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4-03-07 02:04李书元
医学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氟西汀阿立哌唑抗抑郁

李书元

(天津建华医院精神康复二科,天津 300393)

抑郁症(depression)为临床高发慢性精神疾病,以持久性情绪低落及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多伴有思维迟缓、睡眠障碍等表现,严重者可诱发精神残疾、自杀等不良倾向,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1,2]。现阶段,临床多推荐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hydroxytryptamine Reuptake inhibitor,SSRI)作为抑郁症的一线治疗方案,其常用药物包括氟西汀(Fluoxetine)等,该药可通过阻断突触间隙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的再摄取,增加脑内5-HT 含量,以此改善机体情绪状态,达到抗抑郁效果[3,4]。但在实际治疗中,氟西汀起效时间较长,单药治疗往往无法快速缓解患者的核心症状,整体疗效有限[5]。对此,有研究发现[6],阿立哌唑(Aripiprazole)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抑郁症治疗中可发挥一定的增效作用,该药对中枢神经系统5-HT 受体及多巴胺受体均具有较高亲和力,可调节相关脑区中5-HT 与多巴胺平衡,发挥增效作用。截至目前,国内关于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选择2021 年4 月-2023 年4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抑郁症患者,观察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4 月-2023 年4 月天津建华医院收治的98 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29 例;年龄22~58 岁,平均年龄(38.32±5.07)岁;体质量指数(BMI)18~24 kg/m2,平均BMI(29.10±4.78)kg/m2;病程3~25 个月,平均病程(16.53±5.80)个月。观察组男21 例,女28 例;年龄22~59 岁,平均年龄(38.45±5.13)岁;BMI 18~24 kg/m2,平 均BMI(29.18±4.85)kg/m2;病 程3~25 个月,平均病程(16.60±5.77)个月。两组性别、年龄、BMI 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③无药物禁忌;③近期未接受抗抑郁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器质性精神功能障碍者;②肝肾功能异常者;③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④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⑤配合度差,无法遵医嘱服药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盐酸氟西汀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39,规格:10 mg)口服治疗,20 mg/次,1 次/d,晨起服用,疗程1 个月。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立哌唑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1,规格:5 mg)治疗,10 mg/次,1 次/d,疗程1 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抑郁症状(HAMD、BDI)、ATQ、PSQI 及CD-RISC 评分。临床疗效:显效:HAMD 或BDI 下降≥75%;有效:HAMD或BDI 下降≥50%;无效:未达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HAMD 量表[7]共24 项,总分0~64 分,分数越高抑郁越严重。BDI 量表[8]包括抑郁症状、情绪改变、躯体症状等方面,共21 项,总分0~84 分,分数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ATQ 量表[9]共30 条目,包括频繁程度(30~150 分)与相信程度(30~150 分),分数越高负性思维越严重。PSQI 量表[10]包括7 个条目项目,总分0~21 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CD-RISC 量表[11]包括乐观、自尊、生活满意度等25 个条目,总分0~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HAMD、BDI 评分比较 2 组HAMD、BDI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BD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HAMD、BDI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HAMD、BDI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ATQ 评分比较 2 组ATQ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者ATQ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ATQ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ATQ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PSQI、CD-RISC 评分比较 2 组PSQI 评分低于治疗前,CD-RISC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PSQI、CD-RISC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PSQI、CD-RISC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多与脑神经核生物单胺类物质的代谢变化等有关,其中,5-HT、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脑功能及行为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脑内水平的下降,是导致抑郁症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12,13]。对此,临床多以5-HT 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作为该病治疗靶点。目前,氟西汀为抑郁症一线用药,其作用机制在于抑制神经元对突触间隙5-HT 的摄取,以增加间隙中的神经递质浓度,提高神经传导作用,保障脑功能及行为调控行为的正常运行,进而改善抑郁症状[14,15]。同时,该药还可下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活性,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以此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具有选择性高、吸收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现已成为抑郁症的首选用药方案之一[16,17]。阿立哌唑属于临床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对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作为部分5-HT 激动剂,通过激动树突5-HT1A 自身受体,促使5-HT 的正常合成与释放,以增加突出间隙5-HT 含量,增加抗抑郁作用[18,19]。此外,阿立哌唑对神经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使其免受谷氨酸积聚引起的神经元损伤,有利于海马细胞的存活,对抑郁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抑郁症治疗的重要补充药物[2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效果良好。分析原因,氟西汀可通过5-HT 再摄取的抑制机制,发挥抗抑郁功效,在此基础上应用阿立哌唑,可充分利用其自身5-HT 激动特性及神经保护作用,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与此同时,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中脑边缘多巴胺能D3/D2受体的敏感性,增强阿立哌唑对多巴胺合成的突触前效应,促使多巴胺递质的脱抑制性释放,有利于抗抑郁疗效的进一步提升[21]。治疗后,观察组HAMD、B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效果优于单一氟西汀治疗,这与其联合用药产生的协同增效机制存在直接关联。因为,联合可实现不通过作用机制,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增强治疗效果,促进HAMD、BDI评分的改善。2 组ATQ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者ATQ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对患者负性思维具有积极改善作用。究其原因,联合用药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其认知行为及思维活动均具有积极纠正作用,可减轻由此引发的消极情绪,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自身情绪的影响,进而改善负性思维,促进ATQ 评分降低。治疗后观察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弹性。分析认为,睡眠障碍为抑郁症常见症状,二者具有复杂的双向关系,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下,其抗抑郁疗效增强,可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从而为其心境管理及社会功能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22]。

综上所述,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在抑郁症治疗中可发挥确切作用,其临床疗效良好,可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消除负性思维,改善其睡眠质量与心理弹性,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氟西汀阿立哌唑抗抑郁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氟西汀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3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