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成果导向教育平台构建研究
——以三明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例

2024-01-12 14:53陆发信许明春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导向成果应用型

陆发信,许明春

(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三明 365004)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根本遵循。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必然要关注学生、教师、家长、用人单位等教育相关主体,研究学生培养与目标达成、核心能力量化与岗位素质要求、教学过程与质量监控、就业质量与用人需求等关键问题。“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1]。依托教师教学、学生测评、家长关切和用人单位反馈等环节收集的庞大数据,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集成系统化平台,在空间维度上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联动,在时间维度上促进了“教-学-用”整体衔接。教育大数据是指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以及根据教育需要采集到的,一切用于教育发展并可创造巨大潜在价值的数据集合[2]。信息化的成果导向教育平台聚焦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顺应了教育发展的形势,回应了教育民生关切、服务了教育教学改革、解决了教育实际问题,从根本上厘清学校、学院、学生在人才培养的位置与层次,明确学校、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缓解人才培养过程与就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增强教育教学的适应性与实效性。

1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内涵

成果导向教育由美国学者斯派蒂1981年创立,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广泛认同并实践推广。我国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经历了研究、兴起和实践三个阶段,助推了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能力。一是认识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二是探索应用到工程教育认证;三是推广实践到各专业人才培养领域。例如三明学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成果导向教育平台”入选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福建数字经济优秀应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将最终学习成果通过逆向设计,使其融入学校、学院、专业的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单元活动,融入考核方式、第二课堂,同时进行整体性、一体化建构,采用多样化的评量方式实现教育目标。成果导向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依据以及判断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3]。成果导向教育倾向考察学生学习体验后的能力变化,以及对自身学习感悟过程的管理,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强调人才培养过程性评价,关注涉及成果产出的相关群体满意度。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育人机制往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时代性的特点。在新发展阶段,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内涵实践,也应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在信息数据化、全域系统化、过程目标化方面探索实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新途径,汇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育人力量,形成相互循环促进的有效机制。构建信息化的成果导向教育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处理分析教学过程信息,实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精准化、个性化管理,大幅提升了学生能力素养达成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效丰富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内涵,拓展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实践场域。

2 成果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建构机理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研究应用正走向多元化,但是借助信息化优势构建系统性教育平台的改革案例很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更加深入理解与领会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将成果导向教育作为一种系统工程,从上层制度层面引起足够重视,从理念转换、方案设计与实施,从全局和整体出发,才能使改革更深入[4]。在信息技术时代,抽象化的理念很容易转化成具象化的实践方式,因此平台设定学生、教师、家长、用人单位四个“关键身份”,并从学校主导、学院执行、学生主体、家长参与、用人单位介入多个维度,将成果导向理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构建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载体,有效打通学校和家庭、学校和用人单位、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之间的信息壁垒,推动教师“教”、学生“学”、管理者“管”和用人单位“需”聚焦在成果导向“用”上。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标准不断转化为计算机数据资源,实现教与学的全过程监控与持续改进,促进教学管理效能提升和学生核心能力达成,有效回应家庭、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关切。

2.1 “教-学-用”的动态化反馈

构建持续改进的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完善全过程、多维度、全时段的教学过程信息收集体系,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传统教学模式下,反馈收集教学过程评价往往相对滞后,然而把教育链条关键主体聚合在信息化平台上,能够有效延展教学时空,打破师生互动的空间局限,进行快速有效自主学习、结果评价和质量反馈。通过教师“教”、学生“学”和岗位“用”的动态反馈机制,构建学生核心能力量化模型,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口径提供了具体量化标准,为构建课程、专业、学校的多层次适应性培养机制提供基础,形成“行业企业需求导向、学生能力量化、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优化与管理调整、学生能力提升、行业对接反馈”的培养过程。基于成果导向的培养过程调控措施和所构建的学生核心能力量化模型,可预期培养学生能力,达到行业需求。

2.2 学校、学院、学生的可视化呈现

科学建构师生关系、增强教学有效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动态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校基于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阶段成果,因材施教、持续改进的培养方式存在滞后性。通过集成多专业、多学年学生的多个维度的教育全过程数据,结合学生核心能力量化模型和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搭建形成聚焦成果的学育全程画像的可视化分析系统。通过对学习者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及时、准确知晓所培养学生的学习总体情况、兴趣偏向、知识架构和弱项短板,进而采取相应对策,科学设计更具针对性、更加灵活有效的学习活动。传统模式下相对固化的课堂教学将转变为具象化、可视化的个性化教学。通过对学生教育过程阶段成果的实时诊断,精准诊断教师教学业务与学生能力素质的匹配程度,有效解决学校、学院、学生三者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与贯通问题。

