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14]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党的执政根基,要做到一切工作围绕着人民利益来展开。同时,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也发扬了“和衷共济”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15]。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营造了全社会扶危济困的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扶贫事业,并完善社会动员机制,推动形成了团结互助的社会帮扶大格局,有效凝聚起扶贫的磅礴力量。

2.创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现对西方“涓滴理论”的超越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立足中国,把握减贫规律,创新了扶贫开发体系、反贫困路径和脱贫方法,解决了发展能力不足、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不健全的痛点。面对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的难题,党创新工作思路,丰富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容。一是构建了立体化的扶贫系统,创新了扶贫开发体系。党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起“目的——动力——策略”的扶贫系统,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以贫困群众内源驱动为基本动力、以精准方略为终端输出,形成了内在紧密相连的扶贫体系。二是用发展的方式消除贫困,创新了反贫困路径。党“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16],创新扶贫模式,推动光伏扶贫等新产业的发展,增强扶贫地区发展的活力,提高群众发展能力,实现向“造血式”扶贫转化,让发展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三是制定精准扶贫方略,创新了脱贫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17]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党精准分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探索出“六个精准”的扶贫道路,做到扶贫对象精确化、扶贫资源精细化、帮扶举措精准化,确保扶贫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既吸收国外相关成果的有益成分,又超越了西方“涓滴理论”,有效指导了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涓滴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使总财富增加,并会一点一滴流向穷人手里,最终解决贫困问题,而不是国家主动作为。实践证明,这一理论并不符合中国实际,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論则强调党和政府的作用,做到积极主动作为。在增加社会总财富的同时,党注重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和力量投入脱贫行动,将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贫困群众,最终消除贫困。该理念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脱贫攻坚的胜利证明,“政府的政治承诺和政策稳定性对改善最贫困和最脆弱人群的境况至关重要”[18]。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基本方法问题导向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和实践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它要求以矛盾为导向、实践为抓手,勇于直面问题、准确把握问题、有效解决问题。“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导向”指的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导向是指引实践行动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问题导向作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基本方法,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强化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运用矛盾分析法,做到科学认识、深入分析,有效解决脱贫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的内容。

1.强化问题意识,深刻认识脱贫难题

强化问题意识,在思想上深刻认识脱贫难题。从拉开脱贫攻坚战序幕到决战脱贫攻坚战,再到稳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进程。深刻认识脱贫难题,党在思想上强化了直面难题意识,既充分重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达成的艰巨性,又充分估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长期性。其一,党聚焦制约脱贫攻坚的突出问题,既认识到部分脱贫主体积极性缺失阻碍了脱贫攻坚的进程,又明确资源环境的约束影响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准确认识到主客观制约因素。其二,重视影响脱贫攻坚的紧迫性问题,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工作作风问题的严重危害。其三,发现影响脱贫攻坚新问题。例如,科学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并着力解决问题。其四,把握脱贫攻坚的持久性问题,正确认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难度。

2.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脱贫难题

实地调查贫困情况,深入研究贫困问题,是科学解决脱贫难题的前提。扶贫必先识贫,把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等情况搞清楚,才能制定精准的扶贫政策,做到扶真正的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通过实地“看”贫困、真切“听”意见、广泛“谈”问题,党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贫困问题,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一是实地“看”贫困,摸清贫困状况,做好扶贫规划,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二是真切“听”意见,了解脱贫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次座谈会前,我都先到贫困地区调研,实地了解情况。”[19]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听取贫困群众和干部意见,是了解贫困群众生活状况、脱贫进展的重要途径。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准确分析脱贫突出问题,使得扶贫工作部署更加精准。三是广泛“谈”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座谈会具有广泛代表性,是交流脱贫攻坚情况、分析问题的重要方式。从党的十八大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党共召开了7次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每次座谈会集中围绕一个主题,与党委书记、基层代表等群体进行交流,互相交换意见和建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推进了脱贫工作。

