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为导向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

2024-01-20 08:36
关键词:纽带共同体中华民族

陈 云 柴 玲

[提要] “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向心性、凝聚性、和谐性三个维度上的高阶状态,回答为什么要“融”、什么是“融”、如何实现“融”等问题对于民族工作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具有积极意义。以“融”为导向是党的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融”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为着眼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着力点,以打造立体纵横的共同体纽带为着手点。新时代民族工作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固物质联结、润化共有精神入手,不断增强向心性、凝聚性、和谐性,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民族工作进入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阶段,民族工作的基本思路转变为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增强各民族的“五个认同”,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向心性、凝聚性、和谐性借力新时代民族工作而不断增强,“融”的意蕴日益突显。“融”作为过程,意味着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升华民族关系和民族情感,建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作为效果,代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谐和美的团结意境。基于此,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角度出发,深刻阐明为什么要“融”、什么是“融”、如何实现“融”等问题,对于新时代民族工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方面出成效、见实效具有积极意义。

一、以“融”为导向是中国民族工作推进的历史必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性、凝聚性、和谐性。“向心性”中的“心”指涉各民族团结环绕的核心,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心性”表现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和追随;“凝聚性”指涉民族团结纽带的全面性、通畅性和协同性,表现为对不间断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华民族和连绵博大的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和谐性”指涉民族团结的品质和意境,即重同尊异、兼爱包容、自然和美。以这三个维度为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聚”为特征的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建设、以“凝”为特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建设和以“融”为特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聚”“凝”“融”代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同阶段的团结程度和凝聚状态,每个阶段都确立了民族工作的核心任务,形成了民族关系的新境界,生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风貌。三个阶段的建设成效逐级累加,“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高阶状态,也是长远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导向。

(一)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建设(1949-1978)

“聚”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程度,也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建设的总特征,核心内涵是通过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确立各民族平等的政治地位,聚集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和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认同,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纽带,辅以经济和文化纽带,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实现“聚”民族、“聚”民心、“聚”民力。中国共产党只有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形成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新生人民政权周围,集中力量建设崭新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共产党依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关于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规定,开展了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建设,具体措施包括:以宪法的形式赋予并确保各民族平等的政治地位;贯彻推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全国分层设立若干具有自治性质的区、州、县;确立并推广国徽、国旗、国歌等国家符号以凝聚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组织中央和边疆地区互派参观团,增进相互了解;组建民族院校、举办干部培训班等多形式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帮助保护、推广民族文化等。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民族工作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源头上根除了民族不平等,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结构和“多元”格局,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化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团结基础。但是在侧重政治共同体建设的同时,民族间经济纽带和精神文化纽带建设相对薄弱,各民族主要聚居在各自传统地域空间中,流动与交往程度有限,民族间经济、文化和心理层面的隔阂客观存在。此阶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效上,向心性得以确立,凝聚性与和谐性初步生成,呈现出“聚”的团结程度和凝聚状态。

(二)凝: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建设(1979-2011)

“凝”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民族团结的程度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风貌,其基本内涵是立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拉紧经济纽带,绷实政治纽带,发展文化纽带,加深各民族的经济依存和利益共生,用实实在在的发展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调配、文化教育等方面着手,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交往交流互动机制,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纳入“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凝入中华民族有机体的血脉中。

此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建设。第一,围绕“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工作重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中西部物资能源信息输送“大动脉”,打造全国经济一盘棋。第二,扩大民族地区开放,加快发展民族地区。1992年实行沿边开放,2000年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同年启动“兴边富民行动”,扶持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切实贯彻党的扶贫开发政策,从1996年开始,在东部沿海省市、计划单列市与西部贫困省区之间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协作,建立对口帮扶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推动这些地区与全国实现同步发展。第四,针对各民族群众的双向流动及产生的不适应、不和谐问题,加强城市管理与服务,积极保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第五,1984年开始,东中部地区陆续有20多个省市开办“内地班”,主要是初中或高中,为西部地区发展培养输送人才打基础。第六,针对民族地区在改革开放、文化交流进程中传统文化传承乏力、地方经济发展着力点不明的问题,2005年启动第一次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2009年实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在经济发展、减贫增收的同时兼顾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0多年持续不断的投入、扶持、援助、交往交流,极大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了区域发展差异,各民族的经济利益深度交融。伴随经济发展平等化和经济依存度的加深,各民族之间建构起一种事实上的平等关系。但是,由于各民族文化和心理联结纽带的建设相对薄弱,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都还有培养和发展的空间。此阶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际效果上,向心性得以巩固,凝聚性极大增强,和谐性有所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获得进一步“凝”实。

