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审辨思维培养的数学单元复习教学策略
——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复习”教学为例

2023-05-05 07:19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姚红梅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周长长方形图形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 姚红梅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锦华实验学校 刘小苗

一、研究背景

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一般以“知识梳理+巩固练习”的策略来展开教学,重点在于明晰“学了什么”和“减少错误、提升难度”,以便应对后续的检测评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四基”,发展“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单元复习策略要与时俱进,从过去重分数的“学”转向培养未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笔者根据马利红、刘坚等专家撰写的《审辨思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二》中关于审辨思维素养框架内容(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和反思评估),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复习”教学为例,着力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审辨思维培养的单元复习策略。

二、案例呈现

根据教学过程,本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相互关联,互相支持。

【课前】助研单

教师出示助研单(见图1)。

图1

通过助研单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复习思考,有利于课中交流活动的开展。同时,这些问题不仅包含对单元知识的复习,也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周长表象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周长概念。

【课中】

1.梳理已知,整理单元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复习情况,让学生进行集中交流。师生不仅互相倾听回答,教师还可以随机借助学生完成了的助研单中的图形、数据等,对“什么是___________”和“怎么算___________”的概念、算法知识进行分类和板书,为形成单元复习思维导图做好铺垫,也为建构周长类知识复习模块打下基础。

2.变化图形,感受算法多样

【教学片段1】

(1)猜想。

师:老师也进行了操作。看!老师用的是一根长长的线(出示实物)。猜一猜这根线有多长。

生1:22cm。

生2:20cm。

生3:20cm。

师: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

(2)验证。

师:给大家一个提示(出示动态课件),这根线在逐渐围成一个长方形(见图2)。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图2

生(齐):20cm。

师:你们怎么知道是20cm呢?

生1:因为这个长方形长6 c m、宽4 c m,可以用(6+4)×2=20cm得出。

生2:我用6×2+4×2也可以得到20cm。

师:老师围成的图形可不止一个,如图3,看你是不是也能快速答出它的周长是多少。

图3

(课件动态演示)

生1:(6+4)×2=20cm。

师:这不是长方形,你怎么也用上长方形的计算公式了呢?

生1:因为这里可以把上面部分的4条边挪一下。

师:暂停一下,这位同学给了大家一个新的思路——挪一下,你们能理解他说的“挪一下”吗?谁愿意上台来介绍这个“挪一下”?

(生2指着课件中的边长进行介绍,教师配合进行课件动态演示)

师:和他们想法一样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真善于开动脑筋,把原本只能依次相加的图形通过挪动边的位置,变成可以用公式计算的长方形,使计算变得简单。数学中把这种“挪一挪”的方法叫作“转化”。

师:老师又拿了1根绳子,它的周长是多少?(见图4)

图4

生1:22cm。

生2:26cm。

师:两种意见,哪种是正确的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3:我们先用转化的方法挪动中间这条边,这样就变成了一个长7cm、宽4cm的长方形,(7+4)×2=22cm,然后加上两条竖着边的长度,这样就是22+2×2=26cm。(课件同步动态演示)

师:你们觉得遇到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

生:要看看这个图形有多少条边,在计算时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先后3次展示一根线的动态围成的形状有长方形、凸字形、凹字形。从规则图形周长到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学生不仅再次领会到周长就是一个图形所有边长度的总和,还在“将这条边挪一下”的转化中培养了几何直观能力,并在不同答案的比较、分析、辩论中领悟到有的图形周长先数边数再计算,有的图形周长得先围(描)再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适用于规则图形,对不规则图形则能转化的尽量转化,这样有利于提高计算效率。

3.编题小练,训练顺逆思维

从长方形入手,请学生思考:看到一个长方形,你会联想到什么信息?在学生回答“长、宽、周长”要素后,教师贴出“?”图案,提出创编问题支架:①假如它在“周长”位置,你能编一个问题吗?注意长度取整数。指名给出数据后学生直接利用公式计算,独立完成即可。②这个“?”还可以放在什么位置?又需要知道怎样的信息呢?学生只能把“?”放在长或宽的位置,意味着已知周长、长,求宽,或者已知周长、宽,求长,都只能利用公式推理计算。鼓励两人一组通过画图推理得出结果,且要说出理由。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表达得有理有据,还发现数据不能随意给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做到了有思有得有表达。

4.联系生活,丰富情境问题

【教学片段2】

(1)试编。

①假如这个长方形是你们手中数学书的封面,你们能估一估,然后编一个问题吗?

生1:一本数学书长5cm、宽3cm,这本书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生2:不对,一本数学书的封面的长怎么可能只有5cm呢?

(生自发拿出尺子量,师提醒其取整厘米数)

生3:一本数学书长25cm、宽15cm,这本书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生4: 80cm。

师:看来我们在创编题目时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不然数学书就变成小人书了。

②假如这个长方形是一张餐桌的桌面,你想编什么问题?

生1:一张长方形餐桌长30cm、宽20cm,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生2:这张桌子太小了,问题编得不对。

师:嗯,有道理。你能用数学书比画一下吗?

生3:咱们的数学书长25cm、宽15cm,这张餐桌长30cm、宽20cm(生将两本数学书合并比画),看来这张餐桌面只比数学书的封面大一点哦。

师:那怎么改合适呢?

