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训练结合针刺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

2024-03-09 09:05马二浩申岩王尚全董继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颈痛裂肌颈椎

马二浩, 申岩, 王尚全, 董继革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市 100102

0 引言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CNNP)是指排除因创伤、肿瘤、感染等原因或身体其他部位导致的颈肩部疼痛[1],在影像学上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和/或颈椎小关节增生等退行性改变,常表现为脊柱背侧区域(T1棘突假想线与上项线之间)颈肩部持续3 个月以上的疼痛、僵硬和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2],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CNNP 是一种复杂、多因素的疾病,可能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不良姿势、情绪的波动(如焦虑、抑郁等)、颈部扭伤、运动和职业活动等[3]。此外,还有一些生理因素如肌肉劳损、颈椎间盘脱出、颈椎关节炎等也会导致CNNP的发生。

由于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CNNP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女性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4]。据统计,CNNP 年患病率可达到30%~50%。颈部僵硬、疼痛、头痛等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健康、社会功能、工作生产力等。CNNP 还会对医疗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治疗CNNP 的方法非常多,包括药物治疗、颈椎牵引、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手法治疗等[5]。目前针灸、拔罐、推拿等传统中医康复疗法已逐渐应用到CNNP 的治疗中。丹麦卫生局发布的《近期发作的颈痛或颈神经根病患者非手术治疗临床指南》[6]也推荐针灸用于CNNP的治疗中。

悬吊训练能够放松肌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激活稳定肌,增加感觉运动控制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肌骨疾病造成的功能障碍中[7],其治疗慢性颈痛的效果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8]。

本研究将悬吊训练与针刺相结合,探讨联合治疗CNNP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望京医院康复门诊就诊的单侧CNNP患者81例。

诊断标准:符合《非特异性颈痛的物理治疗指南》[9]。

纳入标准:①年龄20~50 岁;②单侧颈痛;③颈部疼痛持续3 个月以上;④无颈椎手术、外伤史;⑤X 线、CT、MRI影像学检查无异常;⑥可耐受悬吊训练和针刺治疗。

排除标准:①近3 个月接受过类似治疗;②孕期或哺乳期妇女;③严重内脏疾病和皮肤病;④颈椎肿瘤或结核。

剔除与脱落标准:①依从性差;②影响数据真实性;③严重不良事件。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悬吊组(n= 27)、针刺组(n= 27)和联合组(n= 27)。各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1。

表1 3组基线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among three groups

本研究经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No.WJEC-KT-2021-043-P001)。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针刺组进行针刺治疗,悬吊组进行悬吊训练。联合组先进行悬吊训练,后进行针刺治疗。

1.2.1 针刺治疗

采用一次性不带管无菌针灸针(北京汉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直径0.25 mm,长40 mm。

选取穴位[10-11]:天柱、风池、肩中俞、风府、大椎、颈百劳、后溪、申脉、阿是穴。

腧穴定位:参照《经穴名称与定位》[12]。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将一次性针灸针刺入穴位,刺入深度依穴位部位、患者体型而定。天柱:直刺或斜刺0.5~0.8 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风池: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肩中俞:直刺或向外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风府:向下领方向缓慢刺入0.5~1寸。大椎:向上斜刺0.5~1寸。颈白劳:直刺0.5~1 寸。后溪:直刺0.5~1 寸。申脉:直刺0.3~0.5寸。

所有穴位采用泻法,运针至得气后留针20~30 min。每周3次,干预6周。

针灸治疗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医生进行。

1.2.2 悬吊训练

采用悬吊运动装置(挪威REDCORD 公司)进行颈部悬吊训练。

方法:①患者仰卧屈膝,膝下放滚筒,双手交叉放在肩部,做颈部后缩动作,保持60 s,休息30 s;②患者仰卧屈膝,膝下放滚筒,双手交叉放在肩部,颈部后缩支撑,保持稳定,做仰头动作10~20 次,休息30 s;③患者仰卧屈膝,膝下放滚筒,双手交叉放在肩部,颈部后缩支撑,保持稳定,颈部侧屈10~20次,休息30 s;④患者仰卧屈膝,膝下放滚筒,双手交叉放在肩部,颈部后缩支撑,保持稳定,颈部旋转10~20次,休息30 s。

