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智能时代的大学生数字素养:框架、价值与提升路径

2024-02-04 13:58朱晓虹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框架数字化数字

朱晓虹

(福建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001)

ChatGPT的火爆出圈和惊艳表现,使之成为人工智能发展史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智能化的数字时代已然到来”的观点在全球形成广泛共识。重大技术上的突破,必然会对人类社会今后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智能时代,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具备高数字素养的数字化人才,已经成为新技术浪潮推动下的时代命题。

各国政府均十分注重提升本国公民的数字素养,将其作为增强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1]同月,中央网信办发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作出部署,强调“要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2]。提升公民数字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数字时代新发展的国家战略。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是提高公民数字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笔者结合切身工作环境,以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

一、大学生数字素养框架概述

数字素养框架指的是人在数字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具体能力。数字素养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与数字相关的技术,还涵盖了数字社会人应该具备的意识、能力和态度,因此具有多维度的特点。构建数字素养框架的目的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便于人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和提高自己的数字素养水平。

目前世界现行的数字素养框架大约有100余种[3],主要面向全体公民,面向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框架为数不多。其中比较主流的有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于2016发布的《ISTE学生标准》和美国新媒体联盟NMC于2017年发布的《NMC高等教育数字素养框架》。其中ISTE框架指出未来学生要扮演好七大角色:主动学习者、数字化公民、知识构建者、创新设计者、有计算思维的人、有创造力的沟通者、全球合作者[4];NMC框架则指出高等教育阶段的数字素养应从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两个方面来界定,它以递进的方式将数字素养分成通识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三个阶段,同时明确了数字素养框架应包含的关键要素:信息检索、数字工具使用、数字内容创造、批判性思维、沟通合作、版权知识与数字公民等[5]。两个框架虽各有侧重,但在核心要素的关注上却是一致的。

我国数字素养框架的研究起步稍晚,但在《行动纲要》的战略指引下,有学者展开了专门针对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数字素养框架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内学者吴砥构建的大学生数字素养框架(表1)。该框架的构建既参照了国外数字素养框架的关键要素,又考虑了我国数字时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且能紧跟技术前沿实施动态研究,不断丰富延伸其内涵。笔者以为,该框架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表1 大学生数字素养框架

二、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时代价值

数字化时代离不开数字素养,作为公民数字素养的重要构成,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特别是ChatGPT类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横空出世,成为新时代数字化人才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同时也愈发凸显了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社会价值与时代内涵。

(一)数字素养是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技能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数字化技能,例如数据分析、编程等。良好的数字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认知、理解和运用ChatGPT类智能化的工具,高效、出色地完成工作,提高职场竞争力。

未来社会,劳动者面临的将是一个AI辅助劳动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AI辅助完成,甚至完全交由AI处理,例如发邮件、写报告、快速生成PPT等等。虽说像这类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常规性工作都是ChatGPT擅长的,但是如果使用者没有良好的数字素养所赋予的人机协同能力,就不能和ChatGPT进行有效地提示和沟通,也就无法让它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因此,能否驾驭ChatGPT,对使用者的数字素养是个考验。

未来社会,“持续补充新知识,不断提升工作技能”的终身学习,对于劳动者而言,将会是一种常态。ChatGPT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智能化辅助学习工具,可以为学习者推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资源。但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使用者必须学会如何提出好的问题,良好的数字素养所赋予的问题意识和计算思维,会帮助学习者懂得如何分步骤地引导式发问。

众多媒体报道,ChatGPT问世之后,美国诞生了一种名为“提示工程师”的新职位,年薪高达33.5万美元,并不要求必须持有计算机学位,但对从业者的数字素养水平要求极高。由此亦可略微窥见数字素养的时代价值。在智能时代,数字素养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是当下教育亟须解决的一件大事。

