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系统思维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2023-04-28 03:46胡洪彬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系统思维完善路径

摘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命题的提出,为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指明了科学方向。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一个系统性范畴,科学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需要运用系统思维。从系统的构成看,这一体系内涵丰富且包含多重支撑要素,从系统的运行看,这一体系的运行遵循了自身特殊的逻辑和规律,即主要由党的主导、人民推动、以及党同人民协作三重模式。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趋于健全,但从系统展开的视角看,其也存在缺乏精准、参与主动性不足和协同乏力等短板。从系统思维出发,新征程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既要不断推进支撑要素的发展和壮大,也要促其在体系内实现动态均衡与有效转化,更要形成相应的反馈及评价机制,由此才能在不断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进程中,为推进强国建设及民族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根基。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系统思维;支撑要素;体系运行;完善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6.016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6-0094-07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的要求,表明党中央在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上实现了深化发展,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学界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这一命题展开了持续性分析,但已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建构历程、价值意义等宏观层面,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在逻辑的微观分析较为欠缺,尤其是作为“体系”范畴的思想政治工作,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在的支撑要素?这一体系是如何实现动态运行的?又该如何促其实现稳序发展与系统完善?这些问题学界还缺乏细致且深入的分析,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解答,事实上关涉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整体效能。本文运用系统思维剖析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内在支撑要素,并对体系运行的机理和实践动态作出了研究和省察,进而提出了一条系统完善路径,以期为新征程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运用系统思维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支撑要素思想政治工作,即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影响,以转变人们思想与指导人们行动的行为与过程。[2]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简言之即由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系列相关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体系作为整体是由要素组成的,其既支配要素发展,又依赖于要素的支撑,二者不可分割、互为条件。系统思维,本质上就是从全局上把握问题的思维方式,整体性、结构性是其首要特征。理解新时代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大命题,不仅要明确其价值意蕴,也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对其内部的结构展开细致分析。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特征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支撑要素是极为复杂和多元的,其中既有理论性和历史性的,也包括社会性与文化性的,更离不开组织、人才和制度等要素的支撑保障,这些支撑要素存在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部各个具体层面,并在实践中推动并实现了体系本身的稳序运行与整体发展。

1.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基础层面的支撑要素

基础层面的支撑要素,就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发挥基石作用的相关支撑要素。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属性和要求看,其主要由理论性的支撑要素和历史性的支撑要素构成。理论性的支撑要素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核心中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包括“灌输”理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设定等,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展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根基。另一方面,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做到与时俱进与开拓创新,在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全新理论成果,在为党和国家发展夯实理论根基的同时,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指明了科学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之最新理论成果,可谓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完善中起到了理论奠基作用。

第6期胡洪彬:运用系统思维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历史性的支撑要素乃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于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支撑要素总和。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就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便提出了积极“加强政治工作”[3]的重要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更是明确要求“全党都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4],并将其当成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来抓,由此在实践中展开了系统布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亦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要求“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5]。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更是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提了出来,并进一步从体系层面上提出了发展和完善的要求。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党在长期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中积累的历史性经验,支撑着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发展和走向完善。

2.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运行层面的支撑要素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绝非静止存在,而是始终处于发展和运行中,运行层面的支撑要素,就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运转中发挥持续支撑的要素总和。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看,其中最为核心的即文化性的支撑要素与社会性的支撑要素。文化性的支撑要素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稳序运行的精神动力。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支撑,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發展与运行中能够发挥出积极的情感纽带作用。古人关于“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及其“兴亡有责”之家国情怀,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构筑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也离不来党的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护航,这些要素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展和运行提供了直接的文化动因,特别是党长期孕育而来的精神文化资源,包括延安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构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稳序运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对此,习近平在阐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就突出强调了“用好红色资源”[6]的重要性。

社会性的支撑要素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社会系统中实现稳序运行的积极条件。“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7],这说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整个社会系统的普遍支持与积极参与。社会性的支撑要素从主观层面看,主要通过社会参与主体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认同来实现,从客观层面看,则体现为其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参与热情。社会性的支撑要素不直接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部,而是隐含在社会主体的交往实践中,因此,其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有辅助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基于党中央时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党的建设和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才不断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才由此形成了更加积极和正面的社会环境空间,可以说,社会性的支撑要素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稳序运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支撑。

3.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保障层面的支撑要素

任何体系的运行与发展都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同样也不例外,而保障层面的支撑性要素,即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及其发展中承担保障功能的相关支撑要素。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看,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组织性、制度性及人才性的支撑要素。组织性的支撑要素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蕴含的机构保障与支撑力量,其中,即包括了中央层面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也涵盖了地方以及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和执行机构,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责任机构等,在这些机构的保障和推动下,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有效展开。制度性的支撑要素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骨架”,发挥了硬性保障和支撑效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一系列相关制度的依托,正是基于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各类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才维系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稳序运行与发展,亦才促其实现结构功能的最大发挥。人才性的支撑要素则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微观个体性的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掌握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进而团结一切力量为党的执政和人民服务,必须通过夯实人才队伍来形成强大支撑力,人才是重要资源甚至是“第一资源”,新时代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必须把人才工作摆在核心的位置。

