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困境及路径

2023-05-11 15:11蒋笃君张瑞琳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理论课

蒋笃君,张瑞琳

(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林县人民不等不靠、苦干十年修成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并在此过程中铸就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内涵的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程中,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现实验证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历史实践”[1],更是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深刻内涵与新时代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具有高度耦合性。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青年学生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机,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时代使命,但同时也面临着希望与困难、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复杂局面。因此,应将红旗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红旗渠精神的育人价值,挖掘其中跨越时空的思想政治元素,教育引导青年一代将艰难险阻内化为闯关涉险的磅礴力量,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力谱写“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青春答卷。

1 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涵

红旗渠精神从本质上集中体现了林县人民在十年修渠过程中散发的优良品质,最直接、最形象地展示出林县人民坚定理想、攻坚克难的英雄气概,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

1.1 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是红旗渠精神的立足点。红旗渠工程动工之时,正值国家物资匮乏的困难时期,以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县委领导班子带领林县人民凭借着“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精神,提出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建设方针,走出一条自力更生、勤俭建渠的发展之路。林县人民在此方针号召下,口粮自己带、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制、炸药自己造、石材就地取。据统计,在红旗渠工程建设总投资6865.64万元中,其中国家投资1025.98万元,占总投资的14.94%;县、社、队三级自筹资金5839.66万元,占总投资的85.06%[3]3。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正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为红旗渠的建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使这一伟大工程得以落地。

1.2 艰苦创业

艰苦创业是红旗渠工程建设的指导核心。世世代代水贵如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林县人民“苦熬没有出路、苦干才有希望”的艰苦创业精神。林县是个水源奇缺、山高坡陡的贫瘠山区,在当时对外无资金支持,对内无技术保障的施工条件下,20万林县人民耗时10年,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劈山开石,最终修成全长71千米的总干渠和1500千米长的配套工程。在修渠过程中,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缺少粮食补给,林县人民便轮班工作,工余时间上山挖野菜;缺少住宿床铺,林县人民便枕石盖草, 住在石壁上的崖洞中;缺少工程设备,林县人民挽手并肩, 用人墙拦住冰冷的河水。林县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了红旗渠精神,用行动生动诠释何为艰苦创业精神。

1.3 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是红旗渠工程建设的胜利关键。红旗渠工程建设不是闭关自守、单打独斗,而是各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红旗渠作为一项跨村、跨县乃至跨省的大型水利工程,县内各行各业齐心协力,前方工地开山劈岭,后方机关提供支援,前后双方紧密配合。县外各省也同林县相互合作,“引漳入林”大计自立项到与山西省进行沟通和协调,很快就得到山西省平顺县人民对林县人民的鼎力支持。河南省政府也积极向林县提供资金、政策、物资等方面保障。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对红旗渠工程建设也竭尽全力给予大力支持。林县上下以建渠为共同目标,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共同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红旗渠精神增添了团结协作这一独特的色彩。

1.4 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支柱。红旗渠之所以修建成功,就在于其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大局观作为工程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动力支持。时任县委书记的杨贵带领党员干部积极走在修渠大军的前列,坚守着“干部工作量要比群众大,但口粮要比群众低”的标准。林县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安危。在红旗渠工程建设过程中,有近百名干部和民工身负重伤甚至献出宝贵生命。张运仁之子张买江承父遗志年仅12岁就投身到红旗渠的建设事业中;红旗渠工地除险队队长任羊成腰系绳索、手持除险钩,飞荡在巍峨太行的半山腰中凌空作业,被山上落石砸中面部;妇女突击队队长李改云为救人坠入悬崖致使右小腿粉碎性骨折,导致终身残疾。正是他们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为红旗渠精神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红旗渠精神赋予了不可抹去的鲜红印迹。

2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红旗渠精神作为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其蕴含的理论性、政治性高度契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教育人、启发人、引导人的价值功能。为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通过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教化,将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全面进步而服务[4]53。挖掘红旗渠精神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强化文化引领、拓宽资源载体,将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指引价值方向。

