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思维探讨“半夏-夏枯草”药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023-07-28 19:27李泽云刘城鑫蓝清霞黄重铭李佩芹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夏枯草瘤体半夏

李泽云,刘城鑫,蓝清霞,黄重铭,李佩芹,孙 哲,曹 洋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广东 广州 510405)

象思维在先民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中国先贤哲人的基本思维、主导思维,对中华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药象思维融合传统文化哲学与中医药学,构成中医药理论独立的思维方式,并进一步指导中医药的临床运用[1]。 《黄帝内经》言:“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中医取法天地之象,将自然界之物象与人体变化动象进行比拟、类推,因而形成了“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和注重动态调整、顺应自然的思想,倡导在“动态整体”框架的指导下达到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中药象思维借助于客观事物的外在物象探寻中药规律之象,追求自然象、人象、药象三者统一[2]。

古代医药学家应用象思维,根据药物的色泽气味、部位形态、质地纹理、生成环境、采收时间等物象,利用阴阳五行运气等学说,形成了药类法象理论,解释阐明药物功效及奏效原理,主要体现在李杲之《药类法象》、张元素之《珍珠囊》等著作[3]。 《本草纲目》亦云:“天地赋形,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法象。”先贤们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法象药理学说。 因此,借助象思维去联系中医学的理法方药能更深刻地反映中医学的本源。

临证配伍用药以药物功效、归经、升降沉浮等理论为依据,并融合辨病辨证用药经验。 而象思维作为一种认识论,具有注重整体动态性、关注事物间相关性、重视经验积累的特点[4],能够对中药的功效和应用起到丰富和发展的作用,拓展临证配伍用药的思路。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是阴阳失调、癌毒内生所致全身性疾病,其瘤体属阴,其转移之性属阳,具有体阴性阳的特点,其病难愈。 半夏夏至而生,夏枯草夏至而枯,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二者阴阳互补,寓有阴阳转化调和之意,具有独特的法象药理,且临床配合应用疗效佳。 本文试从象思维的视角探讨“半夏-夏枯草”药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 半夏-夏枯草之“象”与功效

半夏入药历史悠久,其名始载于西汉《礼记·月令》,文中指出:“(仲夏之月)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隋唐时期训诂学家颜师古为其释言:“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名半夏[5]。 《夏小正》记载,半夏在夏至后十日左右开始生长。 正值阴阳二气的盛衰开始发生转换的时节,此时天时渐短,天气逐渐从热转凉、从阳转阴,自然界阳气渐弱,阴气初动。 古语有云:“夏至一阴生。”半夏喜阴,居于阴潮之地,感一阴之气而生,生于一年中阳盛极点,成于一年中阴之起始[6]。

《本草乘雅》言夏枯草“冬至生”,为至阴之体,感天地之稚阳而生,禀纯阳之气。 直至夏至,阴气渐渐开始萌动,阴不得阳助,而致全株枯瘁,故名夏枯草,具三阳之正体,寒水之正化,经历了冬夏二至。 夏枯草“冬至后发生”,此时天时尚寒,虽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却仍是阴多阳少、寒多热少,阴寒冰冷之气尚属强势,故而夏枯草味苦、体寒;“冬至一阳生”,夏枯草生于阳气孕育之际,禀纯阳之气而生长,故而夏枯草味辛、用阳。

半夏夏至而生,夏枯草夏至而枯,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此两味药阴阳互补配合,暗合阴阳转化,契合阴阳调衡之意。 夏枯草五月而枯,半夏五月而长,顺应自然界冬去春来、四季更替的规律。

古人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实际临床经验,认为半夏性辛温,能引阳入阴,具有宣通阴阳、交通阴阳的作用[7];夏枯草性寒,味辛、苦,有清热泻火、消肿散结等功效;半夏、夏枯草广泛用于临床,二药合用称“双夏汤”,二药配合,具有平衡阴阳、交汇阴阳的功用,顺应天时、调整阴阳而调节机体。

