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囊切开与髋关节镜分别结合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比较#

2024-03-13 06:31魏秋月叶向阳李璐刘红璐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镜组截骨术髋臼

魏秋月 叶向阳 李璐 刘红璐

(1. 南阳市中心医院骨三科,河南 南阳 473000;2. 南阳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髋关节上承受人体上半身承重,下为下肢提供外旋、前展等活动功能,是人体重要骨性支撑结构[1-3]。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多由先天性髋骨发育缺陷导致,为髋臼与股骨接触面较低或不接触,髋臼发育不良,可影响髋关节解剖结构,导致髋骨节稳定性下降,发生活动障碍[4-5]。小儿时期髋关节未发生脱位,未有临床征象故难以发现,多在成人时期检出[6]。病情持续进展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可诱发疼痛和骨关节炎,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行走和生活质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通过置换发育不全的髋关节,用人工关节替代人体功能发挥作用,帮助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但人工关节使用寿命较短,关节返修率较高且手术费用高昂,故部分患者无法接受。髋臼周围截骨术可通过截断并调整髋臼骨块的位置,缓解单位面积关节软骨的局部应力来纠正异常解剖学结构,促进患者功能恢复[7]。

髋臼周围截骨术髋关节有关节囊切开与髋关节镜两种手术方式,临床对于上述两种术式的优劣势尚待讨论。

故本研究通过对比上述术式应用于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72 例2021 年5 月至2022 年6 月本院收治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关节囊切开组(n=35)和关节镜组(n=37)。

纳入标准:符合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标准[8];于研究时间段行关节囊切开或髋关节镜结合髋臼周围截骨术者;入院期间完成研究所需检查者。排除标准:既往有髋关节手术史者;临床资料缺失;合并全身炎性疾病者,其中关节囊切开组男性10 例,女性25 例;年龄为21-43 岁,平均年龄32.79±8.25 岁;左髋关节发育不良15 例,右髋关节发育不良20 例;骨关节炎分期为:0 期26 例,I期7 例,Ⅱ2 例。关节镜组男性13 例,女性24 例;年龄为22-45 岁,平均年龄33.75±8.61 岁;左髋关节发育不良16 例,右髋关节发育不良21 例;骨关节炎分期为:0 期27 例,I期7 例,Ⅱ3 例。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关节囊切开结合髋臼周围截骨术

关节囊切开组患者进行全麻后沿前侧髂骨嵴切开,髂前上棘截骨后剥离髂骨,牵拉股直肌、髂腰肌,游离髂嵴后暴露关节囊,部分截断坐骨、髂骨和耻骨上支,克氏钉固定临时骨块、髋臼截骨及髂前上棘,X 线确认后毕术。

1.2.2 髋关节镜结合髋臼周围截骨术

髋关节镜组患者在关节囊做两切口置入关节镜,在关节镜引导下进行清创,采用关节镜探查盂唇撕裂及盂唇撕裂情况,酌情行盂唇及髂前上棘打磨固定与头颈交界区骨软骨成形术,后续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同关节囊切开组。

1.3 指标检测方法及评估标准

1.3.1 髋关节情况

术前及术后3 m 行髋骨X 线检查(设备生产厂家:飞利浦;型号:Essenta DR Compact)行骨盆站立位平扫测量髋骨覆盖率、CE 角、外凸指数、Sharp角。

1.3.2 关节功能

采用非骨关节炎髋关节评分(Non-Arthritis Hip Score,NAHS)评估,该量表从疼痛、症状、日常活动受限、体育活动受限4 个维度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总分为0-100 分,其得分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为正相关[9]。

1.3.3 活动能力

采用髋关节结果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ip Outcome Scor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HOSADL)评估,该量表从髋关节障碍对患者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两方面造成的影响评估患者活动能力,两个方面分别包括13 和6 个项目,每个项目评为1-4 分,得分与患者活动能力为正相关[1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提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两组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髋关节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手术情况对比()

表1 手术情况对比()

注:与关节囊切开组相比,*P<0.05。

?

2.2 髋关节情况

术后3 m,两组髋关节情况各指标与术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相同时间对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术前、后髋关节指标水平对比()

表2 术前、后髋关节指标水平对比()

?

续表2

表2 术前、后髋关节指标水平对比()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关节囊切开组相比,*P<0.05。

?

2.3 关节功能情况

术后3 m,两组患者NAHS 得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髋关节镜组明显高于相同时间关节囊切开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表3 两组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

续表3

表3 两组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关节囊切开组相比,*P<0.05。

?

2.4 活动能力对比

术后3 m,两组患者HOS-ADL 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髋关节镜组明显高于关节囊切开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前术后活动能力比较()

表4 两组术前术后活动能力比较()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关节囊切开组相比,*P<0.05。

?

2.5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术后3 m,髋关节镜组坐骨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关节囊切开组(P<0.05),两组截骨愈合延迟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适宜的手术方式为改善患者功能的关键,故探究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为临床研究热点。本研究结果显示,髋关节镜组手术时间较关节囊切开组更长,两组其余手术指标及髋关节情况指标改善程度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关节囊切开与关节镜分别结合髋臼周围截骨术均可改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解剖结构异常,但关节镜手术所用时间稍长。分析其原因为,两种术式均可通过选择性截断髋臼周围骨头如髂骨等,并进行人工纠正患者的解剖结构,从而促进股骨覆盖率,纠正髋关节的异常受力,术中均保留髋臼后柱,可使术后骨盆环更稳定[11-12]。关节囊切开后可在肉眼直视下进行髋臼周围截骨复位,而关节镜髋臼周围截骨术可在关节镜探查下直视并进行髋臼周围截骨复位,内固定及髋关节矫形的效果均尚可。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部发育不良、解剖结构异常可导致髋关节活动功能下降,诱发疼痛等系列症状,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及日常生活[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SADL、NAHS 得分均升高但髋关节镜组上升幅度更大且差异显著,这表明关节镜结合髋臼周围截骨术可更好地改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关节功能,促进其正常日常活动的恢复,与既往研究结果类似[15]。分析其原因为,盂唇位于髋臼外侧,此处撕裂为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常见合并症,关节关节囊切开术中髋关节不完全脱离,肉眼无法观察盂唇撕裂部位,而关节镜下髋臼周围截骨术可以通过将关节镜探入盂唇与髋关节间隙,于镜下直视是否存在盂唇撕裂及严重程度,并可在镜下对撕裂部位髋臼软骨结构进行打磨并重建骨床,故对盂唇的固定更为精确,可更好地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坐骨神经损伤为髋臼周围截骨术后常见并发症,多由术中截骨位置不正确或截骨深度过深导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关节镜组的坐骨神经损伤发生率较关节囊切开组更低,这表明关节镜下髋臼周围截骨术可防止术中损伤坐骨神经,原因可能与关节镜下相较于肉眼对截骨位置和深度测量更精确,可正确把握最佳截骨位置和深度,降低坐骨神经损伤发生风险。

但本研究结果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随访时间较短,骨手术的术后愈合及恢复过程较为漫长,未来应延长随访时间,观察对比两类手术的长期疗效。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髋臼周围截骨术的近期疗效尚可,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降低术中坐骨神经损伤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镜组截骨术髋臼
文章导读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三维CT有限元评价Dega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短期疗效
0.01%阿托品滴眼液控制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及对调节功能的影响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基于镜组准直的激光干涉仪快速对光方法研究
带摆镜的制冷型中波红外像方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