2.1 红旗渠精神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挺拔灵魂

红旗渠精神是党领导林县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力量源泉,是共产党人履行使命的精神之“钙”,更是对青年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天然教科书。随着信息时代发展,在各种社会思潮及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偏差,缺乏应有的社会担当与家国情怀,形成推崇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的错误观念。林县人民本着相信党、相信人民、相信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举全县之力接续奋斗,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作为精神动力,在面临危险局势时视死如归、矢志不渝地坚守伟大理想,铸就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气壮山河的修渠过程不仅见证了林县人民克服自然险阻、追求美好生活的信仰决心,而且还以高度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激励了当代大学生要坚守理想之帆、筑牢信仰之基、端正自身态度、锤炼过硬本领。

2.2 红旗渠精神丰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载体

红色文化具有增强社会认同、凝聚价值共识、强化思想引领、塑造党的形象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红旗渠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通过合理开发有助于拓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与精神资源。现阶段,将红旗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任羊成、李改云等修渠模范的英雄事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优质精神资源,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筑牢铸魂育人的精神依托,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与感染力。此外,承载红旗渠精神的物质资源不仅包括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而且包括博物馆、陈列馆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场所,沉浸式的教育方式将激发大学生群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3 红旗渠精神唤醒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时代新人担起重任的理论保证,强调青年学生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确保以灵活的应变能力预见“船到中流浪更急”的现实挑战。因此,要将红旗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其中蕴含的伟大力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将民族复兴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作为的精神动力。一是引导青年学生在修渠的艰辛史中汲取智慧和本领,摒弃骄娇二气,将困难当财富、将吃苦当收获,在磨难中锤炼心性、增长才干。二是强调青年学生要将远大抱负付诸行动,不仅要具备想做的心态、能做的本领,而且要具备敢尝试、敢负责的精神,领悟奋斗成就价值、奋斗成就人生的内涵,坚定地将个人理想融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的奋斗之中,成长为勇担时代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2.4 红旗渠精神赋能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5]48。红旗渠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彰显林州人民团结一致、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具有重要教学价值,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于青年学生而言,“立德”是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德、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德、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德,“树人”则是以红旗渠精神为养料,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志扎根人民的建设者。红旗渠精神所体现的优良作风和伟大精神,不仅在纵向上囊括了“立德”的内容结构,而且在横向上为“树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红旗渠精神的助力下,坚持以教育目标为航向、育人滋养为主线,引导青年学生把稳思想之舵,勇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对于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3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红旗渠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素。由于受国内外多元文化的影响,红旗渠精神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3.1 大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的认知存在局限性

以红旗渠精神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全面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坚定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6]372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复杂,红旗渠精神在与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出现被曲解的现象,导致红旗渠精神育人价值有可能被遗忘。一些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容易陷入错误思想的误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红旗渠精神的认同度。同时,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课业压力等客观原因,一些大学生的功利性动机显著增强,很难与红旗渠精神形成价值共鸣,导致红旗渠精神育人效果偏向于“人在心不在”的现状。

3.2 红旗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薄弱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借助校园文化载体,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功能,使青年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将红旗渠精神内化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对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具有立德铸魂的独特价值。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引入红旗渠精神价值内涵时常以标语展览、景观搭建作为实现途径,具有内涵认知碎片化、建构方式浅层化、目标取向模糊化等问题。此外,一些高校的红旗渠精神与校园文化的糅合建设易流于表面且缺乏创造性与灵活性,仅限于活动参观或课堂展示等,导致学生缺乏红旗渠精神的实践依据,无法获得更深入的体验,削弱了红旗渠精神的育人作用。

