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私修类书《山堂肆考》特色发微

2023-05-09 09:54雷帆
理论观察 2023年12期

雷帆

摘 要:明代私修类书《山堂肆考》体例精善、采集宏富,对《艺文类聚》和《初学记》多有继承和发展,在明代私修类书中出类拔萃。《肆考》采取了分部设类的编撰结构和事文兼采的编撰体例,是时代变化和作者理念综合影响的结果。《肆考》在校勘异文与考证文献、辑录佚文与保存史料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值得学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山堂肆考》;编撰结构;编撰体例;文献价值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12 — 0112 — 06

《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中收录了一部明代学者彭大翼修撰的类书——《山堂肆考》(以下简称《肆考》)。《肆考》全书共二百四十卷,分宫、商、角、徵、羽五集,下分四十五部,部下是子目,每条子目都附有起训释作用的小序,小序后是两两对称的主题词条,《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掇拾群籍”而“网罗繁富”①。《肆考》问世后便为时人所重,“一时博物君子,争相传览焉”②,此书更有焦竑等著名学者的参订,焦竑评价其为“诚艺圃之名厨,文苑之捷径”③。通过检阅,笔者发现《肆考》是一部依类编排、兼采事文的大型综合类书,其体例精善、采集宏富,是明代私修类书中为数不多可称为良善者,所以有必要加深对《肆考》的相关研究,阐述其特色、发掘其价值。

一、《山堂肆考》的编撰

类书是一种分门别类辑录资料,以备寻检之用的工具书。如何将浩博的内容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是一部类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好的类书一定具有好的编撰方法。韩建立先生提出:“类书编纂学是文献编纂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类书的编纂目的、形式和编纂过程等的学问。”④受韩建立先生“类书编纂学”理论的启发,笔者从编撰结构与建立编撰体例这两个方面来论述《肆考》的编撰特色。类书是讲究源流性的一类文献,自三国魏文帝时期

《皇览》始⑤,类书在历朝多有修撰,中国类书在发展过程中后出类书对前有类书的继承这一特征尤为明显,类书的编撰结构与编撰体例就是类书继承的重

要部分。本节从类书编撰的历史继承性的视角出发,立足于《肆考》对唐代两部经典类书《艺文类聚》和《初学记》的继承与发展,来阐述《肆考》的编撰结构与体例。

(一)《肆考》的编撰结构

1.部类设置

《肆考》采用了分部设类的编撰结构,对《艺文类聚》和《初学记》多有继承和发展。笔者将《肆考》与《艺文类聚》《初学记》的部类设置进行列表比对,可进一步明了《肆考》对两书在部类设置方面的沿袭与变动。如下:

从下表可以看出《肆考》与《艺文类聚》《初学记》两书所设部类大致相同,而名称次第略有差异。三书中大致相同的部类有天文部、时令部、君道部、臣职部、民业部、曲礼部、音乐部、技艺部、宫室部、币帛部、饮食部、百谷部、鳞虫部;《肆考》较两书增加的部类有仕进部、科第部、学校部;《肆考》较两书取消的部类有符命部、武部、方术部、祥瑞部、灾异部;《肆考》将两书部类进行合并而形成的部类有地理部、帝属部、政事部、器用部、衣服部;《肆考》将两书部类进行分化而形成的部类有亲属部、文字部、释教部、珍宝部、羽虫部等部。《肆考》的部类设置以《艺文类聚》和《初学记》为蓝本,并对两书某些部类作出改变,对两书作出的改变包括增加、取消、合并、分化四个方面。

