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刺绣文化艺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23-07-21 23:08李莹莹
家长·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刺绣民间美术

李莹莹

美术学科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助力学生绘画水平的提升,还能促进其艺术鉴赏力的发展,对于其艺术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民间刺绣不仅是展现创作者能力和审美的艺术作品,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将民间刺绣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推进美术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提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刺绣文化艺术资源的意义,并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刺绣文化艺术资源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将民间刺绣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与这一经典的文化艺术资源有近距离的接触,为学生了解艺术和感知艺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結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带领其欣赏相应的刺绣作品,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知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在此之后,教师要为学生详细介绍相关的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进一步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这对自身艺术素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经典的民间刺绣作品往往包含多种多样的花纹、图案、文字内容,这些内容大都由绣师自主创作,体现了每一位绣师的创新思维。绣师为了确保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不仅要保证刺绣的图案别致,还要确保组成图案的每一根线条都合理分布。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绣师,还要具有高超的绣工,熟练掌握多种多样的刺绣针法。所以,将民间刺绣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刺绣的过程中锻炼自身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丰富美术教学元素

民间刺绣作品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以图腾、云纹等图案表现人们对自然的无限敬畏之情;第二,借助枫叶、牛等图案,以相对隐晦的方式呈现生命的价值;第三,借助日月星辰等图案表达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借助教材内容带领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感知艺术魅力,而在教学中引入民间刺绣后,不仅丰富了教学元素,还让学生能够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认识自然、感知生命,丰富其精神世界。

二、民间刺绣文化艺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欣赏经典作品,激发美术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后续完成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将民间刺绣引入教学时,要做好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对这一文化艺术资源产生兴趣,实现“以趣激学,以趣促学”目标。色彩艳丽、配色大胆、图案寓意美好是民间刺绣的主要特点,这些鲜明的特点往往会在欣赏者的内心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准备经典的民间刺绣作品供学生欣赏。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让学生将刺绣作品拿在手中细细欣赏,让其观看、触摸,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走进春天”教学为例,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搜集与春天主题相关的作品,作品的图案样式可以包括微红的朝阳、嫩绿的小草、青绿的远山、粉红的桃花等。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些饱含春日氛围的刺绣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满满的春天的气息,进而将其注意力迅速拉回到课堂上。在课堂教学推进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为每个学习小组发放一件刺绣作品,并让小组成员近距离观察、触摸。在这一环节,学生的视觉能够被刺绣的色彩深深地冲击,其思绪会被刺绣的图案深深地牵引,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被充分激发。

再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课“山山水水”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我国十大刺绣之一“汴绣”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汴绣集多种刺绣的长处于一体,吸收了当地刺绣的乡土风味,在山水图景的呈现上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以此,学生能够对民间刺绣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进而推进其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后续的学习。此时,教师要抓住机会,现场为学生演示:利用一针一线绣出富有生机的花草、栩栩如生的小鸟,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刺绣学习中,最终实现对其能力的培养。

民间刺绣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不言而喻,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经典的刺绣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对刺绣的魅力有更加直观的感知,以此实现对其学习热情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引,以确保其对民间刺绣这一艺术资源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二)创造实践机会,锻炼自主创新能力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之一,因此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想要观看教师的演示、触摸现有的作品,还会在内心深处迫切期待有机会进行亲身实践。所以,教师可以对教学时间分布作出调整,即用少部分时间讲解理论知识,为学生预留大部分的时间进行动手实践。在动手操作时,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穿针方法、打结技巧,并在反复练习中学会“铺针”“套针”“滚针”等相对基础的刺绣针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锻炼其刺绣能力的同时,助力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快乐的节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并让其对不同节日的习俗和特点进行总结。在此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思考的结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自主完成刺绣。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可以引导其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想象,以此锻炼其创新能力。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其进度和表现,及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以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刺绣创作。

