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观察

2024-03-04 17:57郑春雨马帅冯慧西华县中医院消化内科河南西华466600
江西中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胃痛附子胃镜

★ 郑春雨 马帅 冯慧(西华县中医院消化内科 河南 西华 466600)

胃痛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胃脘部疼痛、反酸、恶心等,且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常采用奥美拉唑等常规西药治疗胃痛,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中质子泵,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从而缓解疼痛,但停药后较易复发,因此需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2]。近年来,中医在治疗胃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寒,寒凝血瘀,气滞不通,不通则痛,故治则应以健脾益气为主[3]。针灸为临床常见的中医疗法,通过针刺内关、中脘、上脘等穴位,可有效调节患者脾胃之气。附子理中丸为多种中药制成的复合药物,具有健脾益气、祛寒温阳等功效。目前临床对于二者配合治疗胃痛的相关研究较少,故本研究选取138 例我院诊治的胃痛患者进行观察,旨在探讨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38 例2019 年8 月—2020 年9 月就诊于我院的胃痛患者,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 例。对照组:男42 例,女27 例;年龄27~64 岁,平均(35.27±2.48)岁;体质量指数21.27~27.38 kg/m2,平均(24.42±0.75)kg/m2;病程1~8 年,平均(3.14±0.52)年;慢性胃炎37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32 例。观察组:男39 例,女30 例;年龄25~62 岁,平均(34.96±2.27)岁;体质量指数21.46~27.61 kg/m2,平均(24.28±0.82)kg/m2;病程1~9 年,平均(3.25±0.61)年;慢性胃炎39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30 例。2 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内科学》[4]中胃痛相关诊断标准。(2)中医脾胃虚寒证辨证标准:主症为胃部隐痛、四肢不温、食后腹胀、乏力倦怠;舌脉为舌质淡嫩、苔白薄、脉沉细。

1.3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可坚持按本研究方案治疗;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有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合并心血管、肾、肝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4 治疗方法

2 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呋欧医药科技〈湖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506,20 mg)口服,20 mg/次,2 次/d。

1.4.1 对照组 给予针灸治疗。选取内关、中脘、上脘、足三里为主穴,饮食积滞加天枢、内庭穴,气滞肝郁加期门、太冲穴。引导患者平卧位,局部消毒后,采用0.33 mm×40 mm 无菌针针刺,针刺深度为15~25 mm,得气后使用艾条对中脘、足三里穴行温灸,30 min/次,1 次/d。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附子理中丸(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22022540,规格9 g),9 g/次,2 次/d。

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

1.5 观察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2)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胃镜黏膜评分对2 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的胃痛程度、生活质量及胃黏膜情况进行评估,其中VAS 满分1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大;QOL 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胃镜黏膜评分:黏膜弥散性病灶>10个计4分,6 个≤黏膜弥散性病灶<10 个计3 分,2 个<黏膜弥散性病灶≤6 个计2 分,黏膜弥散性病灶≤2个计1 分,无黏膜糜烂计0 分。(3)采集2 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3 mL,经离心半径8 cm、3 500 r/min 离心10 min 后收集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 组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进行检测。(4)方法同(3)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 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测。

1.6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评价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依据减分率及体征、症状改善情况拟定。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减分率≥95%,体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70%≤减分率<95%,体征、症状明显改善;有效:30%≤减分率<70%,体征、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减分率<30%,体征、症状无改善,或呈加重趋势。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 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65%)高于对照组(8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69) 例(%)

2.2 VAS、QOL、胃镜黏膜评分比较

治疗前,2 组VAS、QOL、胃镜黏膜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 组VAS、胃镜黏膜评分均有降低,QOL 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VAS、胃镜黏膜评分低于对照组,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VAS、QOL、胃镜黏膜评分比较(,n=69)分

表2 2组VAS、QOL、胃镜黏膜评分比较(,n=69)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血清GAS、MTL、VIP、SS 水平比较

治疗前,2 组血清GAS、MTL、VIP、SS 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 组GAS、MTL、SS 水平均有降低,VIP 水平均有升高,且观察组GAS、MTL、SS 水平低于对照组,VI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血清GAS、MTL、VIP、SS水平比较(,n=69)

表3 2组血清GAS、MTL、VIP、SS水平比较(,n=69)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4 血清IL-6、TNF-α、CRP 水平比较

治疗前,2 组血清IL-6、TNF-α、CRP 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 组血清IL-6、TNF-α、CRP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比较(,n=69)

表4 2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比较(,n=69)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 讨论

胃痛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且在各年龄段人群均具有较高发病率。该病多由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食不规律、不节制引起,且持续胃痛可显著提高胃黏膜发生恶性病变的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早期进行有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6]。

中医学将胃痛归属于“胃脘痛”“反酸”等范畴,其中脾胃虚寒型胃痛最为常见,认为其病位在胃,与脾肝存在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胃主收纳,寒邪入侵于胃不散,则阻滞气机,发生胃痛,故治则应以健脾益气、理气舒肝为主[7]。针灸为中医治疗胃痛常用方案,针刺内关穴可调节脾胃、理气宽胸;针刺中脘、上脘穴可健运脾胃、散寒降逆;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下合穴,针刺此穴可益气补中、通络止痛[8-9]。本研究在针灸基础上配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痛。附子理中丸主要由党参、干姜、炙甘草、制附子、炒白术等中药提取物制成,干姜、制附子祛寒温中、抑阴扶阳;党参甘温入脾、补中益气;炒白术、炙甘草健脾燥湿、益气补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达健脾益气、温阳祛寒功效[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4 周后VAS、QOL、胃镜黏膜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胃痛患者采用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胃部疼痛,促进胃黏膜情况改善。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附子理中丸可促使胃肠道运动,对十二指肠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胃蠕动及胃张力,从而缓解胃部疼痛[12]。

MTL 具有刺激肠胃道蠕动及促使胃蛋白酶分泌的效果,对促进消化道运动具有重要作用;VIP为胃肠道中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显著抑制胃酸分泌效果,从而缓解胃痛;SS 对于胃肠道生理功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可调节胃酸分泌[13]。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4 周后观察组胃肠激素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说明胃痛患者采用中药、针灸配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及胃酸分泌情况,缓解胃部炎症状态。

综上所述,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胃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及胃黏膜情况,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

猜你喜欢
胃痛附子胃镜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附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针刺足三里加口服良附丸治疗寒邪客胃型胃痛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