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通过高质量发展融入周边省区研究

2023-05-13 23:06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省区西藏区域

周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73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P20)。西藏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高质量发展中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西藏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西藏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其中就包括西藏融入周边省区战略。早在《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出要积极融入内地市场。鼓励西藏各族群众到内地就学、务工、经商、旅游。强化西藏与周边省区的合作,主动融入川渝经济圈、陕甘青宁经济圈、大香格里拉经济圈,加强西藏与周边省区交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西藏与周边省区的经济文化合作方式,建立定期交流磋商机制,加大西藏与周边省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多年来,西藏融入周边省区及经济圈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当前更需要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通过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周边省区融入工作。

一、高质量发展在西藏融入周边省区工作中的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高质量发展既是西藏发展的要求,西部大开发的要求,更是推动西南边疆地区发展、长治久安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西藏融入周边省区,周边省区主动对接西藏发展的重要抓手,需要对高质量发展在西藏融入周边省区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全局把握。

(一)绿色发展是西藏区域融入的最大优势

西藏是生态资源宝库,围绕绿色发展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其有许多重要定位,如“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亚洲水塔”。区域生态位势高,积累丰厚,跨区域影响范围大,价值辐射效应显著[2]。西藏作为屏障,是周边地区气候条件稳定的基础;作为高地,对低地地区生态发展能够发挥一定主导作用;作为上游地区,是中、下游地区生态带的源起,左右着整体生态格局;作为涵养地,对整个地带生态保持发挥着调节器作用。周边省区发展事实上对西藏生态资源形成很大依赖,比如下游对上游水资源的依赖,生产生活对水电资源的依赖。一定地带的环境承载力有限,经济规模受制于环境条件,西藏本土较小规模的工业化不应被视作西藏欠发达的表现,而应被看作产业空间对生态环境空间的让渡,是更高层次的发展境界、现代化视野。整个环青藏高原周边省区地带成渝双城经济圈工业化成效显著,陕甘青宁等地工业化正在加速推进,为平衡区域整体,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的高质量发展,西藏应错位建设,不必追求与其他地区同等同类型的工业化。要让绿色成为西藏发展的重点领域,最大优势,让绿色河流、绿色电力、绿色旅游、绿色服务充分造福整个地带,从而西藏也由此掌握区域融入的主动,而不是以经济发展的弱势在区域融入中被动求助。

(二)协调发展是西藏区域融入的最大政策利好

过去我们讲西藏的发展更多是区内发展,即使涉及区外因素,也是其他各省区帮助西藏发展,无论是区内力量还是区外力量,都只是在西藏的区域内建设西藏,一定程度上而言,这是一种封闭式发展思维。西藏其实还需要走出去建设,在和其他省区共建中发展西藏,要贡献环青藏高原经济带和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的西藏能力。不仅是规划好区内发展,还要统筹好区内外发展。通过高质量协调发展,让西藏的发展眼光由内而外,更加开放化;也让周边省区的发展更多加入青藏高原和西藏因素,促进周边省区和西藏之间经济循环畅通,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涉及西藏的协调发展有几个层次,一是西藏区内各地的协调,属于区内层次。因为地域广阔,人员分散,经济资源和产业不集中,区内协调发展任务仍很艰巨。二是西藏与周边省区交界地带之间的协调,主要是涉藏州县之间的协调,属于边界层次。因为历史上交流频繁,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融入,但仍存在省区间的隔阂,需要进一步建设大香格里拉经济带。三是西藏与周边省区之间的协调,属于省区层次。虽然省区之间彼此相邻,但因为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天高地远,西藏首府拉萨及区内其他经济中心区与其他省区相隔遥远,所以邻近协调优势并不明显。但西藏要融入内地,加入全国庞大的生产和消费体系,需要首先从周边省区发力,所以接下来,省区层次将成为西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只有做好省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西藏与整个内地,西藏内部的协调发展才有根本动力,才有强大的中介力量,才有重要支撑。四是西藏与广大内地省区之间的协调,属于跨区域层次。目前跨区域协调更多依据西藏与援藏省市之间的援助机制进行,通过多年着力推进,协调关系越来越紧密,取得了大量成果,包括内地产品进西藏,西藏产品进内地,经济文化交流相对频繁,但因为彼此相隔遥远,缺少邻近便利,所以协调推动慢,进一步协调发展的潜力有限。值得说明的是,西藏的协调融入不是单向的,需要基于相互之间的市场需求,资源互补,对等交易,区域协作方展开广泛的经贸往来、社会协作。在协调发展政策框架下,周边省区有责任与西藏对接,各方之间有责任回应对方需求。封闭发展,关起门发展,拒绝市场主体和要素交流往来都有违高质量协调发展政策的初衷,这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区域协作方中的相对弱势方西藏有效开展跨区域工作。