3.运用矛盾分析法,有效解决脱贫难题

运用矛盾分析法,以解决脱贫短板为突破口,带动脱贫全局。在推进脱贫进程中,既要从全局解决脱贫难题,又要着重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以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占全国贫困人口比重较大,加之贫困程度深等原因,增高了减贫成本,导致脱贫难度增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贫755万人,减贫规模占全国农村减贫总规模的61.0%。”[20]由此可见,深度贫困地区是否能够实现脱贫,关系到全国贫困人口的脱贫进程。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党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为突破口,集中优势力量,着力推动该地区脱贫,使得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同时,运用矛盾分析法,还要注重具体分析脱贫难题,做到精准施策。由于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多样,贫困地区扶贫条件不同,决定了实现脱贫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在实践中,党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具体情况,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精准扶贫路径,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等方式,实现扶贫举措精细化,确保解决脱贫难题。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方法“系统”是相互联系、作用的有机整体,坚持系统观念要求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事物。从系统观念出发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仅要把握其自身的系统性,还要坚持系统观念的核心要求,解决扶贫合力还未充分发挥的难题,丰富了其关于“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的原理。

1.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系统性,统筹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

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系统性,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处理好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发展了“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的内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系统性体系,要求在实践中做到对各项工作统筹考虑,处理好脱贫攻坚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为此,党构建了统一有序的扶贫系统,建立以党中央为核心、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为关键的统筹体系,既确保各地区各部门各司其职,又能协调运转、共同发力。在顶层设计上,党中央统筹制定脱贫大政方针,协调全局性问题,发挥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贯彻执行上,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扶贫项目安排等工作,合理调配各方资源,确保协同发力。同时,开放性是系统的重要特征,内在要求处理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西方减贫理论的关系。我们立足中国国情,批判借鉴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既不降低要求,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又不拔高标准,不做超出发展阶段的事,稳步发展福利保障,防止陷入西方式的“福利陷阱”。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系统性,不仅体现在实现全面脱贫的过程中,而且要着眼于推进共同富裕,在深刻把握二者前后衔接、彼此贯通的关系中来审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条件,更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统筹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要做到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就是要结合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适应新形势,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系统性理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我们要对易返贫边缘人口加强监测,及早发现和干预,确保不发生新的贫困。同时,稳固脱贫成效,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农村实现富裕。在推动共同富裕上,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要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坚持系统观念的核心要求,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

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要自觉坚持系统观念的核心要求,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解决扶贫合力还未能充分得到发挥的难题,全面协调推进扶贫工作,丰富了其关于“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的内容。

首先,增强前瞻性思考,把握好扶贫工作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系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要科学预见脱贫攻坚的发展趋势,稳妥做好防范风险的谋划。一方面,掌握贫困实际情况,是前瞻性思考的基础。中国减贫实践表明,“贫困治理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研判制约减贫和发展的瓶颈因素。”[21]前瞻性规划扶贫工作,要建立在实际情况掌握的基础之上,看到贫困现象与致贫原因的内在联系,把握贫困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准确预见制约脱贫的问题,提高贫困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忧患意识,主动防范化解脱贫挑战。在思想上,树立忧患意识,从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中看到降低贫困发生率的难度,做好攻克深度贫困地区的准备。

其次,注重全局性谋划,把握好脱贫攻坚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是全局性谋划脱贫攻坚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22]党在顶层设计上,把扶贫开发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在战略层面部署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同时,在处理好脱贫攻坚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中统筹规划脱贫攻坚全局,着重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全面推进扶贫工作。

最后,加强整体性推进,处理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整体性推进扶贫工作,注重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各要素的关联性,促进扶贫制度、举措等要素的整体协作。在顶层设计上,党构建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协同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合脱贫攻坚政策保障,使得各要素有序协作、相互促进。在推进过程中,党还会根据扶贫工作的整体情况,聚焦脱贫各阶段薄弱环节,发现突出问题,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增强扶贫工作的总体效能。