2.3 学校、专业、课程的一体化评价

课程是专业内涵的直接体现,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是学校满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关键因素。学校层面的教学过程监控一般通过督导听课或学生评教来实现,评价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往往耗时长、不全面,未能有效体现“行业需求导向、学生能力量化、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优化与管理调整”联动,造成教学目标与教学成果时效性弱。平台以行业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引入集成化能力数据模型,构建从课程达成度、培养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的一体评价,保障“学生-课程”的学习过程、“课程-专业”的内涵实现、“专业-学校”的一体推进、“学校-社会”的有效衔接等多层次的评价机制,明确“学校-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

3 成果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功能定位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家庭、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倒逼高校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趋势的大学治理体系,从教育理念、内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探索更开放、更智能的教育教学系统,实现办学对接需求、贴近发展。2015年国家引导一批有条件的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一批应用型高校从理念、目标、路径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促进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于信息化的成果导向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平台更好地适应了信息技术变革、智能化应用的发展,是高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3.1 信息的数据化

纷繁复杂的教育表层信息,只有贯通为可识别、可利用的标准数据,才能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强大功能和实质作用。目前,现代信息技术从各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总体目标。《意见》的核心是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标准,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开发与集成技术,全过程、全方位实现教学目标的调整与优化。通过信息化技术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务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教学过程、学生管理服务、人事管理、科研运行、招生就业过程等信息进行集成,统一为可以横跨内部、相互识别的数据标准,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和共同使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持续改进。

3.2 全域的系统化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使命。新发展阶段,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和企业创新主体功能发挥,现代化高校治理能力不仅局限于行政管理、教学运行等内部环节,更多关注业界的发展需求、学生的成长需要,以及家长、校友等相关群体的关切。内部治理关乎教学改革、内涵式发展,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既要协调好内部运行关系,又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外部关系,及时有效回应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关切与诉求。平台多角色、多层次的系统构架,设置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教育链条的核心角色,能够把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力达成等情况动态化、系统化呈现给相关各方,有效引导学校、家庭、社会的广泛参与,真正汇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合力,形成教育各方促进内外良性互动、持续改进优化的大教育格局,实现家校、校企协同育人。

3.3 过程的目标化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更离不开教与学两大核心。必须更加关注过程与目标的循环促进,精准分析每项专业学习过程的核心能力达成度,精准评价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同向提升。在高校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是师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指标与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学习成效进行有效关联、动态呈现,及时监控培养过程,实现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推动目标达成,促进企业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无缝对接,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

4 成果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的时代价值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5]。学生、教师、家长、用人单位在教育链条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各行业领域,给社会带来的进步和变化已经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和重要性[6]。如何发挥大数据的功能,辅助发现教育背后的现象规律,提升教育针对性、有效性是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意见》提出,加快形成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高等教育云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7]。结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建立基于大数据应用、多主体参与的全流程教育管理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4.1 践行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目标是“育”。围绕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家庭、学校围绕着育人目标,共同参与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9]。与中小学相比,高校家庭教育功能急剧减弱,家长和学校对孩子进入大学后的家庭教育重视程度明显削弱[10]。特别是在我国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大部分高校学生脱离家庭式的陪伴教育,家庭已经很难将触角延伸到高校思想教育、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人才培养环节。因此,有必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促进家庭参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活动,建立家长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实践情况的畅通渠道和数据资料,及时掌握辅导员、教师对学生的阶段评价和智能分析,真正打通高校家长和学校教育的“孤岛”现象,缓解高校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

4.2 促进教学相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对教师来说,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战国末期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学记》,正式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其本义是教师通过自身的施教促进自身学习、自身成长,实现教师个体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在现代教育的主客体师生关系中,教学相长的意义裂变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11]。为此,围绕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如何重新建构与优化师生关系,增强教与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着眼多主体的参与性和开放性,多方数据的汇集性和智能化,提供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是推动形成学生共同培养、教师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

4.3 深化产教融合

国家大力引导部分有条件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应用型转变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在顺应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结合长期办学实践的一种理念提升和价值选择,是高等教育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对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必然要求[12]。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形成,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校管理模式、教学形态、教育方法也随之发生深刻变革。必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科学精准定位学校、用人单位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中的角色与功能,迅速调整课程设计,建立校企紧密型、常态化的融合交流机制。

5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必须广泛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广泛应用数据资源,精准响应需求、持续优化改进,才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培养全面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适销对路”人才。

猜你喜欢
导向成果应用型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偏向”不是好导向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