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棱螺稻田笼养技术

2024-01-10 22:28覃俊奇罗勇胜杨雁赵明旺周康奇潘贤辉
水产养殖 2023年3期
关键词:敌害福寿螺螺蛳

覃俊奇,罗勇胜,杨雁,赵明旺,周康奇*,潘贤辉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21;2.柳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柳州 545007;3.龙州县彬桥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崇左 532400;4.融水苗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柳州 545308)

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俗称石螺、螺蛳,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田螺科(Viviparidae)、环棱螺属(Bellamya),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螺蛳粉逐步成为网红食品,需求量和产量逐年提高,螺蛳是螺蛳粉的主要原材料,养殖前景较好。目前,稻田养殖环棱螺均采用“底播”模式,即将螺蛳均匀撒入稻田中,进行人工饲养。该模式不仅无法有效防控福寿螺等敌害,且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从而增加水稻种植成本,导致种养效益不佳。

为实现螺蛳养殖与水稻种植的和谐共作,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创性地提出在稻田里采用网笼养殖环棱螺的“笼养”模式,将水稻种植和环棱螺养殖分区域进行,减少福寿螺繁殖对环棱螺生长的影响,同时也保证水稻机械作业正常进行,有效解决了“养螺”与“种稻”之间的矛盾。现将“笼养”模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阳光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土壤腐殖质较多、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遇旱不干和遇涝不淹的烂泥田。

2 稻田改造

沿田埂挖宽1~2 m,深10~20 cm 的养螺沟,其面积不得超过稻田面积的10%。养螺沟内要求进、排水通畅,可实现流水养殖。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在养螺沟的两端。进、排水管采用直径为110 mm 的PVC 管,均设置呈“L”形,以方便调节水位,进水管口套孔径为0.425 mm 的尼龙网。养螺沟为“养殖区”,只养螺蛳,其余区域为“种植区”,只种水稻。

3 种养前准备

3.1 消杀

稻田保持5 cm 水位,每667 m2使用5 kg 茶麸,浸泡24 h,制成茶麸浸泡液,均匀泼洒,以消灭蚂蟥、野杂鱼、福寿螺及其他敌害生物虫卵。

3.2 施基肥

在水稻种植之前,结合耙田施入基肥,每667 m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400 kg 和复合肥40 kg。

4 水稻种植

水稻选择病害少、抗倒伏的本地品种。采用塑料秧盘育秧技术培育水稻秧苗。插秧行距30 cm,间距30 cm,每个插秧点插2~3 株秧苗。插秧时间为4 月上、中旬。

5 螺苗投放

利用少量环棱螺“试水”,确认茶麸毒性已经消失,可布置饲养笼。饲养笼由塑料制成,为圆柱形,直径52 cm,高10 cm,带盖子。饲养笼各面皆具方形网孔(边长2~3 mm)。选择活力足,壳完整的螺苗,规格约为0.1 g/颗,每个饲养笼放入500~1 000 颗,沿田埂每1 m 放置2 个饲养笼,每667 m2稻田可放置约100 个饲养笼。同时,在养螺沟里投放20 尾鲤鱼苗和10 尾草鱼苗。

6 投喂

适量投喂配合饲料、发酵饲料或玉米、米糠、豆粕、菜饼、花生麸、有机肥等。饲料用水化开后泼洒入饲养笼中,每次投喂量为螺蛳总质量的1%~2%,发现饲养笼中如果有剩余饲料则暂停投喂。养螺沟中的鱼类无须投喂,使其保持饥饿状态,捕食福寿螺和浮萍。

7 日常管理

如果福寿螺或浮萍泛滥,可将鸭子赶入田中进行捕食;如果丝藻泛滥,可人工捞出。禁用任何化学药剂(如百草枯、草胺膦),以防危害环棱螺。

8 水稻田间管理

8.1 田间施肥

施肥要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可施有机肥或复合肥。水稻施肥分别在耙田、分蘖期、抽穗期施入基肥、分蘖肥和穗肥,必须严格控制在种植区的范围内。不可使用尿素等碳胺类化肥。

8.2 喷洒农药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杀虫双、三环唑、多菌灵、井冈霉素等。水剂农药在晴天露水已干后施用,一般喷洒在水稻叶面上,喷药时喷雾器喷头朝上。粉剂农药则在晴天露水未干时施用,喷在水稻叶面上。农药只能在水稻种植区喷洒,不可进入养螺沟区域。

8.3 晒田

晒田时,缓慢降低种植区的水位至露出田泥,保证养螺沟的水位超过10 cm。

8.4 水稻收割

水稻收割前须将田泥晒干,这时养螺沟中有水即可继续饲养螺蛳,收割前将饲养笼移出稻田,即可进入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移出的饲养笼可暂养于沟渠或池塘。一般7 月下旬即可进行水稻收割。

9 起获

一般经过2 个月的饲养,螺蛳可达到1.2 g/颗的商品规格,应及时起获上市。起获时,直接将饲养笼里的环棱螺倒出,可继续投入螺苗,开始新一轮养殖,1 年约可养殖4~5 批。

10 讨论

10.1 有效防控敌害

在“底播”模式下,螺蛳会遭遇到来自各方面敌害生物的侵害,比如白鹭、蛇、鼠、福寿螺、野杂鱼、蚂蟥、野生虾蟹等,这些敌害生物或捕食螺蛳,或抢夺饵料。近年来,许多专家研究了各种方法,均无法有效防控。“笼养”模式中所使用的饲养笼,可保护螺蛳不受这些敌害生物的侵害,为螺蛳及饵料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10.2 化解养螺与种稻的矛盾

“底播”模式下,为了不伤害遍布稻田的螺蛳,耙田、插秧及收割等均不能使用机械操作,大幅增加了水稻种植的成本;另外,水稻为福寿螺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导致福寿螺泛滥,这些都严重挫伤了养螺农民种稻的积极性。“笼养”模式中,稻田被严格分为“养殖区”和“种植区”,水稻种植中农药、化肥和机械操作等均不受影响,螺蛳养殖的收益也得到保障,真正做到“一水双收”。

10.3 避免干旱与洪涝等天灾损失

“底播”模式下,遇到干旱、洪涝等天灾时,无法及时抢收螺蛳,养殖户可谓束手无策。干旱天气导致田水干涸,螺蛳大量干死导致绝收;洪涝不仅会冲走部分螺蛳,还会带入大量福寿螺和野杂鱼,从而导致养殖失败。“笼养”模式中,遇到干旱时,可将饲养笼移至有水的池塘暂养,也可提前出售;而遇到洪涝灾害时,则不必担心螺蛳被冲走,至于洪水带入的福寿螺和野杂鱼,在饲养笼的保护下,也不会伤害螺蛳。所以“笼养”模式可以避免干旱与洪涝等天灾对螺蛳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敌害福寿螺螺蛳
螺蛳树
为何丹顶鹤总爱用一条腿站着
螺蛳粉
动物们的自卫绝招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稻田里的福寿螺
捉迷藏
盐度胁迫对入侵生物福寿螺的急性毒性效应
动物们的自卫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