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联合药物治疗预防复发的疗效

2023-12-01 04:46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孕激素宫腔镜息肉

陈 燕

(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苏州 215131)

子宫内膜息肉指女性子宫内膜基底层增生而引发的一种妇科病症,临床表现为子宫内膜基底有突出肿物。子宫内膜息肉极易引发患者经期异常、月经量大、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严重者会引发不孕不育,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1]。目前国内35~45 岁女性患子宫内膜息肉的概率达25%,发病者越来越年轻化。以往医学界主张采用息肉切除术根治子宫内膜息肉,但手术创伤较大,会严重损伤患者子宫,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具有创伤小、定位精准、术后恢复快及便于操作等优势。临床实践发现[2],宫腔镜下对患者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可提升病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内膜息肉复发率,促使患者月经恢复至正常状态,对此展开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4 月至2023 年1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子宫内膜息肉病患,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观察组育龄期患者29 例,绝经期患者11例;年龄25~56 岁,平均(38.52±3.25)岁;病程4 个月~5 年,均值(2.69±0.32)年。观察组育龄期患者28例,绝经期患者12 例;年龄24~57 岁,平均(39.24±4.01)岁;病程3 个月~5 年,均值(2.71±0.31)年,两组一般资料数据接近,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可比。

1.2 方法 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后,所有患者月经结束5~7 d 接受临床手术治疗。严格做好术前检查和阴道、肠道准备,患者阴塞米索前列醇,以软化宫颈,再通过氯化钠溶液(0.9%)实施膨宫处理,宫腔镜置入患者子宫后,探寻息肉具体位置,通过电切法切除患者息肉基底部,根据切割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处理周围内膜,手术完成。术后,为患者口服止血药物与抗生素,连续3d 预防感染和止血治疗。

对照组术后首次月经来潮第5 d,将LNG-IUS置于患者宫内,持续接受6 个月治疗。在抗感染基础上,完成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5 d,指导患者行优思明药物(拜耳医药,国药准字:J20171071)治疗,1 片/d,持续口服21 d。患者停药7 d,待下次月经第5 d,接受第二周期的药物口服治疗,用法与第一周期相同,持续口服90 d。两周期药物治疗结束后,为患者宫内放置LNG-LUS,置入期间,尽可能防止LNG-LUS 脱落。患者复查时,密切监测宫内LNG-LUS 情况。

1.3 观察指标 完成治疗后,对患者半年的随访调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内膜息肉是否复发及患者治疗不良反应。(1)检测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分别于月经干净后2~3 d 通过妇科子宫超声行子宫内膜厚度检测。(2)月经改善情况。标准为:经治疗,患者月经量减少或处于正常月经量区间,月经周期规律。(3)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治疗后通过妇科子宫超声检查患者息肉复发情况,若超声显示有异常增厚或异常回声,有必要实施宫腔镜检查,并接受临床病理学诊断,明确病患内膜息肉是否复发。(4)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具体包括子宫异常出血、腹部坠胀不适、头痛头晕、情绪异常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7.39±1.23)mm、(7.41±1.15)mm,差异不明显,无统计价值(P>0.05);术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4.13±1.04)mm、(5.67±1.02)mm,可见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小,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价值。

2.2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月经变化 观察组接受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药物治疗,相比对照组患者,月经量显著减少,且显著提升了月经周期规律性,两组数据存在统计价值(P<0.05),见表1。

2.3 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 经治疗3 个月、6个月,展开随访调查发现,对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息肉复发情况更少,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

2.4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术后情绪异常1例、腹部坠胀不适1 例,不良反应率5.00%;对照组术后子宫异常出血2 例,情绪异常3 例、腹部坠胀不适1 例,头痛头晕1 例,恶心3 例,不良反应率25.00%,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两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

3 讨论

临床认为,对比健康的内膜组织,内膜息肉患者的雌激素受体表达相对较高,若孕激素抵抗不足,内膜息肉组织会在雌激素刺激下持续增生,最终导致息肉病变[3]。内膜息肉形成的原因也与孕激素绝对、相对不足有关,孕激素会使子宫内膜产生一定的萎缩,当孕激素不足时会导致子宫内膜难以正常脱落,引发月经周期延长、子宫内膜增厚、月经出血异常等。息肉切除手术是临床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首选术式,该手术可借助宫腔镜清晰显示宫腔内息肉位置、大小和数目,有助于息肉组织的彻底切除[4]。因机体中仍处于高雌激素环境,造成术后息肉会反复发作。研究发现,宫腔镜息肉切除后,在患者宫腔中置入LNG-IUS,有助于降低息肉复发与子宫内膜厚度。LNG-IUS 属于T型宫内节育器,内含孕激素,通过释放孕激素发挥功效。优思明为短效避孕药,内含3 mg 屈螺酮、0.33 mg乙炔基雌二醇,这一药物具有较强孕激素活性,以抑制分泌垂体促性腺技术的方式,使黄体生成素下降,对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极为有利[5]。该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4.13±1.04)mm、(5.67±1.02)mm,可见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月经量显著减少,显著提升了月经周期规律性,两组月经变化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观察组息肉复发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5.0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5.00%,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两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该研究结果与学者刘婷婷[6]研究具有一致性。

综上,宫腔镜下实施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后,联用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月经情况,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病症复发,减小内膜厚度,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优选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孕激素宫腔镜息肉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保胎药须小心服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