二、运用系统思维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机理对支撑要素的明确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基本前提,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之基的内在支撑要素,无论在结构与功能上均有差异性,因此,要促其不断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就有必要从动态性和联系性角度对其运行机理作出进一步解析,由此才能确保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走向完善并发挥积极效能。

1.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系统运行逻辑

系统思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核,也是我们党“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8]。系统思维不仅注重整体性、集合性和结构性,也极为强调动态性和关联性。马克思在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就曾将其视为“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9]。恩格斯同样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10]恩格斯曾对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展开了深刻批判,认为他们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11]。20世纪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继承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方法,从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治国之道到邓小平“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再到新时代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正式提出,系统思维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也构成了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也正基于此,其推动了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深化认识。

沿着系统思维的动态性理路出发,不难发现上述论及的各层支撑要素,实质上构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运行状况的基本变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领导主体,通过建构相关的要素管理平台进行归纳整合,推动了体系内部各要素的价值转化与输出,如不断提升新时代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等。也即,系统思维为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逻辑提供了一个动态闭合框架,在该体系的展开和运行中,相关支撑要素若出现缺失或不足,都可带来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稳序运行,就要对其内部支撑要素的运行和推动主体作出明确,如此才能形成持久支撑力。由上可见,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虽包含了多层内在支撑要素,但基于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性的视角来看,这些支撑要素在根本上则是党同人民群众二者建构而来,如组织、理论和制度等支撑要素在本质上是由党的领导建构,社会性的支撑要素根源于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对象的人民群众,而文化、历史和人才性的支撑要素则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协同建构,由此,便构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多重建构与推动主体。

在具体的展开运行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领导主体,主要通过建构理论、制度和组织性等的支撑要素,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运行及发展提供了核心支撑。公民个体以及源于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机构的民众作为社会系统的参与主体,通过建构社会性的支撑要素,则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外在辅助,而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支撑要素能够不断创新和優化,政治和社会系统内的各相关主体亦应实现紧密配合,以在推动历史支撑、文化支撑和人才支撑中实现整合与互动。要素管理平台则通过调适、整合和价值输出,进而达到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目标,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亦在此过程中不断走向发展与完善。

2.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具体运行模式

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运行逻辑的剖析,明确了其运行机理,同时也进一步廓清了该体系的运行模式,即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主要基于三重并行的具体性模式展开:

其一,主导性模式。由中国共产党作为根本主体,主要通过理论、制度以及组织性的支撑要素的运行实现展开,包括各级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支撑要素建构和输入,管理平台的整合输出,以及信息的反馈等环节。党是根本领导主体,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党的各级组织应发挥主动和领导核心作用,通过积极强化理论武装和理论传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等途径来夯实根基。新时代以来,从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到不断完善相关组织机构,再到思想政治工作相关制度的不断健全,由此才确保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和因势而新。而在党的领导下,及时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支撑要素作出整合与反馈,则又为其发展完善提供了信息支撑。党的领导可谓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及其效能提升提供了根本保障。

其二,参与性模式。由人民群众作为参与主体,主要通过社会性的支撑要素的发展与运行实现展开。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也须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社会系统中的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体等,可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展提供外部支撑,事实上也构成了考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运行效能的关键性因素。诚如习近平所言:“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2]。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不能忽视人民的力量,在展开过程中,人民作为推动力量不断积累并持续输入社会性的支撑要素,要素管理平台通过吸纳整合,进而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运行及其发展的重要力量。较之于党主导建构的具体运行模式,群众的参与推动具有更强的自发性和普遍性,因而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更加广泛的价值。

其三,协作性模式。由党和人民群众为共同主体,主要通过文化、历史及人才性的支撑要素的建构与运行实现展开,在具体展开中,党和人民群众通过密切协作,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中实现同向发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环境下,党同人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很多支撑要素,其建构与运行很多时候皆非任何一方独立展开,而是源于双方的协作互动,如基于党同人民的协作,推动党主导形成的文化性支撑要素(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历史性的支撑要素(如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人才性的支撑要素(如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人才等),同人民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的文化性支撑要素(如优秀的民俗文化等)、历史性的支撑要素(如人民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人才性的支撑要素(如各类技术性人才等),通过要素管理平台实现融合和互补,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更为科学的发展,党和人民之协同模式的建构与展开,也构成了新时代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优势之源。

