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居家养老满意度调查及智能化改进建议
——以嘉兴秀洲区为例

2024-02-26 07:56张平异朱骏骜王少青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2期
关键词:智能家居居家住宅

张平异, 朱骏骜, 王少青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1 乡村养老现状

现阶段我国生育率的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转变,人口老龄化显现,而中国的老龄化与发达国家不同,21 世纪内我国乡村老龄化水平始终高于城镇,而且我国老龄化发展呈现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快于西部经济薄弱地区,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地域分布差异最大的国家[1]。所以这里以东部地区的乡村——嘉兴市秀洲区的乡村为例,研究目前乡村老人养老现状及其智能化需求改造分析。

嘉兴市秀洲区共有5个镇、4个街道,48个社区、113个行政村[2],是乡村占主导的区域,根据浙江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嘉兴市秀洲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16.9%[3],按照国际标准,该区域的老龄化程度较高。这里将老年人分成3 个状态:退适期、修养期、终老期,相应的状态对应的特点和需要关注的重点见表1。

表1 老年人的状态及其特点

2 乡村居家养老的实地调研和困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人的实际困境,这里在嘉兴秀洲区选取了10个乡镇,随机走访了200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和资料收集,目的是研究农村老人对居家养老的满意度和居家养老的诉求,本次现场问卷调查一共随机采访了200 位老人,其中有效资料188 份,男性占比43.61%,女性占比56.38%。按照实际情况分,退适期老人占21.81%,修养期老年人占43.62%,终老期老年人34.57%,统计的居家养老满意度如图1。

图1 居家养老满意度

调研发现,随着年龄和身体机能退化,对居家养老的满意度会下降,且调研中81.49%老人对于居家养老的困境表示担忧。对于乡村老年人来说,普遍的愿望就是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延长寿命。另外调研中,有慢性病或者身体经常不舒服的老人,希望在家也能享受到舒适便捷的医养服务,特别是乡村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差、普遍有基础病、乡村医疗资源较少。现有医疗资源还普遍集中在城区,乡村就医交通不便。另外,现在流行的互联网医院,其操作对乡村老人是个障碍,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很多老人表示就医困难成为他们居家养老的痛点。

调研发现,随着老人年龄增长,各个阶段的需求并不统一,但是乡村老人经济条件薄弱,专门请人照顾并不现实,所以乡村住宅的智能化改造是普遍能让老人接受的选择,但传统的一步到位式建筑智能改造花费太多,会让老年人难以承受,分阶段进行建筑智能化改造,可以降低改造费用,需要时进行升级,不仅符合老年人的经济情况,也符合智能化产品更新迭代的实际情况。

3 乡村建筑智能化不足的改进建议

现有乡村建筑普遍注重外观和装修,但是智能化水平较低,因此从家庭环境改进居家养老的智能化水平非常有必要。例如,雄安容东养老中心项目中,养老建筑智能化设计要点总结为信息设施系统、智慧养老专用业务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统等[4];基于居家养老建筑智能化设计中,将智能化设备合理融入老人的住宅建筑中[5]。这些建议和研究可以在乡村住宅的智能化改造中借鉴。下文将结合乡村建筑的薄弱环节和老年人三个状态的不同特点给出具体的乡村住宅智能化改进分析建议,具体体现在出入口控制、智能家居、环境检测和预警系统、健康体征联网监控和联网管理、消防联动和数据管理和优化等方面。

3.1 出入口控制的改造

通过实地调研,现有乡村住宅一般都是独栋,出入口方面,一般都是移门或者普通的大门,完全靠钥匙或者人工来操作,对处于退适期和修养期的老人来说,他们的身体和体力尚好,无须别人的帮助,考虑到要让他们提前适应数字化时代,可以首先通过对乡村住宅的出入口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来实现智能化改造。通过对大门实现远程开锁和呼叫等功能,并配合安装摄像头等安防系统,实时监控家中安全,后续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可以加上自动呼叫或者通话功能,方便老人及时进行咨询和寻求帮助。最后对于失能的老人,例如患有记忆障碍或认知障碍的老人,可以在出入口控制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活动范围,通过门禁提示,避免老人走失。