《肆考》的部类设置既受到前代类书分类格局的影响,也蕴含着作者自己的编撰思想。《肆考》较两书增加的部类即仕进部、科第部、学校部三部,下设贬谪、滥官、致仕、世宦、世科、荐举、应举、试文、登第、状元(下附榜眼、探花)、制科、孝廉科(下附秀才科)、宏词科、座主、同年、下第、国学、郡学、县学、武学二十个子目。其中在学校部下依据等级划分为国学、郡学、县学、武学四个子目,在国学目中介绍了不同朝代辟雍的位置以及发展历史,即“周辟雍在长安西北四十里,汉辟雍在长安西北七里……隋更名为国子监后请为辟雍省”①;在郡学目中介绍了泮宫的形态;在武学目中详细说明了自唐开元年间武庙的设置及后世的发展情况。明代的科举制度“处于中国古代学校和科举发展的鼎盛阶段”②,“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阶段”③。科举制在《肆考》成书的万历年间已经“高度程序化和空前完备化”④了,《肆考》增设的三部保存了大量关于古代教育的資料,记载了古代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迎合了明代科举制发展的社会现实与需求,表明了彭大翼从实际出发的编纂理念。

《艺文类聚》和《初学记》将与上层统治者息息相关的内容均单独进行设类,比如后妃、储宫、治政、封爵、刑法等部。《肆考》将这些条目简化合并成帝属和政事两部,又将两书的人部分化为亲属部等七部,体现出作为私修类书的《肆考》的主导思想与《艺文类聚》和《初学记》的差异:其亲民性较强,更贴近民众生活,并非完全为统治者服务。《肆考》将两书中的人部分化为亲属部、人品部、形貌部、性行部、谥法部、人事部、诞育部七部三十四卷的内容,在这些部类之下汇集了一个人从生到死、从外貌到品行、从个人到家庭的庞大内容。臣职部、亲属部、饮食部在《肆考》中是极少横跨两集的三个部类,而这三个部类中与民众生活相关的就占到两部。饮食部更是包含了酒上、酒下、茶、饭、粥、羹、饼、糕、肉、脯、鲊、炙(附脍)、盐(附酱),酰(附油)十四个子目,远多于《艺文类聚》食物部中的子目。《肆考》成书于万历时期,这是明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出现了学术思潮的多元化和向往世俗的文人群体。此时类书编纂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更新,通俗类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肆考》虽不是通俗类书,但也深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在为治学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满足了大众现实生活的需要,处处体现着为“人”着想的编撰理念。

2.子目及其小序

“部类宏富,以彭大翼《山堂肆考》为代表”⑤,《肆考》采用集下设部、部下设目、目下设“事对”的四级分类体系。《肆考》各部之下的子目按一定顺序排列,涵盖了关于本部主题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各子目之间环环相扣,有一定的关联。比如《肆考》文学部下包括了经术、著述(上、下)、藏书、笃学、博学、寡学、文章、诗(上、下)、赋、志、诔、赞、铭、论、颂、箴、书问、露布、檄十九个子目,包含了古今各种文体,将关于文学的所有种类及其相关知识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又如岁时部下设岁(附月)、日(附时)、朔晦、弦望、闰、五行、阴阳、立春、春、正月、元月、人日、元宵、二月、春分、社日、三月、寒食、上巳、清明、立夏、夏、四月、五月、端午、夏至、六月、伏日、立秋、秋、七月、七夕、中元、八月、秋分(附社日)、中秋、九月、重阳、立冬、冬、十月、下元、十一月、冬至、十二月、腊日(附蜡)、除夕四十七个子目,这些子目按时间顺序排列,下边收罗了广泛的岁时文献,将一年之中的时令、节气统统囊括。古代的岁时文献与农事、民俗紧密相关,所以《肆考》岁时部是了解古代农业与民俗的有力依据。《肆考》通过子目的设置使各类文献得到更加条理的安置,有利于相关资料的查找。

