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规范运行情况调查分析

2023-09-13 03:02聂佳珊宁艳华
辽宁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医学观察专班场所

聂佳珊 宁艳华 张 丽

朝阳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指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及其他根据防控需要“应隔尽隔”人员在指定场所接受集中管理,由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提供专业、安全的医疗及生活保障服务,按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采取的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措施[1]。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通过阻止密切接触者或高风险人群中的潜在病人在社会上滞留或与家庭成员接触,有效防止病原体传播,同时对发病人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落实防控措施。参照现有国家新冠肺炎防控要求[2-6],通过对我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其管理状况,隔离场所和工作人员的储备及场所改造进度情况,以及物资储备能力、隔离场所管控能力,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保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规范运行。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22年7月朝阳市已储备的1375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进行分析,调查目前已储备的隔离场所隔离房间情况、人员配备情况、隔离场所运转情况、物资储备和隔离管控情况。

1.2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汇总调查报表、实地考察核实、查阅档案资料和调取监控录像等方式。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中隔离房间储备情况、应储备数量、目前缺口情况、正在改造项目和目标完成情况;每个县区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的责任制落实情况以及人员配备匹配情况;隔离场所隔离管控现状。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我市目前隔离场所储备能力距离标准要求还有差距:1.储备数量缺口4293间;2.部分储备的隔离酒店“小而散”,增加管理难度;3.储备的隔离酒店大部分无改造图纸和施工方案,没有储备改造所需的必备材料和设施设备;4.已使用的隔离场所改造不到位;5.储备人员严重短缺,工作组人员比例失调;6.储备人员大多未接触过传染病疫情处置工作,职责不清,防控知识储备不足。

表1 全市七个县(市)区集中隔离场所储备情况

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1.对隔离场所布局流程和工作要求不掌握;2.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不强。

2.2隔离管控措施不到位,隔离场所内存在高风险 隔离管控漏洞多,安全隐患大。表现为:1.隔离专班配置不合理,个别专班未配备公安人员或医务人员,专班人员职责不明晰,职责落实不到位。2.隔离场所硬件设施不完善,存在高度交叉感染风险。缓冲区无监控设施,监控室违规设在隔离区,隔离房间的卫生间排风扇未封闭。

主要原因:储备的隔离场所不达标。“三区两通道”设置不合理;无监控设施,或监视设施违规设在污染区,无法通过监视设施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卫生间排气扇未安装止逆阀或封闭处理,造成空气联通,引起交叉感染;无门磁报警装置,无法发现隔离人员“串门”现象并及时制止,导致相互接触,感染风险加大。

2.3集中隔离场所院感防控意识不强,院感时有发生 一是日常工作流程不规范。消毒液配备浓度不符合要求,消毒-送餐-收垃圾工作流程倒置,防护用品脱卸不规范,造成交叉感染。二是出现阳性病例后,病例转运和终末消毒及消毒效果评价工作衔接不良,工作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差。阳性病例转运后,场所未进行终末消毒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和解除隔离人员即在该区域活动,造成交叉感染风险增加。三是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工作人员进驻前未做好专班培训,对各自职责内的工作内容掌握不全面,对感染防控知识点不明晰。四是专班工作人员不能做到闭环管理,随意回家或出入其它隔离场所、公共区域,造成病毒传播风险。

主要原因:一是工作人员培训考核不到位,院感防控意识差,造成交叉感染;二是个别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重视程度不够,未严格执行工作要求和操作规程,导致院感发生率高。

3 对策

3.1加强场所、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完善细化应急保障运行机制

3.1.1 做好隔离场所的储备 ①要进一步深挖隔离场所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空置办公楼、闲置疗养院等资源设施,按照隔离场所要求进行改造,以满足大规模疫情时隔离管控需求。②对现有储备隔离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储备隔离场所提前进行改造,设计好图纸和改造方案,备好改造所用物资和设施设备,紧急启用时可迅速安装投入使用,并确保隔离场所“三区两通道”及相关设施符合疫情防控要求。③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环节提前预警,做好防范,严防场所内发生交叉感染。④配足人员,按照隔离场所管理指南要求,合理配备隔离专班人员,既能保障专班人员工作承受力,又能有效发挥专班人员工作积极性,职责明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⑤做好培训。由于隔离场所专班人员由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清洁消毒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等组成,非医学专业工作人员没经过培训,缺少传染病个人防护经验,消毒隔离意识相对欠缺,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因此,需要对所有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关专业培训[8-10],保证隔离专班队伍“素质过硬、业务精通”,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杜绝出现不经培训仓促上岗、手忙脚乱、漏洞百出的现象。