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世界眼光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彰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宽阔胸襟和世界情怀,体现了大国担当。做到坚持胸怀天下,要科学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站在时代大趋势、世界大格局、中国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同世界的关系,推动建设美好世界。在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中国加强了国际减贫交流与合作,在争取国际支持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以自身的脱贫成就,推进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解决了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取得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历史性成就。

1.加强国际减贫领域交流与合作,争取国际支持并参与全球减贫治理

加强国际减贫领域交流与合作,争取国际支持和帮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减贫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帮助。在减贫中,中国积极对外交流合作,与国际机构和组织广泛合作。在经济发展上,接受发达国家技术援助,进行减贫项目合作,利用外资实施扶贫项目。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扶贫领域共利用各类外资14亿美元”[23],这些投入使千万贫困人口受益,缓解了贫困程度。在减贫经验上,积极学习国际社会先进减贫理念,如:贫困监测评价等,将其应用于中国减贫实践,推动了中国减贫制度创新和扶贫水平提升,促进了中国减贫事业的发展。

在接受国际社会帮助的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减贫治理,推动共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是支持世界减贫发展,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建设“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24],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向相关国家提供援助,支持民生项目建设,助力沿线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二是加强国际减贫项目合作,为国际社会减贫创造有利条件。在亚洲地区建立东亚减贫合作示范点,帮助东盟国家新建基础设施,为当地生产生活创造了条件。在世界范围内设立合作基金,推动与发展中國家在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三是分享中国减贫经验,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中国通过国际论坛等形式,将自身减贫经验同世界各国共享,帮助其他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减贫新道路。

2.推动全球减贫进程,创造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既推动了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又为世界提供了减贫治理的成功样本。一方面,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作为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履行国际减贫责任,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率先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按照现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25],这一减贫成就有效增加了全球减贫事业信心,加快了全球脱贫进程。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破解了西方减贫难题,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中国特色反贫困立足于社会主义,从具体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福利分配方面的政治优势,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26],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替代性方案。其一,破解了西方国家“伊斯特利悲剧”式反贫困难题。“伊斯特利悲剧”指的是,尽管世界经济增长、扶贫投入巨大,但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在实践中,中国特色反贫困凭借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形成以福利分配为导向的扶贫模式,保障全体人民福利,破解了贫困与经济高增长的恶性循环;并且创新了全球贫困治理模式,摒除西方“零和博弈”的价值观,践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治理理念,向世界不发达国家提供援助,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自救环境。其二,摒弃了“库兹涅兹假说”减贫理论的缺陷。“库兹涅兹假说”认为,在经济发展后期,贫富差距会自动缩小,但实际上却是加大了贫富差距。中国特色反贫困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注重国家主动作为,这就决定了中国不仅要消除贫困,还要解决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问题。在实践中,党多举措消除贫困,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并通过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式,让脱贫人口享受更多发展成果,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

总之,“六个必须坚持”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从“六个必须坚持”的角度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解决脱贫实践的难题中,深刻认识贯穿其中的根本立场、立足基点、理论品格、基本方法、思想方法和世界眼光,深入思考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实践经验,提升长期坚持、不断发展该理论的自觉性,这既可以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理论,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导,也能够拓宽人类反贫困思路,为彰显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板提供理论阐释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6.

[2][6][9][13][15][16][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36,125,132,135,136,135,135.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

[4][12][14][2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2,42,32,29.

[5]中国人权研究会.贫富分化导致美国人权问题日益严重[N].人民日报,2020-07-15(8).

[7][8]为世界减贫和发展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外媒和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就[N].人民日报,2021-02-28(3).

[10][18]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函习近平 祝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N].人民日报,2021-03-10(1).

[11]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23.

[1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56.

[20]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脱贫地区农民生活持续改善[N].中国信息报,2022-10-26(1)

[21][24][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4,62,59.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0.

[26]胡乐明.贫困治理理论和中国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