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改善和预后的影响

2024-03-13 06:31吕冰洁戚继胜李文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栓术通率溶栓

吕冰洁 戚继胜 李文波

(1. 伊川县人民医院神经一科,河南 洛阳 471300;2.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新区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3.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导致机体出现功能性障碍的病理特征,患病率较高,约占脑梗死患者80%[1]。ACI 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可造成患者肢体、语言功能障碍,不仅滋生患者负性情绪,且给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3]。

ACI 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早进行血管再通,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静脉溶栓是常用治疗方式,由于时间窗限制,或具有静脉溶栓禁忌证,部分患者入院后既失去静脉溶栓机会,而针对失去静脉溶栓机会的ACI患者,支架介入取栓术是首选治疗方案,虽能提高血管再通率,但易造成血管损伤,引起血管继发性闭塞,影响血流恢复[4]。而Navien 导管是支撑性的导管,具有良好的顺应性、端头柔顺性,尤其适用血管条件较差、导管置入困难取栓环境[5]。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用于治疗失去静脉溶栓机会的ACI 患者,有助于抽取血栓,减轻血管损伤,提升血管再通率,减少取栓次数,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6]。

基于此,本研究研究了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对患者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改善和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6 月至2022 年1 月收治的134例失去溶栓机会的AC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支架取栓组和联合取栓组,各67 例。其中支架取栓组男31例,女36 例;年龄50~77 岁,平均63.12±5.88 岁;体重指数20~27 kg·m-2,平均23.16±1.51 kg·m-2;发病时间5~12 h,平均7.14±0.98 h;合并症:高血压34 例,糖尿病20 例,冠心病14 例,高脂血症35 例;不良生活习惯:饮酒39 例,吸烟37 例。联合取栓组男35 例,女32 例;年龄49~75 岁,平均62.35±5.94岁;体重指数19~26 kg·m-2,平均22.78±1.53 kg·m-2;发病时间4~10 h,平均6.87±1.22 h;合并症:高血压39 例,糖尿病22 例,冠心病10 例,高脂血症28 例;不良生活习惯:饮酒41 例,吸烟34 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诊断,符合ACI 诊断标准[7];均存在眩晕、头痛、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影像CT、MRI 可见病灶阴影,且能明确梗死位置、面积;均错过静脉溶栓时间窗或具有静脉溶栓禁忌证;符合抽吸血栓术、支架介入取栓术指征;年龄<80 岁。排除标准:近期颅脑手术史患者;术前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脏器功能障碍、脑血管畸形、脑肿瘤患者;血压、血糖控制不佳患者。

1.2 方法

术前准备:患者均完成凝血功能、血常规、影像等相关检测,明确手术指征,制定治疗方案,合并症予以对症干预,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团队于无菌环境完成手术。仪器:超声设备(GE 公司,规格:Vivid E80)、上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导管鞘:规格:8 F,造影导管:规格:5F)、泥鳅导丝(日本Terumo公司,规格:0.035 in 150 cm)、美国EV3 公司(Navien导管:5F,Rebar18 微导管,Solitaire 支架)。

联合取栓组采用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具体操作:患者仰卧,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进行动脉穿刺,置入8F 导管鞘,泥鳅导丝引导造影导管置入并进行造影,明确动脉闭塞位置和血栓远近端,将造影导管退出,依次置入Navien 导管至C1 水平,微导管穿过闭塞位置,经微导管将Solitaire AB 支架送至血栓位置,回撤微导管,打开支架,冲洗5 min 后待血流恢复,打开NavienY 形阀,将微导管、Solitaire AB 支架一起拉出,抽吸取栓,造影确认血管通畅满意,退出仪器,完成手术。

支架取栓组采用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操作步骤参照联合取栓组,不同之处:造影结束后未使用Navien 导管,直接置入微导管、Solitaire AB 支架进行取栓操作。

术后干预:控制颅内压、血压,密切监视意识状态、瞳孔、心率、氧饱和度变化。

1.3 观察指标

1.3.1 取栓次数及血管再通情况

术后,采用血管造影评估血管再通情况。未再通:血管阻塞位置远端无造影显影;部分再通:血管阻塞位置远端可见部分显影;完全再通:血管阻塞位置远近端造影显影无差异。完全再通、部分再通计入血管再通率。

1.3.2 血清神经功能因子

术前及术后1 m,抽取患者5 mL 静脉血,3500 rpm 离心10 min 后分离上层血清备用。以ELISA 法检测患者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tellate source sex protein,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