3.3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欠缺系统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新时代高校的关键课,对于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红旗渠精神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助力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深远意义。然而,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安排,且在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内容转化不理想、思想阐释能力有限等问题,弱化了红旗渠精神育人的实效性。一是一些教育者的教学导向能力不足,缺乏对大学生的认知动力引导与道德引导,只注重教学短期效应,一味地进行理论灌输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内涵”[7],寄希望于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以达到教育目的,阻碍了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由熟知向真知的转化。二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红旗渠精神教学素材整合上欠缺设计,教材内容的理论灌输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相脱节,导致课程内容的同质化,削弱了红旗渠精神对学生的塑造作用。

3.4 红旗渠精神舆论环境受多元文化的侵蚀

“社会大课堂”作为大学生接受红旗渠精神熏陶的另一主要阵地,其实践空间契合课堂要素的客体、实践过程丰富教学课程的模式、实践活动满足教育任务的目标,是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的重要教育载体。基于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多元文化的冲击弱化了培育大学生价值共识的影响。面对社会价值环境的激荡,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深入推进大学生在认识和理解红旗渠精神的过程中,受到消极价值的阻碍,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的价值认知产生理解偏差,扭曲了红旗渠精神的本质价值。二是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凭借不良媒体渲染的虚假信息传播速度惊人,形成的不良舆论逐渐曲解了红旗渠精神教育价值。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均与红旗渠精神所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相背离,阻碍了红旗渠精神育人价值的发挥。

4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和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发展保持同向同行、同心同力,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蓬勃发展。要以红旗渠精神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价值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确保红旗渠精神能够“融得进”“融得好”。第一,抓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明确课程定位。第二,建立完善的红旗渠精神融入机制。第三,以“大思政”理念推动红旗渠精神走入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走出校园。同时,紧随信息时代的潮流,打造“指尖上的红旗渠精神阵地”。

4.1 保持红旗渠精神内容科学呈现,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旗帜鲜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课程,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具有奠定科学思想基础的独特价值。处于“灌浆期”的青年学生能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人生方向与动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应以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为立足点,将其内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明确课程定位,创新融入的实践路径,以达到红旗渠精神塑造人的作用。

一是明确课程定位,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站在全局战略高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8],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引导力,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事关中国精神力量的发挥。要深刻剖析红旗渠精神的教育资源,将“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坚定信念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引导青年一代在充满困难、风险与挑战的路上,以“不认命、不服输”的顽强意志,大步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二是锚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发挥教师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9]教师要深入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科学内涵,有意识地将红旗渠精神相关内容有机融入课堂,综合调节教学主阵地的各个要素,传达红旗渠精神背后的精神、信仰、理想与价值理念,讲清楚启智润心的大道理、艰辛修渠的真道理、立德树人的硬道理,达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同时,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交流和整体设计,把红旗渠精神讲出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和人文的温度,促进青年学生实现对红旗渠精神从无认知到符号认知的提升,进而实现对红旗渠精神理念的掌握和领悟,使之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是贴近课程思政,搭建协同育人桥梁。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各类课程应承担协同育人的责任,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师需立足学生实际,结合各专业特点,运用现代化的多元教学模式,搭建红旗渠精神元素与专业课知识紧密联合的课程体系,使红旗渠精神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在教学中得以展现,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提高课堂参与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4.2 推进红旗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静态结构,而且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属性,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传递、价值引导与价值构建的重要场域。以红旗渠精神赋能校园文化建设,明确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内涵与前进方向,将为培养具有爱国主义信念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和丰厚的精神哺育。

一是基于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内涵,推动校园文化活动高质量开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校可以借助形式多样的校园主题实践活动,将红旗渠精神与德智体美劳相结合,寓红旗渠精神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比如通过学生社团举办以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广泛开展观看相关影视、歌唱相关歌曲、排演红旗渠故事话剧、组织舞蹈会演、组织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征文和书画比赛等活动,协同红旗渠精神的育人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二是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根植红旗渠精神元素。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传达红旗渠精神的客观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将高校的价值追求与红旗渠精神相互融合。搭建校内红旗渠精神资源实践教学合作基地,赋予校园建筑新的文化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通过规划设计出以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走廊景观,打造能体现其核心价值的文艺精品,使青年学生在实物展现、情景渲染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感受红旗渠精神的浸润,促进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对青年学生耳濡目染的渗透功能。