(三)开放发展是西藏区域融入的难得契机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内地和西藏都着手搞改革开放,西藏区内外改革基本上同步,但开放的程度却有较大差异,内地不仅实现了内陆开放,更实现了对国际开放,因为种种原因,西藏开放的步子迈得慢,不仅内陆开放水平低,国际开放水平更低。“南亚大通道”对接“一带一路”,是促进西藏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但当前因为受到周边和世界局势的影响,西藏国际开放受到严重制约,面向祖国内地,推进内陆开放成为西藏对外开放最有可为的领域。在对内陆开放方面西藏历史欠账多,经济和企业实体与内地各省区发展差距大,尤其走出去的差距大。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各省区的劳动力、资本、产品和服务更多进入西藏,但西藏相应的资源要素和成品很少进入其他省区。通过强调内陆开放式发展,能够给西藏区域融入带来两重机遇,一是推动内地资源要素更多进入西藏,帮助西藏发展,从而弥补中央援藏,输血式发展的某些不足。比如在一些市场领域,国家公共项目效率低,尤其是一些产业项目,需要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来推进,内地资源要素更多进入西藏也相当于内地和西藏更紧密地融合发展。二是推动西藏人力资源、劳动力、企业家、资本、特色产业更多地进入内地,尤其周边省区。这是西藏开放发展的重点,有利的开放政策出台必将给西藏更广泛融入周边省区提供难得机遇。当前西藏走出去,推进内陆开放最大的障碍是封闭发展观念,千百年来,西藏更多只是守着青藏高原发展,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发展缓慢,经济难以形成积累,高原经济一直挣扎在生存温饱线上。打破封闭走向开放才是西藏经济发展唯一的出路,但受宗教、历史文化、思想意识等制约,不少西藏居民宁愿固守在家,过着封闭的穷日子,也不愿意走出去,追求开放、更加现代化的好日子。开放发展必定能够给西藏发展带来新风尚,要在政策宣传、资金项目支持、创业和产业扶持上为西藏人走出高原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四)共享发展是西藏区域融入的进一步拓展

西藏和内地共享发展不应该仅仅限于收入分配,转移支付,还应该向更加广大的范围内拓展,包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发展成果、生态发展成果、制度建设成果等。在经济发展成果方面,不仅仅是财政收入的共享,更在资源、要素,产业的共享,特别是人才、技术、前沿先进产业的共享,比如更多向西藏输送急需人才,帮助西藏发展适应高原特点的技术,把新兴的互联网、生物等产业引入西藏。社会发展成果方面,内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要远远快于西藏,在许多领域积累了先进经验,比如乡村振兴、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等。此外西藏社会还面临宗教和分裂势力干扰,如何通过现代社区、公民社会建设破除旧观念,排除干扰,区内外可以多交流。在生态发展方面,西藏和内地可以共享的成果很多,比如西藏文化中的环境保护观念有利于内地生态建设,内地环境技术和项目运作机制有利于西藏生态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西藏与内地可以共享的成果也很多,事实上西藏当前大量的制度文本都借鉴了内地经验,内地市场制度体系、产业发展配套制度、人才激励政策体系等,西藏都可以立足区情,大胆借鉴。共享也不应该仅仅限于西藏对内地成果的共享,西藏也有内地可学习之处,尤其西藏强基惠民、抓社会稳定经验成果可以和内地共享。共享发展强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有利于在基本面,从普惠角度,实现西藏同包括周边地区在内广大内地的共同发展。在共享发展的背景下,西藏共享伟大祖国发展的荣光,中央和相关省市援助西藏,四省援助涉藏州县的机制将不断健全,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不断提高西藏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改善基本民生,推动西藏乡村振兴,富民兴边,同时在西藏需求外溢,投资扩散下惠及周边省区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拉动和投资乘数效应[3]。