《肆考》一个很大的特色是为每个子目都撰写了小序,小序通过征引文献对子目进行意义训释,述其内涵外延与历史沿革,颇像是目录学著作中为书籍所作的提要。《肆考》子目小序多征引《说文解字》《释名》《尔雅》《广雅》等书,如 饮食部下“酒”目小序引《说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⑥,引《释名》:“酒,酉也,酿之米曲,酉怿而味美也。”⑦“粥”目引《广雅》:“粥,糜饘也”⑧,引《释名》:“糜,煮米使糜烂也。粥,濯于糜粥粥然也”⑨,引《韵府》:“粥,稠者曰饘,稀者曰酏。”?輥?輮?訛“肉”目引《说文解字》:“肴,杂肉也。腌,渍肉也。膰,宗庙熟肉也”?輥?輯?訛,引《释名》:“熟肉有骨曰肴,大脔曰胾。”?輥?輰?訛小序内容虽杂取群书,但却比《艺文类聚》之“事”更具连贯性,杜绝了逐条采录导致的各材料独立性较大的弊端,从而每篇小序成为一篇流畅的关于子目主题的发展史与知识集锦,浅显易懂。如文学部下“经术”目小序详细叙述了“五经”“七经”“九经”“十经”“十二经”“十

三经”的发展演变过程,阐明了经学各部名称及内容的源流与发展,此小序俨然一个经学史,对学人很有帮助。

(二)《肆考》的编撰体例

《肆考》采用了事文兼采的编撰体例,根据事、文的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排材料,对《艺文类聚》和《初学记》多有继承和发展。《肆考》内容浩博,“今是书自十三经、二十一史、三坟、二酉、四部九流以及百家,悉囊括刃解。”①《肆考》取材丰富,从种类上说,经、史、子、集、释、道无所不有;从时限上说,从古至今无所不包,彭大翱评价其“上自天文节序,下迨地志山经”②。彭大翼之所以能将这“上自象纬、下迄虫鱼、纷纷总总”③的内容合理地组织罗列出来,是因为采用了事文兼采的编撰体例,從类书历史继承性的角度来说,《肆考》的编撰体例同样多借鉴于《艺文类聚》和《初学记》。

后世类书的修纂以《艺文类聚》为模范的重要一点在于其开创了一个新的类书编撰体例,即“其有事出于文者,便不破之为事。故事居于前,文列于后”④的“事文并举”模式,《肆考》兼采事文的直接源头就是《艺文类聚》。而《初学记》在类书体例上也有开创之功,其在继承《艺文类聚》事文并举模式的同时,开创了“叙事”与“事对”的体例。《四库全书总目》阐述《初学记》体例:“其例前为叙事,次为事对,末为诗文。”⑤《肆考》各子目的小序和小序之下两两对应的主题词条就是对《初学记》“叙事”与“事对”体例的承继。《肆考》中主题词条沿袭《初学记》“事对”的体例,两两对偶,如时令部重阳目下有“王勃作序”与“伯可撰词”对偶,均是记叙描述文人于重阳节写作的事情,“王勃”与“伯可”(康与之)相对,两人在重阳节这天“作序”与“撰词”,成为文坛美谈。如地理部山目下有“昆仑五色”与“蓬莱九气”对偶,“昆仑”与“蓬莱”相对,均是我国名山,“五色”与“九气”相对。《肆考》两两对应的主题词条对仗工整,内容关联度高,使类书庞杂的资料变得条理分明。

《肆考》成偶数分布的主题词条下的内容或全是类事,或全是类文,而更多的是在前半部分采“事”,用来叙述写作背景,后由“事”引“诗”,进一步对词条主题进行阐释,即事文兼采的体例。《肆考》的每个主题词条下往往紧扣主题罗列不同的文献,通常摘引古书中的相关记载,是为“事”;后又摘录关于本主题的诗文,是为“文”,事文双方相得益彰、互为补益,在部类与子目的框架下,构成了《肆考》的主体内容。如时令部人日目“花胜”条,在引诗之前,先引用《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以奠定背景,“人日剪彩为花胜或缕金薄为人胜以相遗”⑥,点明正月初七这天剪彩和“缕金薄”的习俗,一番论述后以李商隐《人日即事》中的诗句“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⑦来结尾。这种编排方式看起来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又尽收关于“花胜”的文献,将“人日”的起源与习俗条理地展现出来。又如文学部诗目“温柔敦厚”条,彭大翼为了阐明“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个指导思想”⑧即“温柔敦厚”,先引用杨时之语:“诗尚谲谏,唯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乃有补”⑨,又以“温柔敦厚”风格的诗句“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輥?輮?訛来结尾,将这一作文指导思想真切地展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在采录事文资料的时候,《肆考》都显示出资料的来源与出处,这是它超越同时代类书的地方。

