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措施预防关节镜下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12-01 04:46余盘英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重建术综合性关节镜

余盘英

(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关节镜术后感染率极低,一旦感染,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会造成关节软骨破坏、纤维性粘连,及发生移植韧带失效等后果,为患者带来生理痛苦和经济负担[1]。基于此把综合性措施预防的方式用于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或半月板成形手术患者,以期能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2月关节镜下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或半月板成形手术患者100 例,分为观察组(综合性措施预防)及对照组(使用传统布巾预防)各50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24例;年龄20~55 岁,平均(34.28±3.15)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 例;年龄21~54 岁,平均(34.88±2.5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布巾预防。(1)皮肤:术前备皮选择电动剃须刀。(2)术前把脚包裹在无菌巾内,应用酒精、碘酒等对施术部位常规消毒,用传统布巾铺巾覆盖再在孔巾口粘贴3 L 手术薄膜。(3)无菌塑料膜在床旁水桶内引入冲洗液。(4)手术者穿传统布手术衣。(5)体位:患者取仰卧位。(6)无菌塑料膜在床旁水桶内引入冲洗液。(7)按膝关节镜常规操作开展手术,术前半小时内应用抗生素,如术程≥3 h,术中追加一次抗生素治疗,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72 h 内。

观察组综合性措施预防。(1)皮肤:术前备皮选择电动剃须刀。(2)使用碘酒消毒皮肤2 次,酒精脱碘。以膝部切口为中心环形消毒,上至大腿根部,下至足尖,加强脚底部、脚趾间消毒,消毒后使用薄膜包裹。(3)铺巾时使用关节镜定制专用的一次性防渗透无菌单:在患肢下铺2 块大巾,大腿根部使用“U”形巾和1块大治疗巾包裹,小治疗巾贴住大腿根部的大块冶疗巾,皮肤足部及小腿用小治疗巾包裹,再铺上带集水袋的一次性防水孔巾,粘贴3 L 手术薄膜。(4)体位:患者取仰卧位,手术床下段扬起20°左右,小腿下垂位置高于手术床。(5)医护人员做好双手消毒工作。(6)完成好移植肌腱操作:用湿纱布包裹所取肌腱,避免落尘污染,减少在空气中的暴露。用碘伏纱布包裹(预张力处理肌腱时),随后借助生理盐水洗净。(7)其它措施:手术前半小时内应用抗生素,如术程≥3 h,术中追加一次抗生素治疗。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成24~48 h 内。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术后感染发生、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等。(1)术后感染发生率:总发生例数/50 例×100%。(2)膝关节功能评分(HSS)[2]:优:85 分及以上,良:70~84 分,中:60~69 分,差<60 分,划分为屈曲畸形、稳定性、肌力、功能、活动度等,满分100 分,实施术前、术后的有效评定。(3)疼痛程度评分(NRS)[3]:满分10 分,0~3 分为轻度疼痛,4~7 分为中度疼痛,8~10 分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3.0 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发生术后感染0 例(0.00%),对照组4 例(8.00%),观察组术后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干预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指出通过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或半月板成形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措施预防后,能改善膝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观察膝关节功能评分 (,分)

表1 对比两组观察膝关节功能评分 (,分)

?

2.3 比较NRS 评分 在实施干预前两组疾病疼痛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指出实施综合性措施预防后,患者疾病疼痛程度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NRS 评分 (,分)

表2 对比观察NRS 评分 (,分)

?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干预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意义,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证实经对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或半月板成形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措施预防后,膝关节功能改善;在实施干预前两组疾病疼痛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明显指出实施综合性措施预防后,患者疾病疼痛程度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针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或半月板成形手术患者发现切口愈合时间比较长,极易发生感染问题,造成伤口不良发生。术中患者皮下器官和组织同外界环境的接触,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所以通过采用综合性措施预防方式,术前半小时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术前1 h 开启空气净化设备,术后严格按照无菌规程进行患者伤口换药。提示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措施预防的方式,可改善膝关节功能水平,降低疼痛程度[5]。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感染患者0 例(0.00%),对照组4 例(8.00%),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术后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院感科从术前准备,术中无菌操作、术后换药、医生手卫生这四个方面加强管理,对I 类手术建立个案表,全程跟踪。加强培训,科室医务人员对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掌握熟练,有问题及时反馈,未发生漏报现象;综合性措施预防措施实施以来,医生都能认真填写完整,及时提交,并对于感染有关因素及时反馈,有助于发现感染危险因素并及时整改。说明通过前期培训,实施监测及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综上,针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或半月板成形手术患者应用综合性措施预防,可提升疾病疗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膝关节功能水平的提升,降低疼痛程度,适合推广。

猜你喜欢
重建术综合性关节镜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