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童”声四部曲 助推幼儿好习惯

2023-12-18 12:02武汉市江汉区稚美幼儿园尹燕玲
成才 2023年18期
关键词:习惯班级游戏

■ 武汉市江汉区稚美幼儿园 尹燕玲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每一个富有性格的个体、每一件鲜活的案例、每一件实在的物品……都是它的组成细胞。而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立是来之不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与勤奋,更需要教师用智慧去管理。而“智慧班级管理”最根本的在于强化“儿童为本”,明确“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是儿童”等观念。在班级管理中,从童心出发,尊重幼儿的生命自然状态,提供贴近幼儿发展的生活经历,关注幼儿的心灵和精神成长,创造一个充满爱且富有童趣的教育场景,使幼儿的童年充满幸福感受,为美好人生奠基。同时还需用心协调好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的关系,凝聚三方力量,促进三方共同和谐发展。

一、“童阅”文化萌生好习惯种子

“阅”享“魔”力——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全体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信念和信仰,“真、善、美”的品质和习惯决定了班级文化的深层次发展,养成教育中知行合一能让“真、善、美”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从而推动整个班级积极向上地发展。

本学期,我们着重引领班级的每个成员都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鼓励每个班级尝试按照班级成员的共同意愿来积极探索、培育、经营班级文化。如大一班的阅读文化:班上很多孩子都爱看绘本故事,很多家长也十分注重亲子阅读,班级的阅读氛围十分浓厚,基于孩子阅读现状,大一班量身定制了“悦读阅美的读书活动机制”。不经意间大家发现:优秀的绘本作品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的一些习惯,让幼儿变得爱思考、爱表达,观察力、想象力等都得到提升。阅读,正在改变着幼儿的成长方式,促进了幼儿读书习惯的养成——孩子们不再沉湎于电子游戏和高档玩具,在阅读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体验与成功经历;阅读,正在改变着众多家庭的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它带给家庭更多的幸福体验、更适合的家庭教育手段、更融洽的亲子关系。

二、“童妙”管理促进好习惯生长

匠心独“妙”——本学期,我们坚持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启动凝聚三方(教师、保育员、家长)智慧与力量的“童妙”管理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一)建立管放结合的养成理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名师魏书生说:“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用在养成教育管理上,可以理解为要充分挥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孩子们能自己做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另一方面在班级中形成一个相互竞争、积极向上的氛围,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如:“do do mi mi sol sol mi……”伴随着短暂的钢琴音乐,孩子们加快正在做的事情,收起慢吞吞的脚步,快速地走进教室并安静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跟着老师的音乐有节奏地进行拍手游戏。在这期间,还能听见孩子们相互提醒:“快点、快点,音乐要结束了。”“老师弹最后一遍音乐了,快点上位坐好。”当钢琴音乐停的时候,小朋友们也停止了拍手的动作。别看它只是一段很简单的音符,却是班上所有孩子的小小规则。这样的规则还有很多,比如:休息的音乐、收玩具的音乐、进入活动区的音乐……都是班上孩子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班级公约。虽然还只是小班,但每天都有人自告奋勇地争当“小班长”,为大家服务。比如:餐前发餐盘、离园前将喝水墙上所有水杯里面的木棍拿下来……在这个班上,不要小看任何人,因为在孩子的心里,每个人都是“小主人”,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班级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完善、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高。

(二)推动双轮驱动的养成合力

本学期,除了每月在幼儿园各类活动中做实好习惯的沁润之外,我们还以“好习惯报喜单”为纽带,彻底打通家园养成教育通道,建立“好习惯报喜单打卡机制”,以周和月记录小周期和大周期,将习惯养成延伸到家庭中。

活动中,班级三位老师合理分工,通过语音和视频沟通,手把手指导每个家庭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每周做好习惯个性化记录,可以是家长直接用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孩子说家长代写文字,还可以是亲子共同记录或孩子自己用绘画和符号的方式记录,并在对应的格子里贴上一星宝宝章。

对于孩子还不会做或还做得不够好的事情,老师们就会及时指导家长通过创设积极的家庭劳动教育环境、设置家庭劳动小岗位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班级老师随时了解家庭争章动态,分析家园同步的参与率,随时调整争章步调和方法,及时引导家长关注和坚持孩子习惯的培养;鼓励家长及时完成好“养成教育亲子笔记”,做好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为“好习惯故事征文”做好准备。

(三)定制双向互联“好习惯跟踪链”

在好习惯宝宝争章1+1 的持续进展中,我们发现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步调不一致的幼儿和家庭。每次双休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感觉“5+2=0”。经过调研,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养成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不一致所导致的。为此,我们实施了三步走:

一是各班继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重要依据,在一日生活中将每月好习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予以贯彻落实,鼓励幼儿间的相互模仿和学习,引导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自然习得良好习惯。

二是每周小型家长线上沙龙。主要是以案例形式和家长一起透过幼儿的行为表现来分析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有效引导家长在家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妙用积极的外部刺激来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好习惯,做到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主体的一致性。

