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形成过程和舆论引导

2023-08-27 00:23高艳芳
关键词:拟态舆论导向民间文学

高艳芳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自媒体的极速崛起,引发了民众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新的“网络社会”随之形成。在此语境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不同用户通过网络建立了联系,促进了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在网上浏览新闻资讯、关注社会热点、表达个人观点已成为当下民众的重要生活习惯。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往往在此“本事”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大量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这些网络民间文学作品既有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照,更有民众情感的参与;既有事实的根据,更有故事情节的虚构,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虚实相生的构成。

社会热点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以下简称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以相关媒体报道的“本事”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倾注自我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判断,形成数量丰富的情感性文学表达,并促成了相应社会舆论和舆论导向的生成,影响着事件的发展和解决进程。可以说,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是引导社会舆论发展走向及其推动事件解决的重要力量,也是民众情感态度和现实生活的真切表达,具有鲜明的“当代性”特征,是了解、把握民风民情民意的重要抓手。从理论层面看,从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到舆论导向的形成,作为民间文学与传播学及其网络技术结合而衍生出的新生现象,学界对之还缺乏充分的认知;从实践层面看,从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到舆论导向的形成,反映了在某些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对其充分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舆论导向,促进清朗网络空间的打造和和谐社会的建构。

一、相关概念的发展界定

“确定并阐明民间文学的科学概念,具体对象和范围,不仅是学习和研究这门学科的起点,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明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研究民间文学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着探究理论的科学准确性。”[1]2因此,在对社会热点类网络民间文学展开讨论之前,有必要对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及其与之相关的网络民间文学的概念进行相应阐述与梳理。

(一)网络民间文学概念的发展界定

伴随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智能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民俗文化生态”随之形成[2],与此相应的网络民间文学应运而生,并发展成为很多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民间文学是当下民间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术概念。民俗学界已就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研究。

网络民间文学的概念产生于网络文学之后,基于学界对网络文学和网络空间的“新民间文学”研究而逐步确定。网络文学和网络民间文学是一对相互伴生的概念,都历经了由广义界定逐渐走向狭义界定的过程。新世纪初期,欧阳友权在针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中,就网络文学的创作立场、创作生成过程及其传播传承特征,指出网络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在主要特征方面的一致性,在此意义上,将网络文学称为“网络空间的新文学”,即网络民间文学[3]36。伴随研究的深入,民俗学界逐渐意识到网络文学与网络民间文学的区别,在广义界定的基础上,对“网络民间文学”作了更为科学的狭义界定。黄兴发从创作立场、创作倾向性等视角出发,将那些活跃于微信、微博、QQ空间等网络私人空间的,以民间文学为创作参照的网络文学作品称为网络民间文学[4]。程丹阳从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出发,将那些活跃于网络空间的,具有民间文学“四性”特征的网络文学称为网络民间文学[5]。高艳芳在网络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创作立场、创作生成和价值取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网络民间文学是“以传统民间文学为根基,以鲜活的民众生活为取向,以网络为创作生成平台和传播传承媒介的民间文学。它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日常文化审美需求,也使得民间文学通过网络继续活跃于民众当下生活当中”[6]173。

综上,网络民间文学是传统民间文学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发展,是互联网语境下“生活革命”和“技术革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质而言之,网络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信息时代下民间文学与当下的互联网科技及其诸多因素结合的产物,它既有对传统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的坚守,也有现代语境下的发展与革新,具有显明的当代性特征。

(二)社会热点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概念的发展界定

目前,专门就网络民间文学分类展开的专著和文章尚未出现,但从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网络故事、网络传说、网络笑话、网络段子、网络歌谣等都是其中重要的类别。这种分类基本上延续了传统民间文学的分类方法,即多是根据作品内容和形式进行的划分。如果从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的来源上看,可以发现网络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应景”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应各类社会热点事件之景,如围绕2011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及其新近发生的“偷换人生”事件产生的一系列网络民间文学作品。其二,应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之景,如针对贫富差距、气候等问题而出现各种网络民间文学作品;其三,应各类节日之景,如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及其双十一、双十二等新兴节日之时,与此相应的各种类型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便会充斥网络。相较而言,上述三者当中,应社会热点事件之景的作品往往对民众产生的影响更大,更具实效功能。这从历年的热点事件及其相伴生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可见一斑。

