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电影节:“观众节”特色与中国香港文化构建

2023-08-03 15:46张燕孙丽
电影评介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国香港香港电影香港

张燕 孙丽

在全球范围内,国际电影节是世界各地展示电影发展成就、交流经验、促进国际化合作的主要舞台,在世界電影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促进国家或区域的文化、经贸、科技合作发展等方面举足轻重。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尤其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下,国际电影节作为可以因时制宜利用数字技术与线上线下组合模式的文化舞台,可以在传统基础上实现全新多元探索,以新时代新模式赋能电影节主场,实现本土文化的全球展示与外来文化的借鉴互动。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香港国际电影节(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中国香港本土及东亚地区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丰富的电影节展之一,发展至今已成功举办46届,不仅成为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亚洲国际电影节等重要电影节展的参考蓝图,也是中国香港甚至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电影文化活动之一。香港国际电影节旨在推广亚洲电影,并为专业电影人提供一个展示作品与交流经验的平台,同时希望向中国香港市民提供公共艺术文化服务。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香港及中国香港电影新语境的不断发展,作为文化会展类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连接着整个香港电影产业、香港城市及文化的表达,成为中国香港电影的重要展示平台及商业交易平台。

一、历史与革新: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初创与运营

香港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77年,是亚洲地区最早进行的电影节展活动之一。据香港国际电影节第一届筹备委员陈柏生先生回忆:1977年,在中国香港市政局担任行政和节目工作的杨裕平提议成立香港国际电影节,得到市政局肯定后,几人遂开始进行1977年的第一届电影节试办。①杨裕平曾于1975年赴英国进修,在参观伦敦电影节后便有了在中国香港设立电影节展的想法,希望能鼓励与宣传中国香港电影文化,推出属于中国香港本土的电影节品牌。随后三年时间里,初出茅庐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不断尝试探索,不仅开始设立中国香港电影回顾专题,而且也尝试了出版电影节特刊、举办讲座与研讨会等其他类型的活动。由此,香港国际电影节逐渐成型并形成了“由放映国际电影、亚洲制作,已至当代香港影片及回顾系列。奠定及后三十年的电影节模式”。[1]

作为一个展示作品和交流经验的电影平台,香港国际电影节始终保持着为影迷们打造最好的“观众节”的初心,这也成为电影节最大的优势与特色之一。目前,全世界现存数千个不同主题类型的电影节,在这其中,作为“竞赛性非专门类电影节”的A类电影节为广大影迷熟知,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与此类电影节不同,香港国际电影节在成立初期不进行奖项设置与评比,而是侧重于提供更加纯粹的影片放映交流平台。学者裴开瑞(Chris Berry)曾对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模式进行分析:“作为观众节,它由选片人驱动。和伦敦电影节相似,它专注于嘉奖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并展示给当地观众。选片人写目录笔记,亲自介绍电影,解释他们的选择,让观众理解电影。电影节上没有市场,也没有奖励或其他元素来吸引产业或表述其对交易、宣传的追求。”[2]随着国际电影节制度及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香港国际电影节经历了一段转型期。电影节于1997年借助香港国际影视展的平台,成立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旨在为香港及亚洲电影提供商业市场的帮助。其后,电影节也引入了少量奖项评比制度。但整体来说,香港国际电影节作为“观众节”的初衷及设定一直未曾变化。另外,香港国际电影节在2004年也迎来了组织架构上的重大变化,从最初由中国香港市政局主办,后被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等政府部门及法定机构主管,最终在2004年脱离行政架构,变更为公司化运作,成为独立的非营利团体。虽然挂靠政府单位可以解决电影节的财务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限制,主管机构的变更使电影节在管理上更有弹性,公司化运营也可以发挥电影节平台的更大潜能。

