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策略

2023-07-21 23:08康国忠
家长·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文章

康国忠

语言是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基础,只有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地在各个语境中使用语言,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而阅读与写作则是培养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将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解决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写作困难的现状。因此,教师在开展融合教学时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收录了大量不同体裁但主题相似的优秀文章,在丰富学生阅读面的同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文章的文化价值与审美特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利用群文阅读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时,可以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出发,实现与文本内涵的对话,深入了解与感悟蕴藏在文本深处的思想情感。学生根据教师在课上教授的阅读学习方法,结合不同体裁的文章选取最为适合的学习方法,抓住阅读学习的核心问题展开探索与研究,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与修辞手法,并通过读写联结的方式展开写作训练,从而将在阅读学习中总结的写作知识转换为实际技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表达

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最大的区别是,单篇阅读是对单一文章进行详细分析,开展的写作训练也具有较强的单一性,致使学生的写作积累速度较慢,掌握的语言表达方式较少,创作出的作品情感表达方式比较僵硬,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群文阅读则是将多个主题相似但体裁不同的文章进行整合教学,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在教师的帮助下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感受写作特点,分析不同文本的写作结构。例如,在学习小说类的文本时,学生了解到小说构成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在写作过程中就会以此为基础进行构思,通过语言的组织凸显人物形象特征与性格,使故事情节更具有吸引力,并通过对典型环境的塑造使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生动形象,从而使情感表达更自然。因此,将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能有效丰富学生的写作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将阅读与写作作为单独的模块分开教学,在完成每个单元的全部阅读任务后再开展写作教学,由于时间跨度大,学生经常出现遗忘早期阅读学习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点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模式则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首先,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章,可以是课本中同一单元的全部文章的整合教学,也可以是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教学,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其次,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以读促写的形式在完成阅读教学后立马开展写作教学,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如“对文章进行仿写或续写、对关键语句或段落进行缩写或扩写”等,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文本内容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现状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词,掌握更多的语言运用方法和技巧,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同时,小学生在步入小学校园学习之前,并未接受过系統的教育,在各项能力与思维上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逐渐对阅读学习产生更全面的理解与认知。但受应试教育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学生感受不到阅读学习的乐趣,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缓慢,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课堂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该现状的出现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教师讲解大量的理论性知识,采用“齐步走”的教学方法,并未考虑到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致使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难以对文本内容形成深层理解。同时,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发现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文化价值与美学元素,感受不到语言美与意蕴美。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丧失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导致课堂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

其二,课外自主阅读开展困难。该现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指导与监督,小学生受性格特征与年龄特征的影响,在自主阅读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高度集中,经常被外界环境所影响,从而出现阅读一篇文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获得的新知少得可怜的情况。加上教师推荐给学生的阅读书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书中所讲的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从而丧失阅读学习兴趣,导致课外自主阅读开展困难。

(二)小学语文写作现状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多数教师将其作为单独的教学模块进行讲解,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只是结合教师教授的方法进行创作,很难联想到在阅读学习中学到的修辞手法与写作思路,创作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重复率较高。即使部分教师将阅读与写作联合教学,但未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会在无形中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写作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授人以鱼,将自己的理论性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总结写作知识,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运用能力,从而创作出逻辑更清晰、结构更紧凑的高质量作文。

三、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群文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固有印象。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通过设置具体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时刻保持活跃,借助群文阅读带给学生全新的阅读学习体验。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观潮》《秋晚的江上》《繁星》等课文均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可以从整体角度出发,让学生边阅读边在脑海中构建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备课环节教师可以总结这些文章存在的相似之处与区别,在课上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文章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写作手法上存在明显区别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回到文本内容中进行阅读,并摘抄相似之处,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该方式,学生将不同文章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了解更多写作手法,打开创作思维,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和稳定的阅读写作平台。同时,在群文阅读中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与写作训练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在今后的写作训练中不再仅是仿写优秀的文章,而是通过阅读理解,结合自己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形成独特的审美,提高写作水平。

(二)重组教材内容,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新课改视域下要求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时注重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创新,满足学生多樣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立足于教学实情,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梳理教材内容,从而在开展实际教学时有所侧重,使学生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见识到更多体裁的优秀文章,汲取其中的优秀部分内化于自身,促进审美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和《月是故乡明》为例,两篇文章均是借助具体的意象对往事进行回忆,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但在文章体裁上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前者为回忆性长篇小说,后者则是回忆体记叙文,教师可以从解析结构技巧的角度带领学生进行分析。首先,《祖父的园子》是作者以与祖父共同生活的园子为基点,描写与祖父共同的经历,体现作者对祖父的思念之情。其次,《月是故乡明》则是作者借助对故乡月亮的描写、对离开家乡后的往事经历的追溯,以及对现今生活环境的塑造,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思乡之情。通过群文阅读学习,学生了解到同样是表达思念之情,却有两种写作方法,同时在文章的整体结构上也存在明显区别,从而使学生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拥有更多可参考的内容。教师在完成本次阅读教学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写作训练,两种写作方法任选其一,体现自己对人或事物的思念之情,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将群文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

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单纯依靠课本中的文章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理想目标,必须借助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使学生阅读更多高质量的文章。因此,教师在将群文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与写作习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推荐更多优秀书籍,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本篇课文的写作主题与写作内容为学生推荐类似的高质量文章,如《故乡的元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送至学生的电子书包,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运用教师所教授的方法,找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以阅读随笔的形式进行记录,分析两篇文章在写作风格与写作手法上的异同。同时,在学生完成《故乡的元宵》一文学习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模仿创作,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向父母询问、查阅书籍等形式调查自己的家乡在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在作文中要体现自己家乡春节的特点。该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又能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深的了解,同时检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以及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阅读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四)以读促写,在阅读中体现写作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要适当地引入写作训练,尤其是在学习优秀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截取其中的优美语句或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或改写,而在学习故事类或小说类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与《父爱之舟》为例,这两篇课文均是通过对小事的描写与刻画凸显感人至深的亲情,向学生渗透感恩的理念。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这两篇文章的阅读学习后,可以引导学生回想自己与父母在生活中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与布局技巧,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不仅要写好还要写细,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凸显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同时表现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完成文章创作后要朗读给父母听,并让父母给出评价。通过该方式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穿插写作教学,使学生在文章创作时主动联想到在阅读学习中学到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写作技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将群文阅读与写作相融合,借助群文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给予学生全新的阅读和写作学习体验,立足于教学实际将课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在丰富学生语文积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开展内容丰富的写作训练,强化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文章创作质量,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与写作风格,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共同提升,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群文活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