(二)数字素养是抵御数字风险的有力屏障

随着智能时代的悄然开启,智能伦理问题,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等问题日益凸显。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获取和甄别信息,守住智能伦理的道德底线,同时还能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预防网络攻击和欺诈。以ChatGPT为例,ChatGPT的功能与价值以及给大众带来的冲击与震撼,上文已大量阐述。但其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初期产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Bug和局限,如果使用不当会面临诸多潜在的风险。

其一,ChatGPT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ChatGPT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概率分布统计的结果,生成最有可能符合要求的答案,也就是ChatGPT无法保证回答一定是正确的,它给出的只是概率最高的回答,而非最正确的回答。如果学生在使用ChatGPT时,对于ChatGPT生成的回答不经思考、验证就直接使用,或是不负责任地传播了错误答案和不实信息,任其大量充斥于网络媒体,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互联网数据的严重污染。而良好的数字素养所赋予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甄别意识,可以确保学生对生成的内容保持理性的思考,进行合理的评估与筛选,而非全盘接受。

其二,ChatGPT引发的侵权和作弊问题。ChatGPT的运行机制是建立在大规模互联网文本数据训练的基础上,如果不加注释地使用其生成的内容,可能会有侵权风险。另外,不乏有学生为了逃避学习,违背学术道德与诚信,利用ChatGPT代写课程作业,完成学术写作。尤其在大学,这一现象较为明显。因此,不少业内人士提议禁止大学生使用ChatGPT,但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声音认为,智能化应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其一味地阻挡扼杀科技创新力,不如加强管理与教育,一方面,政府尽快出台相应法规进行监管,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数字素养,通过良好的数字素养所赋予的正确的智能伦理观和价值观,约束学生,让其坚守底线,合法合规地使用智能工具和网络资源,减少侵权与作弊行为的发生。

其三,ChatGPT暴露的数据安全与隐私泄露问题。ChatGPT的训练方式是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ChatGPT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用户输入的信息,之后可能提炼用于对其他人的回答。因此注册使用ChatGPT时,对应网页会告诫用户不要在对话中分享个人敏感信息,但仍有不少用户由于数据安全意识淡薄,在使用过程中,将自己的个人隐私或是工作中一些原创性想法和成果输入,造成数据泄露,致使个人或公司利益受到潜在威胁。前不久的三星员工使用ChatGPT不慎泄露公司机密数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由此不难看出,要实现智能技术的安全使用,必须要有数字素养所赋予的数据安全意识来保驾护航。

ChatGPT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代表,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它的“智力”水平会越来越高,被挖掘的现实应用场景也会越来越多,新问题新风险还会不断涌现,只有良好的数字素养才能成为抵御各类数字风险的有力屏障。种种现象说明,智能时代,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三、大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

高校是培养高水平数字化人才的重要阵地,依靠本土高校培养大规模高质量的数字素养人才是有效支撑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7]。《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知识更新、创新驱动的数字素养培育体系,强调要加强学校数字技能基础课程建设,将数字素养培育纳入教育教学活动。这为各大高校的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高校而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字素养教育,要将数字素养教育融入各专业教学、课程教学及教育管理全过程;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要结合本专业本学科的工作实践,努力探寻能够促进大学生数字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完整数字课程体系

课程是培养数字素养的媒介,完善现有的数字课程体系,将数字素养融入课程,是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关键。从现有体系看,高等教育阶段,计算机通识教育是各个高校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主要途径。计算机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通识教育,学习到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长期以来,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一直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但从《行动纲要》可以看出,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数字素养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素养拓展延伸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素养。当下数字素养的界定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原有的范围,因此,依据大学生素质框架的各项指标,尽快修订计算机通识课程的现行标准,将数字素养的新要求补充到课程教学,使课程从过去单纯的知识与技能传授,转变为发展计算思维,弘扬创新精神,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能力,增强数字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等综合数字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计算机通识课程在数字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功能。同时可以尝试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探索数字素养培育的多元化路径。例如将计算机通识课程与社会科学、法学、哲学等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的数字人文素养。构建一个“以计算机通识课为主导,多学科交叉赋能”的数字素养课程培育体系。

