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

2023-12-29 20:11何瑛
幸福家庭 2023年20期
关键词:概念笔者思政

何瑛

课程思政是当下教育领域的重要命题,数学学科作为高中阶段的核心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数学是一门具有系统性的学科,也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其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人文精神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政元素。同时,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符合思政教育的综合性特征。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是十分有意义的。笔者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为例,阐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讲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总结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效果。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

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为例,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法,理解函数概念,了解函数的性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函数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质。具体而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在了解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分析现实问题,进而在脑海中构建抽象的函数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传递一些数学史知识,如欧拉推导出欧拉公式等,并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开拓学生的辩证思维

函数是表现客观世界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思政元素,并结合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够开拓学生的辩证思维。

(三)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大量数据,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函数模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函数的概念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其他概念的基础,也是高考中必考的知识点。函数是以量变引起质变的,教师在讲解函数概念时,应遵循特殊到一般的原则,通过探究具体的实例来表现函数概念。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关的函数知识,高中阶段的数学进一步拓展了函数的广度和深度,并将其与其他知识相联系。在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在讲授函数的概念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运用臭氧层空洞问题、恩格尔系数问题、神舟载人飞船飞天等来开展思政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借助神舟载人飞船飞天的契机,向学生展示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并引导学生思考“在载人飞船飞天时,是否运用了数学算法?”“数学算法在这一事件中有哪些作用?”等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人们较为关注的臭氧层空洞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空气质量指数是否会随着时间变化?”这一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恩格尔系数,引导学生通过函数计算恩格尔系数,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怀;等等。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

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和学情,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文化,将思想教育与数学学习融合。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函数概念

1.教材内容分析。“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在教材内容设计上颇具引导性,笔者回顾了初中学过的函数概念,即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和工具。接着,笔者通过“问题1”板块,以某“复兴号”高速列车的行驶为例子,通过t(列车运行的时间)和S(列车行进的路程)这两个变量,进一步引出函数的概念,并通过“思考”板块,引导学生思考函数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随后,笔者讲解了“问题2”等例题,加深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为后面的函数学习做好准备。

2.教学导入。在教学导入环节,笔者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创设教学情境,引入函数概念。以下是教学片段一。

教师(PPT展示问题):“同学们,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这个世界,大家想一想,科技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哪些新的活力呢?”

学生1:“老师,杭州的亚运会上数字人点燃火炬的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科技的力量让人震撼。”

学生2:“以前通信不方便,人与人之间要靠写信联系,现在我们可以打视频电话,好像亲人和朋友就在我们身边一样。”

学生3:“老师,以前远行的人们只能坐最慢的火车到家,现在不一样了,人们可以坐飞机或者高铁,很快就到家了。”

教师:“大家的回答棒极了,科技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的通信和出行都比之前方便了很多,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如果大家坐过我国自行研发的‘复兴号高速列车,就能深刻体会到。那么,大家在乘坐列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列车行进的路程和时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请大家将课本翻到第60页,仔细阅读‘问题1板块。”

3.设计意图。笔者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实际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坐过高铁?”“列车行驶路程和行驶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课程思政元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融入强烈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等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挖掘概念内涵,体会函数文化

1.教材内容分析。在“问题3”板块中,以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图为例,笔者向学生提出“一天内任一时刻t的空气质量指数I,I是否为t的函数?”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找到确定的函数对应关系,笔者还挖掘了问题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讲解了函数的定义,并挖掘了其中的思政元素开展教学。以下是教学片段二。

教師:“我们刚刚说过了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那么,科技有没有不好的地方?”

学生1:“老师,科技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会破坏臭氧层,带来温室效应。”

教师:“还有没有其他不好的影响呢?”

学生2:“老师,汽车尾气的排放会污染我们的空气。”

教师:“大家总结得都很到位,请大家仔细阅读‘问题3板块,让我们一起看看2016年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并请大家思考空气质量指数在不同的时间段是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有变化,那么空气质量指数是不是时间的函数呢?”

3.设计意图。在教授本节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指数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宜居度,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明白人类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4.课程思政元素。笔者以环境状况为切入点,将环境污染与保护融入数学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主动保护环境,关注社会发展。

四、总结教学效果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实际问题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利用数学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首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在本次教学中,笔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了解了函数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同时,笔者在教学中结合了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了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认识世界、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探索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

其次,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了解了函数与几何、数列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同时,笔者鼓励学生合理提问、大胆质疑,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此外,笔者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最后,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笔者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入手,让学生体会到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函数具有确定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概念笔者思政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老师,别走……
幾樣概念店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