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来宾“旱改水”的6个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比较研究

2023-05-09 12:20梁军红李巨绘周鹏程罗广盘覃惠安冯斌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3年6期
关键词:来宾市农艺性状水稻

梁军红 李巨绘 周鹏程 罗广盘 覃惠安 冯斌

摘要:为筛选适合来宾“旱改水”种植的水稻品种,以6个水稻品种(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湖广优241、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丁香优726)为研究对象,对6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118优726和丁香优726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高峰苗数、有效穗数、总粒数和实粒数较多;香118优726高峰苗数、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分别为304.35万株/hm2、295.20万株/hm2、153.10粒/穗,124.33粒/穗,丁香优726高峰苗数、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分别为377.10万株/hm2、270.15万株/hm2、153.08粒/穗,123.71粒/穗;高峰苗数、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香118优726和丁香优726较适合在来宾“旱改水”种植,研究结果可为来宾市“旱改水”水稻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来宾市;水稻;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构成

中图分类号:S511.5 文献标志码:A

Comparative Study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Composition of 6 Rice Varieties Based on "Paddy Field Transformed from Dryland" in Laibin

LIANG Junhong1,2, LI Juhui1,2, ZHOU Pengcheng1,2, LUO Guangpan1,2, QIN Huian1,2, FENG Bin1,2*

(1Lai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ibin, Guangxi 546138, China; 2Laibin Branch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ibin, Guangxi 546117,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rice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addy field transformed from dryland in Laibin,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composition of 6 rice varieties (Wantai Youmeizhan, Wantaiyou 726, Huguangyou 241, Hexiangyou 1684, Xiang118You726, Dingxiangyou 726)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Xiang118You726 and Dingxiangyou 726 showed better comprehensive traits, with higher seedling number,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total grain number and solid grain number; the peak seedling number,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total grain number and solid grain number of Xiang118You726 were 3.0435 million/hm2, 2.952 million/hm2, 153.10 grain/panicle, 124.33 grain/panicle, respectively and the peak seedling number,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total grain number and solid grain number of Dingxiangyou726 were 3.771 million/hm2, 2.7015 million/hm2, 153.08 grain/panicle and 123.71 grain/panicle, respectively; peak seedling number,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total grain number and solid grain number had great influence on rice yield. Xiang118You726 and Dingxingyou726 are suitable for paddy field transformed from dryland in Laibin an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troduction,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of rice varieties in Laibin.

Keywords: Laibin; rice; agronomic traits; yield composition

水稻(Oryza sativa L.)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超过35亿人口以其为食[1]。水稻产业在来宾市粮食生产中占据突出地位,2020年以前,来宾市66.66 hm2以上的旱地只种植甘蔗,从2021年开始,在“旱改水”田块上种植水稻,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是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来宾市是广西实施旱改水工作力度较大的地区之一,为提升耕地占补平衡[3],聚力推进“旱改水”项目建设,对薄田旱地进行“大翻新”,“亏本田”变成“高产田”,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但目前适合“旱改水”种植的水稻品种较少,因此筛选优质水稻新品种是实现水稻增产提质的关键环节[4],也是做好“旱改水”项目的关键因素。开展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对鉴定品种特性、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科学选育适合来宾“旱改水”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品种,鉴于此,笔者对不同水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期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1 村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试验面积

试验地块在来宾市兴宾区蒙村镇,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丰沛,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1.3 ℃,年平均降雨量为1373.6 mm,适合种植水稻。展示田块为地势相对平整的“旱改水”,水源丰富,能自然排灌,土壤肥力中等偏下,试验面积为13.33 hm2。

1.2 试验材料

6个水稻品种,分别为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湖广优241、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丁香优726,对照为广两优油占(CK);其中,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湖广优241、香118优726和丁香优726均由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供,河香优1684由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广两优油占(CK)是由广西南宁华稻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以品种作单因素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进行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其中以广兩优油占为对照(CK)。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插秧后,调查各个试验品种的基本苗数,齐穗后10 d,每隔7 d 对各个试验品种调查一次茎蘖动态,成熟时实割测产,对每个品种选3株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同时采样进行室内考种,包括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调查茎蘖动态包括基本苗、最高苗;产量调查[5]。

株高(cm):是从茎基部到植株最高点(不包括芒)的高度。

有效穗数:成熟期谷粒实粒数大于等于5的穗数总和。

穗长(cm):成熟时,取单株中5个或5个以上穗,测量穗颈节到穗顶端(不包括芒)的长度的平均值。

单株实粒数:为每个单株所有有效穗上的实粒谷粒的总和。

单株总粒数:为每个单株所有有效穗上的谷粒的总和。

千粒重(g):1000粒谷粒的总重量。

结实率:为单株实粒数占单株总粒数的百分比。

基本苗:穴数(或蔸数)。

高峰苗数:穴数(或蔸数)×每穴分蘖数,即全部蘖数。

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种植面积,各个试验品种收获3 m2,自然晾干脱粒,称重,换算成标准含水量后计算产量。