(五)创新发展是西藏区域融入的基本内涵

创新既有资源要素、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创新,也有空间的创新。一方面,区域融入有创新资源培育和技术创新内涵。区域之间交流、协作,是为了满足各自的新需求或者说更好地满足各自的需求。仅凭雷同的资源,或者层次低的要素,很难构建区域之间长期协作关系。因而要有切合需要的异质性资源或者高层次资源,异质性资源有互补机会;高层次资源往往是稀缺的,因而较难剩余,各方往往长期保持需求。但异质性资源和高层次资源总量有限,尤其区域交流协作范围要不断扩大,所需要的资源要素基础也需不断扩大,因而不能仅仅围绕存量资源搞建设,而更要通过创新发展新的资源基础和利用能力。可以说从长期来看,要持续推进区域融合,创新性资源或者资源的创新利用技术才是根本。另一方面,区域融入有空间创新内涵。空间既是经济平台,也是一种经济要素。区域融入本身就是一种空间的创新,必须有创新资源或者能力作支撑。[4](P3-12)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经济社会的产物,空间生产包容一切的世界观和实践活动,其产物不同于自然空间与实际空间,有三重独特含义:一是空间包含了多重关系,任何一个社会,从事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它自身的空间。二是空间具有表征性,透过意象与象征而被生产出来。三是空间通过知识与理论的诠释而被建构出来[5](P3-9)。西藏融入周边省区本质上是一种空间创新,要规划好融入的空间,做好相关的区域规划,通过空间创新,通过向空间要效益而不断拓展区域融入的空间[6](P249-300)。

二、西藏融入周边省区发展的现状及困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1](P12)。这些问题在西藏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制约西藏外向化发展。

(一)西藏融入周边省区发展现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P2-3)。雪域高原的西藏也取得了工作的重大成就,多年来,西藏融入周边省区发展早已经从政策主张落实到具体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是往内地就医、求学、旅游者逐年增长。高原基础设施条件差,尤其公共服务与内地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利用优质的医疗资源、保健资源、教育资源、旅游资源,西藏群众前往内地的人越来越多。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牧区,群众都青睐保健旅游探亲团,比如村民参加旅行团出西藏,先到成都华西医院做体检,如果发现有问题,就留下来治疗。如果没有问题,就继续旅游,到内地其他城市。而且选择有子女求学的城市,一方面旅游,一方面探亲。

二是往内地购房、定居生活者在增加。西藏群众尤其拉萨等大城市群众,及公职人员群体,很多人在成都、重庆、昆明买房置业,房源或者是西藏单位在这些地方建造的保障房、安置房,或者通过市场购买,后者选择余地更大,目前越来越多的西藏居民通过市场交易在内地购房。很多人假期,或者冬季前往内地居住,夏天高原气候较好时返回西藏。退休后在内地长居的西藏干部群众越来越多,甚至在内地城市形成了有浓厚西藏文化氛围的社区,如成都武侯祠,还有双流的一些社区,那儿临近机场,出行方便,人居人文环境友好。

三是往内地销售产品或者采购原材料者有所增加。随着西藏文化和西藏产品近年在内地市场持续升温,西藏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内地对西藏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很多西藏公司走出西藏,推广产品,最典型的是藏香等西藏非遗产品,内地众多大城市都有相关品牌商店在销售。与此同时,西藏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半径早已经超出区内,走向周边,甚至全国,比如江浙一带都不乏西藏采购人员身影。

四是民族团结的气氛空前浓厚。西藏人民心向祖国,《歌唱祖国》在西藏很多地区成为了流行歌曲,很多群众跳锅庄或者社区表演时都喜欢采用这首歌曲。大量前往西藏旅游的内地游客越来越理解西藏文化、尊重西藏文化,内地藏文化爱好者越来越多。来内地的西藏群众也越来越适应内地文化、气候,两地群众越来越内心相通。

