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摇锅”缘起、价值与教育意蕴

2024-01-08 03:05王仲杰
浙江体育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畲族民族传统

王仲杰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遗存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的载体,是流淌在华夏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畲族作为民族大花园中的一束,是一个人数相对较少,而又少为人知的民族,而畲族传统体育更是鲜有人知。据考证,畲族作为中国南方游耕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用作民族名称始于南宋末年。隋唐时期,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一部分畲族民众历尽艰辛,来到畲乡景宁敕木山,从此在这里落地生根,他们拓石垦壤,繁衍生息,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1]。

由于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多以口传身教的形式来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在慢慢岁月的更迭中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已经尘封在岁月的长河里。即便有一些内容传承下来,很多项目和初创之时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历经岁月的变迁,有一束奇葩的畲族体育项目遗存下来,那就是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摇锅。

1 探赜浙西南山溪水畔的畲族传统体育文化遗存:摇锅

1.1 摇锅项目溯源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推出了很多民族政策,推动了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畲乡景宁的体育和民族工作者对当地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了整理和挖掘。据当地人传说和主要文献的记载,“摇锅”源于畲族古时包粽子的习俗。古时畲族居住在大山上,经常做粽子吃,煮粽子时锅里要放树叶烧过的灰碱增添它的美味。相传很久以前,人们为了让粽子口感好、存放时间久,要用特制的碱灰水来煮粽子。其制作方法如下:在院子里空旷之地准备一口废弃的铁锅,把山上砍来的毛竹叶、株树枝、枯巨树等植物砍成枝叶并存的小段放进铁锅里烧,待它们烧成灰冷却后,取走灰碱,用灰水来煮粽子[2]。现在这里依然能吃到这种爽口的粽子。碱灰水除了可以煮粽子外,据说畲族人还会用它来泡米作糕粿。事实上在这一地域现如今人们依然很喜爱吃糕粿,用这种碱灰水来泡米做糕粿会增加口感且易于存放,可见这种碱灰水不只是用来包粽子应不会只是传说。生活在浙西南大山深处的高山中,人们的生活比较艰苦,生活也很单调和乏味,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一方面要满足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借助可利用的生产物件开展娱乐和健身活动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人们做好碱灰水后再把锅搬回房间,这样搬来搬去很麻烦,时间久了人们觉得借助这种摇动的方式搬运锅更便捷。在当时,孩子们也喜欢摇着空锅玩耍,有的甚至站到锅里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摇来晃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就发明了各种搬、摇锅前进的动作,久而久之,便摇出一项体育活动来。

1.2 行“锅”之道

旧时畲族主要是以山耕为主,能用来耕种的土地贫瘠,生产力很低下。那时摇锅所用之锅都是生活废弃之锅,锅的底部比较尖,稳定性差,和尖锐的硬物相碰容易破碎,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浙江经济的迅猛发展,畲乡景宁作为华东6省市独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承载着畲族民众念想的“摇锅”所用的器材也有了专用之物。

如今,摇锅所使用的“锅”远看和普通家中做饭的锅无异,但是事实上和我们生活用锅有很大的区别。每个锅的打造费用达1 000元以上,外沿象羽翼一样,比较宽,又平坦,这样大大增加了锅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作时用8块铁片焊拼起来,锅的两边有2个小的缺口,是为了便于搬运而设计的,而锅的底部和日常做饭用锅基本无异,略平坦,增加了摇动时候的稳定性。并且为了能烘托出喜庆、欢快和祥和的气氛,通体用红色的漆料均匀涂染,绘有畲族字符“幸福吉祥”四个黄色的字符。

在畲乡有这个手艺的已经是寥寥无几。每一种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总是要錾刻上时代的烙印,作为一种承载山耕文化与文明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改革开放的商品社会洪流中,现在所用的摇锅的器物也被烙刻上了工业文明的痕迹,负载了工业文明的文化元素。