生4:一张长方形餐桌长3m、宽2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师:大家觉得这个单位有没有可能?

生(齐):有可能。

师:嗯,在咱们的食堂里这样的餐桌是存在的哦。

(2)创编。

师:继续放飞你们的想象,假如它就是某个物体的表面,或者它遇到一面围墙,或者它变成篱笆,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呢?把你的想象画下来。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象与大家分享?

生1:一块长方形黑板,长150cm,宽1m,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师:这道题有意思。

生2:它的周长是500cm,得转化单位。

师:火眼金睛,一下就发现了这里的单位不同。

生3:一个篱笆,长6m,宽3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生4:18m。

生5:12m。

生6:15m。

师:怎么这么多答案呢?(转向生3)你先不说你的答案,看哪位同学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三种答案,第一种是用公式计算的,其余两种谁能上台画图解释一下?

生5:我想的是篱笆有一边是靠墙的,就是像这样的(见图5),这个长方形篱笆的周长就是3×2+6=12 m。

图5

生6:我想的是篱笆有一边是靠墙的,就是像这样的(见图6),这个长方形篱笆的周长就是6×2+3=15m。

图6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道有关篱笆的题(课件出示)——有一道一面靠墙的篱笆,长6m,宽3m,它的周长至少是多少米?

生(齐):12m。

师:回答非常准确。你们为什么能回答得这么准确呢?

生7:我看到有“一面靠墙”的信息,画图可知两种情况,然后看到信息“至少”,也就是最少,那就是长边靠墙的情况,用3×2+6=12m。

师:从这位同学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贴:解决问题 一找、二画、三想、四算)

师: 周长问题在生活中还真不少,解决问题时,只要坚持一找、二画、三想、四算,相信大家都能顺利解决问题。

数学的学习始终不能离开现实世界,联系前面的长方形,一系列“假如”问题顺势而生。教师始终保持引导者身份,所有的数据都由学生给出。因此,当出现了“长5cm、宽3cm的数学书”“长30cm、宽20cm的餐桌”时,教室里的哄笑声和质疑声随之响起。经过对数学书的实际测量和餐桌长宽的推理判断,学生再次感受到数据或单位准确的重要性,否则数学书就变成了“小人书”。在学生的想象中,各种问题不断呈现,同时学生自主结合以前学习过程中的易错题进行创编,“小陷阱”设置层出不穷。在看情境、找“陷阱”的快乐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5.反思评价,建立知识结构

反思活动紧密结合前面的学习内容,同时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指向更清晰。“在前面的学习中,有些同学曾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你能给他们提一点建议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教师顺势完成板书,建立知识结构,形成思维导图,并勾勒出“树形”造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引导:如果用五颗星作为今天学习效果的评价,你能获得几颗星(满分5颗星)?学生自评,获4颗星以上的都可以为自己点赞。

【课后】

?

因为选择,所以接纳。本课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兴趣,设计不同类型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因此投入更多思考,作业完成质量较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设计了“单元复习作业展”,让学生在比较、欣赏中完善知识结构,赏析美观作品。同时利用“班级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展示表达清楚、思路清晰的小视频,为学生树立“优秀小讲师”榜样。

三、教学反思

本课紧扣“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反思评估”素养框架,从思维倾向到思维技能,教师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高学生质疑批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辨思维。具体教学策略有:

(一)以“疑—议(思)”的教学环节提升学习效果

审辨思维始于质疑,终于反思。本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这个特点。如第四环节以问题“假如这个长方形是你们手中数学书的封面,你们能估一估,然后编一个问题吗?”开始,在“你为什么能回答这么准确呢?”“他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中结束。这些问题既指向问题解决的结果,也指向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在其中且学且思,用自己的方式对每个环节的学习内容与过程进行即时梳理反思,既收获了学习感悟,又培养了综合概括能力。

(二)以开放性和半开放问题激发思考与表达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开放性和半开放性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审辨思考表达兴趣。如关于“周长”单元知识,你记得哪些?你认为哪道题有难度?哪种答案正确?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假如它就是某个物体的表面,可能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在这样的问题中,学生不能轻易地以单一的“是”或“不是”来回答,必须经过深入思考。特别是在学生思维形成冲突时,教师常常退至幕后,让冲突双方再一次对问题进行审视后,以事实或数据为依据来展开辨析,在思维碰撞中达成共识。 如学生随口编出“一本数学书长5cm、宽3cm,这本书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问题时,教师没有直接打断,而是给大家充分辨析、测量的时间,这样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真实数据、增加了量感,还端正了对数学的严谨态度。

(三)以“关键词”为出发点构建复习框架

本课立足于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概括能力还有待提升,不仅对知识框架的搭建还不够全面,对复习策略也不够清晰。为此,通过助研单从关键词入手,“关于‘周长’单元知识,你记得哪些”,逐步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在零碎的记忆面前,通过层层问题的解决,分类引导、逐步完善思维导图的创建。整个学习过程,沿着“什么是—怎么算—怎么用”的路径,学生回忆概念、辨析算法、联系生活应用,不同环节有哪些变式、注意点(易错点)等,不仅使“周长”单元知识走向深入,还即时渗透了数学知识的复习策略。

猜你喜欢
周长长方形图形
我爱长方形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算周长
长方形的困惑
分图形
找图形
周长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