为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两套专门的刺绣工具,分别是大小两种型号的绣针和与之相匹配的纱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尝试使用两种绣针进行刺绣。教师在完成基本刺绣针法的讲解后,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其进行自主实践,以此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部分学生会选择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作为刺绣的主题,为凸显节日特点,学生会绣天空中的圆月。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使用型号较大的绣针能够顺利绣出圆形,但绣制过程中要控制好针距,避免因针距过大而导致图案的边缘出现杂乱的针迹。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路进行适当引导,如春节除了烟花还有哪些代表性元素?可以以怎样的颜色和形式表现春节的节日氛围?以此对学生进行思路引导,促使学生在后续的创作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和方式表现不同节日的特点。在创作结束后,教师要给每位学生创造展示、分享自己作品的机会,讲述创作思路、介绍作品中的元素。

(三)融合文化元素,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民间刺绣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如果忽视刺绣的文化意义,其存在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刺绣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刺绣表现事物本身的特点,还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刺绣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即为了完成一件优秀的刺绣作品,不仅要构思精致的图案,关注图案本身与色彩、线条等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还要在其中融入文化内涵,使其更好地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使刺绣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远去的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本课主题与真实的刺绣作品建立联系,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激发创作的热情。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元素进行创作,如部分学生选择在作品中呈现一条真实的、通往远方的路,也有一些学生会将远方的路视为一则抽象的概念,在创作过程中回首曾经远去的时光、憧憬未来的日子。其次,在创作结束后,教师要让每组派出一名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讲解,以让学生对“远去的路”这一主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幅“开国大典”刺绣作品,在刺绣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带领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回忆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改革开放、港澳回归、神州飞天、全面脱贫……一个个震撼人心的事件记录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这些事件好似远去的路,见证了国家的发展,也承载了祖国人民的悲喜。在此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作品的文化意义,让其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分析感知民族的兴衰和荣辱,领略祖国人民所具有的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进而提升其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清晰的奋斗目标,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美术教师在借助民间刺绣辅助教学时,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充分发挥刺绣作品的价值,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知民间刺绣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掌握刺绣这一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以此促进其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同步发展。

(四)组织实践活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将民间刺绣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创造新的途径。为推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教师要做好美术课堂的延伸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更多优秀的刺绣作品,让其更好地感知民间刺绣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此激发其学习民族刺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助力其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对此,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组织以“传承刺绣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以此推进刺绣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9课“爱护家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入刺绣这一媒介辅助教学活动,为学生展示以“爱护家园”为主题的刺绣作品,如宽阔整洁的街道、鸟语花香的公园、小村庄里的袅袅炊烟等。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呼吁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同时,教师要为学生介绍与刺绣相关的知识,让其认识到刺绣文化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关注民族刺绣、做好民族刺绣的传承者。教师还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现象,了解城市的发展现状,关注周边的环境变化情况,或带领学生到民间刺绣基地参观、学习,在提升其刺绣水平的同时,增强其保护和传统文化的意识,为传承弘扬民间刺绣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在此之后,教师要和校方沟通,建议其组织开展以“爱护家园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刺绣创作比赛。作品内容要蕴含保护环境的元素,同时要凸显创作者对家园的热爱。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保证作品的质量,创作时间要尽量拉长,以一学期为限制,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作品創作。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要组织作品展示活动,对于优秀的作品,要给予创作者相应的奖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刺绣这一传统文化的价值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自身创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小学美术教师在借助民间刺绣这一文化艺术资源辅助教学活动时,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和思考,激发其对刺绣的了解。此外,教师还要与学校沟通,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在锻炼学生刺绣能力的同时使其认识到这一民间艺术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从而让其参与到文化的传播当中,为艺术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贡献新的力量。

三、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刺绣文化艺术资源,可以为美术教学带来新的生机。教师要做好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示经典的刺绣作品,带领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发现该文化艺术资源的独特魅力;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锻炼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感知民间刺绣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助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意识,让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感知艺术魅力、传承弘扬民间刺绣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刺绣民间美术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创意美术
清新唯美的刺绣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刺绣新生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