历经多年摇、搬废弃的大铁锅,畲民们逐渐摸索出“摇锅”的技巧和手法,做到人与人、人与锅的高度融合。摇锅成为锻炼身体的体育竟技活动后,人们专门制作了用于竞赛的铁锅。近年来,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和改进,让这项活动的形式、规则等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一些节庆活动及部分学校推广。在平坦的地面放置若干只锅,设定相应的距离,每只锅里站一人或二人,他们利用身体的重心变化、借助腰腹的力量、手脚的协调配合,操纵锅朝着目的地移动,先到达者为胜。一人或多人在锅内采取站、坐或蹲等不同的姿势,利用身体重心的变化和四肢、腰腹的力量协调配合,让锅朝不同的方向移动或转动,这是最普通的“摇锅”方式;而花样摇锅较为复杂,摇或站、或蹲、或坐、或以俯卧的姿势摇;此外,如果是自创摇,则以创新动作的难易度来判定名次。如今“摇锅”正从山里走向山外,在各级各类民族体育运动会或表演中崭露头角,宛若一枝独特的民族奇葩绽放在畲乡沃土之上。

图1 畲娃嬉锅场景

另外,浙江省民族歌舞团、景宁民族宗教局、民族中学和畲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传统摇锅的基础上创编了《畲娃嬉锅》,吸纳了更多娱乐和畲族创业生活的元素,少男少女身着畲族特有的服饰,把畲族体育与舞蹈结合起来,充分展示畲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更富有观赏性,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2 身心共擎助推畲乡青少年健康成长

2.1 独特的健体功能

畲族的耕地多在山脊上,决定了生产生活中多以肩扛手推为主,古时主要靠人力来拉犁,运输也多靠肩挑手提,溪涧很多,通常出行要跨越架设在大山里溪涧上的独木桥,这些无疑都需要很好的腿部力量。美国人类学家Margaret Mead (玛格丽特·米德)曾经说过:人类文明的起源标志,是一段复原的股骨。为何这么说?股骨即大腿骨,一旦断裂,至少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才能慢慢复原。然而在丛林时代,一个不能打猎、摘果子、喝水面对猛兽无法逃离的人,能生存下来是很难的。所以,无论是钻木取火,还是打造石器,那都只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更舒适的生活。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大工业革命导致的生产工具快速更迭,一些古老的农耕方式相应地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之浙江省经济飞速的发展,适宜于山地生活的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和畲族先民相比已无法匹及,所以参与摇锅运动能很好地改善腰腹和下肢力量。

摇锅运动主要是通过腰腹部发力,需要强大的腰腹部、腿部和脚踝的力量,同时也需全身协调发力摇摆,为了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并使锅前进的速度达到最大化,需要上肢大幅度的摆动,能动员周身大多数的肌肉,促进参与肌肉的力量发展,提高神经调节控制肌肉的能力,增强参与运动的各个肌群协调性,能有效地提升肌肉群的力量、协调性、柔韧性和神经调控肌肉的能力和参与肌群的协调能力。

2.2 调适青少年心理的育人价值

人的健康状况不仅取决于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心理健康,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人际关系和升学压力会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困惑,导致这个群体出现抑郁和焦虑的人数增多,而经常参与集纳嘻戏和运动于一体的摇锅运动能有效地降低焦虑的程度,减少抑郁,同时会增强学生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憧憬。

据皮特陆茨罗的研究,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焦虑、抑郁等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具有娱乐性质的摇锅项目是典型的代表,在健身娱乐的同时既能打开青少年的自我封闭的心窗,而嘻闹、融祥、欢快的运动场景和氛围也能让他们摆脱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困扰,培养他们坚强、乐观、向上的意志品质。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性格形成主要是在游戏与运动中完成的,他们在活动中扮演角色,并在规则的约束下经历竞争、合作、成功、失败、挫折,体验着助人后的被承认感,被助时内心的温暖。对于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的学生群体来说,摇锅是培养畲乡青少年自尊心、提升自信心很好的教育素材。

摇锅运动能充分体现了山耕民族豁达、勤劳、忠勇、坚忍不拔、团结友善的民族精神,在运动和游戏中能培养青少年勇敢、坚韧的优秀品质和团结协作意识。参与这项活动既能增强畲乡学子的体质,又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反应,有益于青少年阳光健康成长。