3.2 智能家居的使用

智能家居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捷高效的生活环境[6],非常适合老年人,但是现代智能家居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AI技术的加持下,发展日新月异。考虑到住宅的改造成本,先从比较成熟和体验感强烈的区域入手,例如智能马桶盖、智能床垫等,对生活质量改善非常有效,让老人体验到智能设备对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提高他们对智能家居的接受度,后续根据需要增加网络家电、窗帘控制、智能开关等。随着老人身体的变化,也可以配置防跌倒检测设备,系统自动呼救系统(以短信、电话、程序内报警等形式第一时间自动通知老人的监护人)等具备个性化的智能家居产品。

3.3 环境检测和预警系统的布置

环境检测和预警系统主要是家庭内部环境,如燃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湿度变化等的检测和提前预警。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如视力、听力等感知能力的退化,其对住宅环境的变化反应不敏感,所以需要配备环境检测和预警系统,在建筑内设置一些自动感知设备,如燃气泄漏报警、二氧化碳浓度报警、温湿度检测报警装置,并将数据集中,进行统一数据管理和报警处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增加智能通风系统,当检测到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时,首先语音播报浓度告警,超过一定标准时,自动触发通风系统,将有毒有害物质排出,降低伤害。

3.4 健康体征监控和联网管理

针对老年人身体状况易发生变化,所以让居家养老的老人自助使用智能化设备进行自我健康的监控非常必要,除了前述在建筑内设置监控、使用智能家居和紧急报警装置外,还应考虑为老人配置生命体征监测设备、防跌倒检测设备、定位设备、远程医疗设备等。其中,生命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或其他检测设备,可以实时检测老人的血压、体温、血氧、心电等数据;防跌倒检测设备可以帮助老人减少突发性的意外伤害;定位设备可以帮助老人即使被救助,远程医疗可以帮助老人更及时的获得医疗资源。同时,考虑到未来老年人对身体的保养需求,可以对身体数据指标进行例行检查并上传。如检测到异常,及时通知家属或相应签约医生,进行健康管理或相应的医疗救助。未来数据可以与定点医院连接,主要能够实现视频远程医疗、健康教育、远程监测等,政府管理中心可将老人的健康信息档案上传至定点监控机构,由专业医生定期对老人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和趋势分析,提供专业的医疗健康建议。

3.5 消防联动的完善

随着电子设备的增多,乡村住宅的消防隐患也将凸显,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老年人的生活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智能化设计中,还应做好防范火灾等预警智能化设计工作。首先加强乡村住宅的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配备、电气防火等建设和改造,提高防范预警火灾系统的建设质量和灵敏度,从而实现对火灾的自动化监测、报警和控制等多种功能。同时,加强消防科普和联动功能,既能丰富老人的日常活动,也能提高老人的消防意识。另外,考虑到乡村住宅人均居住面积大,设计人员采用相应的智能化技术,让灭火工作更加精细,通过识别火灾类型且启动相应的灭火系统,提高灭火效率。

3.6 数据的管理和优化

在智能化改造后,可以对乡村老人的健康数据进行汇总剖析,并进行相应的房屋智能优化,然后做出相应决策并采取行动,这也是未来智能化产品升级的方向。通过建筑智能化改造,让房屋像保姆一样可以学习、了解每位老年人对环境的喜好,居家智能化打造最佳最舒适的空间。另外,及时发现住宅的异常状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并将老人的生命体征信息、睡眠信息及其他体检信息实时上传相应平台形成完整的健康档案,由管理中心定期对老人提出针对性的生活和健康保障建议。必要时发出健康预警信息或帮助老人联系家属,预约专业医院和医生,进行定期体检。

4 结语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乡村居住条件有了巨大改善,通过满意度调查和实地访谈,得到传统居家养老中存在问题,为了让乡村老年过上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乡村住宅的智能化改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改造后的智能居家养老模式不仅可以使老年人保持其原有的生活习惯,仍住在自己家中,同时也能享受到舒适便捷的养老服务。

文章根据老人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经济条件,对乡村居家养老做了乡村住宅智能化改进探索分析和建议,重点提高出入口控制、智能家居、环境检测和预警系统等几个方面的乡村建筑电气智能化水平,同时通过健康体征监控和联网管理等手段帮助乡村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和数据获取。

猜你喜欢
智能家居居家住宅
《居家》
Jaffa住宅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关于智能家居真正需求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