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药用基础化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4-03-13 15:40田凤娟邹明静焦颗玲
化工设计通讯 2024年2期
关键词:药用心理学基础

田凤娟,邹明静,焦颗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 274000)

药用基础化学涵盖了与药学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内容,是药学类专业学生学习药物分析、药剂学及药物化学等必修专业课程必须掌握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也是药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但在目前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课时缩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及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已影响了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心理学理念,倡导用开放的、包容的、乐观的、阳光的眼光和心态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1]。针对当前药用基础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积极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自主求知能力,对于提高药用基础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及教育理念

1.1 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马丁·塞利格曼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了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研究人的美德及发展潜能等积极品质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个体积极的人格品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三个方面的内容。积极主观体验的实现主要通过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态度,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的能力可以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通过完善的社会组织结构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得以实现积极的组织系统。

1.2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

积极心理学倡导要激发人的活力、潜力,促进人的创造性及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教育有相通之处,积极心理学强调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积极教育,分别是:①积极教育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②积极教育过程中师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可以帮助缓解师生双方的压力,提升健康水平,获得幸福感;③积极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过程,如培养洞察力、创造力及积极的人际关系等。④积极教育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富有责任感的人生态度[2]。因此,积极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倡导积极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及成效观,可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药用基础化学的教学实践,创造积极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 当前药用基础化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药用基础化学在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得到高度关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1)药用基础化学课时缩减,难度加大。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使药用基础化学的课时大幅度缩减,但该课程存在内容多、知识跨度大且琐碎的特点,导致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全面掌握药用基础化学课程。因此,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

2)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对药用基础化学兴趣不高。药学专业的高职学生大部分是高考低分段学生,有部分学生还是文科生,这些学生化学基础普遍较差,对药用基础化学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该课程本身又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学生难以适应当前药用基础化学的教学方式,课堂的参与度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和动机不强。

3)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学生动手能力差。药用基础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学科,要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理论,探寻规律,由于部分学生化学实验的理论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化学实验操作习惯,导致学用脱节。有的学生对药用基础化学的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忽视对老师讲的实验操作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导致动手能力较差,较多学生对化学实验敷衍了事。

当前药用基础化学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因此,构建新型的药用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重点考虑的问题[3]。

3 积极心理学下构建药用基础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积极心理学倡导教师需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积极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求知,提高学习效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按照图1的思路构建药用基础化学高校课堂的策略。