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即应各类社会热点事件之景而形成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也就是事件衍生类网络民间文学。该类作品的产生通常与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紧密相关。从时间上看,该类作品紧随热点事件的发生而产生,呈现出时间顺序上的先后关联性;从内容上看,该类作品往往以热点事件为主题,借以表达自我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判断,呈现出鲜明的价值评判性。综合考察,可见这类作品一方面体现为对传统民间文学的继承,具有民间性、价值判断性及其集体性特征;另一方面体现为对传统民间文学的扬弃,具有网络性、衍生性、即时性等特征。

对传统民间文学的继承性特征。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作为网络民间文学的重要类别,是传统民间文学的当代扬弃与发展,两者之间具有直接的继承性。首先,学界对于文学作品的民间性存在广泛的讨论,大致集中在创作立场、创作目的、生成方式、传播传承方式以及参与方式等方面。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是广大网民就社会热点事件的有感而发,秉持了“人民创作为人民”“人民创作代表人民”的创作立场,其创作目的主要在于表明自我情感态度的价值认同,是一种集体共享型的存在,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其次,网络民间文学产生的动力源自民众的情感诉求,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也不例外。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以网络段子、网络传说、网络故事、网络歌谣等形式来反映民众对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的情感态度。如从“三鹿奶粉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当中,可以感受到民众对于执法不严、相互推诿现象的不满与无奈;从“表哥”类网络民间文学中则能看出对当下贪污腐败现象的憎恶和鄙夷,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性。再者,网络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接受方面具有明显的集体性特征,广大民众都可以成为接受群体,同时也可以通过转发、转述、甚至续写等方式转化为创作主体,是民间文学典型的“创作接受同体”现象。

对传统民间文学的扬弃性特征。相较于传统民间文学,一方面,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伴随网络的兴起和发展而形成,与网络的兴起和发展几乎同步,以网络为创作生成和传播传承媒介和平台,离开网络这一文化生境,该类作品的发展将无以为继,具有直接的网络性。另一方面,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以某一社会热点事件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网络段子、网络传说、网络故事、网络歌谣等不同类型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但无论哪种类型都脱离不了社会热点事件本身,都是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进一步衍生。如各种类型、各种版本的“我爸是李刚”虽然内容各异,但都同时指向了“我爸是李刚”这一事件本身,都是基于这一事件衍生的文学创作,具有典型的衍生性。此外,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作品往往紧跟社会热点事件而产生,具有极速生成的即时性特征。这里的即时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在作品产生速度的迅捷性上,即该类作品紧随社会热点事件而产生;其二表现在这类事件的时效性上,即往往伴随热点事件的平息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如在2003的“非典抢盐”事件及其2008年的“叉腰肌”事件基础上衍生出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伴随事件的平息,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概括地说,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是传统民间文学在当代的新呈现和新发展,是广大网民在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基础上,以该社会热点事件为“本事”,为表达情感认同和价值判断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具有民间性、价值判断性、网络性、衍生性及其即时性等特征。

二、从“本事”到“议题设置”

“民间文学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一种文学,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7]110民间文学的形成并非空穴来风,通常能够在现实生活当中找到与其对应的“本事”,这在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对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形成路径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该类作品的形成基本经历了由“本事”到“议题设置”的过程,是“本事”的情感化表达,即情感倾注的过程。

(一)“本事”

“本事”是我国艺术理论的一个独创概念、常见于文学、音乐、绘画等领域,不同领域往往有着不同的指向性。刘勇强指出:“很多小说戏曲在创作时有可考的本事出处,这些本事通常是文人对耳闻目睹之事的记录,相对文学作品来说,比较接近生活本真。”[8]87殷学明指出:“艺术发生与变化的这个原初事件,我们一般就称作本事。”[9]37可以看出,虽然对于“本事”有着不尽一致的界定,但都指向了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是一种“历史存在”,这种“历史存在”正是艺术生发的基础。

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看,“本事”是民间文学产生的基础,对民间文学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规定性。“它不仅为民众提供了一个连贯的故事,也提供了一个可以以之为契机不断进行更新自我认识的层面。”[10]102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以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为“本事”,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学性的创作。“本事”是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产生的原因和基础。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是“本事”的衍生,是对“本事”文学性表达的结果。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所依据的“本事”多为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是一种已然的、历史的存在。“本事”为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提供了基本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基础,是其文学叙事的起点。

