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23-12-01 04:46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镜检查针对性胃肠

朱 梅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消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胃肠镜检查是胃肠道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应用范围比较广泛[1]。这一检查方法无损伤性,但依旧会刺激患者的胃肠道,患者检查过程中也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等,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障碍,治疗过程中出现抗拒心理,一方面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有效降低患者在胃肠镜检查中的不适心理,需加强护理干预,以能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提升检查成功率。本研究对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3 年1 月至7 月接收的80 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分成两组各40 例。对照组女12 例,男28 例;年龄21~70 岁,年龄(50.47±5.84)岁。观察组女13 例,男17 例;年龄20~69 岁,平均(49.81±6.74)岁。两组患者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为患者讲解整个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基本流程、并发症有关预防知识、健康知识教育等常规胃肠镜护理方法。(2)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①心理护理。要针对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树立治疗自信心,以便于积极配合相关治疗。加强沟通,详细讲解整个手术过程,包括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多介绍部分成功案例,有效缓解患者心理负担,提升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治疗,积极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工作。②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干预为肠胃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患者清醒后,需要叮嘱患者静卧,对于没有息肉切除的患者,术后2 h 可进食流质食物,对于胃息肉患者在术后24 h 内禁食水,术后1~2 d 进食流质食物,72 h 后进食无渣饮食,对于肠息肉患者待肠道蠕动功能慢慢恢复,肛门顺利排气之后,再进食流质性食物,以免加重患者出血症状。饮食中要禁止食用热食物,禁止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可过饱,最好是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③运动护理。在患者身体健康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强自身运动,能够提升自身消化功能。所以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结合自身病情,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要注意运动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免运动过度,产生不良影响。④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需要详细讲解疾病的注意事项,并帮助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自身安全,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率。一旦发现病情出现反复,需立即到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1)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术后24 h 内住院患者血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2)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情况,共为20 个条目,以1~4 分反向计分,主要评定内容包括焦虑、惊恐、害怕、睡眠障碍、静坐不能、胃痛和消化不良等焦虑症状及出现的频度,若最后评定的分值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焦虑状态越严重。(3)镜检效果:记录两组胃肠镜检查的时间、胃肠镜检查的成功率,若胃肠镜插入后显示,回盲瓣、阑尾开口或探到病灶且无法继续插入,判定为胃肠镜检成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

?

2.2 两组SAS 评分比较观察组SAS 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 评分比较 ()

表2 两组SAS 评分比较 ()

?

2.3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对照组检查时间为(29.69±3.26)分,观察组为(23.89±3.03)分;对照组成功完成检查32 例,成功率为80.00%,观察组成功完成检查38 例,成功率为95.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愿意主动选择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多,虽无痛胃肠镜检查创伤小,但患者得痛苦程度也比较大,经研究发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而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针对内镜检查有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出必要预防措施[2]。鉴于此,需临床制定出符合该类检查患者护理措施,改善焦虑情绪,促使主动配合操作者检查工作,提高检查依从性。而针对性护理可帮助医生提高检查效果,更可提高患者进行普通胃肠镜检查的舒适度,降低检查所带来的风险,由此可见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3]。在该背景下,临床需要予以充分关注。

针对性护理可从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三个阶段针对患者实施良好的护理,结合患者接受检查的具体情况入手,针对性开展相应的心理和认知等方面护理,提升各项护理工作内容,有效保障整体护理质量[4]。检查前可加强和患者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对于胃肠镜检查的认知情况,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采用专业知识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知识讲解和心理疏导,能有效改善患者紧张、焦虑心理,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检查顺利实施,提升检查成功率。在检查中,也可采用各种方法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分散注意力;检查后,在对患者口腔分泌物进行清理后,帮助患者制定饮食方案、运动方案,并提出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免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引发疾病[5]。本研究结果:观察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SAS 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可见,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降低患者负面情绪,进而提升患者的检查成功率,可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镜检查针对性胃肠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