3 助推山哈少年体育品德培养

受对运动能力尊崇的影响,谈论起体育的时候人们的关注点一直凝聚在技能、技术目标的培养上,而遮蔽了体育的人文、教育和道德价值等[3],尤其对青少年体育品德的关照是很少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22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作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将“体育品德”列为体育核心素养之一[4]。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5]。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族民众在人类漫长发展进程中凝练出的文化结晶,其核心层面和体育品德维度是一脉相承的,融入学校体育教育对于体育品德培养是十分有益的,虽然这些都难以量化去精准的评判,也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具体体现出来,但又时时在场。在现实中,人们在关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运动能力载体作用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公平正义、社会责任感等体育品德(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质三个维度)[6]方面的育人价值。

畲民非常好客和亲切,他们从事艰辛的劳作,过着很淳朴的生活。节日庆典、民俗活动中开展的摇锅运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浓郁的畲乡气息,是当地民众民族性格和人文历史的缩影。摇锅作为畲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中绚丽的一束,在畲乡大山深闺中生生不息,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不只是能强身健体,其自身所蕴含的畲族文化元素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在现代会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对培养青少年的体育品德具有独特的作用。

3.1 相携共促山哈精神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于特定的民族生活区域,与地域民族特色血脉相连。当看到摔跤、骑射等,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北方的马背民族,而山地民族地区多开展攀岩运动,多水地区水上项目开展的较多。畲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滋生、兴盛于畲乡民众在大山山麓间迁徙、拓荒、垦田等闭塞环境中。虽然不像北方那些民族项目为人所熟知,作为表演项目的摇锅也曾多次出现在全国民运会赛场上,畲韵十足以及吸睛的道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他们来说这不再单纯是一种民族文化,畲乡民族文化基因已经倾注在他们的血脉里,塑成他们独特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成为民族识别很重要的标志[7]。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某一地域民族文化的特性,这些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体育精神(积极进取、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团队精神)维度是相融通的。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植根于深厚的民族集体记忆,当然摇锅这个项目也毫不例外,是畲乡民众智慧的硕果和结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升华,负载了独特的畲族文化底蕴,把畲乡“山区拓荒者坚韧、耐劳”的民族精神通过外显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农业文明逐渐被冰冷的工业文明逐渐取代之即,历经岁月的洗礼遗承下来的摇锅运动是铭刻着畲族血脉的精神内核。此项目融入学校课程对于培养景宁青少年忠勇勤劳、乐观豁达、不畏艰辛、敢于挑战困难的“山哈”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滋养反哺体育道德

道德伦理是维系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几千年社会发展的重要准绳,对个体行为规范的影响甚至胜过法律层面上的约束[8]。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道德对青少年起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带着让学生“遵守规则、自信自律、公平正义等”的富庶、复杂情境[8],融入学校体育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具有先天的优越性。虽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不像现代体育赛事有严格的场地器材和规则要求,但实际上在传承过程中人们约定俗成了很多不言就明的规则,参与人群不用去制定文本上的规则要求,只要他们约定好大家就会自行遵守,这种约定俗成在无形中为这些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传承保驾护航。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摇锅规则的承袭多靠人们的口传和身教,是弥足珍贵的。可以说这样沿袭下来的一种无形文化对于守规矩意识的培养胜过现代巨细的项目规则。学生要遵守这些约定好的规则的意识,否则就要受到裁判的处罚,让学生客观理性认识这些规则要求,有益于培养他们守规遵则与自律诚信。

相比现代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或是源于民俗、庆典活动,或是生活、生产技能的采借,趣味性、娱乐性强,又不失体育的特性,对技术环节要求不高,而竞技性相对较弱,动作要求不高,很多人不用特意去学就能上手玩,有无相关运动基础都可轻松参与其中。不像现在的体育项目,如行进间上篮如果脚步错了就会引起同学的嘲笑。和现代有些体育项目仅仅能让擅长的同学获得成就感,那些天赋好、运动基因强的学生可以纵情展示,而那些运动能力弱或性格比较内敛的同学多会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做旁观者。而摇锅能让更多同学都能很轻松地参与的活动,那些受冷落的学生有信心参与其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自信,增强学生们获得感,并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又减少了自卑感。用博大精深、延绵流长的畲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滋养他们,让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你看我们畲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是比较有特色的,看到某个具体项目的时候人们下意识就能联想到畲族,想到这个民族的特色,想到还有哪些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和这个民族相关。(景宁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YxzM访谈记录)诚如这位校长所言,穿戴畲乡特有的民族服饰,开展畲乡韵味十足的摇锅活动时,会让人们想到畲族,这样必然能增强当地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自信心。