3.1.2 做好隔离物资储备 按照《集中隔离点设计导则(试行)》,结合隔离场所改造要求,提前储备物资和设备,如门磁、防护塑料布或地板革、紫外线消毒灯、铝合金隔断、监控设施、背负式消毒喷壶、必备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确保因疫情防控需要紧急启用隔离场所时,可在24小时或48小时内完成改造投入使用。

3.2科学规范运行隔离场所,提升场所管控能力

3.2.1 隔离场所规范运行是阻断疫情传播的保障 按照国家相关文件[4-7],科学设置“三区两通道”,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人员配置和物资保障,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管理需要多部门协作完成,包括卫生部门(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公安、文旅、消防、应急管理等,需要建立协调机制[11],组建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病例转运组,明确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并严格规范落实各项工作要求。新建大型集中隔离点配备适量的负压救护车、智能化设施及配备必要的药品等,确保疫情发生后,集中隔离场所人员、物资和设备能及时到位,集中隔离工作能够立即启动,满足应隔尽隔、应隔快隔的要求。

3.2.2 建立“双点长”制,提升规范运行能力。由市(县、区)委组织部选派年富力强、沟通协调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入驻隔离场所担任行政点长,由医疗机构专业人员担任业务点长。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双点长”制的实施,可以使行政干部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和业务人员的科学严谨专业能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保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安全有序运行。

3.3多举措齐抓共管,减少隔离场所院感发生率

3.3.1 加强对县区隔离场所的督导检查 市级卫生监督机构采取分片包保机制对各县(市)区隔离场所每周一次巡回监督指导。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回放等手段,随机抽查隔离场所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消毒消杀、餐食物资配送、医废垃圾收集转运、核酸采集和标本运送、化粪池消毒清掏及环境核酸监测、个人防护、医废垃圾转运等过程,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同时将存在问题向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通报。

3.3.2 加强对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 每个县区常驻境内隔离场所和市级境外隔离场所均设置了医疗废物暂存处,专人管理,每日三次对暂存间医疗废物进行消毒消杀处理, 48小时内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转运一次。为防范因感染控制漏洞引发的次生疫情风险,在规范隔离场所内废弃物处置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监督管理,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所有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就医疗废物处置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进行全面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操作行为,为医疗废物的规范集中处置提供卫生安全保障。

4 结果

对于这次史上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欧美一些国家因其体制、思想观念等原因,以及集中隔离受医疗资源和物理空间的需求的限制,多数采取居家隔离策略。但随着疫情的加剧,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确诊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力度和研究的力度。在研究中,肯定了早期采取集中隔离措施,是显著阻断大流行传播的核心干预措施。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和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相比居家隔离,中国式集中隔离可再减少37%新冠感染。通过对我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规范运行的结果比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能够更效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社区传播范围,缩短疫情拖尾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通过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采取“双点长”制、分片包保县区隔离场所、加大对隔离场所的督导力度、规范管理医疗废物等手段,使隔离场所在设施设备保障、人员配备及培训、日常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均显著提升。之前发生过隔离场所院感的单位在经过一段时间规范运行后,由于有效阻断了通过人、物、空气的传播条件,使院内感染的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

5 结论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是坚持“动态清零”所采取的综合社会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抗疫手段,最大程度减少了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规范运行是新冠肺炎疫情肮空中感控链条至少包含的5个层面工作之一[12],通过对我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调查,规范运行不仅提升了我市疫情防控物资储备能力和人员储备能力,而且也提升了疫情防控的隔离管控能力,为有效阻断疫情、快速扑灭疫情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市委市政府制定精准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借鉴。为提升我市“平急快速转换”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医学观察专班场所
交通运输部成立船员换班工作专班
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新冠疫情防控模式探讨
工作专班何以成为基层新负担?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观察 对邮轮游客情绪影响研究
常州武进区 安全培训实行“专班专培”
新冠肺炎医学观察下密切接触者的心理干预
军队疗养院援鄂医疗队医学隔离观察保障实践
远离不良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