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4-03-16 02:12钱金平吴丹郭小玲
中国卒中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脑心函询胜任

钱金平,吴丹,郭小玲

目的 构建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脑心健康管理师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和研究小组讨论形成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各级指标初始条目池,于2022年7—12月采用德尔菲法对我国13个省级行政区的21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后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参与人数和函询表回收率分别为22位(100%)和21位(95.45%)。第1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3,第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0。第1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07,第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43,两轮函询专家对各指标的意见趋于一致。最终构建的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知识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职业人文特质)、17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有望为进一步分析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卒中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尤为重要。为探索新的健康管理模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于2017年启动了“卒中健康管理师”(2018年更名为“脑心健康管理师”)培训项目,脑心健康管理师岗位应运而生[1]。脑心健康管理师是管理卒中患者的专职健康管理师,主要职责是通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对卒中患者进行全程化、规范化、标准化、个体化的科学管理,体现“防、治、管、康”全流程卒中综合管理[2-3]。多项研究显示,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全流程管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改善其生活行为,降低或预防疾病复发,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6]。

脑心健康管理师作为卒中防治的中坚力量,主要职责定位有别于临床护士[7]。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了脑心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和认证,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的脑心健康管理师岗位[8-9],并开设了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风险筛查门诊[10]。但是,目前脑心健康管理师的核心胜任力缺乏统一评价标准。核心胜任力是个体为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体现个体从事某项工作最核心的特点和要求[11]。美国研究者McClelland提出的冰山模型[12]是目前最常用的胜任力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知识、技能等外显胜任特征和特质、动机等隐性胜任特征。本研究以胜任力冰山模型理论为指导,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构建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指标权重,以期为脑心健康管理师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成立研究小组 本研究小组共有6名成员,包括主任护师1名(担任医院健康促进与教育办公室主任),全国优秀脑心健康管理师1名(曾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综合事务部副主任),有20年以上神经内科工作经验的护士长1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卒中随访护士1名,护理硕士研究生2名。研究小组成员的主要任务包括:查阅相关文献,构建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初始条目池;遴选函询专家,设计、发放并回收专家函询问卷;对专家函询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确定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条目,并分析各级指标权重。

1.2 初步构建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条目池 通过检索和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关于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条目内容。以“健康管理师”“个案管理师”“专业护士”“专职护士”“胜任力”“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中文检索词,以“health management professional”“health advisor”“health administrator”“health manager”“case manager”“specialized nurse”“core competence”“index system”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参考王郁等[13]构建的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和脑心健康管理师准入标准及工作职责[14],经课题组反复讨论后初步构建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

1.3 专家函询

1.3.1 设计专家函询表 专家函询表包括3个部分:①致专家介绍信:说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专家返回问卷的时间等。②专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专家基本情况、专家对函询内容的熟悉程度和专家填表的判断依据。其中专家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参加国家级/省级脑心健康管理师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年限等。专家对函询内容的熟悉程度分为很熟悉、比较熟悉、一般熟悉、不太熟悉和不熟悉5个级别,分别计为1.0分、0.8分、0.6分、0.4分和0.2分。专家判断依据系数按各维度的影响程度分大、中、小3个等级进行赋值量化[15]:理论知识及分析(0.3分、0.2分、0.1分)、实践经验(0.5分、0.4分、0.3分)、同行处了解(0.1分、0.1分、0.05分)、主观判断(0.1分、0.1分、0.05分)。③评价指标体系函询表:对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5分为很重要,4分为比较重要,3分为一般重要,2分为不太重要,1分为不重要。专家的修改意见可在每一指标后的“修改或删除意见”栏目及“补充指导意见”栏目进行填写。

1.3.2 遴选函询专家 德尔菲法要求函询专家在相应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专家人数以15~50名为宜[16]。本研究专家遴选标准:①已参加国家级或省级脑心健康管理师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②从事脑心健康管理师工作2年及以上,熟悉脑心健康管理师工作;③本科及以上学历;④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⑤对本研究有较高积极性,自愿参加。