(三)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2012-)

2012年至今,党的民族工作重心转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进入“融”的高阶阶段。所谓高阶,是相对于前两个阶段的“聚”“凝”而言。“聚”是各民族在政治纽带的强力作用下,围绕中国共产党和新生人民政权,初步形成的聚合状态,中华民族的向心性、凝聚性、和谐性整体程度较低;“凝”是在强大经济纽带的加持下,各民族在政治和经济层面都实现了民族平等,中华民族的向心性、凝聚性、和谐性整体程度有所增强;“融”是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不断推进,民族团结精神纽带建设的短板得以补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叠加力量使得中华民族的向心性、凝聚性、和谐性整体程度大幅提升。

在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持续消灭绝对贫困、保护传承特色民族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同时,党中央加强了对民族工作的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纽带建设,将民族工作向深处、细处推进。首先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面向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连队、宗教活动场所(“七进”)全面铺开,进入社会化的新阶段。国家民委结合各主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类别化的指标评估体系。通过分类创建和载体精细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基本形成了各地域、各民族、各领域、各行业、各单位广泛参与的整体局面。2020年和2022年又先后对部分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新的测评指标充分考虑到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体情况的差异性,加强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力度。其次是制定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形势的因势利导,从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入手,积极推进各民族相互嵌入,逐步扩面至实现各民族的全方位嵌入。具体做法包括:加强东西部协作,实施对口支援,推动东西部地区政府部门之间、市场主体之间、校际及校企的对接;紧抓示范引领,通过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先进事迹的表彰与宣传,以点带面,激励更多主体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强化政策支持,鼓励各民族跨区域就业创业,从信息、培训、法律等诸方面加强服务,充分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完善规范旅游管理与服务,让各族群众在参观体验、休闲娱乐中加深了解、增进理解。第三个方面的工作是创造挖掘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文化符号,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奠定思想和情感基础。广泛发动研究机构、教育系统、文宣系统的力量,深入中华历史、各民族文化、地方风俗、当代公共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领域,挖掘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元素和符号。通过凝练宣传其中的共同性、共享性,培育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和共通情感。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全面铺开,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精神六条进路:政治进路强调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政治道路、理念和制度贯穿在治理民族事务的各个环节;经济进路以打造共同繁荣的物质基础为核心,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兴旺,完善分配制度,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文化进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传播各民族共有文化元素和中华文化符号;法治进路以国家安全和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为根本,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严厉打击损害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的犯罪活动;社会进路以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为目标,建设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学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精神进路以“四个共同”和“五个认同”为依托,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国家意识。这六条进路从不同方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性、凝聚性、和谐性,我国民族关系更加亲密无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融”之境愈益明显。

二、以“融”为导向的民族工作的理论审视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从理论视角审视以“融”为导向的民族工作的内涵与特点对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向纵深发展、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极为必要。

(一)“融”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为着眼点

建设高度团结、凝聚、和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融”为导向的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在向心性方面,“融”代表坚定的政治认同。“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从诞生之日起便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蕴,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至关重要。政治立场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塑造的明线。通过这条线,中华民族将成为更加紧密、团结、明确的政治行动主体,才能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在凝聚性方面,“融”代表强大的物质与精神纽带。只有守护好共同开辟的疆域、分享好共同集结的利益、传承好共同书写的历史、繁荣好共同创造的文化、发扬好共同培育的精神,各民族方能真正做到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在和谐性方面,“融”标识着民族团结的品质和意境,既表示各民族紧密无间、通达滋润的关系,更蕴含浑然一体的自然之美和相亲相爱、相兼包容的和谐之美。费孝通先生曾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描述中华民族的理想状态。各民族自觉、自愿、自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心甘情愿、同心同德追随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融”本质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想状态,是新时代民族工作追求的各民族团结亲善关系的整体效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实现“融”的最核心、最关键、最艰巨的任务。经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滋润凝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融”与民族同化有着本质区别。同化是个人或团体通过参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生产生活实践,分享其经历与历史,获得他们的记忆、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而被整合进对方的文化生活中[2](P.730)的过程。最终结果是一个民族失去本民族的特征,被其他民族所吸收,现实中往往是非主体民族演变为主体民族的一部分。而“融”的参与主体是地位平等的56个民族,各民族持续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性不断增强,差异性得到承认和尊重,各民族都有生存的权利和发展的机会。“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才发展出的高阶特征,具有鲜明的内涵:就向心性而言,是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就凝聚性而言,是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享性成果为纽带;就和谐性而言,是建成包容和美、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统一的国家意识和公民身份。“融”是特定社会条件和时代形势作用下的产物,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

