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三维·变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样态

2023-12-29 20:36穆遥敏
幸福家庭 2023年2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意识

穆遥敏

在当今社会,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和法治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偏重知识传授、缺乏实践环节、缺乏个性化教学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探索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样态。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必备品质,其包括知识核心素养、创新思维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核心素养。通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法律选择。

基于此,笔者探索出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样态,即一核·三维·变式。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这种教学新样态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影响,以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为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法治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社会伦理准则和法律知识,学会判断和处理各种道德和法律问题,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最后,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公德的传承和法治精神的普及,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學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道德和法律知识。

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和教具在选择和设计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教材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教具也相对简单,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最后,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有的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和新型教学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缺乏个性化、情境化教学的实践经验等,这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道德与法治素养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概念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个方面:政治认同是指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和参与意识;道德修养是指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法治观念是指学生认识并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健全人格是指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品格;责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负责的意识。

(二)道德与法治素养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系

核心素养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密切相关。道德与法治素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为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内容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一核·三维·变式的教学模式

(一)一核: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政治认同的培育。政治认同是指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和参与意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国家制度、社会组织和公民权利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2.道德修养的培育。道德修养是指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讲述故事、分析案例和组织角色扮演等方式,向学生传递道德知识,引导他们体验道德情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

3.法治观念的培育。法治观念是指学生认识并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培养他们的守法意识和遵纪守法的习惯。同时,教师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法律研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法律的公平正义,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4.健全人格的培育。健全人格是指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品格。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和勇于担当等良好道德品质。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5.责任意识的培育。责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行为负责的意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责任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愉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三维: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多维度拓展

1.德育维度的拓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维度的拓展至关重要。除了传授道德知识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通过情感教育、德育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友善心和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2.法治维度的拓展。法治维度的拓展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教授法律法规和社会规则,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通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法律的实施和法治的重要性,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和规范其行为,通过制定班级规则、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对个人、社会的影响。

3.文化维度的拓展。文化维度的拓展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理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通过比较研究、文化体验等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问题上做出更加全面的判断。

(三)变式:个性化、情境化教学的实施

1.个性化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变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情境化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情境化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变式之一。教师可以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一核·三维·变式教学模式的价值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样态通过一核·三维·

变式的教学模式,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多维度拓展和个性化、情境化教学的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奠定了基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培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道德修养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質,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培养法治观念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规定。培养健全人格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具备健康、独立、自信的人格特质。培养责任意识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其次,多维度拓展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德育维度的拓展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法治维度的拓展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文化维度的拓展能够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使学生具备国际交往能力。

最后,个性化、情境化教学的实施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增添了活力和趣味。个性化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任务和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情境化教学能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样态的实施过程中,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学校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帮助教师掌握核心素养培养和多维度拓展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是教材的选用与优化。教师可以评估并优化现有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教材内容符合学生需求并具有针对性。

三是运用多样化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综合测验、作业项目、观察记录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进程,并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四是鼓励学生参与和反馈。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意见和反馈。同时,教师可以组建讨论小组或设立反馈渠道,从学生的角度收集信息,了解他们的看法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结语

在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样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课程内容,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意见和反馈,从而通过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站小学)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