二、《山堂肆考》的价值

“类书既分类,于学者之检查滋便,故向此中求史料所得往往独多也”?輥?輯?訛,梁启超先生早就指出类书之文献价值。“明代类书存世量大,其价值尚有待系统抉发”?輥?輰?訛,《肆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肆考》的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与“特殊价值”。作为私修类书的《肆考》,其修纂是为了便于当时学者临事取索、查检资料,胡道静先生对私修类书价值的总结——“(封建文人学者自己编纂的类书)不问其原来编辑的动机如何,在效用上一律都曾适用于制举的需

要”①,很好地概括了《肆考》的本体价值。《肆考》合理的分类设计和丰富的资料汇集在当代学术研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肆考》的特殊价值。《肆考》有其在校勘异文与考证文献、辑录佚文与保存史料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其价值需要学界进一步发掘。

(一)校勘异文与考证文献

“古类书在从当时存在的各种书籍中辑录资料时,绝大多数是引用原材料,而且标明出处;虽然有时有删节或个别的更动,但一般来讲,总是忠实于原文的”②,由于类书辑录书籍原文的性质,其在文献校勘和考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肆考》卷二百一十九毛虫部猴目所载:“《吕氏》曰:‘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白虎通》曰:‘猴,侯也。楚人谓之木猴。《广雅》:猴,一名狙,一名胡孙,一名王孙,一名猕猴。”③这条记载纠正了齐治平先生《拾遗记校注》的误校,即“虽棘刺木猴,云梯飞 ,无过此丽也”④句中“木猴”无误,不能校为“母猴”。在王安石《元日》诗第二联“东风送暖入屠苏”,《肆考》中“东风”作“春风”;在第四联“争插新桃换旧符”,《肆考》中“争插”作“总把”。《肆考》卷二百三十六补遗部花木目“屠苏”条所载“后人又借屋名以名酒,《元日》:屠苏,酒是也”⑤,指出《元日》中的“屠苏”为酒,提供了“屠苏”的一种解释。《肆考》为《元日》诗中“东风”与“春风”“争插”与“总把”的差异以及“屠苏”的多种意义提供了参考,为后人进一步了解《元日》诗的异文异解,了解《元日》诗的多种面貌提供了参考。又如《肆考》卷一百三十三字学部书法目“爱米公书”条记载:“高宗天纵日跻,云章落画。独爱元章,平生篆隶真行草书,分为十卷刻于石。称其书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抗衡”。⑥此条有力地考证了对米芾书法的经典评语“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一语应出自宋高宗赵构而非苏轼,也订正了《清河书画舫》《珊瑚网》《六艺之一录》《书林藻鉴》等书的讹误。

利用《肆考》校勘与考证的例子随处可见。其他的如《古谣谚》中“巴州人为薛逢歌”句,利用《肆考》改“咏”为“歌”⑦;《刘宾客嘉话录》中“蔡州怪异”条“其醮日霹雳,击麻屏两片”句,据《肆考》补“击”字⑧;《钱惟演集》中“玉署贵重”条“大除拜及边境急奏”中据《肆考》补“及”字、“而典司翰墨者数人而已”中据《肆考》补“而”“者”两字⑨。这些都体现了《肆考》为许多文献校勘提供了不同版本,可以校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的错误、脱落或其他混乱。

