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预防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感染的效果

2024-03-07 02:04彭小英
医学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围术循证剖宫产

彭小英

(莲花县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江西 莲花 337100)

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是临床解决产妇难产、高危妊娠的有效方式,可显著提高产妇和胎儿的存活率[1]。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剖宫产技术日益成熟,安全性越来越高[2]。但剖宫产属于侵入性操作,且术后疼痛明显,加之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影响,围产期容易发生感染,严重影响产后康复[3]。围术期采取合理的抗生素方案可预防术后感染,但产褥期感染也是产妇不可忽视的问题[4]。而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使产妇得到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控制不良影响因素,减少围术期感染风险[5]。但目前关于循证护理是否可以预防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感染相关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无统一定论[6]。本研究结合2019 年12 月-2021 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的62 例产妇临床资料,观察循证护理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感染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 年12 月-2021 年12 月,选取莲花县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62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年龄22~35 岁,平均年龄(26.12±2.05)岁;初产妇11 例,经产妇20 例。观察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5.89±1.46)岁;初产妇13 例,经产妇18 例。两组产妇年龄、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产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具有剖宫产指征[7,8];②临床资料。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症[9];③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护理干预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①嘱咐患者遵医嘱,并积极配合产前检查、麻醉等;②术后密切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③告知产妇术后禁饮6 h,排气后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并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④针对产妇心理现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干预。

1.3.2 观察组 实施循证护理:①提出问题:成立循证小组,共同分析剖宫产产妇常规护理现状,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剖宫产进行全面评估,总结护理难点,设定循证问题,包括术后禁食禁饮时间控制不当,可能影响术后恢复慢,出现血糖降低等问题;剖宫产后的疼痛,加之分娩体力消耗,产妇心理脆弱,容易产生不良心理状态;剖宫产产后导尿管疼痛明显,患者容易产生不良疼痛应激反应,且可能存在尿潴留等并发症风险;仰卧位会影响下肢和盆腔内静脉回流,或麻醉平面较宽,会影响下腔静脉回流,减少回心血量,出现血压下降、休克。②依据提出循证问题,查阅剖宫产相关护理文献,寻找最佳护理路径指南,制定科学、合理、个体化的护理方案。③循证措施的实施:ⓐ术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产程,并于麻醉后,将手术床位倾斜15°~30°,并采用约束带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密切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产妇反应,如果存在低血压征兆,立即给予面罩吸氧。发现产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立即采用左侧卧位,改变子宫的位置,加快输液,配合医生尽快娩出胎儿。ⓑ术后:科学合理控制饮食,剖宫产术后8 h给予流质饮食,例如米汤,排气后2~3 d 开始进食普通饮食,对于个别产妇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遵医嘱定时给予合理的饮食,以预防肠梗阻的发生,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密切观察产妇情绪变化,针对负性情绪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另给予产妇鼓励、耐心指导,促进产后泌乳,提高产妇的幸福感。对于产妇的疑问,耐心解答,并主动关心,询问产妇心理、生理需求,尽量满足,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术后:科学合理管理导尿管,向产妇和家属讲解导尿管按时放尿的重要性,提高放尿效率,确保每2 h 放尿1次,夜间每3 h 放尿1 次。拔除尿管前4 h 指导产妇进行自主放尿,即出现尿液或者感觉膀胱充盈时,再开放尿管,并及时提醒产妇参与到排尿的锻炼中。尿液排出后,及时关闭导尿管。通过对膀胱收缩和舒张功能锻炼,及时刺激膀胱的感觉神经,以促进肌张力快速恢复,尽早拔除尿管,减轻产妇的不适,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围术期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尿潴留、腹胀、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

1.4.1 护理满意度 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10],总分为100 分,其中90 分以上为满意,60~90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2 疼痛情况 采用数字模拟分级VAS 评分量表[11],总分为0~10 分,其中0~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6 分以上为重度疼痛。

1.4.3 焦虑和抑郁评分 采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其中焦虑量表总分0~8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越严重;抑郁评分≥53 分为筛查阳性,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越严重[12]。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后VA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分)

表4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分)

2.5 两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分)

表5 两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剖宫产围术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会影响产妇的康复,并且会对新生儿的正常照护产生不利影响[13,14]。而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成熟,关于剖宫产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研究越来越多[15]。在循证医学基础上,临床推荐剖宫产术前中预防性使用头孢一代或二代抗生素,以预防围产期感染的发生[16]。但是常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产妇生理、心理方面的不良应激反应无明显改善。而临床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加之个体差异因素影响,护理干预效果有限[17]。循证护理模式强调依据实证制定护理干预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最大化提高护理效果[18]。且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可预防围术期感染,一定程度促进产妇的快速康复[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围术期感染,降低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促进产妇快速康复,该结论与姚宁璐等[20]的报道相似。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循证护理可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控制不利影响因素,为产妇的康复提供有利条件,且可进一步促进产妇母乳喂养、新生儿照护,考虑原因为在常规抗生素预防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可从生理和心理方面有效控制不良因素,最大化降低并发症危险因素。循证护理具有较强针对性,可有效解答产妇疑问,消除产妇不良情绪,有效预防不良应激反应,从而发挥良好的预防作用。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干预方案可促进护患关系的建立,获得产妇信任,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干预后,两组VA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模式干预可减轻产妇疼痛,预防疼痛相关不良应激反应。此外,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循证护理可改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减轻负性情绪的影响,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实现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产妇疼痛、改善不良情绪、预防产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围术循证剖宫产
《循证护理》稿约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