三、运用系统思维审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积累与短板运用系统思维展开的结构逻辑分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释框架,也为各级党组织作为领导主体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积累与现实短板提供了实践指引,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应对挑战,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由此才能实现体系本身的不断完善化。

1.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系统积累

其一,新时代党中央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相关支撑要素的壮大提供了核心保障。这当中最为突出的即理论、组织和制度性等支撑要素的飛速发展和创新。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观点,如强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3],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4],将“思政课”视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等,这些论述极其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重要思想的关照和指引下,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亦不断健全,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2019)、《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2020)及《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21)等一系列相关制度的颁布,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开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撑和保障。

其二,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未来目标任务的不断明晰,则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部相关支撑要素的稳态运行和创新发展塑造了极好的外在环境。一方面,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部各层面支撑要素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积极支持”力量。系统科学认为,任何系统要实现进一步发展,都要同外部环境产生紧密关联,系统的外部支持包含“积极”和“消极”两大类,唯有前者才能对系统发展带来积极助益。[15]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推进等,这些成就虽不直接关涉思想政治工作,但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条件,对壮大体系内部支撑要素显然是有利的。另一方面,新时代党中央对我国未来发展目标的清晰界定,也助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有效降低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和压力,特别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必将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形成更为强大的激励效应,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筑更加扎实的宏观条件。

2.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系统短板

其一,从党的主导视角看,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精准性。一方面,形式主义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主观性制约因素,一些基层党组织在通过理论学习、主题教育等渠道领导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生搬硬套和走过场等现实问题,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出现实效性不足的现实窘况[16],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不仅极易使党主导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部支撑要素出现虚无化,亦会给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整体运行带来无效化的危机。另一方面,党领导建构的制度性支撑亦有待于细化,如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层面,目前还存在考核标准不清晰,缺乏科学性、指标虚化、结果趋同以及参与面狭窄等短板,考核机制尚为发挥应有作用。[17]强化各级党组织对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主导力,必须在破解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精准性。

其二,从人民的推动视角看,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主动性和拓展参与范围。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走深走实,然而,相较于党“自上而下”主导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民众“自下而上”的参与模式则依旧略显不足且缺乏足够关注。一方面,群众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强化。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民众参与更多地同利益诉求联系在一起,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则缺乏动力,且处于被动状态。[18]另一方面,群众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也有待进一步拓展。如对于组织性较强的公众群体,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内部,思想政治工作有较为宽泛的参与面,但在广大农村人口、流动人口中则明显覆盖不到位[19],显然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部社会性支撑要素的壮大和功能发挥均不利。

其三,从党和人民协作视角看,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协同性。目前,该层面的短板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从协作的主体看,需进一步强化创新性。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唯有在政治与社会系统形成合力,才能夯实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稳态发展的根基。然而,伴随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众信息接收方式已发生巨大改变,实践中一些思想政治工作主體还存在方法陈旧、自说自话,对群众诉求把握不准,未及时调整和优化话语内容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从协作的过程看,还需进一步强化融合性,譬如在当前全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传播虽实现了多载体全方位铺开,但不同载体间的融合力度依旧不强,尤其是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间还缺乏协同联动机制,与此同时,不同地区的载体建构亦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相关支撑要素的协作建构出现步调不一致,甚至陷入碎片化的发展困境。[20]

四、运用系统思维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完善路径诚如习近平所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21]。运用系统思维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在结构、运行逻辑和发展境况的分析,显然为促其进一步走向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即新征程我们党要切实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要坚持系统思维,从整体性和动态性角度出发,对其支撑要素的运行各环节展开全方位的整合与优化,由此才能达至应有的价值目标。

1.整合与优化支撑要素的系统输入环节,为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夯实内在根基

从系统思维看,达此目标应基于三方面展开:其一,对于党主导建构的相关支撑要素,新时代新征程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必须促其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对此,各级党组织都应积极明确责任担当,从“生命线”的高度将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部相关支撑要素的发展壮大和创新完善摆在突出位置。譬如,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理论性的支撑要素,新时代新征程在深化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也要着力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展开系统挖掘,由此才能为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夯实理论根基。对于组织性和制度性等相关的支撑要素,各级党组织亦应严格按照党中央的相关要求,切实贯彻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22]和积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23],由此才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逐步走向完善化的基础上,真正带来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其二,对于民众在参与过程中推动的相关支撑要素,新征程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必须着力避免其出现弥散和流失并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对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然参与主体,然而,以人民为参与主体形成的社会性的支撑要素,本身具有极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高度市场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社会性支撑要素极易出现流失,进而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障碍。因此,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则着力避免社会性的支撑要素出现流失,并促其不断实现拓展和壮大极为必要。对此,一方面要不断增进群众对党的全面领导及其创新理论的信任和认同。信任和认同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根基,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展开的前提。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社会性的支撑要素不断实现壮大和拓展,要通过创新方法和模式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并强化互信,也要积极通过改善民生来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诉求,由此才能形成更加积极的参与动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拓展参与渠道,如利用数字技术来优化与拓展社会参与空间,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完善构筑更为宽广的社会支撑效益。