1.3.3 实施函询 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函询时间为2022年7—12月。函询开始前,首先与专家取得联系,获得专家的同意后,通过微信或邮箱向专家发送函询表。第1轮专家函询后,根据专家的意见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修改,并制定第2轮专家函询表。第2轮专家函询表中展现第1轮专家意见及小组讨论后的结果,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第2轮专家函询。两轮专家函询指标筛选以同时满足条目重要性均分≥3.5分、变异系数<0.25、满分率≥20%为标准[17-1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7、SPSS 22.0对数据进行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时用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专家积极性用函询表有效回收率表示;权威性用权威系数(熟悉程度系数和判断依据系数的均值)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Yaahp 12.9建立指标层次结构模型,以第2轮专家函询的重要性评分确定Satty标度,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和组合权重。

2 结果

2.1 专家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遴选符合标准的函询专家22位,最终有21位专家参与两轮函询,这21位专家分别来自广东省(1位)、贵州省(1位)、云南省(5位)、四川省(1位)、河南省(1位)、吉林省(1位)、福建省(2位)、湖北省(1位)、湖南省(1位)、辽宁省(1位)、山东省(1位)、安徽省(4位)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位)共13个省级行政区。专家均为女性,年龄29~49岁,平均为(38.95±4.94)岁;工作年限6~40年,平均为(18.90±7.36)年;职称情况为高级职称专家2位,中级职称专家19位,其中1位专家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参加国家级脑心健康管理师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者19位(90.48%),参加省级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者2位;获得脑心健康管理师证书2~5年,平均为(3.43±0.81)年。

2.2 专家的积极性与权威程度 本研究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2份,第1轮回收22份,第2轮回收21份,两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45%。21位专家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838,判断依据系数为0.921,专家权威系数为0.880。

表1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Table 1 Degree of coordination of expert opinions

表2 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Table 2 Core competenc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brain and heart health managers

2.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第1轮和第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07、0.243。其中第1轮函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60、0.317、0.306,第2轮分别为0.203、0.328、0.226(P<0.01),可见两轮函询专家对各指标的意见趋于一致(表1)。

2.4 专家函询结果 第1轮专家函询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91~5.00分,变异系数为0~0.24,满分率为22.73%~95.45%。根据指标筛选标准,结合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以下修改。

(1)修改4项三级指标:①条目“能够对患者进行一般体格检查”修改为“能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阳性体征”;②条目“能够识别威胁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修改为“能够识别威胁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开展卒中筛查”;③条目“能够对患者进行建档”修改为“能够对患者进行建档,完成患者信息的采集与记录”;④条目“能够对患者进行随访”修改为“能够对患者进行随访,跟踪患者健康结局”。

(2)新增1项二级指标、3项三级指标:增加三级指标“能够按照脑防委要求整理卒中患者数据并上传至‘国家卒中中心平台’,完成卒中数据上传和直报工作”;增加二级指标“领导组织能力”,并对应增加三级指标“能够协助制定、修改、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规定等”和“能够对工作进行监督和反馈,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第2轮专家函询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10~5.00分,变异系数为0~0.19,满分率为23.81%~100%。第2轮专家函询未对条目内容进行修改。最终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得分及权重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指标条目池的构建阶段,本研究首先进行了文献研究,在分析脑心健康管理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同时参考了国内专科护士、个案管理师等核心能力或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经研究小组反复讨论后形成初级条目池。在专家函询阶段,共遴选符合标准的函询专家22位,最终有21位专家参与两轮函询,这21位专家来自13个省级行政区(广东省、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河南省、吉林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辽宁省、山东省、安徽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地域分布广泛,避免了函询结果代表性不足的问题。21名专家中,有19名(90.48%)参加了国家级脑心健康管理师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从事脑心健康管理师工作年限均为2年及以上,熟知函询内容。两轮专家函询表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45%,说明专家积极性较高。21位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0,表明专家权威性高。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07、0.243(P<0.01),表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另外,本研究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应用Yaahp软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靠[19-20]。

