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基

2023-12-18 12:02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中学熊行高
成才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公德立德育人

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中学 熊行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国家现代化建设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和目标。基础教育阶段,只有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层面落实教育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才能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

一、严私德,培养高素养人格健全的人

心中有德,行为有范。基础教育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教师以课程或学科教学“传道”,学生在体验、感悟过程中“习德”,实践中不断修缮个人之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科课程育人立德。语文、历史、思品课程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其丰富内涵及优良文化能很好地润泽学生,典型人文案例为青少年立德树立榜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在彼此交流中、在社会实践中得以熏陶、领悟,培根铸魂。学习苏东坡屡遭挫折但乐观豁达,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做个爱国忧民的现代“士大夫”。如顾炎武所言“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传承优良传统,严修个人之德行。

学科课程培养学科精神。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学科,不仅是学习相关科技知识,更重要的是习得不懈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为科学奋斗终生的献身精神,培养“两弹一星”元勋那样自立自强的创新能力。通过艺术课程,理解、欣赏艺术,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具有高雅审美情趣的“伯牙子期”般青少年。通过体育课程,树立健康意识与健康美,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的青少年。通过劳动体验,树立正确劳动观,培养具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教育教学过程中五育融合,提升综合素养,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二、守公德,培养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公民

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有关社会公众安宁和幸福的行为品质,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不同时代公德有不同表现。当今社会,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三种意识”对于谨守公德有现实价值与重要意义。

培养规则意识。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重视且培养学生公共规则意识。看到“请勿践踏草坪”就走人行道;游玩景区公园,遵守游赏规则;看到“禁止游泳”警示绝不能擅自下水;乘车排队,遵守秩序,配合管理。

培养积极价值意识。培养学生勤奋读书习惯,培养锐意进取精神,为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为家庭幸福生活创造基础,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培养团队意识。在小组学习或活动中积极探究合作,相互理解、尊重、学习、配合,我参与我贡献,携手共进。在班集体中先做好自己,再努力为班级增光添彩。在学校这个大团队中,修己身,益他人,利社会。

三、明大德,培养贡献于国家民族的人才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现在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安定和平环境之下,没有经历过艰苦奋斗就过上安稳富裕的生活,没有遭遇过为民族生死存亡奋斗的战火苦难,缺乏人生历练,不易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因此,更应该加强中国史特别是“四史”的教育,通过学习历史明了几千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优良传统,明晰人民及历史的正确选择,坚定“四个自信”,增进青少年的爱党之情,报国之志。

学懂中国文化及历史,胸怀“国之大者”,引领青少年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紧密联系,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民族脊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者。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基。

猜你喜欢
公德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
“严以修身”先立德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