2 恶性肿瘤的病“象”

2.1 罹患之病:“体阴用阳”“阳生阴长”

《难经》曰:“积者,阴气也”。 肿瘤瘤体属于有形之邪,为病缠绵凝滞,病灶处的形成与阴气有关,故其体属阴。 然肿瘤为一类全身性疾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病情复杂多变,单独从阴的一方面无法解释恶性肿瘤易于转移扩散的特性。 瘤体截获机体营养,生长迅速,传舍流注,易变生他证,故其性属阳。 基于此,已有学者提出“肿瘤体阴而性阳”学说,进一步阐明了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全身阴阳失衡有关[8]。

瘤体留滞日久,阴邪凝敛,病理产物不断增生堆聚,郁而化火。 瘤体久郁所化之火较之机体壮火有相似之处,即病理性的阳热之气亢盛;较之瘤体则为微微之少火,瘤体的生长便以此火为触角,在阳气推动作用下,肆意抢夺周身营养,使无形精微物质成为滋养有形瘤体的充足原料,致使瘤体增生无制。 故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认为是病灶处阴阳二气氤氲失常,瘤体处于病态的“阳动阴应、阳生阴长”的状态[9]。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恶性肿瘤属于机体非正常之物,失去平和之性,其性猛烈,实具极阴极阳之性[10]。

2.2 所病之人:“阴阳隔绝”

肿瘤多数在同一机体内同时呈现多种完全相反的病理现象,其证属阴阳乖违,寒热错杂,与张仲景指出的“阴阳气不相顺接”有不谋而合之处。 《灵枢·百病始生》曰“厥乃成积也”,积之始生,得寒乃生,最终癥瘕积聚等“阴”得以成形。 阴寒内盛亦可格阳于外。 瘤体郁结为邪阴,走窜扩散为邪阳。 肿瘤的本质是阴寒积聚,而阳邪外传是瘤体进展、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 肿瘤患者阴邪聚积于内,阳气阻隔于外,阴阳相隔。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在阴阳相隔的前提下,阳气通达不得,阳化气不及,阴寒渐而不化,阳气不能制约阴形,肿瘤日久同时加重痰、毒、瘀等病理产物的堆积[11];而机体内外阴阳失和,阳气不能内固,阳邪外扩流窜,肿瘤细胞无限生长流散四方,导致全身转移。 病情持久,则脏腑皆伤,大肉尽脱,病情恶化。 由此可知,肿瘤患者后期疾病发生、进展与阴阳离决之势密切相关。

3 半夏-夏枯草之药“象”治疗恶性肿瘤之病“象”

《易传》言:“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天地间一切生命现象都遵循自然界的法则,人体亦离不开阴阳四时的变化。 阴阳二气顺利转化、和谐沟通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的重要保障,对于调整肿瘤患者机体阴阳失衡亦有重要启发意义。 在阴阳交感缺失的前提下,推动阴阳交合,关键在于顺应自然、借力自然用药,来改变人体阴阳偏颇失交的状态。

3.1 抑瘤体之阳,破阴寒之结

肿瘤内为阴寒积聚,外为阳邪扩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临床从阴阳入手论治恶性肿瘤取得了良好效果[12]。 法象药理学认为,药物禀天地自然之气而生,顺应四时季更气易的自然规律而成长,因此具有时象[3]。 半夏随阴升而长,夏枯草随阳升而生,二药配合,可调整阴阳,顺应天时阴阳变化规律。 《本草备要》记载,半夏具有“宣通阴阳”之功效,以半夏宣通阴阳,使人身正气自阳入阴,即引瘤外之阳入阴,直达病所,充分调动发挥“阳化气”功能,才可使阳气蒸腾,内化在里之寒积痰饮,提高疗效。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散结以治痰湿,夏枯草寒凉,清热解毒散结以治热毒。 二者并用,散结之功效尤为显著,夏枯草其性寒凉亦能制约半夏辛温燥烈之性。 且半夏味辛能升,夏枯草味苦能降,二药升降相配,有畅达气机之用。 两者配合,全面兼顾肿瘤患者复杂病机,相反相成而又相反相制。阴阳正常运转,阴阳成形化气功能正常,气血运行无所阻滞,自可生生不息、一气周流。

