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排痰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疗效

2024-03-07 02:04
医学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间歇性肺炎雾化

詹 慧

(天津市胸科医院RICU,天津 300222)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CPIS 评分[1]。由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多长期卧床,同期功能下降,自主排痰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感染加重[2]。因此,在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给予机械排痰,以促进排痰及呼吸道通畅,进而减轻有效控制感染[3]。但是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容易忽视机械排痰细节,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的不耐受,进而影响临床疗效[4]。给予间歇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排痰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排痰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5],但是具体的护理效果尚未完全明确,是否可促进排痰效果,还需要临床进一步探究证实[6]。本研究结合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我院诊治的44 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间歇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排痰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诊治的44 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9 例;年龄39~92 岁,平均年龄(54.12±3.29)岁。对照组男15 例,女7 例;年龄40~93 岁,平均年龄(53.98±3.46)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纳入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临床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诊断标准[7];②卒中均经CT 或MRI确诊[8]。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重症肺炎需呼吸机辅助呼吸者;③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护理干预者;④随访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间歇雾化吸入治疗。给予2 ml布地奈德(AstraZeneca Pty Ltd,批准文号H20140475,规格:1 mg∶2 ml)和2.5 ml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Boehringer Ingelheim Limited,国药准字H20020433,规格:2.5 ml)混合雾化吸入,2 次/d,5~7 min/次,间隙10 min,每次治疗间歇2 次,间歇期间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结束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机械排痰气道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1 对照组 ①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按照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咳嗽以及深呼吸;②餐前给予叩击排痰,叩击时间控制在15~25 min/次,3 次/d;③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在叩击过程中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1.3.2 观察组 ①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学习,掌握机械排痰机操作方法、程序,可以自主熟练操作机械排痰,并准确设置相关参数。②进行机械排痰前,向患者讲解机械排痰相关知识和必要性,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同时,讲解机械排痰对病情的积极影响,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③进行机械排痰时,指导患者取坐位,并做好固定。将振动排痰机设置为成人自动模式,手持把柄,使震动振动叩击点处于患者胸、背部肺下界处,由外向内、自下向上、由一侧向另一侧,从肺底至肺尖、肺外侧到肺内侧,缓慢叩击。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0 min,振幅为15~30 Hz。④排痰过程切忌皮肤摩擦,并主动询问患者主观感觉,如果存在异常及时停止机械排痰。⑤机械排痰结束后,将所有旋钮调至“0”状态,再关闭电源,指导患者休息30 min,建议患者取侧卧位,以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及时清除排出痰液,避免发生呛咳。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日排痰量、住院时间、呼吸功能指标(SpO2、PaO2/FiO2、PaCO2、Raw)、并发症(气道阻塞、医院感染、其他)发生率、肺部感染评分(CPIS)以及护理疗效。

1.4.1 肺部感染评分[9,10]采用CPIS 量表,主要包括体温、白细胞、氧合情况、气管分泌物、肺部浸润影进展情况、X 线胸片、气管吸取物培养,总分12 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感染越轻。

1.4.2 护理疗效[11]显效:机械排痰护理后,临床症状减轻,呼吸功能改善,肺部湿啰音消失;有效:护理后,体温下降,每日排痰量增加,临床体征和症状显著减轻;无效:护理后以上指标均未达到。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版本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日排痰量、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日排痰量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日排痰量、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日排痰量、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干预后SpO2、PaO2/FiO2均大于干预前,PaCO2、Raw 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pO2、PaO2/FiO2均大于对照组,PaCO2、Raw 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CPIS 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CPIS 评分均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CPIS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CPI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5 两组护理疗效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护理疗效比较[n(%)]

3 讨论

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支气管水肿,炎性渗出增多,痰液容易阻塞支气管,加重病情[12]。同时呼吸道内分泌液增多,有效咳嗽排痰效果较差,且容易增高颅内压,易增加脆性脑血管再次破裂风险[13]。因此,有效控制病情的关键是如何进行有效排痰。间歇雾化吸入可使局部药物浓度较高,实现抗炎、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14]。研究显示[15],机械排痰气道护理更加符合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需要。机械排痰的持续振荡可使呼吸道痰液松动,促进痰液的排出,改善呼吸功能[16],但是机械排痰气道护理在临床应用效果无统一定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日排痰量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机械排痰护理可增加日排痰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该结论与张晓雨[17]的研究结论相似。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针对性地排痰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机械排痰的认知,从而积极配合,确保机械排痰效果,进一步增加排痰量,促进患者的恢复[18]。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SpO2、PaO2/FiO2均大于干预前,PaCO2、Raw 均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pO2、PaO2/FiO2均大于对照组,PaCO2、Raw 均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间歇雾化吸入基础上联合机械排痰气道护理,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增强咳嗽反射力,进而促进呼吸道内积聚分泌物排出。因为,机械排痰护理干预可促进排痰效果,使呼吸道保持通畅,进一步改善通气功能和呼吸功能[1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提示机械排痰护理可预防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两组干预后CPIS 评分均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机械排痰护理可降低肺部感染评分,促进肺部感染的控制。机械排痰护理可提升排痰效果,改善呼吸道通气,可进一步减少细菌感染[20]。此外,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提示机械排痰护理可提升护理疗效,实现较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间歇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排痰护理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疗效,可提升护理总有效率,改善呼吸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CPIS 评分,增加日排痰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间歇性肺炎雾化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