3.1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提升学生自我实现的积极体验

首先,教师情绪可以影响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教师要重视自身情绪对学生的影响,要具备积极的心态,努力培养自己乐观、善良、宽容和淡泊等良好的情感特征,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控自我情绪,营造轻松、和谐和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创设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其次,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欲望,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师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尊重和热爱学生,还要创新教学方法,创设学生学练基础上的教师帮助和纠正的合作学习环境。同时,寓情于教,教态要亲切自然,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挚谦虚的情感,以引起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和主动求知的决心。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自然沉浸到对新奇化学现象的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会表达、善尊重的积极美德与品质[4]。再次,教师要提升学生学习药用基础化学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兴趣感,教师可以开展师生共同实验,创设化学情境,教学做结合,边教边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强化化学兴趣刺激,创设让学生实现成功的氛围,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愉悦体验及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最后,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对学生进行药用基础化学教学的目的性教育,克服学生学习药用基础化学的枯燥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创设积极的教学设计,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课堂导入是课堂讲授的知识之门,能够起到复习旧知启发新知的作用,教师要创造性运用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方式进行导入。如在讲授色谱的产生与发展内容,教师可采用HPS 教学模式将案例、视频、科学史实导入课堂中。从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的色素提取实验为色谱学的开端,1931年德国库恩等人以茨维特的实验方法成功分离β-胡萝卜素异构体并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色谱分离技术得到化学工作者的重视并快速发展,至1952年马丁和辛格提出塔板理论建立现代色谱理论,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科学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教学设计与实施对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播放视频或动画的方式,直观给学生呈现教学重点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基础认知水平,要注重与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相结合,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对教学内容及目标感兴趣。例如,在讲授溶液的渗透压时,可以通过动画形象展示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讲解渗透现象的发生和人体渗透压的由来,简单明了,帮助学生理解高渗等渗溶液的含义,合理地用药。同时,对于实验教学内容,要结合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要求,将药学职业岗位的需求,同立足“以学促赛,以赛促学,赛教结合”要求相结合,将药品检测技术、药物检验工等职业技能大赛方案融入教学,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将基础化学的实验原理融入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规范熟练地操作各项实验仪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3 构建积极的教学评价,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充分利用教师、学校及社会等多方力量,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整体素养。因此,药用基础化学要对课堂教学考核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5],采取多元化的积极教学评价。药用基础化学借助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实现对教学过程评价数据的管理,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体系[6],药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围绕药用基础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基本操作技能、岗位实践和能力特征设计评价维度并建立评价指标,涵盖药学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与结果、实施中个人与团队表现、成果;采用实验报告、合成产品、检测技术方案和说明书等多维度的评价形式,鼓励学生以报告、产品、项目汇报和方案答辩等形式展示。而且,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教学评价要从学习过程、态度和方法上进行,要看重积极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毕生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7]。因此,在评价方式上,药用基础化学课程采用总结性考核(50%)和过程性评价(50%)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含基础化学实验实训过程评价(20%)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评价(30%)。线上评价通过平台记录学习数据并进行评价,如课堂活动、在线讨论和在线测试等;实验过程评价反映学生在平时实验实训过程中技能操作的规范性(10%)及对任务成果的评定(10%)。总结性考核主要分为理论考核(30%)和实验实训项目操作考核(20%),通过学生报告、产品、项目汇报、方案答辩、竞赛获奖、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等进行反馈。多元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对基础化学教学的整体成效进行把控,为更好地推动药用基础化学教学创新做好铺垫。

3.4 塑造积极的人际关系,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有利于其放松和产生积极情绪,教师要重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促进基础化学教学效果中的作用。因此,课前,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构成、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创设师生良好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以形成学生对学习药用基础化学学科的积极态度。课中,教师要积极搭建“生生互动”的平台[8],努力创设“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生生互动”的主题,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学生小组汇报展示及小组讨论活动,让生生之间的联结和互动成为彼此的情感支持,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感和成就感。在开展生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并从中学会倾听,懂得尊重,积极评价自我和他人,看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适当肯定学生,给予学生适时指导,形成宽松、和谐学习氛围,有效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以获得优异的课堂效果。课下,教师要用鼓励和肯定交流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以助推和延伸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在互动中扮演互补的伙伴角色,以培养出专业知识丰富、综合素质过硬和社交能力充足的优质人才。

4 策略实施的成效检验

4.1 教学效果分析

选取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药学专业22级的两个平行班级1班和2班开展各60名学生为对象,两个班级在分班时男女比例一致,总分一致,分班成绩平均分大致相当,并进行同质检验,结果见表1。1班作为实验组实施积极教学,2班作为对照组在药用基础化学教学中不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实验时间从开设药用基础化学到课程结束的16周里,本课程教学结束后,用综合成绩(总结性考核成绩和过程性评价成绩)做分析,发现实验组在实施积极教学后学生的成绩与前测有显著性差异,t=3.403,P<0.01,而对照组综合成绩的前后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这说明构建积极的药用基础化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表1 积极教学实施前两组学生成绩样本t检验

4.2 教师满意度分析

在药用基础化学课程结束后,分别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对同一任课教师的问卷调查(百分制),发现1班实验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满意度达到了94.54分,2班对照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则是85.83分。这说明实施积极心理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后,药学专业的学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认可度,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师生之间的积极情绪相互感染。

猜你喜欢
药用心理学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