“本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本事”的认知便是客观的。需要指出的是,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所依据的“本事”,往往并非民众切身发现的第一手材料,多数源自相关媒体的报道。媒体对社会热点事件如实客观的报道,会促成“客观本事”的形成,反之,失真失实的报道则会促成“非客观本事”的形成。从此意义上看,媒体报道的客观程度决定了“本事”的客观程度。

(二)“议题设置”

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W·Lippman)的《公众舆论》一书中即出现了议题设置的思想,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Maxwell E·Mcccombs)等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对议题设置论作出了经典概括,指出传媒具有形成议题的功能,传媒对某些命题的强调与其在受众中的受重视程度成正比[11]4-7。

从内容构成上看,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作品是广大网民在社会热点事件的基础上,加入自我情感认同和价值判断的“情感性表达”,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表达方式上看,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往往以网络故事、网络传说、网络歌谣、网络段子等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便于民众的记忆和扩散。社会热点事件本身所具备的高关注度,外加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使其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起大量的阅读、转发和再加工。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大量生成、广泛转发和再创作,使得广大网民所见之处都是与社会热点事件相关的信息,社会热点事件由此得以被强调,如此,便形成了相应的议题设置。如“我爸是李刚”事件,在广大网民的参与下,“我爸是李刚”一语迅速蹿红网络,与之相伴的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迅速传播。各种版本的“我爸是李刚”迅速扩散。醉逍遥版、撞车形版、苏轼版、辛弃疾版、武松打虎版、古龙版、金庸版等不胜枚举。这些版本或幽默诙谐,或嬉笑怒骂,无论哪种都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一热点事件的高度关注。“我爸是李刚”类网络民间文学的迅速扩散,使得这一事件得以“被强调”,与之相关议题得以确立。

三、从“议题设置”到“社会舆论”

在探讨艺术再生产时,殷学明指出受诸种因素影响,艺术迁移会朝着正、负两个方向发展[9]。对比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亦可发现其间的正、负迁移现象。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作为广大网民的情感性表达,往往能够迅速引起情感的共鸣,在极短时间内广泛扩散,造成强烈的社会影响,促成相应社会舆论的生成,而社会舆论则对事件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的形成往往取决于相应的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事件真相的还原和问题解决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不利于事件真相的还原和问题的解决。

(一)正迁移下的舆论导向

所谓正迁移,即在客观本事的基础上,依据客观本事和合理的情感判断,对之进行合乎情理的表达,这种表达依据客观事实,合乎道德情感,其所促成的社会舆论,往往能够促进真相的呈现和问题的解决,在整个社会中能够发挥积极的影响。“我爸是李刚”事件可谓是这方面的一个最佳范例。

引发情感共鸣。“我爸是李刚”该事件一经报道,便迅速促成了相关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的形成,各种版本的“我爸是李刚”便充斥网络,如网络歌谣版《我爸是李刚》:“横行路中央,轿车轻飞扬,黄土地养育了咱那霸道的爹娘……我爸叫李刚,大名鼎鼎的李刚,李是李世民的李啊,刚是金刚的刚……”再如苏轼版《江城子·我爸是李刚》:“公子聊发少年狂,喝美酒,会女郎。/迈腾飞驰,校园任我闯。/铁骑横扫两姑娘,一惨死,一重伤。/屁民性命似草芥,只可惜,车剐伤。/扬长而去,竟有人拦挡。莫非尔等眼无珠?我爸爸,是李刚!”这些表达或诙谐幽默,或辛辣讽刺,无论哪种都能让广大民众心领神会,引发情感的共鸣。

推动问题解决进程。“我爸是李刚”类网络民间文学的疾速扩散,迅速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国内《金融时报》对该事件的报道便显示出其深受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影响的特征,报道称李刚在中国保定这个地方,几乎是一个万能的超人。为此他的儿子李启铭在醉酒驾驶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时,还能冷漠和嚣张地高喊:“有本事你们就去告,我爸是李刚。”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井喷式呈现,使相关部门对此事件高度重视,河北省委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进驻河北大学,调查处理该事件。

