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2024-03-11 00:51刘梦文吐尔逊阿依达吾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尿酸尿酸血症

刘梦文, 沈 静, 吐尔逊阿依·达吾提, 肖 辉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7)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代谢性疾病,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现出“高流行、年轻化”的趋势[1]。据《2021年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数预计达到2.39亿,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不仅与痛风、尿酸盐肾病和肾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2],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亦是过早死亡的重要预测指标[4]。

目前,西药降尿酸尽管起效快,但副作用显著。与此相反,中医药因其天然和低毒性的特点[5],在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应用日益广泛[6]。但对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宏观分析相对不足。CiteSpace软件,作为一个专业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工具,它通过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手段,能够直观地呈现领域内的全面信息[7-9]。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文献进行分析,以系统地梳理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趋势,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和检索策略中文文献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检索,设定检索策略:主题=(高尿酸OR高血尿酸OR高尿酸血症OR高血尿酸症OR无症状高尿酸血症OR血尿酸OR尿酸) AND (中药OR中医OR中医药OR中国医药OR中医中药OR中西医结合OR传统医药OR中华医药),语种限定为中文,检索库限定为核心期刊的医药卫生领域(北京大学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本研究将检索主题词和同义关键词进行人工合并,使统计更清晰规范,例如检索主题词“中药”、“中医”、“中医药”等归属于中医药领域,以“中医药”表达。英文文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设定检索策略:[T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 chinese medicine OR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R chinese herbs)] AND [TS=(hyperuric acid OR hyperuricemia OR 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 OR blood uric acid OR uric acid)],语种限定为英文,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和Review。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0日。

1.2 分析方法中文文献以NoteExpress格式导出并进行去重和人工筛选,再以refworks-CiteSpace格式转换导入到CiteSpace 6.1.R3软件中进行图谱绘制。英文文献以纯文本格式导出,以记录内容中的“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为待处理的源数据。参数设置:时间跨度从2000年到2022年;时区以1年为分割;修剪方式选择寻径路径(pathfinder)和修剪切片网络(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其余设置使用系统默认值。

2 结果

2.1 文献年发文量分析中文文献共检索出2 738篇,英文文献共检索出252篇,经人工筛选剔除信息缺失、重复下载及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后,最终分别纳入1 756篇和139篇。中医药在防治高尿酸血症领域的文献年发文量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相对于中文文献,该领域英文文献的年发文量总体较少,自2014年开始出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见图1。

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在中文文献中,发文量≥10篇的主要作者包括:高建东(18篇)、张冰(15篇)、林志健(12篇)、孙维峰(12篇)以及何立群(10篇),其中高建东团队是发文量最多的研究团队。在作者合作共现网络分析中发现,以小型团队合作为主要模式,特别是在同一机构内,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冰、林志健、王雨和刘晓青等组成的团队,展现出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见图2A。在英文文献中,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孔令东(KONG Lingdong)的发文量最高,达到7篇,且其合作作者众多,见图2B。

注: A, 中文文献; B, 英文文献。

2.3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在中文文献中,共有478家机构参与发文。其中,发文数量超过10篇的机构有16家,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以北京中医药大学(38篇)和天津中医药大学(28篇)为代表性研究力量。通过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发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均与多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而这些已建立合作关系的机构,其发文量普遍较高,显示出较强的研究活跃度和合作效果,见图3A。

注: A, 中文文献; B, 英文文献。

在英文文献中,共有170家研究机构参与合作发文,其中发文量超过5篇的机构有南京大学(9篇)、浙江中医药大学(7篇)、江西中医药大学(7篇)、中国药科大学(6篇)、中国科学院(6篇)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6篇)。通过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发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建立合作关系方面表现最为活跃,其外部合作机构包括华北理工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等,见图3B。

2.4 关键词分析

2.4.1 共现 在中文文献中,共有16个关键词的频次≥15。除检索主题词外,高频且中心性≥0.2的关键词包括痛风、尿酸代谢、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关节炎、研究进展、肾功能、别嘌呤醇,见表1。中文文献的共现关键词分析显示,在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领域,研究不仅关注尿酸代谢,还涉及尿酸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其中针对痛风性关节炎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是中医外治方案,包括外敷、刺络放血和针刺疗法等,以缓解疼痛和降低血尿酸水平;涉及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涉及药物:别嘌呤醇、秋水仙碱(常作为随机对照研究的对照组或者联合用药)、土茯苓、威草胶囊、四妙丸等;涉及研究方法:主要是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大类,见图4。

表1 中文文献高频共现关键词(频次≥15)

图4 中文文献共现关键词分析

在英文文献中,共有12个关键词的频次≥10。这些高频关键词主要围绕中药及其提取物的降尿酸功效和机制等研究,除去用于检索的主题词外,涉及关键词痛风、黄嘌呤氧化酶、提取、别嘌呤醇、疾病、表达、炎症、氧化应激等,见表2。

表2 英文文献高频共现关键词(频次≥10)

2.4.2 聚类 在中文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图谱中,模块化Q值为0.909 6(>0.3),平均轮廓值为0.976 4(>0.7),表明该聚类结果有效、可信。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列出主要关键词的聚类明细情况,见表3。研究主要形成了18个聚类,其中引文关键词多集中在2009年至2012年。在研究内容上,聚类#3和#9主要涉及研究方法;聚类#4聚焦于评估中医药降尿酸功效的药效指标;聚类#7和#12主要涉及中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包括基于代谢组学寻找潜在中医证型标志物以及中医药有效性评价、药效物质基础发现和作用机制等。聚类#10和#17的平均发表年份靠前,结合聚类明细分析,发现研究前沿聚焦于利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等技术阐释名医经验和核心处方的作用机制。其他聚类存在交互叠错,涉及中医药对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措施,其中聚类#1、#2、#14、#15重点关注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措施。