1.3.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

术前及术后1 m,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hinese stroke 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C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范围:0~45 分,得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轻;采用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范围:14~56 分,得分与日常活动能力呈负相关。

1.3.4 预后情况

术后3 m,以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的预后,分值:0~6 分,0 分:正常;1 分:轻微异常,无功能障碍,不影响生活和工作;2 分:轻度异常,能独立生活及工作;3 分:中度异常,不影响步行能力,日常活动需帮助;4 分:重度异常,步行能力受限,需辅助才能满足生活需求;5 分:严重残疾,需要持续辅助;6 分: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取栓次数、血管再通率

联合取栓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支架取栓组,取栓次数明显少于支架取栓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取栓次数、血管再通率比较(例(%),n=67)

2.2 血清神经功能因子

术前,两组血清NSE、S100β、NGF、BDNF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m,两组血清NSE、S100β 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取栓组明显低于支架取栓组(P<0.05);两组血清NGF、BDNF 水平明显升高,且联合取栓组明显高于支架取栓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因子比较(,n=67)

表2 两组神经功能因子比较(,n=67)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支架取栓组比较,*P<0.05。

?

2.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

术前,两组CSS、ADL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m,两组CSS、ADL 评分明显降低,且联合取栓组明显低于支架取栓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CSS、ADL 评分比较(,n=67)

表3 两组CSS、ADL 评分比较(,n=67)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支架取栓组比较,*P<0.05。

?

2.4 预后情况

术后3 m,联合取栓组mRS 评分中0~2 分和3分人数明显多于支架取栓组(P<0.05);4~5 分和6分的人数明显少于支架取栓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mRS 评分比较(例(%),n=67)

3 讨论

静脉溶栓是ACI 首选治疗方案,然而该方案具有严格时间窗,且部分患者存在溶栓禁忌证,入院既已失去静脉溶栓机会,机械取栓是此类患者一线治疗方案,尤其是支架介入取栓术,能减轻时间窗限制,且在血管再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易造成血管损伤,引起血管继发性闭塞,影响血流恢复,影响患者的预后[8]。本研究采用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失去溶栓机会的ACI 患者,结果显示,联合取栓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支架取栓组,取栓次数少于支架取栓组,提示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在提高ACI 血管再通效果同时,能减少取栓操作,降低血管损伤风险。可能是因为,Solitaire AB 支架用于ACI 介入取栓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用于迂曲血管易导致血栓逃逸,反复取栓能损伤血管。而Navien 导管是支撑导管,具有良好的顺应性、端头柔顺性,尤其适用血管条件较差、导管置入困难取栓环境;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支架介入取栓术用于治疗ACI,能降低支架输送难度,促使血液逆流,降低血栓脱落风险,提高血管再通率[9,10]。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1 m,联合取栓组血清NSE、S100β 水平、CSS 评分、ADL 评分低于支架取栓组,血清NGF、BDNF 水平高于支架取栓组,提示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可提升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抑制神经损伤因子活性,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良好局部微环境,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日常生存能力。神经功能因子是影响ACI 患者血栓清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其中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神经损伤因子能增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11]。ACI 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代谢发生紊乱,可释多种神经功能因子,引起神经功能障碍[12]。实时监测神经功能因子水平,不仅能评估ACI 病情,且能有效反映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情况,反映预后。NSE、S100β 为神经功能损伤因子,其中NSE 为神经元细胞呼吸相关酶,是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能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而S100β 是由星形胶质细胞分泌具有细胞毒性神经因子,其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且与ACI患者脑组织损伤范围及程度密切相关[12,13]。BDNF、NGF 是神经营养因子,其水平升高能加速神经元增殖与分化,促进神经细胞修复,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14]。为进一步探究中期疗效,本研究随访3 m 显示,联合取栓组mRS 评分优于支架取栓组,提示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其原因为可能与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能减轻血管损伤,提高血管再通率,恢复血流灌注,改善局部脑循环有关。

综上,Navien 导管联合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失去溶栓机会的ACI 患者,取栓次数少,血管再通率高,能调节神经功能因子水平,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日常生存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栓术通率溶栓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后再通的研究现状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动脉取栓术的护理分析
大腔导管吸栓术联合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导管吸栓术与Fogart导管取栓术治疗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较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导管取栓术与吸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