纵观整个事件过程,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迅速生成与扩散促成了相应社会舆论和舆论导向的形成,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快了真相的呈现和问题的解决。可见,以“客观本事”为基础,正迁移作用下形成的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在推动社会民主、公平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负迁移下的舆论导向

所谓负迁移,通常是在“非客观本事”的基础上,依据“非客观本事”或不合情理的判断,对之进行的情感表达,其所形成的社会舆论,往往会阻碍真相的呈现和问题的解决,在整个社会中有着不良的消极影响,引导民众的情感朝着偏颇的方向发展。“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的炮轰女司机现象可谓是这方面的典型。

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22路公交车坠江,车内15人不幸全部遇难。10月28日“重庆万州”报道了这一新闻事件。10月28日晚,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相继报道了事件的经过。在未经确凿证实的情况下,几家媒体一致将事故的原因归结为女司机的逆行。受此影响,一时间谴责女司机逆行的网络民间文学极速生成、扩散,部分网民也开始借此宣泄情绪,对身边女性群体口诛笔伐。“开车不惹女司机”“坐车不惹女乘客”,“回家不惹女主人”,“班上不惹女同学”,“回家不惹女邻居”,“群里不惹女群主”等诸如此类的作品广泛传播。性别攻击、性别歧视成为这类作品的主题。更甚者,对女司机进行“人肉搜索”,引发了一系列的网暴活动,对女司机的个人生活和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显然,这不仅不利于真相的呈现和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发挥阻碍作用。

2018年11月2日,在多方的努力调查下,事情出现了反转,证实事故起因是一女乘客因坐过站,和司机发生争执、双方互殴,造成司机操作失误,导致公交车坠江,而坠江事件中的女司机实为受害者。此时,之前谴责女司机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便突然“销声匿迹”,进而转向了对媒体和造谣者的不满和谴责。

在此事件过程中,初期以“非客观本事”为基础生成的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不仅未能推动真相的呈现和问题的解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民众的视听,误导了民众的情感,不仅阻碍了真相的呈现,还给同为受害者的女司机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

四、从“相关媒体”到“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影响是深远的,大到政治导向,小到民众思想观念、价值判断、生活追求、知识获得等。可以说舆论导向关乎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表面上看,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井喷式生成与扩散促成了相应社会舆论的生成,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舆论导向,影响着事件的发展进程。纵深看来,从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到舆论导向,其间相关媒体及其所塑造的拟态环境,以及由此相伴形成的社会舆论等都是不容忽视的环节。社会热点事件是客观如实地发生和存在的,但从社会热点事件到网络民间文学,需要通过相关媒体的报道,需要拟态环境的建构,拟态环境下的“本事”才是网络民间文学赖以兴起、发展的基础,因此,媒体的报道和媒体措辞等对网络民间文学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影响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一)从“拟态环境”到“本事”

“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是传播学和舆论学常见的一个术语,由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提出。所谓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活动所塑造的信息环境,这种环境并非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反映,而是媒介对新闻事件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及其报道形成的结果。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其一,拟态环境并非真正的客观环境,与客观环境存在一定的偏离;其二,拟态环境以客观环境为蓝本,两者并非完全割裂。在传播媒介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现实的认知主要通过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来完成。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获得现实认知的重要来源[11]240。

图1 从社会热点事件到舆论导向的流程图

“本事”是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得以发生的根本,但“本事”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热点事件本身。“本事”源自相关媒体的信息选取和加工,需要经过相关媒体的报道,才能转化为网络民间文学赖以生发的“本事”。相关媒体对信息的取舍和加工影响着“本事”的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相关媒体报道的客观性决定着“本事”的“客观性”和“非客观性”。客观如实的媒体报道能够促成相关客观拟态环境的形成,反之,则会使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发生较大的疏离,从而诱发相关谣言或有失偏颇的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的生成。

在“我爸是李刚”事件中,相关媒体基本还原了事件过程的真相,给广大网民塑造了相对客观的拟态环境,以“客观本事”为基础的事件网络民间文学作品随之生成,并迅速扩散,以致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对衙内现象的一致谴责,对事件的解决大有裨益。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相关媒体发出的不实言论促成了严重失真的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非客观本事”,于此相伴而生的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也不利于真相的呈现和事件的解决。在失真拟态环境的影响下,一场现实版“三人成虎”悄然上演。

