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ynch 术与宫腔内水囊压迫结合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2024-03-13 06:31陈芳董媛媛仝玉珠高晓琼白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水囊宫腔内难治性

陈芳 董媛媛 仝玉珠 高晓琼 白晶

(1. 许昌龙湖医院妇产科,河南 许昌 461000;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一种产科危重并发症,发病快,病情凶险,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可引发失血性休克,成为造成产妇病死首要原因[1]。

因此,如何控制产后出血,是现阶段产科医务工作者关注重点问题。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既往临床多使用填塞宫腔纱条、止血药物、按摩子宫等方法治疗,但止血效果不理想,且易引发感染,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亟需探索一种安全有效止血方案。宫腔内放置水囊通过压迫出血部位,可达到止血效果,且通过调整水囊压力,能使压迫力均匀分布,利于减少产后大出血风险,但对于患者来说止血效果欠佳,需行手术治疗[2]。B-Lynch 术是一种治疗产后出血重要术式,通过加压子宫,控制产后出血[3]。

目前,临床多关注B-Lynch 术、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的单一应用效果,但二者联用效果报道较少。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100 例,探讨B-Lynch 术联合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2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 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n=48)与研究组(n=52)。常规组年龄22~40 岁,平均30.56±4.18 岁;孕周36~42 w,平均38.49±1.14 w;孕次1~4 次,平均2.33±0.56 次;产次1~3 次,平均1.98±0.44 次。研究组年龄21~41 岁,平均32.03±4.39 岁;孕周35~42 w,平均38.81±1.20 周 w;孕次1~5 次,平均2.50±0.61 次;产次1~4 次,平均2.10±0.48 次。两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难治性产后出血诊断标准[4],且明确诊断为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均接受剖宫产术;保守治疗无效;单胎妊娠;临床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恶性肿瘤、手术禁忌证、麻醉禁忌证者;伴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期合并症者;合并其他出血性疾病者。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黏膜、阴道穹窿,将水囊置于宫腔深部,并将水囊末端管道自阴道口牵出,向水囊注入500 mL生理盐水,以膨胀宫腔,若出血不止, 可继续注水至1000 mL,24~48 h 后取出。

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B-Lynch 术,自腹腔拉出子宫,以可吸收缝合线在距离子宫切口左侧下缘3 cm 左右、子宫左侧边缘3 cm 左右位置垂直进针,在距离子宫切口左侧上缘3 cm 左右、子宫左侧边缘4 cm 左右位置出针,将可吸收缝合线拉出,绕子宫距离宫角4 cm 左右位置,从子宫后壁下段左侧子宫骶骨韧带上方进针,并在右侧后壁处进针,后从左侧相对处出针,将可吸收缝合线拉出,直至子宫前方绕宫角内侧3~4 cm 位置,持续加压子宫,缝合子宫切口一半后,置入水囊,注入500 mL 生理盐水,缝合子宫切口结束后,拉紧缝合线,打结,24~48 h 后取出水囊。两组患者若止血无效则进行子宫动脉结扎、动脉栓塞、子宫切除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止血有效率

止血有效是指子宫收缩良好,质硬,体征平稳,尿量正常,出血量≤50 mL·h-1[5]。

1.3.2 围手术期指标

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产后2 h、24 h 阴道出血量、止血时间,出血量以称重法计算。

1.3.3 凝血功能指标

于术前与术后24 h 各采集两组患者5 mL 空腹静脉血,枸橼酸钠抗凝,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日本美森美康公司,CS-5100 型)测定凝血功能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 APTT )、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

1.3.4 应激反应指标

于术前与术后24 h 各采集两组患者5 mL 空腹静脉血,5000 rpm 离心10 min 取血清,以酶标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MR-96T 型)测定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血清醛固酮(Aldosterone,ALD)、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有效止血51 例,止血有效率为98.08%(51/52);常规组有效止血39 例,止血有效率为81.25%(39/48)。研究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χ2=6.094,P=0.014)。

2.2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 h、24 h 阴道出血量明显较常规组少,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止血时间明显较常规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

2.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与术前相比,两组APTT、PT、TT 均缩短,且研究组明显短语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常规组相比,*P<0.05。

?

2.4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与术前相比,两组血清ALD、E、NE 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常规组相比,*P<0.05。

?

3 讨论

宫腔内水囊压迫是现阶段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可刺激子宫体感受器,增强子宫收缩力,达到止血效果[6]。B-Lynch 术则是通过压迫子宫,促进其收缩,达到关闭血窦目的[7]。王宁宁等学者指出,采用B-Lynch 术联合宫腔内水囊压迫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可减少出血量,加快康复进程[8]。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止血有效率明显较常规组高,术中出血量、产后2 h、24 h 阴道出血量明显较常规组少,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止血时间明显较常规组短,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主要为宫腔内水囊压迫法通过出入水填充,可形成一个由宫腔内向宫腔外的静水压力,通过反向水囊压力作用直接作用于动脉口,能减少子宫血流量,同时宫腔内水囊压迫还能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与合成,增加宫缩,双重作用下能起到止血作用。B-Lynch 术为能通过缝合力纵向压迫,使子宫呈收缩状态,可减少血流量,关闭血窦,取得止血效果,且由2 条绑带同时压迫能达到组织子宫动脉或动脉分支向中央流动。二者联用可发挥能通过促进子宫收缩、压迫减少血流量等双重作用,发挥协同功效,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还可保留子宫,降低子宫切除率,且操作简便。

产后出血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凝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纤溶系统亢进、凝血过程异常[9]。APTT、PT、TT 是反映凝血功能几项常用指标,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凝血时间越长,代表凝血功能越差,则出血风险越高[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4 h,研究组凝血功能指标(APTT、PT、TT)优于常规组,表明B-Lynch术联合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与单一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比较,可更好纠正凝血异常,改善凝血功能,终止产后出血。这在于B-Lynch 术可迅速缩小子宫容积,加之缝合线对子宫施加压力,能刺激子宫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提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促进凝血因子的释放,促进凝血。吴东雅研究中也证明[11],BLynch 术能提高凝血因子VIII/IX 及血管紧张素的释放,能加强微动脉收缩,促进血窦关闭,促进血栓的形成。

此外,产后出血会导致循环血量丢失,引发内环境紊乱,主要表现为内分泌激素异常释放、应激反应过度活化[11]。E、NE 均为血管活性分子,可在循环血量丢失情况下稳定血流动力学,而循环血量减少可激活肾素,增加ALD 表达量[12]。本研究中术后24 h,研究组应激反应指标(ALD、E、NE)优于常规组,表明B-Lynch 术联合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激活,故而其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优于单一使用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

综上所述,B-Lynch 术联合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可改善凝血功能,进而提高止血有效率,减少出血量,促进产后康复。

猜你喜欢
水囊宫腔内难治性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波浪与水囊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观察
足月妊娠不同规格水囊引产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分析
试论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宫腔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纱布填塞与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