3.2 平衡机体阴阳,协调脏腑功能

在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患者因疾病本身、综合治疗及情志因素的影响,导致阴阳违和,脏腑功能异常,易生他证。 其中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在肺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患者中发病率较高[13]。 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又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睡眠不足甚至会加重病情。

《类证治裁·不寐》有言“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则提出诸如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的观点。 半夏、夏枯草是治疗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之良药。 《重订灵兰要览》曰:“不寐之证,椿田每用制半夏、夏枯草各五钱,取阴阳相配之义”。 卫气昼行于阳而夜行于阴,阳入于阴时则人处于睡眠状态。 夏枯草于冬至禀一阳而生,禀纯阳之气,可收浮散之卫气于阳分;半夏得阴而生,取其阳入阴之性,能将卫气从阳引阴,半夏、夏枯草为对,使营卫运行恢复常度,顺应天人阴阳变化规律,促使肿瘤患者重建昼夜晨昏节律,顺接阴阳之气以交通调和阴阳。

4 从古今医案看半夏-夏枯草之“象”

恶性肿瘤之病“象”为体阴用阳、阴阳失衡,与半夏-夏枯草之“象”相契,而古今医家中亦有不少相关医案记录。

万事万物蕴含阴阳,而上述阴阳的概念在治疗中主要侧重于通过阴阳的变化沟通协调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古籍中未有恶性肿瘤的直接记载,故相关描述及治疗经验多见于“瘿”“瘤”“岩”“积聚”等篇目。 《灵枢·刺节真邪》言:“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可见痰毒为癌症的重要病理因素,故治疗当侧重祛痰散结、助气运血行以破“阴”,气血平和则正复邪退,从而起到抑“阳”的作用。 周仲瑛教授临床中使用半夏、夏枯草治疗肺癌偏痰瘀热毒型,疗效颇佳[14]。 刘继祖应用蠲毒消瘤饮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一甲状腺多发腺瘤患者,其中便有半夏、夏枯草的配伍,以清热散结理气,疗效明显[15]。 胡人杰等[16]则以半夏、夏枯草作为软坚散结抗肿瘤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著名医家陆以湉的《冷庐医话》载:“余尝治一人患不眠,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 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 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补心等药而愈。”可见半夏、夏枯草自古以来便作为药对来调阴阳、和营卫,以使阳入于阴从而改善睡眠[17]。 许玲在治疗肺癌患者辨病为失眠时曾应用半夏9 g、夏枯草30 g,获效显著[18]。郭艳[19]总结导师经验,以燮理阴阳汤治疗中晚期肺癌相关性失眠,应用半夏、夏枯草以调和阴阳,改善睡眠,疗效明显。

5 总结

基于象思维的角度,借力自然用药来改变人体阴阳偏颇失交,从而达到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使阴阳交则万物通。 肿瘤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和顺状态,阴阳得调,运动有常,则生机不绝。

本文以中药之象调整或治疗患者的病象为主要线索,从半夏、夏枯草得阴而生、得阳而长之自然象解释其宣通阴阳、交通阴阳的药象,另外从罹患之病、所病之人两个方面概括恶性肿瘤的病象——“体阴用阳”“阳生阴长”“阴阳隔绝”,最后结合古今医家临证辨治经验,说明半夏-夏枯草合用可抑瘤体之阳、破阴寒之结,平衡机体阴阳、协调脏腑功能,从而有效治疗恶性肿瘤。 因此,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可酌情加入半夏、夏枯草,以推动阴阳交合,调整阴阳,抑制肿瘤生长。

猜你喜欢
夏枯草瘤体半夏
乡间良药——夏枯草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夏枯草的妙用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清肝散结夏枯草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