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藏族格言的方位词统计分析研究

2023-07-10 02:59丁海兰
关键词:方位词藏语及物动词

丁海兰

(兰州交通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文章以《萨迦格言》《格丹格言》《龙树格言》《老人箴言》《水木格言》等20部藏族格言作为输入语料,通过分词软件和语料分析软件,统计和分析了文本中的方位词及其句法功能.藏语方位词在以往的研究中都属于名词或者方位名词.李崇兴(1992)、褚泽祥(1997)认为先秦时期,汉语中的普通名词和表示处所以及具体实体的词没有明确界限.到了西汉时期,大多数普通名词需要加上方位词才表示处所.何乐士(1997、2000)认为体词做状语在先秦时期较常见,西汉后逐渐减少,但是表示处所、方位和时间的词直今还能做状语.基于以上思考,文章以藏语方位词为研究对象,以优秀的藏族格言作为考察文本,探索藏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意义指向和结构搭配等问题.

1 方位词特征

2 方位词词频及词性分布

图1 方位词词频及词性分布图

图2 文本词频及词性分布图

普通名词(nn)占比74%,及物动词(vt)占比12%,形容词(aa)占比5%,不及物动词(vi)占比2%,其他词性均在1%以下.

3 方位词在词汇语境共现中的词性组合

综上所述,对藏语方位词的研究不仅可以从历时角度去考察语言现象,也可以在共时层面对复杂的语言现象做出清晰、合理的解释.从方位词的归属问题到词汇意义发生变化,词义由实到虚出现抽象化、弱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下面探讨方位词在句法中的位置语义分布及其语法功能.

3.1 方位词的句法位置分析

藏语中常用的方位词有90多个,从语法功能来看,一般放在名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方位地点,放在动词前做修饰动词的地点状语.在句子中,方位词后面一般紧跟位格、属格、于格和从格助词.这里的格标记被看作是一种规则引入,反映多种深层和表层的句法关系.同时,格标记不仅起到了接续的作用,还提供了语义指向,如例3.

3.2 方位词的语法分析

Heine等人将语法化看作若干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7].也就是说,方位词的语法化过程就是由一个表示具体空间的实词义连续渐变成一个兼类、一词多义的半实半虚的词性义,最后转化成一个失去方位义和方向义的无实在意义的词,这个词可以表示语法功能成分.这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渡性阶段在共时上反映的一个语言现象,具体看例6.

4 结束语

本文以20部藏族格言文本为材料,对其方位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对其方位词的语义位置分布特点、句法功能及搭配情况进行了讨论.讨论得出方位词共40个,可以承担普通名词(nn)、不及物动词(vi)、及物动词(vt)、时间名词(nt)等语法成分.在词汇语境共现中,方位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紧跟名词,表示动作的方位地点;另一种紧跟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发生的地点,共同修饰谓语,同时做修饰动词的地点状语.在句法功能方面,方位词一般紧跟位格、属格、于格和从格助词,在句子中组成方位结构可作主语、宾语和状语等.文章在考察以上语言现象的同时,从共时层面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解释,从而可看出藏语方位词正处于词汇化过渡阶段.

猜你喜欢
方位词藏语及物动词
浅谈藏语中的礼仪语
有讲究的方位词
汉藏语及其音乐
动物们的聚会
藏语拉达克话的几个语音特征
藏语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汉语方位词研究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Swagger:气场压人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