三是在小事情中积累好经验,在小细节中体现大智慧。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我们要避免只因为孩子出现了状况才和家长进行交流;每周定期要有目的地安排两位家长来园与班级老师进行面谈,让每位家长有权知道自己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把家长看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以心换心、真诚相待。

学期末不仅评选“三星宝宝”,还同步评选“三星爸爸”“三星妈妈”,让班上的每一位家长都能享受教育资源和正确的教育理念,都能读懂“孩子优秀的品质和习惯并非天生,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三、“童味”环境助力好习惯发展

回“味”无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将“稚子之心 美乐之旅”的办园理念融入环境文化,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以互动环境为切入点,探索环境与课程、环境与幼儿的多元互动,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增长见识和能力。

在稚美人的心目中,“美”就是所有人的风向标。活动室里,洁白的毛巾、整齐的水杯有条不紊地摆放,处处能感受到师幼对美的追求;老师将月饼盒中的花纹镂空,作为装饰教学的素材;走廊上孩子作品栏的边框,巧妙利用了吃午点的饼干袋来装饰;音乐表演区用奶粉铁盒、饼干盒装饰成幼儿敲打节奏的小腰鼓,漂亮又实用。孩子们在老师的支持下,尝试着将一件件废旧物品进行艺术表现,成为一件件美丽的艺术品。这样的细节处理意义深远,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本学期我们不断完善适宜的课程环境。户外、走廊、楼道等外部环境改造的灵感依然源于孩子,追随孩子。在这座乐园里,激发每个孩子有审美、会创造,勤动脑、喜探索,爱观察,会思考。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由此可见,什么样的材料,就能引发什么样的活动;将问题隐含在材料中,鼓励幼儿在操作中感受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某些现象,真正体现材料的多元价值。从爸爸妈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会如何去看护“娃娃家”的小宝贝、利用“毛毛虫”的体育器械勇敢体验山洞探险的乐趣、帮助大象伯伯去商店买东西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准备的材料无论是室内的还是户外的,都能被孩子们变成游戏的玩伴。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动手动脑以及探究更多的本领。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去展现表达、去创新创造、去享受游戏;他们知道保护自己、能与同伴友好交往、知道合作分享……当然,在游戏中玩得出色或者取得胜利的幼儿都会得到相应宝宝章的奖励,自然而然的,好习惯之花就在游戏中悄然绽放了。

班级环境是班级管理的载体,是班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我园的每个班级都能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从而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

四、“童趣”活动巩固好习惯养成

趣“味”无限——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一日活动应渗透着游戏精神和学习品质,其养成习惯在充满“童趣”的活动中向上生长。

从儿童发展的立场上来看,所谓最好的状态乃是儿童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充分地释放儿童的天性,同时又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的状态。

(一)“美乐之旅”混龄游戏

依托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和资源,我们构建了“美乐之旅”好习惯游戏课程。在我园“小小旅行家”的各大场馆游戏活动中,处处蕴藏着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按钮:有培养孩子们认真专注听与看、说与演的“绘本之旅”;有热爱生活、动手动脑的“美食之旅”和“建构之旅”;有大胆创造、乐于表现的“手伴之旅”和“剧场之旅”;还有敢于挑战的“冒险之旅”。孩子们在快乐、开放、丰富、多元的游戏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锻造了一批讲卫生的小厨师、有审美的设计师、重环保的小卫士、敢挑战的运动员、爱表现的音乐小达人等。

我们有效利用大游戏这一手段,把分享、合作、谦让、帮助等各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融入到游戏中去,让幼儿在游戏中不仅体验到快乐,也逐渐形成了良好稳定的社会心理建构,在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节日之旅”亲子游戏

今天的六一儿童节活动,我们以“我的节日我做主”为宗旨,开启养成教育“加油站”,满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增进了亲子感情。活动前隆重颁发活动邀请函和活动说明游戏券,各班级召开线上动员会,鼓励每个家庭做好准备:研究《亲子游戏积分单》——商量亲子游戏攻略——策划最佳游戏路线——合作完成所有挑战——兑换游戏回馈礼品——回味游戏精彩瞬间。活动当天楼梯上、走廊上、场馆里人流如织,所有人靠右行走、相互礼让、有序排队,游戏中孩子和家长专注合作、不怕困难、敢于表现、乐于创造、坚持不放弃等画面让人动容。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为幼儿后续发展奠基的核心素养在小中大班孩子们的身上进行的全面渗透。接下来的游戏说明会也向家长生动诠释了幼儿园为孩子们做的大量“看不见”的幼小衔接准备,以及我们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渗透的全程幼小衔接理念,引导家长正确理解幼小衔接的打开方式,明白养成教育的价值真谛。

通过这一轮全新的养成教育体验活动,教师树立了“我们是‘长大的儿童’”的观念,感受到好的习惯可以使自己各项工作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凡事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积极体验、自由选择,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学习品质。好习惯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绽放,好习惯的养成已成为孩子们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

猜你喜欢
习惯班级游戏
班级“四小怪”
上课好习惯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不称心的新班级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