(二)辑录佚文与保存史料

“古籍散亡,十不存一,遗文旧事,往往托以得存。”?輥?輮?訛类书是从当时存在的各类书籍中摘录资料,所以许多文献依仗类书而保存下来,这体现出类书巨大的辑佚价值。皇甫谧《帝王世纪》是专记帝王事迹的一部价值颇大的史籍,其原书已佚,自元末陶宗仪至当代徐宗元已从各类书中辑出多种辑本,如今《山堂肆考》在此书的续辑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肆考》中又可辑得44条?輥?輯?訛。其他学界利用《肆考》辑佚文献的包括:利用《肆考》对《记室新书》的引用辑得《记室新书》佚文两条?輥?輰?訛;从《肆考》中辑得《明皇杂录》“神童刘晏”“唐玄宗大酺”“李龟年之遭遇”“唐玄宗华清宫汤池之豪奢”“雨霖铃曲”“甘露羹”“赐岐王紫金带”“李峤作水调歌”“雪衣娘”等条佚文?輥?輱?訛;从《肆考》中辑得陈寿《益部旧耆传》“王忳”“阎宪”“杨子拒妻”“张宽”等条佚文?輥?輲?訛;从《肆考》中辑得陈致雍《晋安海物异名记》“郎官鲙”“蝉纱”等条佚文?輥?輳?訛,都说明了《肆考》在辑录异文中的巨大作用。

“任何一部类书都是一个时代知识的总结,宇宙的、国家的、历史的、动物的、植物的乃至日常生活的知识都被网罗搜辑。”①类书的每一个部类都是一个专门的史料汇集,其编撰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对各类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对当代人进行专门的文化研究帮助颇多。《肆考》全书二百四十卷,按“集—部—目(目下有序)—主题词条”的结构编制,科目完备,包罗万象。笔者在日常阅读中发现各个学科对《肆考》经常加以利用,显现出《肆考》在保存文献中的巨大价值。《肆考》成书于明后期,吸收了众多前代类书与存世著作,可以将其当作一种分类汇编的资料来使用,可解决各行业一般性的知识问题。如《肆考》昆虫部蝶目“韩凭魂”条:“俗传大蝶必成双,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又韩凭夫妇之魂,皆不可晓”②,保存了古代爱情故事中比梁祝更早的“化蝶”典故;《肆考》时令部立春目“荐生菜”條引《摭言》:“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菜为菜盘相馈遗”③,保存了立春时候做春盘习俗的最早来源;《肆考》时令部清明目小序引《岁时百问》:“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④,保存了清明这一称谓的由来;《肆考》草卉部竹目中保存了大量的“竹文学”资料,使中国竹文化研究不断加深。同时,《肆考》中包含的中国风俗文化、鬼神文化、人物传记等资料也可使相关行业的研究者受益。

三、结语

《山堂肆考》是一部分部设类、兼采事文的大型综合类书,在编纂结构与体例方面对《艺文类聚》和《初学记》多有继承和发展,其体例精善、采集宏富,是一部颇具价值的私修类书。目前学界对类书的关注多集中在官修类书上,而对私修类书的特色与价值尚缺乏研究。笔者认为将《肆考》与其所处时代文化进行深层联系,对《肆考》做全面的整理与标点,将会进一步嘉惠学林。

〔参 考 文 献〕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2020.

[2]彭大翼.山堂肆考[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韩建立.《艺文类聚》编纂研究[D].吉林大学,2008.

[4]郭培贵.二十世纪以来的明代学校与科举研究[J].明史研究论丛,2014(02):114-139.

[5]郭培贵.论明代科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论文集(上),2017.

[6]涂媚.明代类书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2.

[7]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8]王京州,鲁梦宇.稀见明代类书序跋辑证[J].历史文献与传化,2022(01):103-122.

[9]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戚志芬.中国的类书、政书和丛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王嘉.拾遗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2]杜文澜.古谣谚[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3]韦绚.刘宾客嘉话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9.

[14]钱惟演.钱惟演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15]吴希禹.《帝王世纪》辑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3.

[16]刘全波,吴园.《记室新书》编纂考[J].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18.

[17]陈洁.《明皇杂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8]陈阳.陈寿《益部旧耆传》辑录与研究[D].四川大学,2006.

[19]胡耀飞.南唐陈致雍《晋安海物异名记》佚文辑证[J].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研究论丛,2016.

[20]刘全波.类书研究通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

[2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包 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