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治疗仪联合悬吊训练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4-03-13 06:31吴宁张广莉李芸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曲度治疗仪活动度

吴宁 张广莉 李芸

(信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信阳 464000)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一种由颈椎退变引起的神经根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僵硬、上肢及手指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患者亟需提高临床康复率,以免影响患者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1]。目前除少数CSR 病情严重者可考虑早期手术治疗,多数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颈椎牵引是既往治疗CSR 的常用手段,但多忽视颈部软组织损伤对CSR 病情康复的影响,单一应用无法满足患者临床需求[2,3]。

悬吊训练(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

是一种力量训练、肌肉功能性康复方法,具有维持脊椎稳定性、防治颈椎、腰椎病的效果[4]。但考虑到部分患者颈椎退行性改变程度较重,仍需联用其他治疗手段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多功能治疗仪由主机、治疗带、脉冲电极和相关附件组成,对骨质增生、软组织挫伤、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病等诸多病症均有较好的效果,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5]。

鉴于此,本研究纳入医院100 例CSR 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究多功能治疗仪联合S-E-T 在CSR 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河南信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20 年4月至2022 年4 月河南信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 例CSR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2例;年龄42~53 岁,平均48.26±2.66 岁;病程4~14 m;平均9.12±2.16 m;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2.57~25.03kg·m-2,平均23.88±0.52kg·m-2。对照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41~53 岁,平均48.34±2.52 岁;病程4~14 m;平均9.18±2.07 m;BMI 22.60~24.75kg·m-2,平均 23.75±0.58 kg·m-2。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共识》中CSR 的诊断标准[6],且经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证实;入院前3 w 未接受相关康复治疗,如推拿、牵引及针灸等;患者神志清晰、非文盲,依从性良好,可配合本次试验。排除标准:合并颈椎先天畸形、颈部椎管狭窄、颈部结核者;伴心、肝、肾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合并恶性肿瘤或急性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出血性疾病、血液病者;多功能治疗仪作用部位皮肤存在破损、感染、坏死者;不愿意继续配合试验或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试验、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S-E-T 治疗。患者先取仰卧位,膝关节取屈曲位,双臂交叉置于对侧肩部,后枕部使用非弹性、中分带绳子完成悬吊,患者胸腰部使用宽带、弹性绳完成辅助支撑。之后,患者在护理人员指导下依次进行颈前屈、颈后屈、颈侧屈,每项动作2 min·次-1,每天共做3 组,组间休息2 min。持续治疗4 w。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多功能治疗仪治疗。护理人员使用多功能治疗仪(天水三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CG-2000C),将治疗仪浸药脉冲电极固定于患者病变椎体棘突两侧压痛点或肿大处,开机后依据患者自身耐受力缓慢进行脉冲强度调整,以患者感受到酸、麻、胀痛感为宜,20~30 min·次-1,1 次·d-1,持续治疗4 w。

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CSR 疾病健康知识宣教、体位指导、颈托佩戴指导、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疼痛护理、颈椎牵引、按摩推拿及并发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程度[7]

于治疗前、治疗4w 结束时,采用简易麦吉尔疼痛问卷(Short form-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估两组疼痛程度。量表内容包括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疼痛评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三个维度,其中PRI 有15 个条目,每个条目0~3 分,总分范围0~45 分;VAS 评分范围0~10分,0 分为完全无痛,10 分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PPI 共6 个选项,分值为0~5 分。各维度分值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1.3.2 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

于治疗前、治疗4w 结束时,采用标准Borden 氏测量法测量两组颈椎活动度(C2和C7椎体下缘夹角的差值)及颈椎曲度(C3 椎体上缘和C7椎体下缘切线夹角)。

1.3.3 颈椎功能

于治疗前、治疗4w 结束时,采用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比较两组颈椎功能[8,9]:①颈椎JOA 内容包括运动(0~8 分)、感觉(0~6 分)、膀胱功能(0~3分)3 个部分,总分范围0~17 分,分数越低表明颈椎功能越差。②NDI 量表内容包括疼痛程度、个人生活料理、抬物等10 个方面,每个方面0~5 分,总分50分,分数越高说明颈椎功能越差。