3.3 承袭山地民族品质

畲乡景宁的主体少数民族畲族是典型的山地民族,早期这个民族一直处在不断迁徙的路上,在艰辛的跋涉历程中塑成了他们淳朴、坚韧、忠勇、耐劳的优秀民族文化品格,而摇锅这一活动也必然被这些品质所浸染。

说起畲族,蓝校长是满脸的遗憾:现在畲族的东西丢失的太多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我很赞同在学校开展畲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另外,我负责学校德育这一块,对于畲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不能只是关注技术、技能层面,应借助活动把畲族忠勇、坚韧、善良、勤劳等品质等传袭下来。作为一个畲族人,我真的希望自己民族文化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访谈A中学副校长LfxzM)

C小学学生处主任,体育教师,主要负责德育工作,80后,大学就读于湖北恩施民族师范学院,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怀。他说:美术畲族画(服饰)、音乐等畲族特色的内容已经融入我们学校课程中。我在学校除了承担体育教学任务外,还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现在我们很多学生都不懂礼貌,合作意识差,没有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这个项目培养学生畲乡民众早期居住在高山上勤劳、朴实、忠勇等优秀的品质,让学生感受当年畲乡民众在崇山峻岭间游耕生活的艰辛,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更珍惜现在的生活。肯定有利于培养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团结合作、有礼貌、诚实守信、有社会责任感等优秀品质。另外我们学校是民族小学,我们这不只是有畲族学生,也有一部分其他民族的学生,让其他民族的学生也了解一下我们畲族的体育文化。(访谈C小学学生处主任MzrM)

现在一些学生缺乏责任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多为群体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参与的过程中让他们明晰自己的责任所在。(访谈C民族小学体育教师ZlsM)

感觉摇锅挺有趣的,玩起来也很有意思,那个锅看起来也很特别,我们每次参加这个活动的时候,都玩得很开心,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很有必要在学校开展畲族体育活动,通过综艺节目、电视台或报纸等进行宣传,让更多人知道畲族体育,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C民族小学畲族钟姓女生)

景宁是畲族自治县,通过开展摇锅活动可以让我们了解畲族的悠久历史,在县里的运动会上增加了这个项目,虽然只是表演类的,但是那欢快的场景让人很难忘,让汉族和其他民族学生了解畲族的知识和习俗等。(B民族中学畲族蓝姓男生)

社会上普遍欠缺社会责任感这一品质,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和成长的环境都比较优越,加之家庭成员的宠爱使得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没有互助的意识,这是有碍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的。摇锅为社会互动性的活动,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历来就是礼仪之邦,而摇锅活动依附于当地的生活实践而产生,其中蕴含着当地民众日常的礼仪成分,最为常见的是在活动开始时,总是礼让对手出手,结束时以抱拳或鞠躬向对手致意。生活气息浓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熏陶,让学生学会礼貌对待他人和尊重对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淡化竞技,娱乐成分远多于竞技性,没有绝对统一的规则和标准的场地要求,规则由参与者自行商定设置、可以择地而摇,摇锅的距离可以设置为30m也可以设定20m,也许在20m的距离某同学胜出,但是在30m的距离可能第一的就是另外一个同学了。这样就淡化了那种分秒必争的胜负感,能导引学生更理性地看待和对待胜负,客观面对输赢等。

4 结 语

畲族民众历经千年大迁徙后在浙西南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繁衍生息,不难探赜到其深层文化结构中深蕴着的极强民族内聚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这是最值得弘扬的民族潜质[9]。畲乡民族气息浓郁的摇锅项目映射着畲族民众豁达、洒脱的民族气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丰厚的山地农耕文化的积淀,也是当地民众民族性格和人文历史的缩影。其健体功能、调适青少年心理的育人价值,助推“山哈”少年体育品德培养道德独特作用。

猜你喜欢
畲族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畲族三月三
老传统当传承
畲族民歌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