以上动作为1 组,每次进行4~5 组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训练时长30 min,每天1 次,每周5次,共6周。

1.3 评定指标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由相同的治疗师或医生进行康复评定,其不参与治疗,不知晓分组情况,不参与结果分析。

1.3.1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13]

评价疼痛。0 分,无疼痛;1~3 分,轻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剧烈疼痛。共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重。

1.3.2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14]

评价颈椎疼痛对生活的影响。包括10 个项目。NDI评分越高,残疾程度越重。

1.3.3 肌骨超声

采用Sonimage HS1超声(日本KONICA MINOLTA公司)对颈长肌和多裂肌的横截面积进行测量。

多裂肌:选取C4水平进行测量。受试者俯卧在检查台上,双臂沿身体两侧平放,将面部放在治疗床头部的面部开口中,获得头部和颈部的稳定位置。首先手动触诊C4颈椎水平,将探头横向放置在C4棘突水平,缓慢向右侧或左侧移动,并略微上下移动,以便清楚地观察到椎板的回声,测量多裂肌的横截面积。

颈长肌:选取C5-6之间水平进行测量,在此位置颈长肌和头长肌没有重叠,能更好显示颈长肌的肌肉形态。受试者仰卧位,屈髋屈膝,手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颈部下面垫一折叠的毛巾,使颈椎稍微前凸。将探头中部垂直于甲状软骨的底部,对应于C5水平,确保所有测量都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将探头移动约1 cm,测量颈长肌的横截面积。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α= 0.05。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未出现脱落。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2.1 VAS评分

治疗前,各组VA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各组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01);联合组低于悬吊组和针刺组(P< 0.05)。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among three groups

2.2 NDI评分

治疗前,各组NDI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3 组NDI 评分均降低(P< 0.05);联合组低于悬吊组和针刺组(P< 0.05)。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NDI scores among three groups

2.3 颈长肌横截面积

治疗前,各组颈长肌横截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颈长肌横截面积均显著增加(P<0.001);联合组大于悬吊组和针刺组(P< 0.05)。见表4。

表4 3组治疗前后颈长肌横截面积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cross-sectional area of longus colli among three groups 单位:cm2

2.4 多裂肌横截面积

治疗前,各组多裂肌横截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多裂肌横截面积均显著增加(P<0.001);联合组大于悬吊组和针刺组(P< 0.05)。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多裂肌横截面积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cross-sectional area of multifidus among three groups 单位:cm2

3 讨论

慢性颈痛患者常表现为非特异性(单纯)颈部疼痛。颈部疼痛不仅限制颈部活动度,还影响颈部肌肉正常运动模式,降低颈椎的本体感觉和稳定性;而长期异常姿势导致的颈部肌肉运动模式的改变,不仅使颈深肌群的激活受到抑制,导致颈部力量和耐力的减弱,甚至会使原本存在的机械性疼痛发展为炎症性疼痛。

CNNP 的终生患病率为67%~71%[15]。其发病机制复杂,各种原因所致的疼痛与异常神经肌肉控制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16],发作时通常伴有颈部肌肉以及软组织的疼痛、颈部活动度下降,长期以往导致颈椎稳定性降低以及颈部功能障碍。

CNNP 的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多个方向活动度下降、颈部肌群功能障碍和本体感觉异常[17]等,病情不断迁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1 针刺治疗

针刺镇痛与神经-体液因素有关[18],通过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和上调局部内啡肽和周围阿片受体,抑制内源性致痛物质的产生,达到镇痛效果[19]。

针刺与CNNP 相关的穴位可以改善循环、调节反射通路,促进内环境代谢,从而消肿、止痛,祛风散寒除湿,对治疗慢性颈痛具有十分明显优势[20]。

中医没有专门描述CNNP 的术语,但项痹、项强等也能反映出其临床病症。其病位在颈项部,涉及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和手阳明经。基本病机是颈部寒湿痹阻,气滞血瘀或肝肾不足,筋骨肌肉失养。因此,本研究在选穴上主要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膀胱经为主,配以足少阳胆经中的风池穴、经外穴的颈百劳。