表3 中文文献主要关键词聚类明细

2.4.3 突现 关键词突现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某一关键词的文献引用频次显著增加,通常标志着某一研究领域的新兴主题,并可能成为后续研究的热点。在图5中展示的中、英文文献关键词突现的前10位数据,清晰地揭示了研究热点的转移趋势。自2016年起,该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医药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单独使用或与常用临床西药(如“非布司他”)联合应用时对肝脏和肾脏功能的影响。特别是肾脏,作为尿酸排泄的关键器官,其尿酸转运蛋白表达等相关指标在疗效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两个方面,与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结果一致。

图5 关键词突现分析(A-中文文献,B-英文文献)

2.5 共被引文献分析在英文文献中,两篇共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经典文献均聚焦于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中常用的四妙丸类方剂:胡庆华的研究探讨了四妙丸水提液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尿酸排泄和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对肾脏有机离子转运体的调控作用[10];刘亚飞通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了四妙汤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其抗炎和降尿酸的效果[11]。共被引文献得到8个聚类,Q值为0.907 6,各聚类的S值均超过0.7,表明这些聚类具有高度的可信度和同质性。聚类#0、#5和#7的研究时间跨度一直持续到现在,其中聚类#0和#7中的被引文献信息表明,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促炎因子和肠道微生物群,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减轻痛风相关症状和体征,提示从肠道菌群角度揭示中医药对高尿酸血症的调控机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见表4。

表4 共被引文献主要聚类明细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2019年起,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领域的研究热度有了明显增加,表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这一领域。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研究的活跃趋势,也反映了中医药在国内外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发文机构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本领域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然而,多数机构间缺乏学术合作交流。为了促进该领域的更好发展,建议未来应开展更多高质量和大规模的学术合作。研究团队方面,高建东、张冰、林志健、孙维峰、孔令东等人的研究团队在本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合作关系多集中在机构内部或科研机构与附属医院之间。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冰、林志健、王雨、刘晓青组成的团队,各成员发文量均较高,主要涉及菊苣降尿酸的药效和作用机制研究[12-13],但不同团队间合作相对较少,通常是不同的研究重点,如高建东团队和孙维峰团队,前者主要关注中药对高尿酸血症肾脏损伤的改善[14-15],后者主要结合临床与基础实验探寻中药发挥降尿酸效应的机制[16-17]。

关键词是文献研究的主题和核心内容的体现。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基于关键词共现的分析,痛风作为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之一,是研究频次最高的病症。依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痛风初期多表现为湿热蕴结证,相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常用四妙丸加减法进行治疗。此外,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采用外敷、刺络放血等外治法同样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在关键词共现基础上进行聚类,并结合聚类的突现、时间线以及共被引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仍然处于研究前沿的方向包括: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如痛风、尿酸性肾病等)、中医药经典方剂及其功效成分的研究(如四妙丸、二丁颗粒、五苓散等)、作用机制的研究(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因子、肾脏尿酸转运蛋白、黄嘌呤氧化酶、肠道菌群等),以及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探索(如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分子对接等)。

目前,肠道菌群已被确认为高尿酸血症治疗的新靶点[18-20],多项研究报道肠道菌群在中药防治高尿酸血症作用机制中发挥着中介桥梁的作用[21-22]。然而,目前大部分关于肠道菌群与高尿酸血症的研究仍停留在相关性层面,缺乏对菌群代谢紊乱与疾病发展的因果关系及其与信号通路交互作用的确证性研究。建议未来通过综合运用多组学等相关技术,以代谢信号传递为主线,深入探索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远程靶标”及其信号传递机制,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和药物研发开辟新方向。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多基因复杂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治疗优势,其“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性与网络药理学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23-24]。目前,“中药网络药理学”已成为该领域的新研究范式[25],能够从系统层面和分子水平深入探索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治疗效果和网络靶点[26],有助于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推动中医药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体系的转变。

相较于传统综述,利用CiteSpace软件构建科学知识图谱能够更系统、高效和直观地提取及挖掘关键信息。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由于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领域的文献数据量庞大,本研究考虑到文献的质量和时效性,仅对2000年至今的核心期刊来源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因此,对该领域发展全貌的描述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2)CiteSpace软件作为一种基于算法的工具,其聚类名称并不能完全涵盖该聚类下的所有主题内容。

综上,在过去十年中,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研究领域显示出较高的活跃度。然而,作者及机构间的相互合作程度并不高,未来有必要加强合作与交流。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涵盖经典方剂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功效成分分析以及作用机理的探究。当前的研究前沿趋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利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等技术阐释名医经验和核心处方的作用机制。(2)从肠道菌群角度揭示中医药对高尿酸血症的调控机制。目前,肠道菌群在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理和中药干预中的关键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支持。然而,这些研究主要基于动物模型进行,考虑到人类与实验动物在尿酸代谢上的差异,可在未来进一步结合临床研究,以深入阐明肠道菌群在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中的信号传递机制。

猜你喜欢
高尿酸尿酸血症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喝茶能降尿酸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