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2023-12-18 12:02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鲁晨阳
成才 2023年18期
关键词:劳动思政院校

■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吴 丹 徐 嫚 鲁晨阳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劳动教育对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教育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基本要求

(一)塑造积极正确的劳动观念

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塑造学生积极正确的劳动观念。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认同,强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观念。劳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勤劳、刻苦、负责的劳动精神,以及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劳动意识。

(二)构建和谐友爱的劳动关系

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友爱的劳动关系。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相互支持和尊重他人的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和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劳动关系。劳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在劳动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激发创新创造的劳动意识

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劳动教育还应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劳动意识。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和创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劳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在劳动中展现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需要

(一)新时代旅游类高职院校发展的实践需要

1.高职院校实现目标定位的实践需要

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需求,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通过对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制订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计划和实习就业指导方案,确保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和行业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产教融合的实践活动,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和实践项目,能使学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了解行业运作和需求,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职院校创造更大价值的实践需要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促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二)新时代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的实践需要

1.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实践需要

高职院校应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学科竞赛、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实践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综合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开设思政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此外,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2.高职院校学生实现高效就业的实践需要

高职院校应与旅游企业和行业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实习、实训和就业指导等实践活动。通过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学生可以接触实际工作环境,了解行业需求和就业趋势,提前适应职业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性的课程设置和实训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旅游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动态,掌握求职技巧,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就业讲座、举办招聘活动等,与企业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学生高效就业。

三、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根本任务

(一)在开展形式上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理论课程与劳动实践并重

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应坚持理论课程与劳动实践并重原则。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劳动的本质、意义和发展历史,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劳动实践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劳动过程,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

2.坚持专业技能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融合

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应将专业技能培养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融合。旅游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教师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感和价值追求。

3.坚持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

旅游类高职院校应坚持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为劳动教育提供充足的支持。学校可与当地旅游企业、景区等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和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实践机会和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开展讲座和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前景。

4.坚持为党育人与为国育才并举

旅游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加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使他们能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在教育效果上完成“四个培养”

1.培养热爱劳动的新时代劳动者

通过参与实际的劳动实践活动,学生能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增强对劳动的热爱和认同,从而成为乐于劳动、勇于创造的新时代劳动者。

2.培养具备精湛技艺的新时代劳动者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旅游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高水平的服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这样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和成就,为旅游行业的发展作贡献。

3.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劳动者

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可以为旅游行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

4.培养具备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劳动者

在劳动教育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国情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传承优秀文化,以劳动的实践行动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四、劳动教育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对策

(一)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教育合力不强,劳动教育明显弱化

在旅游类高职院校中,劳动教育往往弱化于其他教育环节,缺乏与学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的有机结合。教育合力不强,无法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学校应加强各教育环节之间的协调,使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内容相互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2.思想引导不足,劳动教育片面化

旅游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思想引导不足的问题,导致劳动教育容易陷入片面化的情况。劳动教育仅仅关注技能培养和操作实践,忽视了学生对劳动的理性思考。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劳动的思想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劳动教育更加深入。

3.长效机制缺乏,劳动教育断层化

在旅游类高职院校中,劳动教育往往缺乏长效机制,导致劳动教育出现断层化的现象。学校缺乏明确的教育规划和持续的教育安排,使得劳动教育只是零散地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因此,学校应建立起长效机制,制订明确的劳动教育计划,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劳动教育机会。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

1.拓展教育资源,拧成“一股绳”

旅游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需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学校可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劳动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劳动实践机会。同时,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为劳动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学校只有将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拧成“一股绳”,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劳动教育体验。

2.重视思想引导,注入“动力源”

在旅游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思想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劳动教育的“动力源”。通过思想引导,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使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塑造学生思想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同时,教师要担负起思想引导的责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和动力。

3.完善评价体系,明确“指挥棒”

为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旅游类高职院校需要完善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指标和标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可以对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估,教师应明确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使评价成为引导和激励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指挥棒”。

五、结语

总之,为了促进劳动教育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学校可以通过营造崇尚劳动的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从而培养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劳动思政院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