1.5 数据处理

用Excel 2010 进行数据的常规性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和LSD分析。

1.6 试验栽培管理

供试品种于2023年3月23日进行播种;畦间距为25~30 cm,拌种消毒,药种比例1∶100;播种前要求地块平整,以防积水影响水稻生长,三叶期后逐步保持浅水层,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于4月9日—10日,选水稻三叶一心适龄苗,按株行距30 cm×20 cm画格规范化进行移栽,密度为1.11万穴/667m2。施足基肥,(N-P2O5-K2O比例为17-17-17)复合肥375 kg/hm2,出苗至三叶后开始进行第一次追肥,期间施用复合肥75 kg/hm2+尿素75 kg/hm2,分蘖肥复合肥75 kg/hm2+尿素           75 kg/hm2。插秧后40 d左右(孕穗分化2~3期)要及时施穗肥,施尿素112.5~150 kg/hm2,氯化钾 75 kg/hm2。结合整地,播种3 d后使用吡嘧·丙草胺一次性封闭灭草,在水稻生长发育敏感期进行灌水施肥,直至成熟。本试验选用呋虫胺、甲维盐和三环唑等药剂可有效防治水稻田的钻心虫、卷叶虫、稻瘟病等病虫害;使用氯吡嘧磺隆除草剂除草;病虫害防治方法按照防治说明进行防治。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2.1.1 生育期的比较

由表1可得:6个品种全生育期为104~116 d,湖广优241生育期最短,为104 d,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香118优726,丁香优726生育期较长,为116 d;湖广优241比CK早熟8 d,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香118优726比CK品种晚熟3 d。6个水稻品种均比CK齐穗期早,万太优美占比CK齐穗期早3 d,万太优726、香118优726比 CK 齐穗期早4 d,湖广优241比 CK 齐穗期早12 d,河香优1684比 CK 齐穗期早1 d。该地区采用“双季稻+冬小麦”种植模式,故选择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湖广优241、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丁香优726生育期在120 d以内的早熟品种可以很好利用“旱改水”水田。

2.1.2 茎蘖动态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6个品种的基本苗数为    20.85万/hm2~28.2万/hm2,茎蘖高峰苗数为        223.8万/hm2~377.1万/hm2。基本苗:丁香优726最多,为28.2 万/hm2,万太优美占最少,为         20.85万/hm2,丁香优726和湖广优241比CK分别多14.63%和3.05%,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比CK分别少15.24%、3.05%、6.10%和4.27%;高峰苗数:丁香优726最高,为377.1万/hm2,万太优美占最低,为             223.8万/hm2,丁香优726比CK高20.69%,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湖广优241、河香优1684和香118优726比CK分别低28.37%、21.32%、3.55%、4.46%和2.59%。

2.2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由表3可知,不同品种之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试验品种间有效穗存在显著差异,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湖广优241、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丁香优726分别比CK长0.87%、3.95%、1.16%、1.86%、14.35%,4.65%;不同试验品种与CK间株高比较,除了万太优美占和万太优726与CK间株高无显著差异外,其他试验品种与CK间株高存在显著差异,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湖广优241、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丁香优726比CK分别高0.09%、0.48%、1.26%、7.67%、1.56%,1.47%;不同试验品种与CK间穗长比较,万太优美占、香118优726、丁香优726与CK间穗长无显著差异,万太优726、湖广优241、河香优1684与CK间穗长存在显著差异,万太优美占比CK长0.44%,万太优726、湖广优241、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比CK分别短6.27%、5.57%、2.63%、1.32%;不同试验品种与CK间总粒数存在显著差异,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丁香优726比CK分别多8.82%、11.75%、3.39%、11.82%、11.8%,湖广优241比CK少26.23%;不同试验品种间实粒数存在显著差异,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丁香优726比CK分别多11.51%、7.94%、3.69%、12.24%、11.68%,湖广优241比CK少26.97%;不同试验品种与CK间结实率比较,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湖广优241与CK间结实率存在显著差异,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丁香优726与CK间结实率无显著差异,万太优美占、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比CK分别高2.47%、0.30%和0.38%,万太优726、湖广优241、丁香优726比CK分别低3.41%、0.99%、0.11%;不同试验品种与CK间千粒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万太优美占、万太优726、湖广优241、河香优1684、香118优726和丁香优726比CK分别重11.29%、12.45%、12.74%、3.57%、2.60%、12.88%;不同试验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排序为香118优726>丁香优726>万太优726>河香优1684>万太优美占>CK>湖广优241。