新时代民族工作能够以“融”为导向依赖的是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点。数千年来,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持续不断的跨地域嵌入式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空间分布格局。各民族通过共同的生产生活及商贸、和亲、冲突等社会互动,逐渐被纳入大一统的统治秩序中。各民族在政治一统、经济互惠、文化共享、心理依存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中国众多民族的多元与一体辩证运动和演进,贯穿着中国历史的全过程”[3](P.100)。中华民族在经历了“华夷天下-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变后,其实体性越来越清晰、紧密、凝实,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56个兄弟民族不分主次、各有优势、地位平等,它们冠以“中华民族”这一共同的“姓”,叫着各自的“名”,团结而成一个民族大家庭。赫尔德(Herder)认为民族共同体是符合人的自然情感的生活形态,有利于实现人之幸福。民族共同体本质上相当于扩大家庭,“自然始于家庭,家庭相互结合,形成树的枝干根……彼此不分离、不倾轧”[4](P.384)。各民族交融互鉴、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欢聚一堂,他们都是国家的主人,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平等主体,一个也不能少,也不会少。各民族又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一体,共同具有同一的国民身份,以统一的中华民族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奠定的‘家庭’归属和国民身份认知”[5]。

(二)“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着力点

正确把握“四对关系”①,在巩固物质共同性的基础上,大力增强各民族的精神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融”为导向的民族工作的核心任务。四对关系相互之间并非完全互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本身属于精神层面,二者的关系也是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一个主观维度。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可以分层为物质文化(器物、经济生产、行为方式等)和精神文化(制度、观念、信仰等),同时包含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因此可以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涵化在物质与精神、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中。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总纲,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最终汇结为巩固各民族的物质共同性,大力增强精神共同性,同时尊重差异性。

物质共同性的巩固和精神共同性的增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助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强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物质力量的支撑,物质成果的共享和利益的共性交集有助于生成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日常生活实践中大量积累的良性互动经验是相互信任、情感依恋、心理认同的直接来源。另一方面,物质层面共同利益的实现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为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否牢不可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塑造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共享的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能否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6]

巩固各民族的物质共同性要依托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各民族的同步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发展梦的唯一正确道路,它所追求的“共同富裕”要求“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7]。“聚”“凝”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已经根本改变了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面貌,基本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新时代民族工作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聚焦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要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三个意义”②。

大力增强各民族的精神共同性是由当下民族工作所处历史方位决定的。中华民族正处在历史上最接近于伟大复兴目标的关键期,发展问题解决进展良好,团结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急剧凸显。团结问题本质是民心问题,攻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心向背、力量对比。[8](P.556)以“勤劳节俭”“尊老爱幼”“仁义礼智信”“天下为公”“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德;以“四个与共”“四个共同”“五个认同”为内容的共同体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为主体的现代优秀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些精神力量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指引前进方向。当前阶段,尤其要加强精神共同性建设,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民族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三)“融”以打造立体纵横的共同体纽带为着手点

从共同体纽带建设入手,构造立体纵横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营造网络是以“融”为导向的民族工作切实开展的突破口。新时代民族工作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联结纽带的健全、疏通和协调上下功夫。共同体是以各种主观或客观共同特征为纽带联结而成的人类群体。联结纽带对于共同体的凝聚持久至关重要,一个稳定的、牢固的共同体既需要客观纽带筑牢基底,也需要主观纽带内聚灵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党的民族工作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联结纽带建设,先后构筑了强大的政治纽带、经济纽带,强化了文化和精神纽带,开辟了社会、法律、网络纽带。鉴于精神建设的广泛性、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新时代民族工作要继续从价值观、情感、认同维度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挖掘社会、法律、网络空间等联结机制的价值,充分发挥它们的凝聚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联结纽带在实际运行中并非完全融畅,存在诸多堵点、断点、盲点、痛点,需要疏通、联结、填补、消除,方能确保其中所蕴含的价值、情感、利益、认同等共同元素顺畅抵达每一个民族、每一位共同体成员。政治纽带的结点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尚未完全在基层落实,各民族群众参政议政督政的条件和渠道有待完善;经济纽带的结点在于各民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文化纽带的结点在于如何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华文化符号的挖掘整理与高效推广;法律纽带的结点在于民族事务法治化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社会纽带的结点在于各民族从空间、经济、社会等形式嵌入到文化、心理的实质嵌入的提档升级;精神纽带的结点在于从深化认知升华到培育情感、巩固认同、形成自觉行动的意愿。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全面铺开、日益深化,加之国家安全形势的严峻性,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呈现出“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的新时代特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纲,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集中力量、共同发力是应对当前形势的有效方略。这对民族工作的理念、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贯通诸多纽带的运行轨道,保障各方面工作相互辅助、彼此支撑,形成整合力量,才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断向基层、向普通群众、向日常生活世界推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行入心入脑入魂。