(二)从“媒体措辞”到“舆论导向”

传播学含义论认为,传播媒介在描述现实世界时赋予词语和其他符号一定的含义或者暗示出一定的观念指向,从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和思考,并对人们的反应产生影响[11]246。这就要求相关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必须注意措辞问题。从表面上看,海量的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带动了相应社会舆论和舆论导向的形成;深入考察,可以发现其与相关媒体的措辞有着紧密的关联。相关媒体的措辞有意或无意引导着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情感导向,而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情感导向则决定着社会舆论的导向。媒体的措辞与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情感导向有着直接关联,是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

情感共鸣、价值共振、利益相关是网络舆论产生的根本原因。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因其所秉持的民间立场及其饱含的民间价值判断等因素,使之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广大民众的认同,在网络特殊的传播方式下迅速汇聚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舆论导向。如在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部分媒体报道中的“逆行”“高跟鞋”及其“女司机”等词语诱发了大量诋毁、诅咒女司机的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的生成。一时间,“防火防盗防女司机”,“女司机就不该开车上路”等网络民间文学作品迅速扩散,针对女司机的舆论一时风声四起,甚至可能演变成了现实生活当中对女性司机的歧视与抵制。

五、结语

基于对社会热点事件与舆论导向的互动过程分析,可以发现舆论的形成与媒体报道、议题设置、拟态环境所提供的“本事”及其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推动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此过程中,媒体、受众(包括事件类网民民间文学的创作者和接受者)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形成与媒体的报道直接关联。一方面,媒体的报道决定了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所赖以生发的“本事”的“客观性”和“非客观性”;另一方面,媒体的措辞对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媒体不仅是连接社会热点事件与“本事”之间的桥梁,还决定着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发展走向。这就要求媒体在进行报道时,一定要注意措辞的客观性、规范性,不能主观揣测,不能夹带情绪的点评,更不能因为博眼球,追求点击量而随意用词,胡编乱造欺骗网民,把舆论导向反面。各媒体务必要秉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正确引导”的原则,以客观真实为事件报道的核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尽可能地满足民众了解事件始末的愿望,确保社会热点事件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尽力塑造客观的拟态环境。尤其在当下的眼球经济时代,在“求快、求新、求奇”的目标引导下,媒体更应该严格把关,在坚持及时、即时报道的同时,务必把真实性放在首位。众所周知,媒体在面对充满变数、噪音的突发性社会热点事件时,真相和速度之间的权衡成为其报道的博弈症结,但无论何时,恪守职业道德,不夹带观点地还原客观事实始终是作报道的先行准则。

其次,受众(包括事件类网民民间文学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在舆论导向的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必须正视的。一方面,受众作为社会热点事件的感应者,在第一时间内以网络民间文学的形式来表达自我情感认同和价值判断,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事件的影响,提升事件的关注度,推进事件的进展。但另一方面,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极速传播也可能影响、阻碍事件的解决进程,甚至演变成为“网络暴力”,形成不良的舆论导向,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作为受众应该提升自己的素养,培养健康的心态,保持理性求真的思考,让舆论脱敏,让事实归于真相、拒绝成为网络暴力参与者。也就是说,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之后,在事件真相尚未完全调查搞清楚之前,作为受众不能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进行情绪化的创作和扩散,更不能先入为主地贴标签,以免给事件的调查添乱,给调查对象带来伤害,给社会形塑非客观的拟态环境。

最后,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扩大了民众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基数,丰富了民众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的途径,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民众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在疏导社会消极情绪,强化积极情绪以及引导社会心态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虽然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在政治民主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功能,但是不可否认,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风靡也诱发了诸多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诸如隐私曝光、诋毁诽谤、肆意谩骂,甚至“人肉搜索”等。这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甚至还可能混淆视听,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在互联网时代的延续和发展,与社会舆论的建构和舆论导向的生成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因此,需将之放置在宏观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探讨其与舆论导向之间的互动机制,揭示其互动规律,对之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唯有如此,才能把好时代的脉搏,对症施药;才能打造出健康有序、文明法治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

猜你喜欢
拟态舆论导向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