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真”觅“趣”

2023-12-29 19:03孙晶晶
幸福家庭 2023年20期
关键词:美的绘画创设

孙晶晶

户外美术活动是幼儿园室内美术活动的延伸,能够让幼儿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拓宽视野,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在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支持幼儿进行创意表达,让幼儿在“寻‘真觅‘趣”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笔者发现,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并未关注幼儿的探究需求,指导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使得户外美术活动的开展效果欠佳。为此,笔者围绕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这一话题,分析了其意义,探讨了具体的开展思路和策略,以期提供参考。

一、开展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的意义

教师开发户外环境,带领幼儿在户外进行美术学习,能够刺激幼儿的感官,启发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获取美术创作灵感和素材,锻炼其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在走进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己见到的美好事物、自己的感受加以记录,并与教师和同伴分享。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会初步感受并呈现生活中的美,体会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亲近自然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吸引。教师开展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指引幼儿在户外环境中寻“真”觅“趣”,能够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丰富其审美经验,使其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二、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的开展思路

在开展户外美术活动时,幼儿园教师可以按照“制订环境创建方案—组织实践—观察与总结—反思”的顺序推进,并不断进行调整与优化,从幼儿视角出发进行户外美术活动环境创设。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创作行为和表现,反思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的开展效果,分析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对户外环境进行优化与改造。在反思阶段,教师要收集幼儿的反馈信息,分析幼儿的绘画作品,并与幼儿之前的绘画作品进行对比,了解幼儿在户外环境下的学习效果,为后续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选择真实的自然环境,注重幼儿实践体验

美术创作的核心要义在于画出自己的切身感受,赋予绘画作品灵魂,使绘画作品具有独特性。教师要选择真实的自然环境,并确保环境的安全性,为幼儿直接接触自然创造机会,带领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公园郊游,指导幼儿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观察游人和花草树木,选取真实的自然景象进行绘画。幼儿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下绘画,可以关注到绘画对象的细节,为绘画作品注入灵魂。幼儿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人进行绘画。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幼儿能够创作出更加有趣的美术作品,而这往往是室内教学无法实现的。在开展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充满美感、富有自然气息的户外环境,指导幼儿用眼睛观察和发现美的事物,并用画笔表现出对自然事物的认知,让幼儿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二)运用自然材料,鼓励幼儿自由创作

大自然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均可作为幼儿艺术创作的素材。在户外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收集自然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让他们制作拼贴画,或将自然物带回幼儿园装饰班级墙面。

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笔者多次组织幼儿到公园中采风。在一次以“遇见春天”为主题的户外美术活动中,笔者要求幼儿动手制作一幅拼贴画。在笔者的带领下,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在公园中开展活动,他们先共同构思了拼贴画的主要内容,并收集了大量落叶、花瓣、芦苇等。在完成取材后,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到的素材集中,共同进行拼贴画的创作。

丰富的自然材料使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内容更加多元化,可以用于装饰幼儿园的自然角、美术区。教师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

(三)感受自然变化,丰富幼儿情感体验

幼儿身处自然环境中时,能够调动多种感官,感受生命的律动,这正是户外学习的价值所在。在户外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幼儿感受自然的魅力,使其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季节和天气变换,让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春季万物复苏、夏季枝叶繁茂、秋季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等景象,画出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虽然这些都是自然界中十分常见的景象和现象,但经过观察和创作,幼儿能感受到万物变幻,深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对美的认知。

在开展户外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用眼睛、双手、鼻子等进行探索,对自然事物形成全面的认知与积极的情感。在此期间,教师不能一味要求幼儿进行绘画,而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对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好。教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作氛围,不对幼儿作过多要求,鼓励幼儿展现自我,肯定幼儿的作品,使其在美术创作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四)开展主题活动,提高幼儿认知

在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不同的绘画主题,如“蝴蝶的秘密”“源源不断的水”等,让幼儿有机会接触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泥土与水,并带领他们进行深入探索,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界中不同事物的颜色、形态等,与周围事物建立联系,以激发幼儿主动创作的兴趣,使美术课堂更加生动,从而增强户外美术活动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观察自然,笔者以“探寻大自然的奥妙”为主题,让幼儿观察公园中的花草树木在不同季节的颜色与形态。其间,幼儿也对不同的动物进行了观察,并获得了独特的感受。如有幼儿发现,不同瓢虫背后的斑点有明显的不同,不同蝴蝶翅膀的花纹、颜色也是不同的。在幼儿有了上述发现之后,笔者对幼儿说:“根据大家刚刚在公园中的发现,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那我们怎么才能夠把这些自然的美好留住呢?”有幼儿表示:“我们可以制作拼贴画,或者用相机拍照片。”基于此,笔者引导幼儿对同一类树木、昆虫等进行观察,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其变化。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美好的体验,也根据自己的发现与理解,将自然界中美好的事物记录了下来。无论是动植物,还是石头、雨雪,这些自然事物均鲜活地再现于幼儿的美术作品中,这反映出幼儿在户外学习中的收获,也体现了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的效果。

(五)打造园所户外空间,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帮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真实地感知事物,循序渐进地积累感知经验,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助力。为了更好地开展户外美术活动,除了带领幼儿郊游,教师还可以在园所内创设适宜幼儿活动的户外环境,让幼儿在园内便可感受到自然之美。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收集幼儿对户外环境创设的建议和意见,并采纳幼儿的建议,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尊重幼儿的审美,不能以成年人的审美视角创设户外环境,而应根据幼儿的形象思维特征,将美术教学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将最真实的自然景象呈现给幼儿。

在具体创设幼儿园户外环境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创设过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创设有多种植物的花草园和耕种园等。这样一来,幼儿园的动植物资源会更加丰富,幼儿通过亲身参与环境创设,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后续户外美术活动。

结语

通过开展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幼儿可以选择自然界中的事物作为美术创作素材,也可以欣赏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从而得到美的熏陶。教师要认识到开展户外美术活动的重要性,提高活动组织效能,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自由探索,锻炼他们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以增强美术活动的效果,保持幼儿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幼儿园)

猜你喜欢
美的绘画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