三、以“融”为导向的民族工作的实践路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要继续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从共同体纽带建设着手,不断巩固向心性,有效增强凝聚性,大力提升和谐性,重在平时、重在基层、重在行动、重在细微、重在攻心,持续精雕细琢,最大限度动员各族群众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一)构建协同机制,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巩固共同体向心性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团结环绕的“核心”,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性不仅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更要提升党和政府的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民族工作水平,根据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稳妥推进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9]明确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和目标,也指明了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领导、法治、协同、动员。

从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整体现状来看,协同和动员是改革的重点,形成一套规则程序系统作为规范各治理主体间关系的组织协调框架是改革的难点,理顺民族事务专门机构的内部关系,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义务是改革的起点。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③,把民族事务与宗教事务、华侨事务统一归并到中央统战部协调管理。目前中央层面的机构调整工作已宣告完成,各个地方、各级政府层面民族工作机构改革需要结合各地、各级政府的具体情况,正视各方诉求,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尽快形成大统战工作格局下民委系统上下一盘棋的局面。

在统战部门牵头的协调机制中,国家民委居于重要地位,是民族事务治理的专门化、专业化机构。国家民委与其他政府部门间、政府与社会主体间跨界跨域的协作机制可借助指标体系的制定与运行来实现。指标体系不仅是评价工作成效的标准,也是指导工作方向的指南,而且有利于收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全流程的记录性、成效性数据,为系统分析、过程回溯、事后监管、优化服务等工作提供精准依据,助力民族事务治理的国家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10]。

指标体系的制定与运作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和推进。一是针对特定测评对象、特定关注领域,专门制定单一维度的“点”状指标体系,针对诸如“党员干部民族观”“中华文化知多少”等具体方面进行考核。二是协助建构各政府部门系统内部自上而下的“线”状指标体系,采用总体性指标框架把握方向,精细化指标落实任务和职责的协作方式,既能够实现总体行动方向和步调的一致性,也为各政府部门实事求是地创新工作、灵活应对保留了空间。三是从平衡共同性和差异性、物质和精神关系的角度,制定“面”状指标体系,针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综合性、整体性工程从专业角度提供工作指导、监督和评估。四是整体把控各类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使它们相辅相成,同时根据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最新指示和要求,适时更新完善指标体系,以促进相关民族工作的调整推进。民族工作领域指标体系的建设和运作有助于纵向理顺民委系统内部各级部门的工作,有助于加强民委系统与其他职能部门间的横向沟通联动,在政府层面形成民族工作的整体合力,开创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疏通关键结点,加强联结纽带精细化建设,增强共同体凝聚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诸多联结纽带的建设都进入了提档升级的关键阶段,尤其要疏通经济、社会、法律、网络等联结机制的结点,充分发挥其凝聚作用。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本质要求。以“融”为导向的民族工作要把56个民族多元一体作为现代化发展的财富和优势,统筹资源、激发优势、取长补短、互利共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挖掘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高度关注民族地区的生态脆弱性问题,在“双碳”目标下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三次分配的基础性制度,规范土地、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市场机制,探索财产性收入增加渠道、税收再分配新模式、慈善益贫新方式等,确保社会资源在各族人民中的合理分配和有序流动;改革户籍制度,加快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各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为人口流出地提供地域性、资源性产业支撑;加大为民族地区培养输送各类人才的力度,完善西部学子异地教育机制,提升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改善民族地区的薪资待遇和福利标准,让人才留下来、知识技术活起来。总之,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要积极吸收借鉴先进地区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融”为导向的民族工作要持续建设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各民族的全方位嵌入最终落脚在文化和心理层面的互嵌上,即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共同形塑中华优秀文化,及各民族相互信任、依靠,形成共同体理念、同一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全方位嵌入的实现,一方面要依靠劳动力迁移、城镇化、城市改造等市场和社会力量的自然推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提升公共服务供应的均等性、开放性、公正性,打破特定民族在特定行业、职业、社区过度聚集的情况,杜绝少数民族群众与低层次、低学历、低收入群体重叠的状况。另一方面要积极动用公共服务、公共政策杠杆开辟更多的民族互嵌领域、破除部分群众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知识、技能、生活习惯的障碍。尤其重视居住生活、劳动就业、学习发展、休闲娱乐等场域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布局,引导各民族群众在多个场域中交叉重叠互动,将促进各民族多层次、多维度的相互嵌入作为绩效指标纳入相关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实施方案中去。同时,要贯彻共建共治共享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推进各民族在具象化目标中展开合作。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新时代的民族工作需严格把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国家安全防线,依托《国家安全法》《反分裂法》不断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依法依制依规处理好各类涉民族因素的社会纠纷,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势力,与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进行坚决斗争。要在宣传教育方面统筹发力,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守好舆论阵地,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法律、鲜活事例等组合拳粉碎西方舆论对我国民族事务的凌霸,动员境内外民间力量,全方位、立体式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中国民族事务的国际话语权。此外还要维护网络安全,对涉民族因素网络信息开展系统性监管,严防境外有害信息渗透,对网络社群的言行予以规范引导,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广为撒播,渗入中华民族的血肉灵魂。