(二)全程优化增强数字意识

数字素养意识优先,数字意识反映了个体对数字信息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具备数字意识的人能够主动拥抱数字技术,自觉参与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提升学生的数字意识可以从学生踏入校园的专业介绍入手,要从宏观层面向学生系统介绍数字技术与本专业的融合框架,在介绍行业需求、就业方向时,要让学生了解数字技术在本专业当前和未来潜在的一些应用场景,要强调数字素养对于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数字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促进学生自觉地以数字公民、数字劳动者的身份参与到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同时提供数字课程、数字图书馆、虚拟仿真实验、在线实习等数字化学习和实践环境,以及适当组织一些数字主题的活动,如学术讲座、科创竞赛、社团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四年本科学习期间的全过程引导,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字意识,加深他们对数字科技的理解。

(三)多方融入提升数字能力

课程内容设计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落脚点和突破口,如何将数字素养融入课程,是培养数字化人才的关键。以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为例,教师要在现有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在数字经济中的新业态新布局、在数字人才方面的新战略新举措,国内外头部互联网企业的科技动态,实时了解数字资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补充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知识和ChatGPT、元宇宙等热点概念和大事件,让学生明白新技术的迭代升级,就是在不断使用、解决问题中完成的,要积极拥抱新技术,了解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尝试着用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鼓励学生使用ChatGPT类智能工具开展探究式、自主性学习,体验ChatGPT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让其成为自己学习的好帮手,培养学生自觉使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技能。同时向学生强调ChatGPT在使用中要注意的风险,可以用线上或线下专题讲座的形式指导学生如何规范安全地使用智能工具,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道法意识。

此外,计算机通识课程还要注意发挥在多学科交叉赋能培养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科学、人文、技术等融合学科的联动合作,例如联合撰写大纲、编写教材、设计案例,联合举办数字人文讲座,互为补充地培养学生在不同学科、不同学习情境课程中,对数字素养各种要素的融会贯通能力。通过精心设计,多方融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能力水平。

(四)模式创新丰富数字体验

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数字化人才,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水平至关重要。这要求教师应重视自身数字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积极学习使用新技术,不断创新数字化教学新模式。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快速发展促使疫情之后的今天,“互联网+”形态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是当前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最优选择。它实现了线下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的双向融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开放,教学形式更灵活。例如教师对微课、微视频、动画的制作和引用,以及通过数字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行为,给予了学生最直接的数字化体验,而突破时空限制,将教学从课堂延展到课外,更是给予了学生自主提升数字素养的虚拟空间。数字技术只有结合应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发现它的问题,同样地,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也需要在与数字技术的不断磨合中,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意义不言而喻,改革永远在路上,随着ChatGPT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从“互联网+”向“智能+”的跃变升级必是大势所趋,时代所需。一种更新型的“智能+”形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正在形成,探索和挖掘它的应用场景,以提升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需要教师们更多的数字智慧。

(五)多元评价确保教育成效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具有诊断、激励和改进教学的作用。数字素养的多元化内涵决定了对数字时代人才要实行多元化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体现与知识技能有关的内容,更要体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考量;在评价方式上,要始终坚持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手段上,则要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所带来的契机,通过各种智能工具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跟踪与分析,以实现精准化的评估。通过“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提升大学生的数字素养,确保数字化教育的成效。

四、结语

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是顺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关键举措。更是ChatGPT智能时代的生存之道。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意义非凡。《行动纲领》的出台为各学校规范开展数字素养培育拉响了发令枪。然而,数字素养培育毕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努力推进,还要依靠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的支持和联动才能有序开展。另外,数字素养培育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循。本文仅仅尝试着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部分的做法,旨在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同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以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做法。

猜你喜欢
框架数字化数字
框架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WTO框架下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