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政项目资金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5-12 11:11
关键词:财政资金财政财务

张 杰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22)

随着财政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内部控制已成为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合规性和有效性, 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财政资金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对于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和保障学生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当前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 如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执行不到位等。 本文全面分析了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的内涵与意义和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针对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 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的内涵与意义

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证学校财务管理合法合规、 资产安全、 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 程序和方法, 主要目的是规范财务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防范财务风险。 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 内部控制的作用不可小觑, 它能够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同时, 高职院校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也符合财政部、 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 有利于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深化财务管理改革。

1.1 加强内部控制工作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明确指出: “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 国有资产监管、 政府投资、 政府采购、 公共资源转让、 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 分岗设权、 分级授权, 定期轮岗, 强化内部流程控制, 防止权力滥用”, 这是党和国家对法治建设的新认识和新要求。 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活动, 是一个国家政府选择某种形式 (实物、 武力或货币), 以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分配对象, 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一种分配行为。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过程, 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部分, 收入主要来源税收和国债, 支出主要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 财政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支出。 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的宏观调控, 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 要根据国家和人民的实际需要, 合理运用财政资源和法律手段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权力行使的内在制约, 决不允许滥用职权。

1.2 加强内部控制工作是深化财税改革的关键保证

内部控制作为财政资金管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提高推进改革的合力、 提高运行效率、 保证党中央各项决定的落实, 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 这就需要强化财政管理, 将强化高职院校财政内部控制与深化改革相结合, 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财政管理的层次, 持续地将改革的力量集中起来, 加强改革的力度和财政资金运作的效率, 在制定财政政策以及在分配资金时,预防业务风险和廉洁风险。

1.3 加强内部控制工作能有效促进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工作给予了一个新的地位, 即“财政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撑”。 财政资金要根据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需要, 对财税体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完善财政保障和约束机制, 使财政得到合理、 适度的保证, 稳定而有力地实现财政约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和良性发展。 强化内控管理是夯实财政管理基础, 落实厉行节约、 精准有效财政政策的必要之举, 以提高财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减少和消除财政管理风险, 保护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规范运行, 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1.4 加强内部控制工作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举措。

加强高职院校财政资金的内部控制, 可以发挥出 “制度牢笼” 的功能。 构建和执行高职院校内部控制, 是从根本上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途径, 也是有效防范风险和预防腐败的主要途径, 在构建和完善对权利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压缩自由裁量权的空间、 用制度来约束权力的滥用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2 高职院校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 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财政资金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是保障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同时, 高职院校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内部控制不严密而出现了财务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 加强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2.1 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机制的含义

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机制是指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财务制度和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 保障高职院校各种财务活动能够有序、 有效地进行, 提高风险规避能力, 为其他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这一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地控制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机制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算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制度是指通过预算编制、 执行、 监督和评估等环节,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控制和监督的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应该包括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预算监督和评估等环节, 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符合规范和制度要求。

(2) 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指高职院校为规范和管理财务活动而制定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这些制度和规定应该包括财务报告、 会计核算、 内部审计、 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 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指高职院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这一平台应该包括财务管理软件、 数据库、 网络安全等方面, 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4)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高职院校为规范和管理内部控制活动而制定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这些制度和规定应该包括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程序等方面, 确保内部控制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5) 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是指高职院校为监督和管理财务活动而设立的相关机构和人员。 这些机构和人员应该包括审计部门、 财务监督员、学生家长等方面, 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风险问题。

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机制是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监管体系, 以及风险评估与预防、 信息沟通与传递、 财务报告与评价等措施, 确保高职院校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真实准确, 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2.2 高职院校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财政资金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如果不加强管理, 就会导致资金浪费、 违规使用等问题, 给学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建立全面、 全员、 全过程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 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此外, 还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 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职院校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资金安全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的财政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 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避免财政资金被滥用、 挪用等情况的发生, 确保资金安全。

(2) 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流程和监督机制, 可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空间

(3)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需要。 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学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增强竞争力,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3 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现状

3.1 缺乏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指引文件

当前, 我国对高职院校财政资金内控制度的构建, 在资产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 这些规定只是对高职院校日常运营的指导,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不可能全面覆盖高职院校的财政资金内控范围, 应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财务特征,建立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

3.2 缺乏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管理意识薄弱

高职院校一般都没有清晰的理财目的, 或者仅是泛泛地强调 “财务安全”, 这种模糊的理财目的与无理财目的没有太大区别。 由于实现财务安全的途径没有任何具体的措施来保障,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实现, 同时,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以政府拨款为主, 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 财务人员仅仅关注于学生的交费、 资金的花费, 从而造成了有钱多花没钱就不花的潜意识, 没有对资本运用的细致管理, 理财理念落后。 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多属于社会福利性质, 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没有对资本进行有效利用, 没有形成一种“成本-收益” 理念, 也导致大量的资金被浪费。

3.3 缺乏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向职业教育之路, 高职院校在这一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 高职院校虽然有自己的财务管理机构, 但很少有独立的内控机构, 这意味着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监督和保障, 容易导致财务管理混乱, 甚至损失, 给高职院校的财务安全带来隐患。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将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3.4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一些高职院校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强, 缺乏独立的经费保障, 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同时,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责任心不强, 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此外, 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 无法及时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4 高职院校加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 学校应该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 包括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内部审计、 信息公开等方面, 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防范财务风险。 同时, 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学校应该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确保其能够独立开展工作, 并且获得足够的经费保障。 同时, 应该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提高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 及时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公开度。

学校应该加强财务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 确保学生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能够及时了解学校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学校应该及时公开财务信息, 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 应该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 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公开度, 增强学校与社会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4) 强化高校领导干部的管理责任。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责任, 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 对领导干部在财务管理中的失职行为进行问责和追究。 领导干部应该履行内部控制的职责, 加强对下属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确保财务管理规范有效。 同时, 应该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将内部控制工作成效与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挂钩, 激励领导干部重视和加强内部控制工作。

综上所述, 通过完善高职院校财政资金的内部控制, 提高高职院校财政资金的内部的管理能力, 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公开度, 强化高校领导干部的管理责任, 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在实施优化路径的过程中, 学校应该注重制度建设、 加强监督、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为建立健全科学、 规范的高职院校财政资金的内部制度而不懈地努力, 以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财政财务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水利财务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