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通窍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肾虚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03-07 06:19吕双喜柯刘盼李雪松王金录于凤永
河北中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通窍肾虚前列腺

吕双喜 柯刘盼 李雪松 王金录 于凤永 刘 辉

(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76)

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本病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据报道,50岁左右发病率约为40%,到80岁时发病率可达70%~80%[1]。本病主要以尿频、尿等待、尿流变细、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针对BPH患者的治疗以手术、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微创手术发展较快,对患者的损伤小,恢复快,但是考虑一些BPH患者治疗为高龄,基础病较多,在麻醉、术中及术后预后方面的风险相对较高。药物治疗方面西药主要以α受体阻滞剂及5α还原酶抑制剂为主,虽起效快,但长期口服副作用较大,且效果不尽如人意[2]。中医学在治疗BPH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虽无此病的具体病名记载,但是根据其症状表现将其归于“精癃”范畴,运用中药汤剂、中医外治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性可靠,已成为临床上许多泌尿外科医生的选择。BPH以肾虚为主,瘀血贯穿于病程始终,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我院诊治的BPH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发现肾虚瘀阻型占比较高,约为44.1%[3]。因此,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我们采用前列通窍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BPH患者50例,并与口服非那雄胺片治疗50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对前列腺体积、24 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我院泌尿外科治疗的肾虚瘀阻型BP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年龄50~82岁,平均(68.23±8.51)岁;病程7~54个月,平均(28.61±13.02)个月。对照组50例,年龄52~80岁,平均(69.56±8.47)岁;病程8~56个月,平均(29.21±12.34)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4]及《外科学》中关于BPH的诊断标准[5]。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6]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7]辨证为肾虚瘀阻型,证候特征: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无力,尿线细,排尿时间延长,伴腰膝酸痛,小腹胀痛,舌淡紫,苔白,脉细涩。

1.2.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BPH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年龄50~82岁之间;未接受过手术治疗及近1个月内未服用治疗BPH的相关药物;本研究已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210810)。

1.2.4 排除标准 过敏体质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泌尿系彩超、CT或MRI发现异常影像,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0 ng/mL,考虑前列腺癌可能或者其他泌尿系统肿瘤者;存在精神疾病者;未取得知情同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非那雄胺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143)5 mg,每日1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前列通窍汤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前列通窍汤药物组成:黄芪20 g,党参15 g,车前草15 g,肉桂3 g,黄柏10 g,知母10 g,川牛膝15 g,王不留行15 g,红花12 g,泽兰12 g,赤芍12 g,皂角刺12 g,当归12 g,甘草10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穴位贴敷药物组成:莪术6 g,三棱6 g,水蛭6 g,肉桂2 g,冰片2 g。以上药物研成粉末,加甘油制成直径约1.5 cm、厚约3 mm的膏药。贴敷于神阙穴、关元穴、中极穴、气海穴,医用胶带固定,每次4 h,每日1次。

1.3.3 疗程 2组疗程均为8周。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由经直肠前列腺B超测定(无需憋尿)。②统计2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及夜尿次数。③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的IPSS评分[8]、QOL评分[9]。IPSS评分总分为35分,对前列腺症状分7个方面进行评估,0~7分为轻度,8~19分为中度,20~35分为重度,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重;QOL总分为60分,按照相应问题进行评估,0~20分为轻度,21~40分为中度,41~60分为重度,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④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IPSS<7分,直肠指检及B超检查显示前列腺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IPSS降低至治疗前1/2以下,直肠指检及B超检查显示前列腺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IPSS及直肠指检、B超检查结果均未有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比较 2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均较本组治疗前缩小(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和夜尿次数比较 2组治疗后24 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和夜尿次数比较 次,

2.3 2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比较 2组治疗4、8周IP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4、8周I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比较 分,

2.4 2组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 2组治疗4、8周QO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4、8周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 分,

2.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45/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40/5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6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2组在接受治疗的8周内均无胃肠道不适、过敏等情况发生,但对照组有1例患者在服药后出现性欲减退,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未出现性功能障碍问题。

3 讨论

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社会趋向于老龄化,其发病率也逐年增高。目前BPH具体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但业内学者专家公认其与年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有密切关系[11]。研究显示,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代谢功能紊乱会进一步增加BPH的患病风险[12]。临床上,BPH患者出现的症状也相对复杂,有的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为主;有的以尿等待、尿不尽为主;还有的会出现小腹坠胀不适、血尿,甚至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现象。前期症状较轻时,患者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甚至造成肾积水时,患者需要导尿、手术解决,给患者的身心及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目前,BPH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主要是西药α受体阻滞剂及5α还原酶抑制剂,短期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远期应用效果不佳,甚至出现症状反复加重的现象,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给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带来了困扰。

中医学在治疗BPH方面历史悠久,虽然医学古籍中没有BPH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于“精癃”“癃闭”范畴。现代学者通过临床实践,并归纳医学古籍,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膀胱,与肾、肝、肺、脾有关。本病乃本虚标实之候,肾虚为本,湿热、瘀阻为标,膀胱气化失司是直接表现。通过前期的临床观察,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肾虚瘀阻型占比较高[3],因此,以“补肾祛瘀”为治疗大法。前列通窍汤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固表利水,肉桂温肾火助阳,共为君药;黄柏、知母清热除湿,川牛膝、红花、泽兰、赤芍、皂角刺、当归活血通经,车前草、王不留行利水通淋,共为臣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佐药。全方共奏补肾益气助阳,祛瘀利水通经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党参中的槲皮素、木犀草素等可以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肾功能[13];赤芍、红花、当归等可降低血黏度[14];红花提取物、当归多糖、甘草醇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促进血流的作用[15];车前草提取物可以抑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16]。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药物研磨成粉制成膏药状,贴敷于患者皮肤表面,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本研究选用肉桂、莪术、三棱、水蛭、冰片研磨成粉制成贴敷膏药,肉桂性大热,味辛,有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功效,搭配冰片可巧妙中和肉桂燥热,调和药性;莪术、三棱、水蛭皆为破血行气常用药,三者联用可增强本方活血化瘀、消积止痛的功效。因此,此贴敷方药可起到活血化瘀、温补肾阳的作用。本研究所选的穴位中,神阙穴具有培元固本、和胃理肠的功效;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中极穴具有补肾气、利膀胱、清湿热的功效;气海穴具有利下焦、行气散滞的功效。诸穴合用,共奏补元固本、通利下焦之功。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促进周围血液循环,调节气血阴阳,与内服中药相搭配,更有助于温肾益气,活血通经,最大程度的发挥了中医中药治疗的特色。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少24 h排尿次数及夜尿次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IPSS评分及QOL评分上,治疗组治疗4、8周后的评分都较对照组更低(P<0.05);在治疗效果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非那雄胺片联合前列通窍汤、穴位贴敷能缩小BPH患者前列腺体积,减少患者排尿次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通窍肾虚前列腺
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韩履褀治疗前列腺肥大验案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透视“肾虚综合征”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与前列腺肥大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