目前,香港国际电影节保持着高水平的组织管理,其利用专业的策展团队精心策划不同的展映节目,保证电影节的高质量和顺利进行。近年来,电影节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世界各地的电影从业者及影迷参与,放映来自50个国家的280余部影片,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电影之间的展映传播与文化交流。每年三、四月期间,电影节会举办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及香港亚洲投资会(HAF)两项旗舰活动;另于全年其他时段举办Cine Fan夏日国际电影节(SummerIFF)、电影节发烧友(Cine Fan)等其他展映交流活动。不同类型的单元节目交相呼应,共同建构起香港国际电影节独特精彩的节目编排模式。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影片会参与火鸟大奖、华语电影、世界电影、大师与作者、纪录片等不同单元放映,这些电影往往由国际知名导演执导,涵盖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呈现出蔚为大观的世界电影发展版图。电影节每年还会邀请导演、演员等嘉宾参与论坛讲座,积极为观众及中国香港电影工业提供了解国际电影界动态和交流经验的机会。此外,香港国际电影节也鼓励和支持新晋电影人,通过设立新晋导演单元和新晋演员单元,为影坛新人提供展示作品和交流经验的机会。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中国香港电影的发展,也为国际电影带来了新鲜的视角和创意。通过这些丰富的电影活动,香港国际电影节希望能够帮助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及亚洲的电影文化走向世界;也希望能够将全世界的影片带入中国香港,以此启发中国香港本土的电影创作、丰富当地港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电影节作为全球电影产业生态中的独特存在,主要模式起源于西方,因此具有典型的西方地缘政治特征,并作为一种文化舶来品“译介”至中国。香港国际电影节作为最早成立的电影节之一,为后来亚洲及中国的电影节提供了一种优秀运作模板,并积极尝试建立中国香港本土的电影评价话语权。总体来说,香港国际电影节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展之一,其作为“观众节”的定位、独特的策展理念、丰富的展映内容、高水平的组织和管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对新晋电影人的鼓励和支持,都使香港国际电影节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电影界的重要盛会。

二、回顾与推广:香港国际电影节与中国香港电影

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国际电影节创立初期与中国香港电影的强势发展阶段重合。七八十年代,中国香港电影凭借武侠片、动作片、喜剧片、警匪片等类型电影在全世界开创了港片神话,打造了具有鲜明美学特征的香港电影品牌。与此同时,香港国际电影节秉持着推行中国香港电影的初心,坚持不懈地利用电影节平台进行优秀港片的放映交流,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香港电影的独特魅力。

从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始,筹备委员会便有意选取当年的优秀港片加入放映片单,以期为全世界的影迷观众提供一扇了解中国香港电影发展的窗口。如1980年第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就增设了“香港新电影”单元,专门放映了前一年出现的六部中国香港新浪潮影片,包括许鞍华的《疯劫》(1979)、徐克的《蝶变》(1979)、章国明的《点指兵兵》(1979)等。而电影节的开/闭幕影片更是优中择优:以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为例,此届电影节闭幕影片选定了曾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综合技术大奖的《侠女》(1971)。其后的40余届电影节中,还有《龙门客栈》(1967)、《空山灵雨》(1979)、《女人,四十》(1995)、《再见阿郎》(1999)、《千言万语》(1999)、《榴莲飘飘》(2000)、《黑社会2:以和为贵》(2006)等中国香港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被遴选为开/闭幕影片,足见香港国际电影节推广香港电影的宗旨与坚持。

与此同时,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利用自身的规模及影响力,举办中国香港电影主题回顾及座谈会,以形成一种历史视角的观照。这些主题回顾往往以类型总结的方式进行,如粤语电影回顾、中国香港功夫电影研究、武侠电影回顾、粤语文艺片回顾(1950—1969)、港产灵异片回顾等,皆是中国香港影片中具有典型美学特征或知名商业品牌的类型。此外,电影节也会选择对一些重要的中国香港电影人及公司进行讨论,如第二届举办的黄宗霑作品回顾展、第七届举办的朱石麟作品回顾展、第二十届举办的60年代粤片新星回顾展、第二十二届举办的胡金铨及张爱玲回顾展;第二十六届与二十七届则回顾了中国香港电影发展黄金年代的两个制片公司——国际电影懋业公司与邵氏电影公司的整体创作。另外,从第二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始,在进行主题放映回顾的同时,电影节也会出版相关特刊,对当年的回顾主题进行学术化讨论及总结。这些特刊不仅辑录了相关影评及学术文章,也会对电影作品名单进行总结附录,成为后来中国香港电影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电影节一直坚持进行专题回顾及特刊总结,不仅为中国香港电影的学术发展实现了多元有效的学理储备,完善了中国香港电影史学的研究体系,也显现出电影节对中国香港电影史及华语电影史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开始利用各种文化商业活动为中国香港电影发展积极融资,努力推动中国香港影片与世界各地影片、影人及观众的互动,以期振兴本地电影业。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更好地助推中国香港、华语及亚洲电影的发展,香港国际电影节首次与香港国际影视展(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TV Market)展开互动。香港国际影视展是由中国香港贸易发展局所推广的一项展览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电影制作者、投资人及一线从业者们参与展出交流,是亚洲甚至全球的重要电影市场之一。香港国际电影节与中国香港国际影视展紧密合作后,电影节的商业性功能被大大拓展,并在此之后成立了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透过商务会议、精英论坛、公开提案会及各项联谊活动,为他们牵桥搭线,提供平台与国际优秀电影人才接轨,发掘合作商机”。①近几年,已有许多华语及亚洲电影新作利用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崭露头角,如邱炯炯执导的《椒麻堂会》(2020)、高临阳执导的《再团圆》(2021)、陈冠执导的《深空》(2021)等,均在国际影展中屡创佳绩,彰显了华语电影的创作实力。在成为影视项目生产与资本链接的场域平台后,电影节成为优秀电影项目的“孵化器”,最大程度地帮助优秀电影项目顺利诞生。目前,香港国际电影节正在积极推出各种电影培训计划,支持优秀的中国香港及华语电影新人创作。如近几年电影节举办的“HAF电影培训计划(Film Lab)”,便是通过剧本创投的形式发掘电影新人,得奖剧本还会获得导师的进一步指导及电影在上映发行等环节的全程帮扶,最大程度地增加优秀作品及优秀创作者在国际电影市场的曝光率,从而为中国香港及华语电影挖掘培养电影人才。

