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生物陶瓷根尖屏障术治疗根尖未闭合

2023-11-30 03:44孙瑗征周志坤
实用临床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根尖周炎屏障显微镜

孙瑗征,周志坤,王 智

(河南赛思口腔医院a.牙体牙髓病科; b.牙周病科,郑州 450000)

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导致牙髓组织坏死和根尖周围组织炎症。而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闭合则属于其特殊类型,其特点是患者牙根尖尚未完全闭合,使得根尖区域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炎症的侵袭[1]。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闭合患者,其患牙未完全闭合根尖周围存在慢性炎症反应,临床上表现为根尖周围的疼痛、肿胀、牙龈出血等症状。近年来,针对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闭合的治疗方法得到了令人欣喜的发展,口腔显微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根尖周炎患者提供了更为精确可靠的治疗手段。同时,生物陶瓷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根尖屏障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也在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但是,此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闭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仍有待探索,针对这一特殊类型患者的全面评估和随访数据仍然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口腔显微镜下应用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闭合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河南赛思口腔医院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闭合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各20例。A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9~59岁,平均(38.46±8.02)岁;病程1~16个月,平均(8.27±1.99)个月。B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9~58岁,平均(38.43±8.00)岁;病程1~17个月,平均(8.31±2.10)个月。C组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0~59岁,平均(38.49±8.05)岁;病程1~15个月,平均(8.26±1.95)个月。3组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根尖周炎的诊断标准,X线或CT检查显示存在根尖周炎表现;存在根尖未闭合情况;患者知晓本研究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者;有根尖周手术史或根管治疗史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2 治疗方法

B组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予以口腔和抗感染治疗。

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根管填充治疗,常规清洁消毒后放置橡皮障,疏通根管并将其内部残渣、坏死组织清除,测量其根管长度。冲洗并干燥根管后,实施暂时封闭,至根尖周炎性症状消失后,再次疏通、清洁、干燥根管。在其根管内部放置碘仿氢氧化钙糊剂(Vitapex剂),术中进行X线检查,确认其填充效果。

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口腔显微镜下的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术前准备步骤与C组一致。IRoot BP Plus材料调制完成后,在显微镜下使用生物陶瓷输入器将其填充至根尖位置,适当加压,保持其厚度约为4~5 mm,通过术中X线检查确认其填充效果,填充完成后将湿棉球放置于根管的中上段,并应用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进行封闭。

1.3 观察指标

1)口腔操作相关指标。比较3组口腔治疗操作时间和患者术后疼痛时间。

2)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样本,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3)根尖周指数。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时评估并比较3组根尖周指数[3]。0级:无明显骨质破坏;1级:轻微骨质破坏,骨缺损深度不超过1/3根尖长度;2级:中度骨质破坏,骨缺损深度在1/3至2/3根尖长度之间;3级:严重骨质破坏,骨缺损深度超过2/3根尖长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组口腔操作相关指标比较

3组治疗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疼痛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均P<0.001),且B组术后疼痛时间又短于C组(P<0.001)。见表1。

表1 3组治疗操作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比较

2.2 3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3组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A组血清CRP,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或P<0.001)。B组血清CRP和IL-1β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或P<0.001),而2组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3组根尖周指数比较

治疗前,3组根尖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A组根尖周指数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或P<0.001),而B组与C组根尖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根尖周指数比较 分

3 讨论

常规治疗手段通常无法有效改善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闭合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中多对其实施根管治疗将根尖封闭[4-6],但因其根管口开放,常规的填充封闭方式很难满足临床实际需要[7-8]。本研究针对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闭合患者开展口腔显微镜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结果显示,虽然3组治疗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且治疗后1个月,A组血清CRP,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此外,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A组根尖周指数亦明显低于B、C组。分析其原因在于,传统填充材料Vitapex剂的主要成分为碘仿、氢氧化钙等,有一定的消炎和减少渗出的作用,在大部分根管治疗中均能起到较好效果,但对于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闭合患者,Vitapex剂存在一定的渗漏风险,影响了临床疗效。而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是一种新型填充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硅酸钙与铝酸三钙,生物相容性高且密闭性好,不会产生细胞毒性。IRoot BP Plus的固化过程需要水的参与,且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渗透到牙本质中,使组织环境中的pH值升高,抑制局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缓解炎性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感[9-11]。除此之外,A组口腔治疗操作在显微镜的引导下进行,能够保障填充效果,防止封闭失当等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口腔显微镜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用于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闭合患者可缓解其术后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根尖状况,效果确切且安全性佳。

猜你喜欢
根尖周炎屏障显微镜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屏障修护TOP10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一道屏障
显微镜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显微镜下看沙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