三是挖掘英雄故事,激发情感。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对于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英雄人物与历史事件中精准分析青年学生的需求导向,再现修渠过程中道德模范、英雄志士的革命故事,深度剖析红旗渠精神英雄文化的教育热点,以鲜活的英雄事例提升青年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的关注度与情感共鸣,可以推动大学生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4.3 引入红旗渠精神社会教育资源,构建“大思政课”育人平台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10]。在“大思政课”格局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以推进对红旗渠精神的深入理解,打破校园与社会的理论屏障,引导新时代青年感受红旗渠精神的文化魅力,锤炼其政治品格。

一是整合教育“大资源”,搭建红旗渠精神平台。在着眼教育发展规律的同时,构建创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学形式,加强一体化布局。打通各门课程,组建不同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利用智慧课堂推动智慧教育平台红色板块建设,拓展红旗渠精神教育的覆盖面,为课程信息化提供硬件保障,实现教育资源集体共享、全面覆盖。

二是构建师资“大体系”,促进红色教育常态化。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要利用好红旗渠精神重要育人资源,在给予学生“猎物”的同时教会学生使用“猎枪”。通过集中培训、组织思政课题申报、磨课赛课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引领教师始终保持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德立学,力求培养出一批真正的教学“大先生”。另外,还可以主动邀请红旗渠工程建设的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代表以及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感悟红旗渠精神的历史震撼。

三是善用社会“大课堂”,拓展思政空间。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的转变,从表面上看仅有一字之差,但从本质上讲,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念的再更新、视野的再开阔和格局的再拓展。高校不仅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而且要注重开拓校内外红旗渠精神实践教学基地,盘活红旗渠精神景点研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创新活力,加强与当地有关单位的紧密联系,形成红旗渠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联合机制。此外,要深入打造多样化实践课堂,突破校园与社会的理论壁垒,广泛开展社会调研、红色研学以及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大思政”课教学模式。

4.4 打造红旗渠精神网络教育阵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数字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在技术赋能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发展已是教育领域的大势所趋,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公平、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工程。继课堂理论教学“第一课堂”、课外活动“第二课堂”之后,互联网凭借其开放性、共享性、立体化的传播优势,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的“第三课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使育人工作“活”起来,注重打造红旗渠精神网络教育平台,同时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打破红旗渠精神传播的空间局限,打造“指尖上的红旗渠精神阵地”。

一是建设红旗渠精神在线开放课堂。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使教育不再局限于线下课程,而是形成一种更加立体、形象、便利的线上课程体系。将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内涵引入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多元课程平台,实现红旗渠精神在线优质“金课”资源共享,将满足大学生“数字化生存”的现实需求。

二是搭建红旗渠精神融媒体网络平台。通过分析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创建实时互动移动终端,巩固和扩大红色阵地。可以通过各高校现有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官方媒体平台开设红旗渠精神专栏,并开放评论区供学生讨论以宣传红旗渠精神。学生可以通过线上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困惑或畅谈对红旗渠精神的感悟,提升对红旗渠精神的认同感。

三是新时代高校不仅要讲深、讲透、讲活红旗渠故事,而且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与理论性的统一。以红旗渠精神为主线,通过贴近大学生生活习惯的网络话语体系,确保红旗渠精神在转化为教学资源时能“深得下去”“透得出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红旗渠精神元素,满足学生真实需求的多维供给,才能达成情理交融的境界,而非刻意“煽情”。例如,通过VR技术创设虚拟的情境,打造红色教育课堂,搭建一个能够穿越时空与红旗渠工程修建者进行情感互动的立体空间,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式“活”起来。同时,在教学课堂上利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优势,通过音频、动漫、微视频等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红旗渠故事,使青年学生自觉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有效发挥其教化功能,立志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可靠后备军,确保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理论课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有才”林县话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