整体来说,香港国际电影节一直在努力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香港电影的窗口,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香港电影的品牌传播,也提升了中国香港电影在世界电影体系中的知名度及重要位置。电影节作为香港电影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平台,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国际影片观赏、交流渠道,完善了中国香港电影的生产规范,刺激了中国香港电影的类型创作与娱乐生产,对中国香港电影的行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香港国际电影节不断促进着中国香港电影与国际接轨,推动着中国香港电影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期望能够实现将中国香港打造为“亚洲电影之都”的愿景。

三、影像与真实:香港国际电影节与香港城市

1988年,第十二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回顾单元以“香港电影与社会变迁”为主题,选取了《前程万里》(1941)、《危楼春晓》(1953)、《苏丝黄的世界》(1960)、《倾城之恋》(1984)、《父子情》(1981)等20余部与20世纪中国香港城市有关的影片进行主题放映,这其中不仅包括常规的剧情电影,也有各种纪录片与新闻片交杂。主题回顾希望通过电影的影像镜头,让观众瞥见与现实不同的港城樣态。香港国际电影节一直有意将这种对中国香港城市的表现放入电影节放映的重点,以完成对中国香港本地特色的保留与传播,帮助世界了解中国香港城市文化。以第二十六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香港有个荷里活》(2001)为例,这部影片出自导演陈果之手,陈果擅长建构与大众印象完全不同的中国香港城市——昏暗狭窄的巷道、逼仄杂乱的公屋、纷杂吵闹的底层人群,这样一个边缘又陌生的中国香港城市被镜头呈现,又被香港国际电影节毫不介意地向观众们展示,旨在展现港城真实且丰富的独特城市肌理。而2021年的闭幕影片《七人乐队》(2020)则有着更为历史纵深感的香港城市表达。这部影片由杜琪峰、徐克、许鞍华等七位香港殿堂级导演执导,每人负责讲述一个年代的中国香港故事,七个独立短片相互交织,以真实的中国香港城市及中国香港历史变迁作为隐秘的叙事脉络,纵向钩沉出自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的港人精神及港城印象。

法国哲学家亨利·勒菲弗尔曾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认为“空间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即它是中性的。它首先会表示出自己没有意义,会表现出它空洞的特征,而最后,通过这种中性、这种明显的空洞性,还会表现出某种在整个社会层面上的东西”。[3]真实的中国香港城市借助具有文艺表达性的电影镜头,拥有社会层面的更深内涵。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媒介,除了自身最突出的艺术属性外,往往能够在实体空间中发挥链接枢纽作用,对真实城市及历史进行记录,并重新反哺城市景观营造,融入居民公共生活中。张美君(Esther M.K.Cheung)等几位学者曾对中国香港银幕景观进行历史研究,认为丰富的艺术电影、纪录片、实验作品、数字艺术和视频建构了中国香港城市的银幕景观,为回顾这个城市多样化的屏幕文化提供了不同方式,以发展一个生动的电影文化,让香港本地人、全球游客和关注者穿越其中。[4]这些影像中的城市空间并非真实的物理空间,而是一种基于影视创作角度的主观建构。影像捕捉了中国香港城市独有的空间气质或地域文化,帮助影片进行视听层面的艺术化表达。同时,这种被特意建构的城市意象又加筑于真实的中国香港城市之上,借助香港国际电影节的真实平台进行传播,让每一位参与电影节的观众对前卫、现代、密集、多元的中国香港城市空间有了更真切的体验,也让中国香港的城市内涵更加丰富。