(三)深化宣传教育,培育共有精神和共通情感,提升共同体和谐性

和谐性体现一种自然的美感,这种美感主要源自各族人民基于共有精神和共通情感而在生产生活中谦和包容、相亲相爱,它主要借由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纽带建设来实现。目前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但仍需要把工作伸进基层、伸向群众,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久滋润各族人民的心魂。

应当把中华文化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等高阶认同教育前置[11],融入教育工作的各个领域和阶段。要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完整贯穿于党员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国民教育中。在教育方式上,要结合全媒体时代、分众化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的丰富创新教育形式,做到刚柔并济、显隐共润。一方面充分利用日常生活、节庆仪式、重大事件,依托各民族共识共享的国家标识、中华文化符号、精神和记忆象征等认同中介,引导各族群众在参与、体验、沉浸中凝聚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另一方面,积极把脉各社会群体、各民族群众“五个认同”的认知契合点和情感共鸣点,针对不同受众的认知偏好实施信息精准投送,发掘并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闻传媒、网络空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战场,必须强调社交媒介平台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加强舆论监督引导,提升多元社会主体的参与度。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展开普遍化国民教育;通过网络媒介和新媒体平台,借助智能推送,展开各类群体的精准化教育;通过现场沉浸式体验、场景模拟、多元互动,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突破性培育。

同时要充分释放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动性、创造性,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落到实处、抓到细处。重视各民族群众的现实性、紧迫性需求,广泛链接资源,建设“回应型”社区、企业、学校等,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纾难解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提供人性化服务,挖掘并利用好日常生活实践中最具生活性、亲民性、推广性的文化元素和生活符号,让各族群众在真真切切的体验中加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必要性、正确性的认识和理解,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接触和使用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重视极具烟火气的、世俗化的生活符号、文化元素的升级建设。类似“村BA”“村超”“划龙舟”这样纯粹的群众活动,应该悉心保护其不受资本浸染,持续组织、加大宣传,让各族群众在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集体欢腾,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善于挖掘利用,诸如羊肉串、螺蛳粉、葡萄干等大众生活元素,进行包装升级、创意宣传,既有利于增加各民族从业者的经济收入,发展特色经济,更有利于丰富社会大众生活,促进对中华特色文化的接纳与喜爱。柴米油盐,粗茶淡饭,这些生活中最平常的画面,饱含着最真实的味道。正是这种味道,可以穿透各族人民的心、凝聚各族人民的魂。

注释:

①四对关系是指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②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http://news.cctv.com/2021/08/28/ARTIFX9D3d4wpP8BPT3X0EeZ210828.shtml?_hgOutLink=news/newsDetail&id=116562,央视网,2021年08月28日。

③该方案于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猜你喜欢
纽带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洁白的哈达是万物的纽带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小学班主任如何发挥纽带作用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灵动的词串,写话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