(二)西藏融入周边省区发展困境

西藏积极融入周边省区,但同时也遭遇多方面困境,离理想目标还有很大距离,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毕业生在内地就业者较少,相关就业扶持项目成功率低。近年,西藏体制内就业岗位越来越饱和,公职就业机会呈下降趋势,而新毕业大学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需要进行就业市场分流,倡导社会就业和市场创业,尤其是向区外转移就业。在国家政策倡导和要求下,很多省区拿出机关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国有企业工作岗位给西藏大学毕业生,还有些优质民营企业拿出优质岗位给西藏刚毕业大学生,但即使有如此利好的政策,很多西藏年轻人仍旧不愿意出西藏就业,进入内地发展的意愿低。

二是往内地投资创业者在增多,但增长缓慢。近年来,“飞地经济”作为一种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机制,扩大相关区域方合作广度,密切彼此经济联系,提高协作深度,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在许多省区发挥了良好的跨区域协作效果。西藏自治区也希望加强与其他省(区、市)合作,探索建设“飞地”产业园区、跨省合作园区,相关部门也较早筹划了跨省产业和项目合作,并在四川实施,但效果并不明显,没有能够形成典型示范。

三是更多是内地群众融入西藏发展,较少西藏群众融入内地发展。多年来,西藏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内地群体,尤其以四川群众为多,川菜已经成为西藏广受欢迎的菜肴,四川话在西藏有普通话的“实力”;在西藏的大小城市,甚至农牧区,内地群体的身影随处可见,但在周边省区,西藏群众融入少,较少西藏打工者。藏餐尽管也独具特色,尤其像甜茶等饮品受区内外消费者欢迎,但在内地城市鲜有所见,说明西藏群众很少像四川人开川菜馆那样以自己的特色优势项目在异地创业,寻找更广泛的发展机会。

四是商贸合作多,产业合作少。区内外产业链联系性不强,更多通过贸易的形式进行合作,较少通过产业链分工,以产业、项目的形式合作。这说明区域协作还没有由产品进入生产环节,区域融合只是实现了部分产品交流,西藏劳动力没有出现大规模跨地往区外的流动,共同劳动的场面还较少出现。区域融合更多是跨区域的人员同生产同消费,日常同吃同住同劳动。西藏与同边省区的相互融入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任重而道远。

三、通过高质量发展推进西藏融入周边省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安全更为巩固,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平安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1](P21)。西藏也要通过积极融入周边省区,给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贡献西藏力量。对于西藏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要将新发展理念由思想贯彻到具体的政策层面,形成西藏融入周边省区的高质量发展机制,将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内涵都落实到西藏区域融入工作之中。

(一)通过绿色发展捆绑生态带内各方的绿色效益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发展往往以流域、生态带为发展单位,打破了城乡和区域分割,比如长江经济带发展就是以绿色发展为引领,这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由于生态的系统性和相互关联性,生态收益往往不是私人、个体、部门、局部地区的收益,而是大家的收益。生态发展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机制,换言之,为取得生态效益,必须搞绿色发展,而且通过区域一体化搞绿色发展。西藏要立足自己优势的生态资源,推进跨区域绿色合作,在绿色合作中赢得自己跨区域融入的主动。具体可参照长江经济带发展经验,2018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9]

(二)通过协调发展促进形成环青藏高原经济内外循环

协调发展强调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如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为更大范围的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直接助力。协调发展背景下,西藏在青藏高原内循环方面要做好与涉藏省区的对接,深度融入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的发展,着力加强交界地区州县协作发展,打造大香格里拉经济圈,依托青藏高原风光带搞好旅游协作。在青藏高原外循环方面要主动融入周边省区发展,当前重点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陕甘青宁经济圈。未来还要对接好长江经济带,青藏高原是长江的源头,长江经济带发展不能离开西藏。在更长远的将来还可以对接黄河经济带,青藏高原同样是黄河的源头,将西藏列入黄河经济带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很有必要。西藏自古以来向西北融入更多,向西南融入相对较少,这与当前西藏区外交流的状况形成反差,近年西藏更多与西南的四川、云南交流。表征融入最典型的事物是商贸驿道,发自西北的唐蕃古道相比发自西南的茶马古道,年代更久,延伸更长、范围更大。可以说西藏在历史上对黄河经济带的融入比对长江经济带的融入更深远。这也说明,西藏在推进与长江经济带对接的同时,也应重视对黄河经济带的对接,因为西藏自古以来就有向西北对接交流的传统,而且实际可行。