其三,对于党同人民在协作过程中共同建构的相关支撑要素,新时代新征程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要促其不断走向内在交融。党同人民的协作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有效和有序运行的关键。然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展开及其体系运行中,党同人民的协同同样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中,由政治系统自上而下推动建构的价值观,同社会系统孕育自生的价值观,就极可能存在张力与冲突[24]。因此,要建构与实现协同,就有必要通过策略创新来推进二者不断实现融合。譬如,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文化性和历史性的支撑要素,各级党组织不仅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要善于根据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着力促其实现创新转化,不仅要善于提炼自身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资源,也要善于总结和分析人民群众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经验,由此方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相关支撑要素不断走向价值交融。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也要不断夯实人才支撑,这既需要强化培训力度,也要善于从社会系统广纳贤才,由此才能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完善提供更加坚实的智力支撑。

2.整合与优化支撑要素的系统运行环节,确保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效能提升

其一,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管理层面看,要进一步形成各层面支撑要素动态协调的发展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部三个层面的支撑要素,虽然各自定位不同且功能各异,但作为体系的构成要件均不可或缺。因此,在不断壮大和创新支撑要素的同时,进一步补好支撑要素发展的短板极为重要,特别是新时代以来,随着党中央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不断健全,事实上当前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部理论性的支撑要素,还是组织和制度性的支撑要素等均已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与创新,在此背景下,就极有必要将着眼点聚焦于人才、社会及文化性的支撑要素等的发掘与积累上,如在人才性的支撑要素的建构上,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多次就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作出指示,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养和激励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政策保障”,以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25]。在某种程度上,唯有确保内部各支撑要素实现协调迈进和均衡发展,才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不断彰显出最大效能。

其二,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转化层面看,要进一步形成体系运行同实践发展要求相衔接的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旨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效能的不断提升。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而言,其内部的支撑要素作为系统的组成要件,为体系效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但要确保体系内部的这些支撑要素进一步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效能,要素管理平台就须在支撑要素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之间建构和形成紧密的逻辑关联,唯此才能确保体系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和不断实现“做功”。对此,要做好两方面:一是必须明确价值目标,即通过对新时代新征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之价值目标的清晰性界定,为相关支撑要素的运行与转化提供路线指引,促其不断实现内部整合与优化重组。二是要树立明确的问题意识,即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总结问题,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类支撑要素在运行和转化中真正达到“有所作为”,从而规避无效输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效能的不斷提升。

3.优化支撑要素的系统输出后续环节,为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持久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因此,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既要于体系内部不断推动支撑要素实现创新建构,也离不开对体系输出之后续环节的进一步优化。其一,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不断实现发展并持续走向完善,就必须形成体系运行的全面反馈机制。对于任何系统的运行与发展而言,信息的反馈都构成了其不可或缺的前提要件,唯有形成全面的信息反馈机制,才能确保系统本身不断做到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新时代新征程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不断实现完善的进程中,应以要素管理平台为中枢,积极建构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内部反馈路线,以推动相关主体不断强化对支撑要素整合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应以要素建构主体为对象,建构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内外交叉反馈路线,以进一步提升支撑要素的输入和输出效率,通过全面的信息反馈,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不断实现结构创新的过程中走向整体性完善。

其二,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实现持续发展与完善,亦需要在体系的运行和输出之后续环节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是公共治理和教育治理等领域的重要工具,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已有一定的实践性探索,但现有的评价活动在目标整合、主体协同、方法创新和机制完善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现实不足,在实践中探索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运行的角度进行评价,不失为一个新的发展思路,譬如,基于支撑要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展中的整体建构状况、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运行中的动态转化状况,及其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效能的状况等分别进行评价,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完善显然有积极意义。为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主体的各级党组织要把握主动,并积极吸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对象的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见,由此可为新时代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更为坚实的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6][13][21][22][23]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6,36,8,15,11,54.

[2]冯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

[3]毛泽东文集(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5.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01.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435.

[8]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25.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3.

[10][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86,388.

[12]人民日报社评论部.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

[14]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

[15]胡洪彬.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支撑要素、运行机理与健全路径[J].中州学刊,2023(3):11-19.

[16][20]肖敏淇.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板及其补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5):22,21.

[17]李海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困境、成因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0):88-95.

[18][19]吕艳华,杨霞.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众参与及其实现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78,178.

[24]裴学进.论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及其转化[J].求实,2016(11):21-29.

[2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5.

猜你喜欢
系统思维完善路径
以系统思维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浅析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其完善路径(1)
高教领域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路径研究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完善路径探究
基于系统思维与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其完善路径
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和完善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