此外,作为世界级现代化都市的重要元素之一,香港国际电影节是中国香港城市声誉及文化品味的重要体现。电影节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实体承载物,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往往十分关键。全世界电影节展的举办地点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能够为观众和电影人提供了解当地文化和艺术的机会。香港国际电影节在某种程度上对香港本地特色进行了保留与传播,能够帮助世界了解中国香港城市文化,成为港城著名的“文化IP”。通过举办国际知名电影节的方式,香港不断打造与加强自身的城市名片,以获得在亚洲甚至全世界的城市知名度及吸引力。同时,香港国际电影节也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等城市电影节遥相呼应,共同建构整个中国区域的电影节生态体系,完善华语电影的评价主体网络。

香港国际电影节所打造的节日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当地港人建立亲密的社区关系,成为连接中国香港城市与每一位普通居民间的情感纽带。格雷格·理查兹(Greg Richards)和克雷斯皮·瓦尔博纳(CrespiValbona)认为:大型活动和文化节日可以被看作是城市更新的催化剂。[5]香港国际电影节在活动期间,会在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会堂及英皇影院、邵氏影城、诚品书店等城市公共文化场所举办电影放映、学术交流等活动,这种公共性的节日活动使影迷及观众在特定场所相聚,能够近身体验中国香港的电影文化氛围,这样的互动有效凝聚了在地港人的社区连接及亲密认同,进一步推动了港城的社区文化建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影节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和传播,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提升当地文化氛围具有重要作用。电影节对地域空间的文化传播及品牌打造,在当地和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展示与传播:香港国际电影节与香港文化

中国香港电影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是整个东亚及世界电影体系中的独特存在。而香港国际电影节自成立以来,便一直努力建构中国香港电影文化的精髓与独特魅力,以期将中国香港电影文化推行全球,使其成为世界人民认识香港电影文化的一扇窗口。除了前文所论述的对中国香港电影进行介绍推广外,香港国际电影节也一直在努力挖掘其他属于中国香港电影的文化遗珠,像流行文化、明星文化等。如第十七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便进行了“国语片与时代曲”的主题回顾,对早期香港及华语电影中那些耳熟能详的电影主题曲及插曲进行了讨论交流,介绍了白光、周璇、静婷、姚莉、陈蝶衣等20世纪著名歌星及音乐人。中国香港的明星文化也十分悠久,张国荣、刘德华、张曼玉、王祖贤、郭富城等八十年代港星风潮曾经席卷整个东亚地区,时至今日仍有巨大影响力。而香港国际电影节每年也会邀请这些港人明星或电影人参与电影节的各类活动,以持续吸引影迷粉丝群体,促进中国香港电影文化的内容推广与探索。