(三)通过开放发展使各方互为经济前沿

开放发展强调开放通道建设,开放平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要求打开发展的地域视野,从本地化不断向区域化、全国化、全球化拓展,从而不断扩展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空间。在开放过程中,青藏高原周边省区向南亚、中亚辐射需要以西藏为前沿,而西藏向内地、向海洋开放需要以周边省区为前沿。当前,随着南亚大通道建设,西藏逐渐成为周边省区向南亚开放的前沿;未来,依托早期的新藏公路,新建的西藏改则到新疆民丰的216 国道,及待建的新藏铁路,途经西藏将缩短中国西南各省区通向中亚、欧洲的陆路距离,西藏将可能成为这些省区(市)面向中亚、欧洲开放的前沿。具体政策有,加快开放通道建设,对于铁路、公路、民航、电网等跨区域基础设施,除了国家层面规划建设,更要有省区之间更进一步的深化建设,如建设连接边境县、乡镇、村组的公路。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产业协作区,提高通关效率。西藏安全形势复杂,维稳任务重,要大力加强信息化通关设施改造,进一步畅通人流、物流。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西藏因为特殊区情,在特定时期搞了一些特殊的地方发展政策,比如出于扶贫、促进发展需要,项目优先本地群众开发,需要在坚持已有扶助政策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更多引入竞争,逐步实现区内外投资和经营公平对待。

(四)通过共享发展建设西藏区域融入双边机制

只有发展共享,才能多边互惠互利,推进长期合作。当前对于西藏和内地之间的共享发展还需要强化认识。一方面通过援助机制,西藏确实共享了内地大量发展成果,中央和兄弟省市的援助是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缺少、重要,甚至主要的手段,或者说源泉,但另一方面,西藏追赶式发展也惠及了内地,内地省区特别是周边四川、甘肃、陕西、云南等的投资者和群众在西藏找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创业就业踊跃,同时通过产业链连接,西藏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西藏投资带动了周边省区投资,产生了需求、投资乘数外溢效应。具体政策有,提高西藏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缩减其与周边省区的公共保障差距,促进保障政策对接,尤其要完善跨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防范化解跨区域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立统一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引导重点就业群体跨省区就业。区域之间融合发展要能够有利于社会服务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共享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当前西藏面临多重不稳定因素,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稳定是周边区域稳定的基础,所以要强化跨区域社会治理。

(五)通过创新发展带来周边协作新可能

创新发展强调做大做强先进产业,积极承接或者转移有地方发展优势的产业,提高本地生产技术和特色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城乡产业融合、梯度化经济体系构建。创新发展通过夯实创新资源基础,提高创新能力,以新技术为城乡区域共同发展不断提供新可能。西藏本地经济发展存在的大量资源及其利用短板,需要创新性克服。在融入周边省区过程中,如何把西藏的资源应用于跨区域共同发展,也需要技术和政策机制上创新。比如西藏风光景观资源的跨区域旅游利用,就需要创新协作机制,推出旅游新线路,培育旅游新产品,引进新的客源市场。具体政策有,积极规划跨省区产业园、科技园、众创空间,创新跨省合作机制;大力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构建跨省区产业链,完善大产业区、城市群、经济圈、经济带产业链体系;协调跨区域创新资源,引进人才,强化高原特色技术创新,为克服高原不利条件,推进高原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先进技术与高原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产业发展形态。

猜你喜欢
省区西藏区域
都是西藏的“错”
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
神奇瑰丽的西藏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分区域
我国沿海省区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比较研究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