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五花汤联合热毒洗剂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临床观察 *

2023-08-03 03:32郭晓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五花面部皮肤热毒

郭晓玲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 100071)

面部过敏性皮炎是由于患者面部皮肤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主要是由IgE 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也称为颜面再发性皮炎,临床可见面部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脱屑、自觉瘙痒、灼热感、紧绷感(遇热加重,遇冷减轻),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水疱、糜烂、渗出、血痂[1]等。面部过敏性皮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该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美观,进而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交,使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求治心情迫切。结合临床症状,面部过敏性皮炎被归属于中医学“漆疮”的范畴,该病的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耐,或素有毒热内蕴,同时感受风湿热之邪,熏蒸皮肤,发为漆疮[2]。据科学研究[3]证实,该病的发生主要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以及遗传因素相关。目前,西医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等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效果明确,但治疗后容易出现很多并发症[4,5]。国内已有很多文献报道[6,7],应用中药内服或外敷,或内外结合,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本研究对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采用内服凉血五花汤联合热毒洗剂外洗治疗,并与内服氯雷他定片联合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希望为用中药内服外洗结合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记录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并观察应用不同方法治疗该病的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就诊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82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41 例)和对照组(41 例)。治疗组患者男3例,女38例;年龄19~52岁,平均(34.29±8.43)岁。对照组患者男2例,女39例;年龄18~53岁,平均(35.27±8.53)岁。对比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18~60 岁;(2)面部皮肤出现潮红、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脱屑、瘙痒、灼热感、紧绷感,遇热加重,遇冷减轻;(3)能按方案完成全程治疗者。排除标准:(1)治疗前2 周内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或)抗组胺类药物者;(2)面部患有其他皮肤病者;(3)患有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精神病等严重疾病者;(4)具有吸毒、酗酒经历的患者;(5)妊娠或哺乳期女性;(6)已知或疑似对药物研究成分过敏的患者;(7)正在参加其他相关临床试验的受试者。

1.3 治疗方法整个研究周期内研究对象不能服用其他药物,嘱患者停用所有化妆品,面部外涂维生素E乳保湿。

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134,规格:10 mg×12 片)治疗,患处皮肤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95,规格:0.1%,10 g∶10 mg),每日2 次。连续治疗3 周,停药,观察结果,记录效果。

治疗组:口服凉血五花汤加减:凌霄花15 g,鸡冠花15 g,玫瑰花15 g,野菊花15 g,红花15 g,蒲公英20 g,牡丹皮15 g,赤芍15 g,当归15 g。中药饮片采购自北京乾元本堂饮片有限公司,每日1 剂,每剂煎2 次,每次加水800 mL,浸泡30 min,煎煮后取出滤渣,合并滤汁浓缩至300 mL,分2 次温服。外用热毒洗剂:马齿苋30 g,苦参20 g,白鲜皮30 g,地肤子15 g,蒲公英30 g,青蒿15 g,赤芍15 g,当归20 g。每日1剂,将所有药物加水煎煮45 min,放置冷却至常温后经过滤留下药汁。外洗并湿敷患处,每日2 次,每次20~30 min。连续治疗3周,停药,观察结果,记录效果。

1.4 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症状积分:将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状(瘙痒程度)、体征(红斑、干燥、丘疹、脱屑、肿胀)和临床严重程度进行4 级评分[8],评分标准:0 分:无,1 分:轻度,2 分:中度,3分:重度。(2)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9]:使用一条长10 ㎝的标尺,两端分别标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瘙痒,10 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瘙痒,让患者标出能代表自己瘙痒程度的相应位置,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痒的情况,对比2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3)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 分[10,11]:患者结合过去7 d 内的感受,填写问卷,了解皮肤疾病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问卷涉及症状、社交、情感、工作、学习等方面,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对自身情况进行评分,从没有到极其严重,依次记为0~3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最后的评分。总分30分,得分越高,表明面部过敏性皮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越大,对比治疗前后的DLQI 评分,评估药物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4)疗效[12]:根据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状(瘙痒程度)、体征(红斑、干燥、丘疹、脱屑、肿胀)和临床严重程度进行判定。痊愈:面部皮肤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皮损消退≥90%;显效:面部皮肤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皮损消退≥80%且<90%;有效:面部皮肤主要症状和体征减轻,皮损消退≥50%且<80%;无效:治疗前后面部皮肤症状、体征和皮损没有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Wilconxon Z符号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本研究所有统计学资料均取相同的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比较治疗前2 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低,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s,分)

表1 2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s,分)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例数41 41治疗前2.63±0.54 2.66±0.53-0.23 0.82治疗后1.46±0.78 0.44±0.55-5.55<0.01 Z值-4.81-5.68 P值<0.01<0.01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前2 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2 2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例数41 41治疗前8.27±0.92 8.17±1.02-0.33 0.74治疗后3.66±1.53 1.46±1.14-5.81<0.01 Z值-5.56-5.62 P值<0.01<0.01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DLQI评分比较治疗前2 组患者的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的DLQI 评分比对照组低,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DLQI评分比较(± s,分)

表3 2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DLQI评分比较(± s,分)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例数41 41治疗前28.22±1.22 28.37±1.50-0.81 0.42 Z值-5.58-5.60 P值<0.01<0.01治疗后11.22±4.72 6.24±4.04-5.13<0.01

2.4 2 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4%(35/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27/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3 讨论

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常会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一般医生会常规给予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虽然能很快缓解,但并不能根治,而且不良作用多。因此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的患者更愿意尝试应用中药治疗[2]。有相关研究[13]证实,单纯中药内服、单纯中药外洗或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面部皮肤病,可在机体进行内外调节的基础上提高临床效果。

凉血五花汤是由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的开拓者赵炳南先生所创,最早记载于《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4]中,多用于治疗皮损分布于上半身者,因效果显著而备受关注[15,16]。根据中医取象比类思维,方中应用大量花类药物,凌霄花凉血活血并泻热,玫瑰花、红花理气活血以化瘀,鸡冠花凉血散风,野菊花和蒲公英清热解毒。花类药性轻扬,多善升浮,能上达面部并发挥清热消肿解毒、凉血止痒作用的特点;再加入牡丹皮、赤芍和当归清热凉血,养血润肤,配合五花汤使用效果更佳。临床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已得到较多学者的验证[17-19]。热毒洗剂[20]是中医皮肤病专家方平教授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经验方,方中马齿苋、蒲公英清热解毒力强,青蒿、赤芍功善清热凉血消斑,苦参、白鲜皮清热除湿、祛风止痒,当归养血润燥,临床效果良好。

相关研究结果[21]显示,内服或冷喷凉血五花汤,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面部皮肤干燥情况,促进毛细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还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炎性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2 组患者治疗后,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肿胀、瘙痒VAS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DLQI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提示凉血五花汤联合热毒洗剂对面部过敏性皮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凉血五花汤联合热毒洗剂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效果确切。相比于常规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治疗,使用中药凉血五花汤联合热毒洗剂内服外敷治疗,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小,不容易产生依赖性,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五花面部皮肤热毒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肉毒素治疗面部皮肤老化临床研究
身份
比较不同部位皮瓣移植对于颜面部不同类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疗效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面部皮肤手术64例护理体会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临床疗效分析
五花血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