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曙光”:福州城市遗产价值的阐释与保护

2024-01-26 03:06张剑葳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船政三坊七巷工作坊

福州是一座拥有2 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海纳百川、底蕴深厚的闽都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2021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召开,福州的申遗热度进一步提升。以三坊七巷、福建船政等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各具特色、价值重要,无论以何种路径推荐申报世界遗产,都有利于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我们提出以“启蒙曙光”为切入点,聚焦近古至近代的福州,串联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福建船政、鼓岭等历史建筑群,尝试以一种更大空间尺度的、整体性的、系列遗产的方式阐释福州的遗产价值。

以此为目标,我们组织了2022年“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工作坊”。本期专栏文章基于工作坊的工作成果发展而来。来自国内外28位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经过充分的前期研究准备,分组对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马尾船政和鼓岭开展了为期10天的田野调查,在40℃高温下走遍了调研区域,用密集的踏查、访谈和讨论,记录下文化遗产的过去与现在,书写下对福州城市历史叙事与遗产价值的思考。

专栏首篇是黄康等对三坊七巷的调查与价值研究,将三坊七巷置于福州全城视野,从历史、地理、文化角度考察三坊七巷的演变历程,剖析近代名人辈出的文脉传统。三坊七巷固然是“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的博物馆”,而本文着重梳理其自宋代以来知识精英不断聚集而形成的街区文化生态,至近代培育出如此众多的启蒙先贤和仁人志士,从近代启蒙的角度阐释“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价值。当通过人物网络串联起马尾船政、上下杭、烟台山时,这一价值的阐释则可获得系统性的加强。

三坊七巷即使有上述厚重的遗产价值,来三坊七巷参观游览的人流仍主要集中于其中的商业主街,这在全国的历史文化街区中也是普遍现象。当企业力量接管历史街区的具体运营时,不可避免地将商业元素与价值保护相糅杂。王小溪、王思渝、薛雅丽基于实地调查,深入探讨了政府、主管企业、商户、居民的主体参与行为对历史街区空间利用的影响,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还应重视商户和在地居民的力量。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闽江北岸,向江边延伸,与烟台山隔江相望。与三坊七巷的功能不同,上下杭是福州传统的商业中心区,承载着福州的市井烟火气。刘召龙、刘琬华、李光涵透过建筑与街区的风貌,尝试重构叙事视角,指出上下杭在历史演替中拓展出了更重要的角色。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悄然生长为此地乃至整个福州带来内生动力,以商会为代表的社会团体推动社会阶层流动,与三坊七巷的文人志士形成联动,从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角度点亮了启蒙曙光。

烟台山如今是福州的网红打卡地,商业资本介入保护与更新,使其沿江一面既有良好的历史风貌,又保持了商业热度,但也应看到其价值有被扁平化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风险,而忽视了其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更替和社会要素的层积。谢之昂等从历时性角度解析了烟台山城市空间与建筑的生成,指出近代化过程中福州本土行动者所发挥的作用:烟台山与三坊七巷的精英隔江呼应,成为新知的传播中心,生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这不仅使我们对烟台山价值的认识更加丰富、立体,也提示我们:保护和利用城市遗产应以城市空间变迁和层积为线索,揭示空间发展与社会变迁、历史演进的内在联系,从而展现历史不同阶段遗产价值的交叠与耦合。

从区位上看,鼓岭远在福州郊区的鼓山,却与烟台山有着直接联系—近代烟台山社区的国际居民为躲避福州夏日酷暑而集中在鼓岭建别墅,形成了又一个国际社区。历史上的鼓岭中外居民共同建设这一国际社区,不仅在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方面都获得了启迪和社会革新,中外居民的情感互动也成为中外民间友好交流的象征。商晨雯将鼓岭放置在当下整体性的人与社会当中,探讨了人与地方、场所及实践的独特联结。鼓岭延续至今的中外民间友好交往如此打动人心、广为传颂,其在地性和情感属性赋予了遗产价值更丰富的社会性和当代意义。

脱离福建船政来谈福州乃至中国的“近代曙光”都是不完整的。船政的海军工业及其开创性的近代职业教育,孕育了中国近代科学新思想,也培养了一批“开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海军将领和工业人才,在中国近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次专辑刊出对福建船政文化保护利用亲历者的访谈采录,聊以管窥福建船政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的成绩与困难,以期未来对船政遗产及其精神的保护、传承有所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的民间遗产保护行动者具有坚强的基础、持续的韧性和行动力。这些志同道合的青年热爱家乡的历史文化,在福州遗产的相关保护规划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保护实践中颇具特色的现象。他们持续记录着福州的建筑遗产,于2011年创办福州老建筑百科网,为本次工作坊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工具。站长林轶南先生、早期建设者张继州先生为工作坊的调查和后续研究写作提供了无私的帮助,谨表谢忱!在此也一并对工作坊的特邀专家郭子健、宋峰、武昕、齐晓瑾、刘江远、陈悦、左拉拉、申慧青、孙静、林志森等先生表示衷心感谢。

“福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是一座天然环境优越、十分美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①习近平.福州古厝·序[N].人民日报,2019-06-08(003).。福州的历史底蕴与价值当然不止近古与近代,但以“启蒙曙光”为具体切入点,则可将福州“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闽商、仁人志士与唐宋至近代的城市文脉、物质空间、建筑遗产,以及延续至今的社区生活和精神情感联系起来,使其城市历史叙事与价值阐释获得更完整的表达,或有利于在世界视野下论证其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意义。

期待福州璀璨的城市文脉和无形的优良传统永远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船政三坊七巷工作坊
船政新生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福建船政学堂精神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