2.3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水稻品种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如表4所示:穗长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越长,结实率就越高,穗长与实粒数呈显著相关,说明穗长对实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较大;总粒数与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粒数越多,实粒数就越多;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在增产时起到关键作用,对产量的影响较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其他性状与产量无显著相关性。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6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综合考虑各品种的性状和产量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的农艺性状对产量形成有影响,各性状间关系紧密。这6个品种生育期都少于120 d,适合在桂中地区作为双季稻推广;有效穗均在260.4万枚/hm2以上,总粒数每穗100粒以上,结实率都高于78%,产量稳定。在同等管理条件下,决定产量的高低还与遗传因素和多种外界坏境有关。

3.1 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差异性分析

在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方面,香118优726和丁香优726显著高于CK和其他试验品种,接近于普通水田的种植产量;前期分蘖数最终决定有效穗数,适当提高分蘖力,减少无效分蘖是协调穗数与每穗粒数的关键,香118优726和丁香优726的高峰苗数也最高,这与周华飞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香118优726和丁香优726的全生育期也较长,其产量也最高,这与姚刚[7]的研究结果相似。

3.2 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粒数、实粒数对产量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总粒数、实粒数越多,产量越高,这与李小刚等[8] 在陕西水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相关性分析研究中得出的粒数越多,产量也越高的结果相似。有效穗数越多,产量越高,这与肖应辉等[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穗长与实粒数、结实率之间呈极显著、显著性正相关,这与刘伟等[10]在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分析研究中得出的结果相似;总粒数与实粒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与全瑞兰等[11]在籼糯稻品种Ⅱ优糯721和珍珠糯的产量特性研究和李翔等[12]在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一致。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总粒数、实粒数越多,水稻产量越高。在主要农艺性状中,有效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在栽培管理中,要重点关注这3个因素,提高有效穗、總粒数和实粒数,从而保证产量,这与全瑞兰等[13]在优质高产常规籼型糯稻‘珍珠糯产量性状分析研究结果和罗明泽[14]在优质常规稻桂丰30农艺性状分析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香118优726和丁香优726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香118优726和丁香优726产量比CK分别提高17.30%和14.60%,6个品种产量只有湖广优241低于CK,比CK低386.7 kg/667hm2。得出,香118优726和丁香优726品种产量高,相比其他试验品种,高峰苗数、有效穗、总粒数和实粒数也较多。

参考文献

[1] WING R A, PURUGGANAN M D, ZHANG Q F. The rice genome revolution: From an ancient grain to Green Super Rice[J].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18, 19(8): 505-517.

[2] 丁郭明. 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波动及其机制研究[D]. 扬州: 扬州大学, 2023.

[3] 王宇. 提升海口市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J]. 自然资源情报, 2023(9): 59-64.

[4] 刘婷. 优质水稻新品种引进筛选与营销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22(17): 65-67.

[5] 李春龙, 叶少平, 贺阳冬, 等. 8份特色水稻材料在四川地区的农艺性状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9): 4475-4476.

[6] 周华飞,谢瑞,张尚兴,等. 不同水稻新品种在遵义地区区域试验的农艺性状及产量[J].农技服务,2023,40(6):1-5.

[7] 姚刚. 10个水稻品种在岑巩县的生长及产量表现[J].农技服务,2023,40(9):1-4.

[8] 李小刚,杨小侠,王俊义,等. 陕西水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相关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30-51.

[9] 肖应辉,余铁桥,唐湘如. 大穗型水稻单株产量构成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4(6):428-431.

[10] 刘伟,张荣昌,付久才,等. 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分析[J]. 中国稻米,2016,22(3):39-42.

[11] 全瑞兰,鲁伟林,扶定,等. 籼糯稻品种Ⅱ优糯721和珍珠糯的产量特性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3):79-80+101.

[12] 李翔,赵长海,苏建功.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J].天津农林科技,2020(3):1-3.

[13] 全瑞兰,扶定,马汉云,等. 优质高产常规籼型糯稻‘珍珠糯产量性状分析[J]. 农学学报,2022,12(2):1-7.

[14] 罗明泽.优质常规稻桂丰30农艺性状分析研究[J].种子科技,2023,41(7):27-29.

责任编辑:谢红辉

基金项目:来宾市科学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来科产21182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水稻创新團队(nycytxgxcxtd-2021-01-13)。

第一作者:梁军红(1993—),女,硕士,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栽培育种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863747647@qq.com。

*通信作者:冯斌(1981—),男,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栽培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1522540318@qq.com。

收稿日期:2023-10-09

猜你喜欢
来宾市农艺性状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一季水稻
水稻花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
来宾市夏南牛引进繁育适应性与养殖技术
来宾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
孩子心中的亲奶奶:记来宾市兴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