1.3.4 满意度

于治疗结束后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满意程度,满意度评分范围0~9 分:0 分为很不满意,1~3 分为不满意,4~6 分为一般,7~8 分为满意,9 分为很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治疗前,两组SF-MPQ 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w 时,两组SF-MPQ 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SF-MPQ 各维度评分比较(n=50)

2.2 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

治疗前,两组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 w 时,两组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均明显增大,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比较(,n=50)

表2 两组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比较(,n=50)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

2.3 颈椎功能

治疗前,两组JOA、NDI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 w 时,两组JOA 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DI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JOA、NDI 评分比较(,n=50)

表3 两组JOA、NDI 评分比较(,n=50)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

2.4 满意度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对本次治疗的满意度评分为7.00(5.00,9.00)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5.00(3.00,9.00)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Z=5.355,P<0.001)。

3 讨论

早期CSR 患者多采用颈椎牵引治疗,但颈椎结构不稳定会引起椎体节段的异常活动,刺激周围神经并影响周围血管血运,导致神经根局部缺血引起相应的刺激症状,故CSR 患者可在接受颈椎牵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颈椎稳定系统的综合性分析和训练[10,11]。

S-E-T 是一种运动感觉的综合训练系统,被证实可增强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力量及其颈椎结构稳定性[12]。但其短期治疗不明显,多功能治疗仪是集远红外温热、仿人体生物磁场和药物离子导入为一体的理疗仪器,可用于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和预防[13]。本研究将多功能治疗仪联合S-E-T 应用于CSR 患者的治疗中,结果发现,治疗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F-MPQ 各维度低;NDI 评分低,JOA 评分高;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大,表明多功能治疗仪联合SE-T 可有效减轻CSR 患者疼痛程度,恢复其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同时有利于患者颈椎功能的恢复。

S-E-T 既往多用在体育领域为运动员肢体和躯干的稳定性的优化,将其应用于CSR 患者中也可产生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在于利用生物力学机制拉大神经根管道,使神经根得到释放,可松懈局部软组织粘连,松弛损伤处肌肉,从而激发人体躯干肌肉和各大肌群之间的神经肌肉协调收缩能力,达到增加颈椎椎间隙,使椎间盘压力减小,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的临床疗效;同时S-E-T 治疗可通过加强颈部肌肉训练,降低颈部肌肉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及颈段脊柱柔韧度,继而增强脊柱的本体感受和动态稳定性,纠正紊乱的关节错位和其他小关节,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促使受压迫神经自身功能及颈椎正常生理结构恢复[14]。

多功能治疗仪利用脉冲电流直接对患者病变椎体棘突两侧压痛点或肿大处进行刺激,能产生电化学效应,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周围紧张的肌肉得到松弛,还可改善组织液、血液运行和代谢能力,加强机体对炎性的代谢,减轻患者疼痛;同时,多功能治疗仪利用变频技术使输出的电流模拟出多种按摩刺激及药物导入,可进一步改善颈椎动脉血流,促进患者颈部肌肉放松,解除关节囊、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使椎体关节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加快患者肿胀消除速度,继而针对性地理顺椎旁软组织或矫正椎间关节失稳,松解粘连,促使患者颈椎生理结构恢复正常,达到改善颈椎功能的目的[15]。从而可弥补单一应用S-E-T 治疗CSR 所需周期较长,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的不足。因此,多功能治疗仪联合S-E-T 可进一步促进CSR 患者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及颈椎功能恢复。本研究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如纳入的研究例数少,可能导致研究数据的可信性受到影响,故拟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数据。

综上所述,多功能治疗仪联合S-E-T 可减轻CSR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加快患者颈椎功能康复进程,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曲度治疗仪活动度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颈椎不宜太直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