风池穴是足少阳经和阳维脉的交会穴,可调理少阳经气,疏利颈项关节;颈百劳属经外奇穴,有养肺止咳、舒经活络的功效,能有效缓解颈部的不适症状。

别凡等[21]对内热针治疗CNNP 患者后的颈部肌肉进行超声弹性成像研究,发现内热针能够降低颈部各肌肉的应变率比值,提高患者颈部肌肉弹性,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肖小鹏等[22]认为,针刺联合走罐可以使CNNP患者颈部肌肉放松,肌肉硬度减低。

刘宏光等[23]发现,针刺能够明显改善疼痛和颈椎关节活动度。国外的一项研究也表明,针刺治疗能明显减轻CNNP患者的疼痛[24]。

周萍等[25]发现CNNP 患者内热针干预治疗后NDI评分明显改善。颜显扬[26]认为,针刺疗法能够减轻疼痛感,重建颈椎稳定,使CNNP 患者的颈部功能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3.2 悬吊训练

悬吊训练是一种基于神经肌肉激活原理的静态和动态练习方法,在不稳定的平面内进行“薄弱环节”的训练,从而达到放松肌肉,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增加本体感觉控制能力的目的。悬吊训练的核心在于通过激活“休眠”或失活的肌肉来改善肌肉功能。通过神经肌肉训练,肌肉从损伤后的休眠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恢复其正常功能[27]。

赵玉果等[28]认为,悬吊训练可以放松肌肉,减少颈部肌肉张力,有效减轻CNNP 患者的功能障碍和颈痛程度。Yun 等[29]认为,悬吊训练可以增加颈部肌肉激活程度,改善颈部本体感觉,从而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的疼痛、功能、平衡能力、疲劳和生活质量。

悬吊训练在激活颈部深层肌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30]。Kashfi 等[31]利用超声成像技术发现,颈部深层部肌群的稳定性训练可以增加颈后部肌肉、颈前部肌肉的横截面积,改善CNNP 患者的病情。Javanshir等[32]的研究也有类似发现。

3.3 颈长肌和多裂肌

颈椎被复杂的肌肉排列包围,这些肌肉有助于静态和动态下控制头部和颈部。然而,由于肌肉层之间的形态差异,它们对脊柱的机械作用不同。某些肌肉具有特殊的稳定功能,这些肌肉被称为“局部肌肉”,被认为负责节段的稳定,而“全局”肌肉则负责运动[33]。

颈部肌肉性能下降会导致颈椎稳定性降低[34],进而影响颈部的功能,肌肉形态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肌肉性能。

颈椎的稳定肌有颈长肌、头长肌、多裂肌和颈半棘肌。有研究表明,长期颈痛患者头长肌横截面积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而颈长肌却有明显的肌肉形态改变,且其解剖位置更靠近颈椎[35]。多裂肌是颈椎的“稳定器”,已被证明在提供颈部稳定性和防止颈部结构拉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6]。

本研究采用肌骨超声测量颈部相关肌肉的横截面积,观察治疗前后肌肉形态的改变,可反映出颈部功能的改善。研究中采用C4水平进行多裂肌横截面积测量,是由于在C3-6颈椎水平中,C4水平的多裂肌面积比C3时大,而于C5、C6的横截面积相差不多。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6 周治疗,各组疼痛症状改善,颈长肌和多裂肌横截面积增加,且联合组效果最佳。

联合组效果更好的原因可能是:在针灸镇痛的基础上,悬吊训练可以促进颈部肌肉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还可以加强深部颈部“稳定肌”的功能,增加颈椎稳定性,改善颈椎的本体感觉功能。两者联合,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加强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选择的目标肌肉也较少。

4 结论

悬吊训练和针刺均可以改善CNNP 患者的疼痛症状和功能,增强颈椎稳定性。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颈痛裂肌颈椎
颈椎不能承受之重
伴有同侧下腰痛的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形态观察
基于腰部多裂肌的生物力学和病理形态学研究探讨腰部疾患的诊治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军事飞行人员颈痛的风险因素与康复研究进展
IDEAL-IQ序列对多裂肌的定量分析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三向牵伸法治疗颈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