电影节作为时间短暂、活动密集的文化集会活动,往往拥有很高的媒体关注度及传播效果,这也有利于主流电影文化的传播。香港国际电影节作为亚洲的电影盛会,举办期间均有大量国内外媒体进行追踪报道,其也与美国《好莱坞报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报刊、英国《国内银幕》(Creen Daily)杂志、美国《综艺》(Variety)杂志、大陆新媒体平台“深焦Deep Focus”“导筒directube”等优秀媒体进行了持续合作,借助媒体平台进行电影节活动介绍、获奖影片及影人介绍等,建构了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传媒影响力。“大众媒体和宣传为电影节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越来越多的报道和参与也将为电影节增加额外的价值,同时也为那些能够在活动中取得地位的电影和电影人增加价值。从这一点上看,电影节不再只是一个平台,而是一个构建电影文化、定义品味和为电影业制定议程的积极单位。”[6]电影节通过展映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作品,也影响着电影的文化主流及审美。香港国际电影节会挑选各类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作品,让观众有机会观看到不同文化和风格的电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观众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欣赏,也可以引入更多元的电影内容。电影节的媒介效应不仅对传统香港电影文化有着承袭与影响,也对其他小众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帮助促进作用。目前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希望建构一个大众且多元的文化视角,以期为全世界的影迷观众提供足够的了解观看窗口。在单元节目设置上,香港国际电影节利用常规单元与小众单元的拼合模式,除了对故事片、短片、纪录片等常规电影的放映外,近年来也设立了“五光十色”单元,对小众电影类型进行集中展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众电影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往往通過故事和影像的形式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历史及社会现状。而电影节则为电影制作人和电影界人士提供了文化表达的机会,点燃了普通大众对于电影文化的热情与关注。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艺术总监李焯桃先生曾说:“电影节推广电影文化的目的之一,不是简单地为本地创意产业培养人才,而是出于这样的信念,一个城市及其市民的自豪感和性格与他们对艺术的欣赏是密不可分的。”①李焯桃所提到的,正是香港国际电影节一直坚守的初心之一,即丰富在地港人的艺术欣赏力及精神文化生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影节每年都会努力引进大量国际新作及影史经典影片进行放映,尽可能为本地观众创造更多可供选择的展映内容。近几年,香港国际电影节通过“大师与作者”单元,放映了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意大利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中国台湾导演杨德昌、韩国导演洪常秀等国际知名导演的电影作品,给予普通观众了解电影史、欣赏经典影片的机会,同时也拉近了电影文化与中国香港市民的距离。

这种对国际影片的推广放映促进了电影艺术的跨地传播,尤其加强了华语电影间的交流与学习。1985年,在内地未受重视的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黄土地》(1984)经过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放映交流走进国际视野,获得了专业影评人及观众的极高评价与肯定,继而在内地卷起第五代导演浪潮。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国香港电影与中国内地的联系逐年增强,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开始有意增强内地及港台地区的电影文化交流。2022年电影节的“华语电影”单元中,便挑选了《无间道》系列(2002—2003)、《苏州河》(2000)、《千禧曼波》(2001)等两岸三地的重要影片,形成了一种历史角度的回望与观照,促进了华语电影间的交流及互动。总体而言,电影节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其通过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作品来促进不同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进而推动电影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和世界性互动,这对于提高中国香港电影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結语

作为亚洲电影盛会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走过四十余载,经历了电影节品牌的初创、调整及定型,成为影迷一享电影饕餮盛宴的“观众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始终坚持着向全世界推广中国香港电影的初心,成为中国香港电影的世界展示窗口,努力推动香港电影与世界接轨。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伴随着香港历史与政治的变迁,香港国际电影节也成为中国香港城市、香港文化的典型承载与主体表达,帮助中国香港建立全球性的文化城市形象。

发展至今,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挑战。近年来,电影节一直在进行模式与内容的调整,积极与国际电影节接轨,但这也导致香港国际电影节与其他电影节同质化严重,丧失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同时,由于香港本地电影市场的限制及国际电影产业的变化,电影节平台的产业推动作用也大幅度降低。另外,香港国际电影节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亦有下降趋势,这无疑会导致整个电影节发展的后退甚至停滞。因此,香港国际电影节作为一种商业与艺术交融的双重平台,未来如何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情境里保持发展创意力、实现世界观众共赏性,仍是一项需要持续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历史[EB/OL].[2023-01-28].https://www.hkiff.org.hk/society/AboutUs/historyCulture.

[2]裴开瑞,丁磊.两岸双生:论上海和香港的国际电影节[ J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1(01):45-55.

[3][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2.

[4]Esther M.K.Cheung,Gina Marchetti,Tan See Kam.Hong Kong Screenscapes:From the New Wave to the Digital Frontier[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1:56.

[5]Crespi Valbona,Montserrat,Greg Richards.The Meaning of Cultural Festivals:Stakeholder Perspectives in Cataluny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07:13.

[6]Law,Pik-yu.The Studies of HKIFF:An Overview of a Burgeoning Field of its establishment in the current years[D].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2015.

【作者简介】  张 燕,女,江苏海门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史论、亚洲电影研究;

孙 丽,女,山东泰安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电影表演、亚洲电影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1年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项目“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创建世界一流影视之都——北京迈向世界影视高地的事业产业发展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香港香港电影香港
2021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2020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2018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来自中国香港的龙虾美味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香港之旅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展与拍
香港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