3.2 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本研究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的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知识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职业人文特质五大方面,全面涵盖了脑心健康管理师应具备的核心胜任力。

3.2.1 知识综合能力 权重为0.356,位居第一,说明知识综合能力是脑心健康管理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胜任力。其下属二级指标中,专业知识所占权重最高。卒中疾病专业性强,只有掌握相应的专科疾病知识,才能从专业角度为患者解决问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脑心健康管理师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医疗保险相关咨询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全方位为卒中高危人群及患者提供服务,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3.2.2 专业实践能力 权重为0.269,位居第二,其下属二级指标权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健康指导能力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能力,其次是健康监测能力、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能力,档案管理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居后两位。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其预后[21]。而合理的健康指导能够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从而促进患者康复[6,22]。预防卒中,重点是识别高危人群,所以需要脑心健康管理师掌握高危因素的评估和干预能力,及早识别高危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干预。卒中病情进展快而急,在筛查、接诊或护理患者时需要脑心健康管理师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发现患者阳性体征,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健康监测能力。对卒中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时,脑心健康管理师应能够鉴别患者重要的或可优先改善的健康危险因素,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判断患者的健康风险程度,这就需要脑心健康管理师具备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能力。脑心健康管理师的工作形式包括对卒中高危人群或患者进行入院建档及出院后随访,所以需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能力。领导组织能力也是脑心健康管理师需要具备的核心胜任力之一,脑心健康管理师应能够协助病区或卒中中心管理者制定、修改、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规定等,能够对工作进行监督和反馈,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3.2.3 人际交往能力 权重为0.186,位居第三,包括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两个二级指标。脑心健康管理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流程管理,在患者入院时,需要参与评估患者情况;在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参加多学科团队协作会议,将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及时反馈给责任护士、患者和家属,并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使其配合检查和治疗;在患者出院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指导及定期随访[8-9],这些都需要脑心健康管理师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减少医患矛盾,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所必须具备的[23]。

3.2.4 专业发展能力 权重为0.111,位居第四。其下属二级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学习能力、教学培训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跨学科团队合作更加密切等,脑心健康管理师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脑心健康管理师应成为教学者,能够指导低年资人员开展工作,促进科室共同发展。脑心健康管理师作为卒中疾病领域的专业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发现与卒中相关的科研问题,并能够将科研成果/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脑心健康管理师有别于普通的临床专科护士,是一种新兴的医务人员职业[1],需要做好职业规划,以确保在专科领域得到可持续发展。

3.2.5 职业人文特质 权重为0.079,在一级指标中所占权重最低。但作为隐性核心胜任力,职业人文特质是个体持续开展工作的前提[16]。其下属二级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人文关怀能力、职业认同和自我调控能力。卒中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康复周期长,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下降,这要求脑心健康管理师树立人文关怀理念,以真心、细心、耐心的人文关怀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所从事岗位的自我认可,职业认同感高会因工作而获得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24]。脑心健康管理师认可自身岗位,才能发挥爱岗敬业、勤恳工作的职业精神。脑心健康管理师需要对卒中患者进行院前—院中—院后的全流程管理[8-9],工作任务重,这需要其能在工作压力下,调节自我情绪,并运用科学的方法疏导压力,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的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为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的培训和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本研究遴选的函询专家具有高级职称者较少,且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尚缺乏临床实践应用。未来将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编制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并对量表进行验证,以进一步分析脑心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的现状,为更好地培养和发展脑心健康管理师奠定基础。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脑心函询胜任
脑心健康管理师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函询岂是走过场
搭建平台实施好中医药现代化
函询岂是走过场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中6种黄酮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嫩江县“广、严、实”做好组织函询工作